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决不放弃——航海英雄启示录
19897800000015

第15章 欧印航线的发现者——达·伽马(3)

1498年1月初,船队在停靠在一座友好的村庄旁,在那里呆了5天。达·伽马和船员们在陆上受到了欢迎,他们和当地人交换礼物,用当地的独木舟向船上运输饮用水。他们的停靠地点至今无人知晓,但肯定是在现在的莫桑比克南部海岸的某处,葡萄牙人把这个地方称为“友好之邦”,用以感谢当地居民的慷慨大方。达·伽马曾说:“我们在他的国家里可以索取任何我们需要的东西。” 要是没有当地人慷慨的支持,葡萄牙人也许早就在印度的门槛外或者在归国途中的第一站就永远停止了前进,再也不可能发生什么风光的事情了。

克利马内

1498年1月25日,船队到达了克利马内河口,它也在今天的莫桑比克境内。到此时,船只需要再次维修,而且坏血病再次袭击船员,一些船员已经去见了上帝,很多人疾病缠身,“他们的手脚都肿了,齿龈肿得盖过了牙齿,无法进食”。

今天人们都知道,坏血病是由于食物中缺乏维生素C引发的。但是直到伽马时代几百年之后,船长们才知道应该在配给的食品中增加柠檬、酸橙、洋葱以及其他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伽马和他同时代的人只知道,让船员们补充一些新鲜食物和饮用水便可阻止这种疾病的蔓延(原因是几乎所有新鲜食物中都存在着大量的维生素C)。

当达·伽马的船员们继续关节痛、齿龈肿胀时,这位舰队指挥官便知道他必须使船队靠岸补充新鲜的食物,并让大家得到充分的休息。伽马命令船队停泊在克利马内,他们在那里休息了一个多月。远征队才逐渐恢复了元气。

无论对于一个人,还是一个团队,如果只知道工作,不知道休息,只知道前进,不知道休整,那么,最终将不堪重负,陷自己于困境和挫折之中,甚至是死境之中。

4.达·伽马遇到了难堪

经过一个多月的休整,又依靠当地土人的帮助,船队备足了食物、淡水以后,达·伽马决定带领船员们从克利马内出发。

他计划沿海岸北上,这样可以时而在一些港口停下来购买食物,并能雇到当地的领航员。

1498年3月2日,舰队进入标志穆斯林文明的门槛莫桑比克城,集中在那里的船舶极多,商业一片繁荣景象。他们了解到那些满载东方商品的是阿拉伯人的船只,它们是从印度卡利卡特来的,卡利卡特和莫桑比克之间的航道通行无阻。听到了这些消息,达·伽马和船员们感到了一丝放心。

达·伽马和他的船员们看到莫桑比克人穿着漂亮的细亚麻布长袍,戴着金线绣的丝绸头巾似的帽子,穿梭在大街集市上,他们卖掉的是棉花、象牙、木材和黄金,买回来的是中国的磁器、波斯的红宝石、印度的香料和阿拉伯的枣子,看来日子过得很不错。莫桑比克人的说话也顶怪,在集市上操的是阿拉伯语,在家使用的语言,又是一种伽马带来的翻译都能听懂,原来说的是希瓦希里语。

当船队安全登陆以后,达·伽马就请当地的苏丹(部落首领)来到“圣哈布莱尔”号上,并设宴招待。席间,伽马高高兴兴地分发从葡萄牙带来的礼品,这些礼品是小手镯、小铃铛等。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苏丹不屑一顾,自然更不受利诱了,而且表现出很不礼貌。但却向他们提出要“红布”,而他们根本就没有红布。

事后,达·伽马在舱里越想越窝火。想想吧,葡萄牙人为了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远航,在建造、配备和装备船只上真是不惜代价。然而今天却令人十分遗憾地低估了他们要寻找的目标,现在可好,得要用篮子装珍珠来做生意。这里是有黄金和白银的国家,但自己却没有带上能让莫桑比克人喜欢的东西。

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必须先给对方他想要的东西。能够抓住对方需要的人,才能聪明地从对方那里得到自己的需要。

心情烦燥的达·伽马急拍拍脑袋,捶捶胸,越想越不是滋味。其实,伽马并不是事先没有经过了解,可他不知道,莫桑比克是东非海岸上一系列独立国家中的一个,其中一些封邑,是由被此敌对的苏丹统治着的。基本上是老死不相往来。伽马带来的这些礼品只是受到生活在灌木丛中的莫桑比克人的乡下人的青睬。而在城邑中的人与这些乡下人根本不相往来。

