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可变的超越——登山英雄启示录
19872400000024

第24章 九死一生 誉满九州的“双子星座”——李致新与王勇峰(6)

他们就要向上攀登进驻二号营地,要和金老师分手了,彼此的心情有几分沉重,互相叮嘱着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金老师拉着李致新和王勇峰的手说:“为了你们的父母和妻子,你们一定要完成任务,安全归来。”这让李致新好像听到了母亲的嘱托,一股热泪竟夺眶而出。王勇峰刚刚告别了新婚的妻子,而李致新也是个准新郎了,他刚领了结婚证,还没举行婚礼呢。

关键时候和一句激励的话和提醒,能够给人巨大的温暖和鼓舞。

临行前,李致新、王勇峰和美国队员们提醒金庆民不要走得太远,不要爬得太高,因为到处都是冰缝。并提醒她小心别点着了帐篷。然后,大家心怀牵挂地离开了她。

这时,空旷的冰原上只剩下了金庆民一个人和一顶孤零零的小帐篷。“空旷的冰原,死一般的寂静,我身上的血似乎已经凝固。恐惧,不可抗拒的恐惧仿佛把我抛下了万丈深渊。”在留下的第一天里,金庆民在日记里记述道。

5.惊心动魄的一刻

几个美国同伴一直是没有把两个瘦弱的中国人放在眼里的,从出发开始,他们总是在一起叽里咕噜的聊天,不拿正眼看李致新他们,李致新和王勇峰心里有数,不理就不理,能登上文森峰就行。

对待别人的蔑视,最好的办法是做出成绩给他们看,而不是在言行上表现出自己的愤闷。

12月1日,他们出发去建立三号营地。迈克是美国队员中体魄最强壮的一个,但登雪坡的技术并不熟练。由于飞机载重量的限制,他们所带的装备很少,很多危险地形只能靠交替保护向上攀登。李致新和王勇峰把迈克“夹”在中间,3个人拴在一根绳子上,王勇峰在前面开路,李致新殿后保护。

当他们快走完那道500米高差的危险的冰雪坡,正翻上一个60度左右的冰壁,准备绕过一道很宽的裂缝时,夹在李致新和王勇峰之间的迈克突然滑倒,李致新高喊一声:“快保护!”王勇峰头也来不及回,就把手中的冰镐猛地插进冰雪里,双手牢牢握紧冰镐,身体尽量稳住。几乎在同时,李致新只觉得腰间那根连接着3个人的安全绳猛力一拽,迈克的一条腿已经卡在冰缝里了。

幸亏保护及时,否则迈克就会掉下去粉身碎骨,弄得不好还会把中国队员的命搭上。死里逃生的迈克感激不尽,连声说:“Thank you very much!”

一心装着别人的人,总是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和感谢。

这天终于把三号营地建立起来了,它是向主峰发起冲击的最后一个突击营地,建在海拔3800米处。这里安着4顶帐篷:中美联合登山队有两顶,还有两顶属于另一支美国登山队。不过主峰在哪儿,谁也看不见,也没有人知道该朝哪儿走,因为这儿离顶峰的相对高度太大,还有1300多米!

6.战战兢兢地行走在“刃脊”之上

12月2日,是计划突击主峰的日子。李致新和王勇峰7时就起身。这时气温在零下40度左右,帐篷四壁上全结了冰。9时46分,他俩揣上两块巧克力准备出发。但几名美国队员还没有准备好。为此他俩在原地等了十多分钟,冻得直打哆嗦。眼看另一支美国队的队长柯瑞斯已经出发了,中国队员没有耐心再在寒风中等下去,于是也往山上走了。

没过多久,李致新和王勇峰便遥遥领先。翻上一条长长的冰雪坡后,前面出现三座山峰,仿佛高度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发现前面和右侧的山峰略高一些。根据攀登时间判断,他俩认为很可能前面的山峰是主峰,两人便直奔这座山峰而去。

由于风很大,山脊又比较陡,他们只能沿着右侧山脊下的冰雪与岩石混合交接的路线向上攀登。可是渐渐地,他们发现周围的山峰都落在了脚下,惟独右侧那座山仍然高高耸立着,他们开始怀疑判断有误。但这也只有等登上这座山峰之后才能确定。

