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世界艺术5000年
19912200000061

第61章 一只摇动的木马

在他们到来之前,艺术关心的是美和人的心灵,他们到来之后,旧的艺术形式被破坏。他们对艺术抱着游戏的心态,是艺术的捣蛋鬼。有一个人在这场运动中不能不提,他就是杜桑。

1887年,杜桑出生在法国布兰维尔附近一个艺术世家,祖父是画家,兄弟姐妹也是艺术家。杜桑天资聪颖,15岁起,开始喜爱绘画。1904年,他去巴黎朱理安美术学院学画。那时候,他的作品主要是模仿比较时尚的画派。从1911年起,他开始对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作品感兴趣,创作了一幅早期的代表作《下楼梯的裸女,第2号》。因为在此以前他画过一些模仿未来派与立体派的“裸女”画,当他画此画的时候,已经开始对这些派别感到失望和怀疑,故称“第2号”。作品试图在静止的画面上展示连续的运动。杜桑把这幅画送交第28届独立画展,结果被评委拒绝,理由是作品超出了人们所能忍受的限度。

在随后的日子里,杜桑开始了新的艺术实践,这种艺术实践与未来主义与立体主义背道而驰。1915年,他来到纽约。在这里,他和毕卡比亚一起成为纽约达达主义的精英。他的作品越来越独特、大胆、充满狂想。他用锡片、铅丝、油彩、粉末等非传统材料和全新技法进行创作,用自行车轮、铁锹、梳子等现成品做成雕塑,甚至让现成品直接成为作品。1917年,他把署有“R·Mutt”之名的小便器送至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展览,题名为“泉”。这件标新立异的作品让人有种玩笑开过头的感觉,它遭到了以前卫自诩的组委会气急败坏的拒绝。

随后,他的试验更加变本加厉。1915年他初到纽约的时候,由于传媒的影响,他受到人们的注目。一位诗人和收藏家特意为他安排了一个画室,让他继续那幅未完成的《被单身汉们剥光了衣服的新娘》。遗憾的是,杜桑画了8年多仍未画完,1923年搁笔。1919年,他曾回法国,期间搞了若干幅臭名昭著的“带胡须的蒙娜丽莎”,也就是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彩色复制品上用铅笔给这位美人加上了样式不同的胡子。于是,美人的神秘微笑消失殆尽,画面变得稀奇古怪、荒诞不经。《L.H.O.O.Q.》是这批“带胡须的蒙娜丽莎”中最为有名的一幅。这幅画的名字来自一组法语词汇的快读谐音,意思是淫荡污浊。谁也不会想到,他居然拿名家的东西开玩笑,然而,这就是他的艺术的宗旨。

1916年2月,在瑞士苏黎士的“伏尔泰酒店”举办了一场音乐、戏剧、诗朗诵及造型艺术展并行的独特晚会。晚会上,一把裁纸刀在一本法德辞典中碰巧点中名词“达达”,这个词的本意是一只摇动的木马,这个被这些年轻的艺术家随机取得的名字很快便声名远扬,成为破坏、疯狂、虚无主义、愤世疾俗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