更令伽马难堪的是,派出去与莫桑比克老百姓进行商品交换的船员们,所见情况也并不满意,并不比伽马与苏丹打交道好多少。换不回来金与银,只是用玻璃珠换回了一些山羊和鸽子,如此而已。这可真把伽马气坏了。临离开的时候,伽马命令放了一炮,泄泄气,以示愤怒。

远望着隐隐约约隐藏在鲜花盛开的曼藤中的白房子渐渐模糊,他的心似乎平静些。而看到高高耸立在那美丽的清真寺房顶上的那个细长的尖塔依然那么清晰、庄严,他的心又烦燥起来。在此时此刻,在伽马看来,清真寺屋顶上的那个细长的尖塔,就像一柄出鞘的剑的一样,那么威严,或左或右地向伽马在挥舞。伽马咬紧嘴唇,赶紧转过脸,严肃地下着命令,快速前进,向北,向北。心想,也许在别的地方能走运。

其实,躲避本身并不能解决交流中出现的问题。要解决问题,先要正视问题。

5.寻找向导的曲折过程

然而,就在莫桑比克,在不熟悉的水域中航行的危险直接显示出来了:“贝里奥”号在港口的入口处由于触到沙洲而搁浅,船舵遭到破坏。

通过研究,达伽马了解到:要穿过印度洋——尤其是印度洋的北部湾,即阿拉伯海——是十分棘手的事情。随着季节的变换和季风的到来,海洋上的风向不断变化着,航线上有数千个岛屿、暗礁和浅滩,每一个都是潜在的灾难。从非洲海岸到达印度最快最有效的办法便是招募一名对此航线十分熟悉的领航员或向导。

学会利用别人的知识、经验和智慧的人,是真正智慧的人。缺乏相关的知识、经验,只靠自己黑暗中的摸索和盲目的硬闯,结果只是付出惨重的代价。

然而,要找到一位外族的领航员无疑是困难重重,这令达伽马感到十分烦恼。

这时,几个会讲阿拉伯语的船员建议达·伽马送给当地的苏丹一些厚重的礼物,请求他派两个导航员为船队效力。达·伽马采纳这个建议,他给当地的苏丹送去了大量的黄金和两件丝袍,这位苏丹当即表示同意。然而,当达·伽马要领走那两个导航员时,却遭到了武装抵抗。苏丹的欺骗行径激怒了伽马,他命令射石炮向苏丹的卫队开火,强行劫走了那个导航员。随后,苏丹拒绝给葡萄牙人提供饮用水,于是葡萄牙炮击该城,俘虏了一些人。

接受别人的礼物,就要替人办事。如果不讲信用,就会受到对方的怨恨和报复。

然而,这两个被俘获的人根本不愿意充当什么导航员,他们只字不讲,什么作用也没起到。看到自己辛苦努力得到导航员只字不讲,达·伽马怒不可遏,于是下令鞭挞他们。

4月7日,这批筋疲力尽的航海家们到达了非洲东海岸的穆斯林城蒙巴萨(今属肯尼亚)。蒙巴萨是一个人口众多的重要的港口城市。

这个优良的港口,停泊着许多船只,其中有几艘满载着来自印度的肉桂、荳蔻、丁香和青花瓷器。这些东方的物产又刺激葡萄牙人直达印度的欲望。

在达·伽马的船队徐徐进入港湾时,透过这迷迷朦朦的簿雾,依稀看到整个港口为棕搁树所环抱,这港口可真美。更令伽马兴奋的是,他们远远地看到了停泊在港口上的三角帆船和其他一些船上都飘扬着彩旗,来港边的人似乎也越来越多,熙熙攘攘,甚是热闹。伽马看到这场面,心里大喜。心想,在东非的人并不都有一样,在莫桑比克遭白眼,在蒙巴萨就将交好运。你看,这分明是热烈欢迎的场面,这里的人一定热情、好客,要不,怎么能这么老远见到我们的船队,人们就主动来港口欢迎了呢!待到离港口更近时,伽马更加惊喜,这里人好客真不一般,欢迎的人群中,大多手中还都拿着精美的食品,显然是来慰劳我们的。谁知,正当伽马盘算着怎么接待这些欢迎的人群时,一帮又一帮的人群直向伽马的船队嗷嗷怪叫,尽管听得不甚明白,但从他们面上流露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似乎不是欢迎,而是在愤怒。亏得还没有上岸,在击退了好几个企图登船但又面带怒气的非洲人后,伽马就赶紧退到海上。

