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的行动之前,应做好最坏的打算,准备充分预防措施和预防物资,并准备好补救资源。这样,出现困难和危机之后,才不至于陷入完全的被动,导致全盘计划和行动的失败。
哥伦布安排船队采购足了淡水、木柴和肉食之后,于9月6日扬帆驶离戈梅拉岛。
5.哥伦布的两本账
9月6日哥伦布率领船队拔锚起航,和这最后一块土地告别。船队仍旧经过岩石陡峭的费罗岛。哥伦布从来自费罗岛的一艘帆船那里得知,附近有三艘葡萄牙帆船在巡弋企图捕获他们,此举也许是因为哥伦布转而效忠西班牙,激起葡萄牙国王的嫉妒之故。
忠诚是这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但对于一个不值得的忠诚、永远也不能实现自己的追求的组织来说,个人也没有必要将自己完全葬送给这个组织。每个组织都有追求自己的利益的权利,每个人也有追求自己的利益的权利。聪明的组织管理者和聪明的个人,总是善于将自己的利益和别人的利益统一起来。
船员们的船上生活非常艰苦。食物是放在甲板上烹调。办法是在甲板上铺一层沙子,把火箱搁在铺沙的甲板上,为了防风就在它上面盖一个外罩。食谱很单调,老是腌肉、面包干和豌豆。喝酒就喝干为止,桶装的淡水常常因日子太久腐坏了。只有船队总指挥和船长才有单舱和吊床,其余的船员都是找到能睡的地方就和衣睡下。
无论成就什么样的事业,都不可避免吃苦,舒舒坦坦是做不成事情的。
9月8日夜间三点,西北风骤起,风浪很大,船行进得非常困难、缓慢。
9月9日,还能远远地望得见费罗岛和特内里费岛的最高峰。直到这一天傍晚,大陆的每一个踪影才一概消失在东方地平线下,于是三条帆船就孤零零地航行在渺渺茫茫、无人知晓的大洋之中了。
一切为人们所熟悉的城镇和山丘都不见了,只有未知的海洋和世界在等待他。
许多海员像是失魂落魄似的,心里无底。当然,他们中间有许多人曾经不止一次地远离陆地航行,但是,他们总是知道自己走到哪儿了,知道一会儿就会看到海岸,知道不久就有另外邻近的陆地出现。可是这一次,他们却是随随便便地离开基督世界,去寻找一个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找到、需要走多少路程才能遇见的绝对未知的地方。这次非同寻常的旅程,使每个人都感到害怕。那天早晨,整个船队的气氛非常阴沉,有些海员和见习水手不断哭泣。
此时是哥伦布一生中最伟大的时刻,是他为航海史和大发现史做出实际贡献的时刻。他坚定地向西方驶去,径直离开海岸.他坚决按自己的航路走下去,直到发现他要寻找的东西.他一举打破了航海传统。可怜和朴素的海员们,被哥伦布的决定吓坏了,不断地哀叹甚至哭泣;但是,不管怎样说,这些海员代表了当时的航海水平。正如奥维多认确指出的那样,虽然在航海学校里讲可以根据星星确定航行方向,但直到哥伦布为止,没有一个人敢于在大海里这么做。
哥伦布决定向船员们隐瞒船只航行的实际距离。他只告诉他们假数字,使他们不至于因获悉离开陆地太远而担惊受伯。
例如,9月10日,昼夜航行450公里,为使船员不敢因航程过长而惶恐,仅计360公里。
在以后的航行中,哥伦布都有两本账:一本是实际的数字,一本是告诉船员们的数字。
面对着一群看到陆地消失后而垂头丧气的海员们,哥伦布这位伟人却充满了自信,指挥着船队向西驶去。毫无疑问,能够做出这种决定的不只是哥伦布一人(以后不久就可看到),但他却是那一勇敢事业的首创者和带头人,这个事业的实质是要人们愈来愈远地航离已知的世界。
在这一片看不见任何陆地的汪洋大海之中,哥伦布亲自导航:“向正西前进,不要偏北,也不要偏南!”
