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刘邦:从布衣到天下共主的博弈之道
19881500000017

第17章 屡败屡战拖垮项羽(2)

背水之战的主将虽是韩信,但也是刘邦善于御将的结果,这场战争的胜利既是韩信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的体现,也是刘邦在战略布局上善于统御全局的表现,此战在刘邦与项羽博弈天下的过程中,是可圈可点的一战,此战既成就了韩停,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刘邦精于博弈的智慧。

一个人无论是博弈天下,还是博弈商海,总免不了会遇到不利的局面。此时,如果博弈者已无路可退,或者说已别无选择,那么不妨将自己“置于死地”,以唤起“求生”的本能。这一招虽然有点冒险,但如果运用得当,往往能让自己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9年前,下岗女工王琼用全部积蓄买了一项专利,开始在商海中博弈。9年后的2005年,她创办的杨凌博迪森生物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全美交易所,公司市值达到1.9亿美元王琼成为了在全美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董事长。

王琼购买专利创业后,身兼供应、销售、会计等职务,“想尽千方百计,走进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终于打开了市场。趁此机会,她与其他投资人共同组建了杨凌博迪森生物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时候,就到了融资的瓶颈阶段了。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不用说上市融资,就是银行贷款都要经过非常艰难而曲折的过程,但不想办法融资就没法生存。”当上市融资成了别无选择的一步时,王琼只能背水一战。

她动了海外融资的念头后,有几家从事企业海外融资的顾问公司主动与她接洽,声称可以帮助她的企业成为海外上市的公司。王琼很有冒险精神,想干就干,便开始与对方商谈海外融资的问题。

她第一个签约的中介机构是一家美国财务公司。在付了一笔不菲的费用后,她被告知,合作终止。原来,这一次她被骗了。

但是,王琼并没有灰心,她知道她别无选择,必须想办法走通这一条路。不久,她找到了美国纽约国际集团的中国代表魏天怡,向她咨询了上市公司的情况。为了慎重起见,王琼还通过各种方式,从侧面了解了美国纽约国际集团的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双方开始丁变质性接触。

随后,美国纽约国际集团派出相关人员来到王琼的工厂,对工厂进行初审。这些人员和工人一起吃住,平均每天工作16小时,甚至拒绝杨凌博迪森的宴请:这些工作人员的表现赢得了王琼的信任。于是,王琼下决心签下了一个改变企业未来的合约。

2004年3月1日,杨凌博迪森成为纳斯达克OTCBB市场中的一员。同年7月5日,在美国纽约国际集团的帮助下,杨凌博迪森公司又在法兰克福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打开了通往欧洲的大门。

2005年9月29日,杨凌博迪森又从场外交易市场(OTCBB)申请到主板,成为全亚洲第一家在美国主扳市场上市的农化企业。

2005年12月,在美国纽约国际集团的帮助下,杨凌博迪森公司实现了第二期融资,解决了杨凌博迪森公司2006年购买原材料的资金缺口。

在资金面临瓶颈时,王琼背水一战,大胆向不熟悉的国外融资,结果出人意料地找到了融资合作公司,不仅为企业的发展壮大融到了大量资金,还为企业打开了通向国际市场的通道,使得一个不知名的小企业迅速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国际化企业,这一切都是她当初想办法融资时没有想到的。

对赵国的这一战是楚汉战争中非常关键的一战,此战的胜负关系到刘邦集团与项羽集团在军事实力上的走势,关系到双方实力的消长。韩信率军攻打赵国,兵力处在弱势,没有谁能预料这一战到底能不能歼灭赵国。但是,熟谙兵法的韩信,巧妙地利用背水列阵、汉军无路可退的这一点,置之死地而后生,使汉军表现出空前顽强的战斗力,一举击毙了陈余,活捉了赵王歇,使作为项羽侧翼的赵国不复存在,使整个战略局势逐渐出现了有利于刘邦的变化。

§§§第三节 英布拉起了反项大旗

韩信在井陉口大获全胜之时,刘邦在荥阳正面临着空前的军事压力。此时,项羽也发觉自己已陷入了战略劣势之中。于是,他决定集中力量,尽快结束在荥阳的这场拉锯战。为了彻底解决问题,他亲临前线指挥,准备对荥阳发动总攻。

而刘邦对自己的处境也非常清楚,虽然自己在战略上取得了一定的优势,但汉军的作战技巧和威猛远不如楚军,如不能在短时间内打败楚军,荥阳迟早要被攻破,使项羽的如意算盘得逞。为了解决危局,刘邦便寄望于顺利说服英布,使其从后方牵制项羽,从而减轻荥阳方面的压力,让项羽无法集中力量发起总攻。

英布做过囚犯,当过盗贼,脾气暴躁,喜怒无常,杀人不眨眼。跟随项梁项羽叔侄反秦时,英布常担任前锋大肆杀戮敌人,是坑杀降卒和击杀义帝等行动的执行者。

随何与英布是同乡,英布出身于下级阶层,也比较重视乡里间的感情。当然,要想说服英布,最中要的一点还是要利用他与项羽之间裂痕和猜忌。

勇猛的英布深得项羽重视,但大贵族出身的项羽在潜意识里又看不起出身低微的英布,以致英布无法获得与其功劳相当的礼遇。在项羽眼里,英布仅仅是个有用的“工具”,而不是合作的伙伴。英布看出了项羽言行间对自己的轻视,内心感到严重受伤。为了向项羽表示抗议,为了和项羽赌气,为了报复项羽,英布拒绝出兵征齐,甚至在彭城大战时也袖手旁观。