原来,这一天,蒙巴萨人是在庆祝穆斯林斋月里的禁食结束。因而都兴高彩烈地拿出精美食品来。与伽马的想像完全不同。真是想像差之毫厘,事实差之千里。

回到舱里,伽马又气又恼,恨得直跺脚。但这回,他不愿意把怒气流露在脸上,省得船员们耻笑。而内心却在不断地自责,“要作为一名真正的外交官还差得远呢!尽管我还是个贵族。”

不知道尊重别人的人,是不会受到别人的欢迎的。不同的人,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思想认识。要更好地尊重别人,首先要了解别人。

这之后,那两个导航员逃脱了。

伽马怒不可遏,对他在莫桑比克港抓的俘虏中的两个人进行严刑拷问,滚烫的热油浇在他们身上,最后他们承认,为了报复葡萄牙人这莫桑比克的行为,他们打算等船队一进入蒙巴萨港就让阿拉伯人抢劫这些船只。两个遭拷打的人双手被捆绑着,纵身跳下船,丧生于海水中。“这些狗东西竟策划了这样的罪恶和叛逆行为”,对此,达·伽马感到恨恨不已。

以武力征服别人的,不能长久,终究会受到被判。要想让人办事,必须先用耐心和利益征服别人的心。

不能不说,达·伽马在这件事上,处理得缺乏技巧和耐心。

于是达·伽马想找一个信仰基督教的领航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决定劫掠当地人的船只,俘虏船上所有的人,作为向他们的政府要基督徒领航员的交换条件。

他们截获了一艘从马林迪开来的船,将船上的18个人全部俘虏起来,劫夺了他们的金银和粮食。被俘的人们为了自救,就对达·伽马说:“在马林迪港内,有从印度来的属于基督徒的船。假如你们把我们送到那里,我们可以代为寻找基督徒领航员,并且供给舰队以必需的水、木材和其他物品。”达·伽马听了,就命令将船开到距马林迪海岸三四公里之处停泊下来,并将俘虏中的一个老年人放在沙滩上。

有时,强迫对方可以得到顺从,从而顺利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个老年人被当地的船只救走了,他上岸见了马林迪苏丹,向他报告了他们被俘虏的经过和葡萄牙人的要求。

当天下午,这个老年人引导马林迪苏丹的使者往见达·伽马。使者向达·伽马表示,马林迪苏丹乐于和他讲和平;关于介绍领航员和供给舰队以必需的物资等问题,双方都可以进行协商。

四、首航印度成功了!

1.首航印度成功了!

使达·伽马感到宽慰的是,他在马林迪受到了热烈欢迎。马林迪苏丹和蒙巴萨苏丹是仇敌。因此他非常愿意结识伽马,也许他希望,葡萄牙人作为他的盟友,会为他提供反对他的敌人的一些便利条件。伽马担心再次受骗,拒绝登岸,苏丹便乘他自己的小船拜访舰队,前来迎接的苏丹,一身富贵气,裸露的手臂、手指和脚踝上套满了镶有宝石的金镯、金戒指。

两个人互相交换了礼物。伽马释放了所有俘虏。

当马林迪苏丹得知达·伽马的来意后,推荐了一名优秀的阿拉伯领港人马古德给达·伽马当向导。精通航海术的马古德向达·伽马展开了绘有正确方位、纬线和经线的印度西岸地图,并丰富了达·伽马的观星象知识。在马古德的引领下,船队犹如离弦之箭直弃富饶美丽的东方。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看起来,这样的逻辑似乎存在一些问题,可事实上往往就是如此。

有时,外在的冲突和矛盾可以为自己提供有利的机会。

3艘船只于1498年4月24日离开马林迪。在新领航员马古德的引导下,直接驶往印度马拉巴海岸的卡利卡特(就是郑和访问过多次的古里)。经过20多天的直达航行,他们于5月18日从海上望见印度巍峨的山峰了。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关键的时候,一个关键的人物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团队的命运。

1498年5月20日,圣哈布莱尔号的首缆套上了卡利卡特港的缆桩。这里是印度当时最大的通商口岸。

首航印度成功了!这是欧洲航船第一次到达印度,标志着世界历史的一个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