起风了,狂风夹着大雪抽打过来。李致新和王勇峰的帽子、手套上都沾满了雪,嘴鼻呼出的热气在帽子上结成一个个小冰柱儿,感觉特别冷。通向山巅的最后几百米路程艰辛无比,那是一条刀刃状的山脊。他们俩没有绳子保护,上面风又大,行走时重心稍有不稳,就会跌下两侧的深渊。李致新急中生智想了个办法,把两人的上升器(一种登山器械)上的短绳子拆下来,联成一根较长的结组绳子,把自己和王勇峰拴在一起行走,这样就可以互相保护通过。于是两人弯着腰,一只手扶着“刃脊”,一只手拄着冰镐,战战兢兢地通过了这段危险区。

当我们把命运连接在一起时,这的确是一种安全的措施,并能够给我们无穷的勇气。

下午2时30分,李致新、王勇峰攀上了峰顶。

7.生死考验

当李致新、王勇峰志得意满地下山的时候,却遇到了正气喘吁吁向上爬的柯瑞斯。令人吃惊的是他首先问他们征服的是不是主峰,原来他也不知道。李致新告诉他,在这座峰顶上看,右峰与它差不多高,但究竟哪座是主峰实在吃不准。柯瑞斯听后认为右峰是主峰,李致新和王勇峰错把二峰当做主峰来登了。

一场激动接着一场遗憾之后,李致新、王勇峰和柯瑞斯结伴成一个组,开始向真正的主峰冲击。对于他们俩来说,征服了二峰后立刻再去攀登主峰,体力消耗大大,太危险。但是文森主峰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他们,再危险也要征服它。

在以为成功时,却发现还需要重新开始,能够坚持下去,的确需要无比的勇气和胆量和决心。当我们的动机足够强烈,当我们怀有不可逆转的决心时,我们自然就有信心、勇气和胆量。

然而,突击顶峰的路艰难无比,尤其是最后那一段近70度的冰坡,亮冰闪闪,似乎在向他们呲牙咧嘴。这时,狂风骤起,夹着冰冷的雪片朝他们扑打而来。他们只好把头偏向背风的一侧。李致新看着身后的王勇峰,王勇峰的帽子和手套上挂满了雪变成了白色。口呼出的气体在嘴的四周结成了一个个小冰柱,只有那红色的鸭绒衣在风雪中显得特别醒目。他们两人一前一后,互相交替着向上攀登。沿着山脊向上攀登,风也越来越大,坡度变得更加陡了。经过十几个0小时的攀登,他们的体力消耗得差不多了。面对着陡立的冰雪坡,他们只能沿“之”字形向上攀登。李致新和王勇峰互相提醒着对方,坚持、再坚持,越是艰难的时刻越要注意安全。一步一步,这是最关键的时刻,他们只有前进,没有退路。每一步不足20厘米,但每一步都面临着生死的考验,胜败的挑战。他们毕竟在一步步接近顶峰,接近成功。

从这里,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两条启示:

一、面对艰难,采取曲折的路线,可以降低难度。直来直去,正面交锋,往往是不利于前进。

二、欲速则不达。越是艰难的时刻,越要注意安全,越是到了关键的时候,越是要注意安全。那种急于求成的想法和做法,只做将先前的付出和成绩都毁于一旦。

大约过了两个小时,17时零6分,李致新翻过了最后一个陡坡,他只觉眼前突然一亮,情不自禁地高喊:“到了!”17时零7分,柯瑞斯抵达主峰。一分钟后,王勇峰也登上了主峰之巅的尖三角。他们取出高度计,上面的读数表明这里比二峰高30米,确确实实是南极最高点。

北京时间12月3日上午6时8分,李致新和王勇峰胜利登上了南极洲的最高峰——文森峰的主峰。俩人禁不住激动地拥抱在一起,高举着五星红旗。他们的眼睛湿润了,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作为第一次到海外登山的两名中国登山队员,李致新和王勇峰从突击营地出发到登上二峰和主峰,共用了7小时零2分,创造了在最短时间内征服主峰和二峰的世界记录。世界上还没有一名探险队员在一天之内接连登上文森峰的两座山峰。