在出发点和目的地之间,如果存在直线,当然是直线最近。如果存在最近的路,何必选择走弯路呢?
在缺乏参照物的环境中,按照既定的方向行动非常重要。
6.急盼见到新大陆
行进在汪洋大海中的哥伦布只觉得如鱼得水。阳光照着海浪,闪闪发光。哥伦布伫立在船头,思潮澎湃。他正想在大海上呼吸呼吸自由空气,回想六年来,他受尽了窝囊气,受尽了那些自恃博学的学者、主教、权贵;宫廷朝臣和学者们的百般嘲笑、怀疑和讽刺。现在,哥伦布应该感到,他终于成了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
这时候正是海上航行的好时候。在开始的几天里,航行得比较顺利。一路上风平浪静,天朗气清。灿烂的阳光照射在蓝色的海面上,映出万点银星。既无吃人的海怪,也未见半点无底洞的影子。海鸥在船边飞翔,鱼儿在水中戏游。看来,海洋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呀!水手们的消沉情绪渐渐有所缓和。有时,大胆的水手还敢跳下海去洗燥呢!
“清晨的景色多么令人高兴啊!”——哥伦布在自己的《航海日志》中这样写道。
海是平静的,天空“像安达卢西亚那儿的4月,惟一不同的是这儿没有夜莺。”哥伦布在《航海日志》中这样写道:“虽然没有夜莺,但天空却有许多其他鸟儿跟着船只飞行。”
在正常的工作中,保持好心情非常重要。这使我们能够保持足度的理智,来对付复杂的工作、人际关系和环境。
哥伦布远航的计划实现了,真正的考验也来临了。尽管大海就像一头喜怒无常的猛兽,随时会吞噬海洋中的一切。但是不论有多大的惊涛咳浪,也一定要开辟通向印度的航线。信念已定,决不动摇。
计划实现之始,也往往是真正的考验开始之时。要最终实现目标,就必须有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决心。没有人随随便便能成功。
大洋的哥伦布踌躇满志,打着自己的如意盘算。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陆地还不见来临。后面的加那利群岛,早已不见踪影,前面是无穷无尽的海面,水天一色。那些船员的心却越来越慌,越来越紧张。自从进入茫茫大洋后,船员们心里日益发慌。他们埋怨着,怎么随随便便就离开基督世界了呢?心里不停地在打着小鼓。真是要了命,这个未知的地方,谁知道什么时候能找到?谁知道要走多少航程,才能遇上那个只有天知道存在不存在的地方?总之,越走越糊涂,越走越没没有话,整个船队的气氛常常是阴沉沉的,哥伦布已经发现一些船员和见习船员常常在抹眼泪。
哥伦布不得不抽出大量的时间用来稳定船员们的情绪,不致因走那么远而害怕、伤心和泄气。哥伦布对航行的路程,心里照旧一直是两本账:一本是真实的数据,以便于自己的决策;另一本是要告诉船员们的数据,这一本数据要比真实的数据小,以便让大量觉得离家乡还不算太远。
哥伦布对船队究竞走了多少路一直保持秘密,他是要让人以为船队比实际走得近。其真实用意是想掌握大发现的惟一钥匙。他在这个重要的问题上制造疑问和混乱,目的在于想使自己成为通向西潘戈的不可缺少的领路人。
从表面上看,哥伦布非常冷静,然而,在冷静的背后,哥伦布的内心也十分焦急,同任何一个渴望找到陆地的人一样,他也不时地在寻找陆地的迹象。
7.水手们被马尾藻海吓哭了
哥伦布急切地盼望见到陆地,他的心情反映在他的日记中,“没有风,天却下起毛毛雨来,这肯定是陆地的迹象”。真是想陆地想疯了,成天痴心妄想。 不过,幸亏还有鸟呀,云彩啊,毛毛雨啊,能够与陆地拉扯在一起,多少给人一点兴奋,使船员们愉快地打发时光。
人们之所以急切地见到陆地,是因为国王们向他们许下了可见的物质利益:第一个见到陆地的人,将从王室得到1万马拉维迪的终身年金。然而,哥伦布却向他的领航员规定了一个时间界线,指示他们在走完700西班牙海里之后,从半夜到黎明这段时间停航。所有的船员都梦想着见到陆地,梦想着他们的冒险得到奖赏,梦想着拿到未来宝库的钥匙。
没有利益的诱惑,就没有行动的动力。在自己行动之前,要明确自己可能得到的利益。要游说别人支持自己的行动,要游说别人与自己合作,追随自己,你都必须让他们明确他们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利益。
9月14日,水手们向哥伦布汇报:他们发现了燕鸥和蒙鸟,根据经验,这些海鸟从不离开陆地太远。
9月16日,船员们突然发现前面有一片绿色的“草原”。这种草本生于石间,于是,哥伦布就鼓励船员们说:“这些水草是从大陆上漂过来的,附近肯定有岛屿或大陆,我们还需要再接再厉!”