对此,项羽非常生气,但他并不愿和英布闹翻。在与刘邦对峙时,项羽曾经派使者对英布进行了警告和责备,但并未严厉追究他的责任。不过,这些并未使英布缓解内心对项羽的憎恨,相反,却使英布的危机意识越来越浓厚,心情越来越低落。

随何到达九江后,英布并没有接见随何,只是派太宰来招待他。很显然,如果英布忠于项羽,理应立刻将他杀掉或驱逐出境。但英布不但没有表现出恶意,而且还派太宰去和随何见面,说明随何游说英布大有希望。

在行馆中等了3天后,随何见英布没有任何动静,便开始游说太宰:“大王不肯接见我,想必认为楚强汉弱,背叛楚国而结交汉王可能会对九江不利。其实,这一切正好相反,我冒死前来,就是要向大王提供情报的。如果我拜见大王时说得有道理,这不正是大王最乐意的吗?如果我说得没有道理,大王可立刻将我处斩,以向项王表示其弃绝汉王、效忠楚国的决心。”

太宰向英布报告了这些。其实,在这一段时间里,英布也一直在盘算:项王内心看不起自己,和他迟早是要闹翻的,出身和自己差不多的刘邦或许对自己更有利。当初与刘邦同僚时,实在看不出他有什么出息,而项梁叔侄却威风八面,有领导天下的气魄,是值得追随的主子,于是追随了项梁叔侄。谁知道,刘邦居然能率先进入关中,成为在诸侯中享有威望的领袖。

想到这些,英布决定接见随何。

在英布接见自己时,随何仗着自己和他是同乡关系,表现得比较大胆,直接对英布说:“大王和项王在名义上同为诸侯国,之所以自甘为臣属国,在于大王以为楚国势力强大,可以依赖它。但在项王北伐齐国时,亲冒矢石之险而挂帅远征,大王本应亲自率兵为项王打前锋,这才是臣属国应尽之道呀!大王却只派出4千人马协助,一个臣属闻怎么能如此对待自己的宗主国呢?”

英布冷静地盯着随何,并不说话。

随何见英布有接纳之意,就更加大胆地说:“当汉王攻入彭城之时,项王仍在齐境,大王理应立刻率兵火速渡过淮水,和汉军决战,以解彭城之围。但大王却按兵不动,垂拱无为地作壁上观。这难道也是臣属国应有的行为吗?像大王这样,以虚有的臣属地位而欲托国于项王,我真为大王担心啊!”

英布想了想,说:“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实际帮助吗?”

随何趁机说:“大王不肯背叛楚国的主要原因,在于您认为楚国是强国,势弱的汉王无力和项王对抗!其实,大王错了。楚军的作战能力虽强,却有着不义的罪名。因为项王背叛了反秦时的盟约,又杀害了天下共主的义帝,这是天下诸侯人所共知的事情,所以,项王虽然强大,却不能让天下诸侯信服。相反,汉王虽败于彭城,却在很短的时间内整编了诸侯归附的军队,重新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坚守着成皋和荥阳两个军事要塞,既有蜀汉源源不断的粮食补给,又有深沟高垒的防御工事,各诸侯军已各就其岗位不让敌人轻越雷池一步。反观楚军深入敌境,又有彭越时常袭击其补给,导致粮食供应出现困难。他们全靠老弱残兵来章控运输,这实际上充分显示了项王在战略上已明显处于劣势的地位。如果汉军坚守不动,那么楚军进则不能攻,退则不能守,项王所谓的军事优势又能维持多久呢?况且,退一万步来讲,即使楚国拥有优势,诸侯必然深感不安,他们将会不约而同地驰援汉军,楚国表现得愈强盛,愈会让天下诸侯共同发兵抗拒它,因为谁都知道,在强大的楚国屋檐下过日子,谁都不会有好日子过。因此,就长期而言,楚必不如汉,楚军必然会为汉军所败!如今,大王不与万全的汉王打交道,却将自己的国家和身家托付给危机四伏的项王。这是我最无法理解的地方!当然,我并不认为九江国可以灭亡楚闻,而是认为大王如果发兵攻楚,项王必然会立刻返回彭城自守。这样一来,只要能争取几个月的时间,汉王就可以完全取得天下。到那时,论功行赏,汉王必定会封爵予大王,更何况九江本来就是大王所拥有的啊!”

