书城艺术西方音乐故事
19948700000045

第45章 勃拉姆斯与克拉拉

1853年9月30日,二十岁的勃拉姆斯在小提琴家约·阿希姆的陪同下去拜访舒曼。舒曼当时的名声如日中天,他是成就卓著的作曲家,也是权威的音乐评论家。舒曼的妻子克拉拉,是名扬欧洲的钢琴家。生性内向腼腆的勃拉姆斯敬仰他们,却一直没有勇气去拜访他们。他曾经将自己谱写的钢琴曲寄给舒曼,不知什么原因,被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这使他感到自己和舒曼之间距离遥远,如果不是好友约·阿希姆的怂恿和鼓励,他可能永远不会踏进舒曼的家门。然而这次拜访,却成为了勃拉姆斯一生的转折点。

舒曼见到勃拉姆斯,一点也没有摆架子。还没说几句话,舒曼立即将他带到钢琴前,让他弹奏他自己创作的钢琴曲《C大调奏鸣曲》。勃拉姆斯才弹了几小节,舒曼眼睛一亮,示意他停止,接着大声喊:“克拉拉,你必须来听一听!”

当克拉拉走进屋里,勃拉姆斯眼睛一亮,从此,克拉拉漂亮的眼睛让勃拉姆斯终生难忘。而就是那次的一见钟情,竟然导致了勃拉姆斯和克拉拉的四十三年之久的未了情缘,并导致勃拉姆斯终身未娶。

克拉拉比勃拉姆斯大十四岁,而且已经是七个孩子的母亲,她和舒曼的感情非常好。舒曼不幸患了严重的精神病,最终被送进了精神病医院。舒曼住院期间,勃拉姆斯一直守护在克拉拉身边。在此后几年内,勃拉姆斯一直同克拉拉一起照顾生病的舒曼以及他和克拉拉的孩子,直到1856年,舒曼在精神病医院里死去。

几年的朝夕相处更加深了勃拉姆斯对克拉拉的爱意。但是,克拉拉是自己的师母,是他始终尊重如同父兄的老师舒曼的妻子。理智压制住了勃拉姆斯的感情,所以,在舒曼的葬礼之后,他选择离开,永远不相见。但是他的心却从来没有离开过克拉拉。

他曾经资助克拉拉全国巡回演奏舒曼的所有作品;他曾经无数次给克拉拉写情书,却始终没有寄出去;他一直和克拉拉保持联系,时刻关心着对方的生活;他前后用了二十年时间,1875年终于完成了献给克拉拉的《c小调钢琴四重奏》;他一生所创作的每一份乐谱手稿,都寄给克拉拉;他终身没有结婚。

克拉拉带着她和舒曼的七个孩子生活。1896年,七十七岁的克拉拉在临去世的前十三天,奄奄一息的她仍然记得勃拉姆斯的生日,用颤巍巍的手写下几行祝福的话语寄给他。

在接到克拉拉去世的电报时,六十三岁的勃拉姆斯正在距离法兰克福两百公里的瑞士休养带病之躯。他匆忙赶往法兰克福,忙中出错,竟然上了方向相反的火车。辗转奔波了两天两夜,他才赶到克拉拉的墓地。他颤颤巍巍地拿出了《四首最严肃的歌》的手稿,呈现在沉默的墓碑前。这四首曲子的名字分别是《因为它走向人间》《我转身看见》《死亡是多么冷酷》和《我用人的语言和天使的语言》。这是他专门为克拉拉的生日而写的音乐,但克拉拉再也听不见了。

克拉拉去世之后,勃拉姆斯已经意识到自己也将不久于人世了,他焚烧了自己不少的手稿和信件。十一个月后,他也离开了这个没有了克拉拉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