哥伦布的话让大家感到精神振奋。哥伦布也意想不到这样快就到了亚洲东部,更是格外高兴,急令船队飞速前进。可是,当船队驶近草地时,人们便大失所望了,因为它根本不是什么陆地,而是漂浮在水面上的海草。用绳子测量—下海深,几百米的长绳也触不到海底,说明附近很少有陆地存在的可能。人们的希望就是这样时明时灭,情绪也随着时热时冷。
哥伦布没有料到,他们碰到的第一个险情不是波涛,也不是暗礁,而是水草!
虽然在行动之前,我们都会对将要出现的困难做出一个估计。但事实有时会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
远远望去,海草一望无际,好像茫茫的海上大草原。船队艰难地在草原上航行,几天几夜都看不到尽头。
越往前航行,水草越多,越密,就像一条巨大的绿色的毯子遮盖了整个海面。船越走越慢,渐渐地,一团团水草把船队包围了,最后竞像陷进泥滩一样走不动了。船员们开始看到水草时有些好奇,渐渐感到害怕,现在见船动弹不了,立即陷入恐怖之中。几个胆怯的水手竞哭了起来。
值得害怕的往往不是困难,而是缺乏积极态度和自信心而导致的害怕本身。恐惧和害怕根本于事无补。即使面对最糟糕的困境,我们也不需要哭泣,即使是面对死亡,我们也有不哭的能力。
“难道要出什么事了?”哥伦布心中暗暗焦急起来,可他表面上仍然表现得非常镇静。他望了望“海军上将”的旗帜,心里一动,立即把船员集中到甲板上,大声地说:“大家不必害怕。现在船不动,主要是风力不够,只要风大起来,船就能前进。”
作为领导者,他们就是整个团队的精神领袖。无论出现多么糟糕的情况,领导者决不能表现出恐惧和惊慌。必须时刻明白自己的职责,大家需要的是安慰和希望,而不是雪上加霜。当然,要安抚人心,要给大家找到希望,必须有足够的镇定的理智。
这时,船员们不约而同地抬头望去,只见“海军上将”的旗帜果然在懒洋洋地低垂着,心里顿时平静下来。哥伦布继续说:“现在离大陆已经不远了,为了早日冲出这块‘草地’,我命令大家排除水草,在风小的情况下也能前进”。说完,哥伦布便跳进一只舢扳,叫人放入水中,用木棒、竹杆等排除船只周围的水草。船员们也纷纷仿效着干起来,船终于慢慢移动了。
面对困难,我们不必完全依赖外力,其实,仅仅依靠自己,就能够克服困难。虽然依靠自己比依靠外力要困难得多。如果外界的有利因素没有出现,那我们就只能依靠自己,而不是坐着等死。
船员们本指望渡过海草区后,能够见到陆地,便忍耐着向前行进。可是,一个星期过去了,另一个星期又来了,无边无际的草原仍然没有完结。人们开始忍受不住了,牢骚、怨言随时随地都可听到。
仔细算来,他们在海草区一共挣扎了21天,才摆脱了恼人的纠缠,迎来了平滑如镜的水面。
困难再大,也是有限度,有止境的。困境过后,往往就是顺境。
后来,他们才知道,他们是进入了马尾藻聚集的海域。这一海域位于北大西洋环流中心,风浪很小,水流微弱,马尾藻不能远徙,就在这里“安家落户”,生长、繁殖,覆益了大约四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海面,因而使这一带赢得了“马尾藻海”的称号,或者简称“藻海”。就这样,哥伦布第一个发现了大西洋中有一个几十万平方公里的被水草覆盖着的马尾藻海。
8.平息内部暴乱
在离开费罗岛的第十天,也就是9月19日,也就是还未摆脱马尾藻海,因为一直陆地依然看不到。低沉的气氛弥温整个船队,甚至连哥伦布本人也产生了疑问。此时,他不得去找马丁·阿隆索·宾松商量对策:
“三天前,我已把海洋图交给你们平塔号了,难道根据这张图找不到任何陆地了吗?”