随何的一番话说到了英布的心坎上,让英布非常感动,英布当场表态说:“愿意听从你的意见。”

但是,此时的随何也很清楚,英布只是心动而已,还未彻底拿定主意,只有让英布向其部属公开宣布此事,并采取一定的行动,自己才算完成了使命。

这时,项羽也派人来催通英布出兵荥阳,以配合项羽全力攻击刘邦。英布不得已,只得接见了使者,共同讨论出兵事宜。

随何探知消息,立刻赶往英布那里。当时,楚使者正在向英布传达项羽的指令,责备英布为何迟迟不发兵配合。随何当场大声打断了楚使者的话,说:“九江王已加入了汉军阵营,当然不可能再发兵协助楚军了!”

英布当场愕然,不知如何应变。项羽的使者大怒,立刻起身离开会场。

随何对英布说:“事已至此,请立刻杀掉楚军的使者,莫让他回去泄露军机,并且请求汉王援助您对抗楚军。”

事情已经无法延迟和挽回,即使杀了随何,英布也无法避免项羽的怀疑,更何况此前双方的猜忌已深。因此,英布只好下定决心依计划而行,杀了楚军的使者,宣布正式起兵加入汉军阵营,准备和楚军作。

项羽获知英布造反,非常愤怒。但由于自己即将攻打荥阳,无法分身,便派猛将龙且率军攻打英布。龙且勇猛不亚于英布,而且统率大军的经验丰富,是项羽手下少数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龙且率军5万直扑九江国。

英布也迅速向各地集结兵力,但九江一直是楚国统辖区,各地长老并不支持英布。英布知道无法坚守六地,便立刻派人到荥阳,准备率军投奔刘邦。

龙且很快包围了六地城,英布出城作战不敌。无奈之下,英布只好率军突围而出,直奔荥阳。刘邦亲自接见并安慰了英布,使英布大为感动,随何知道英布已经心服,便劝说英布派人进入九江,招募反项羽的人乌以共襄大事。

攻下九江后,项羽派项伯代替龙且处理九江国的安抚事宜。项伯个性温和,尽量缩小打击的范围,除将英布妻子家人全部斩杀外,其余人等尽皆赦免。九江国因此很快又安定了下来。但英布使者到达后,仍集结了与之关系较为密切的友人、幸臣数千人。随后,刘邦又拨出数万兵力,让英布率领,驻守于成皋,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在与强大的对手博弈时,如果能够有效瓦解对手的盟友,将其拉入自己的阵营,那么此消彼长,不但能削弱对手的力量,而且能增强自己的力量。刘邦成功地争取英布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在现代社会,一个人要想在商海博弈中为自己赢得更多的主动,也可以有效地实施这一策略,比如高薪挖角,尤其是竞争对手属下的那些战略性人才,只要能想办法把他们挖过来,对自己的发展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王某是学医出身,不懂管理,更不懂营销。他创立了一家化妆品公司,尽管公司的产品很好,但销量一直不好,市场局面难以打开。对此,他决定以15万的月薪向一家实力雄厚的公司“挖”一位高级主管和一位销售主管。

一个刚刚成立的企业,居然要花15万月薪同时请两个管理人员!此消息一出,立即遭到了合伙人的质疑。

“值得。”王某很自信地告诉合伙人,“如果能够请到这样的人,那是我们的幸运!从公司开张到现在,虽然开局并不差,但是公司的工作效率非常低下,销售额始终提不上去,到现在还没有实现真正的盈利。这说明我们很有必要要加强公司的管理和销售。而公司内部根本没有合适的人选来实现这些目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只好想办法去挖大公司的优秀人才。”几个合伙人一听,也觉得王某说得有道理。

两名新聘的经理到位后,立即对采购、生产、技术研发、人力资源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运作进行了调整,引进了原公司最为先进的管理方式和销肯方式。不到半年时间,该公司就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市场局面迅速打开,销售量急剧上升,公司的规模迅速扩大,利润额非常可观。

英布是项羽手下的猛将,刘邦从项羽手下挖走了这员猛将,不仅削弱了项羽的势力,动摇了项羽的军心,而且使自己多了一位得力的帮手,使对峙的双方在力量对比上进一步发生了变化。整个战略态势对刘邦来说,越来越有利。

§§§第四节 项王遭遇了离间计

英布的归顺,使刘邦在名义上正式成为了诸侯的领袖,但是,项羽在军事上对刘邦仍占有一定的优势。由于刘邦集团的管辖范围较大,兵力分散,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刘邦在正面战场上对抗项羽的力量。

此时,楚军也开始不断地扰乱汉军的补给体系,攻打汉军的运输甬道,造成驻守各地的汉军常有断粮的恐惧。楚军迫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刘邦整日为无法有效集结起足够的军队对抗项羽而烦恼。

对此,张良也提不出什么有力的解决办法,只好劝刘邦忍耐。刘邦见张良都找不到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便去找陈平商议。

陈平对项羽阵营的情形相当了解,当他得知刘邦的烦恼后,便向刘邦献计说:“项王真正可以倚重的人不多,不过是亚父(范增)、钟离眜、龙且、周殷数人而已。大王如果能捐出数万斤金(金属,通常指铜),以反间计离间他们君臣的关系,增加他们之间的猜忌,便可彻底地摧毁项王的力量。项王为人一向耳根软,心意不坚,容易听信谗言。如此一来,其内部将自相残杀,我们就可乘乱而举兵攻击之。如此一来,楚围必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