“请您相信,一定能找到!”马丁·阿隆索坚定地回答,并用一条绳子把海洋图扔回给哥伦布。哥伦布与他的航海员及水手们又仔细地看了看这场图。
如果自己出现疑虑,有必要向精神坚定的人寻求精神支持,这样,有助于自己坚定信念。
此时,哥伦布发现船队已经进入风雨变换带。根据哥伦布的海图,他们应该已靠近神秘的安第利亚岛。全体船员都期望着他们马上又要看到陆地了。船队总指挥甚至用测深铅锤开始测量海洋深度,可是下去约500米,铅锤还没有到底。这是不足为怪的,因为当地海洋深度大概达到了6100多米。海员们在刮东北信风的第十天,本来已不相信自己有朝一日返回祖国去,但风向一转变,又使得他们精神振奋起来。
在接下来的五天内,船队只走了二百三十四英里。趁天气晴和,船只之间容易交谈,于是他们谈论他们能够找到的这个岛或那个岛,圣布伦丹岛或安第利亚岛。
“陆地!陆地!”平塔号船遥遥领先地走在前面,宾松船长正在他的那艘多桅帆船的船尾甲板上来回踏着,似乎发现了什么,突然止步大喊大叫起来。
后面的“圣玛丽亚”号和“尼雅”号同时听到了喊声,顿时,整个船队都兴奋得乱作一团,有的爬上桅杆远望,有的扔草帽,有的高喊惊叫,其他的人则同哥伦布一起跪下,轻轻吟诵着基督教的赞美诗《荣耀归高处的上帝颂》,哥伦布显得特别虔诚,干脆长跪不起,船员中则有人跳下海去,痛痛快快地洗个澡,等待上陆,大概热闹了个把时辰,待人们静下来时,哥伦布命令减速航行,小心翼冀地向陆地方向行驶。根据判断,船离那里不过二十里路,当时天已近黄昏,于是他们在期望中苦熬一夜。原指望第二天可以高高兴兴地上陆庆祝一番。
天亮时,大家却发现,根本就没有什么陆地,昨日看到的陆地,原来是海市蜃楼,只不过是幻觉而已,真是一场空欢喜,让人伤心得心碎!
希望总是让人振奋不已,如果感到、看到希望,人的力量就会成倍迸发。如果感到绝望,即使还存在希望,往往也只会徒然错过。
不过,宾松显然并不打算放弃继续寻找这个海岛,但哥伦布却不肯这样做。他说:“我们的目的是到印度去,停在这儿毫无意义。”
宾松和哥伦布决不会像那些船员们一样,缺乏主见。所以,争议往往在有主见的人之间发生。无论任何时候,尤其是当出现其他诱惑和假相的时候,坚定自己的信念,咬定目标不放松,不为诱惑和假相所动,这能最终实现目标。
从9月26日到10月1日,一直刮风,不过还算温和。这六个昼夜,船队只走了八十二英里。在这种情况下,随着航程越远,人们的脾气变得越来越坏。船员们开始发牢骚、讲怪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