登上文森峰以后,李致新和王勇峰代表中国人迈出了去海外登山探险的第一步,他们同时成为第十八、第十九个登上南极洲最高峰的人。同时,他们还了解到,世界上很多登山家都在向着攀登七大洲所有最高峰这一艰巨的目标努力。

正是了解到这些信息以后,李致新和王勇峰确立了攀登七大洲最高峰的目标。此后的11年中,他们在登山的同时还采集了世界七大洲最高峰的地质标本,考察了七大洲最高峰的登山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问题。1997年参加了中国地质大学(原武汉地质学院)杨巍然老师牵头的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地质构造对比》,使他们这项研究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也成为他们在中国地质大学攻读世界地质专业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南极他们新的梦想诞生的地方。

六、只有尝试了才知道自己行还是不行——麦金利山

1.遭遇10年来最大的暴雪

可以说,在文森峰的攀登过程中,迈克与李致新、王勇峰是生死与共的。从文森峰归来之后,他们都成了好朋友。不久,迈克又邀请中国登山队员一起攀登北美洲的最高峰麦金利山。李致新和王勇峰、陈建军及一位随行记者刘文彪组成中方队,其中陈建军素有中国登山队五虎将之一的美称,所以也就由他出任队长并兼教练。1992年5月6日,他们启程赴美,再次与3位美国人合作组成中美联合登山队。

1992年5月10日,李致新的女儿出生刚好10天。正是在这一天,他们出发去麦金利,李致新认为这件事最对不起自己的家人。

世人常说“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尽管我们无法像自古以来的众多英雄豪杰那样穷其一生,来追求自己的终极目标。但是当亲情与事业冲突时,还是要重新掂量一下轻重。

从大本营算起,麦金利峰的相对高度近4000米。麦金利峰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拔地而起,十分宏伟。这时的天气非常好,大本营的气氛也非常祥和,在这种气氛的笼罩下,中美联合登山队的7名成员似乎都能感受到那种成功在即的冲动。他们一边眺望着麦金利峰,一边说他们登上麦金利峰的高快记录也许只有10天。

一会儿,李致新又对王勇峰说:“我们也许只用一星期就够了吧?”美国队长老迈克是一位医生,当年已经51岁,看上去他要比李致新和王勇峰信心更足,他对李致新的话非常赞同。

只凭感觉容易让人产生错误的判断。如果对目标的确定凭的只是感觉,这样的目标实现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

其实,这次他们要走的是西壁路线,历史上曾经有23人通过这条路线成功地登上过顶峰,但是有8人却在下撤的途中消失了。

5月10日下午1时30分,由〈中国体育报〉记者刘文彪一人独守大本营,中美联合登山队的其他6人起程,开始向一号营地进发。通往一号营地的道路是一段十分漫长的缓坡。由于他们带的东西太多,越走越感到吃力,又都穿着鸭绒衣裤,很快内衣都湿透了。中方队长兼教练陈建军的心脏本来就不是太好,再加上这次患了重感冒,行动起来更加困难。为了不影响整个登山队伍前行的进程,陈建军在向李致新和王勇峰在嘱咐了要注意的安全问题后,非常遗憾地撤回了大本营。在撤回之前,陈建军与其余5名登山队队员约定好每天定时联系一次,让他们汇报山上的情况。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团队不仅强调个人的工作成果,更强调团队的整体业绩,所以任何时候团队成员都要坚持团队利益至上的原则。所以在个人遇到困难时,要与团队保持沟通,以求得到帮助。

可是就在当天晚上,有一个更坏的消息传来,说是11日晚将有一场暴风雪袭击麦金利峰,况且这场暴风雪将是10年来最大的,预期将持续4到5天。李致新与王勇峰想:我们一定要在暴风雪到达之前就赶到二号营地。可是突然又从一支法国队那里得知,暴风雪将立即到达,情况已经十分紧急。他们只好停下来,在去二号营地的途中就地筑起雪墙,为抵抗暴风雪做好准备。

当危险到来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有备无患。

2.“他们真是疯了!”

5月12日上午,大雪果真压了下来,但奇怪的是却没有风。美国队队长迈克要求全队就在当天向二号营地前进运输一次。面对一个15度的缓坡,在这种天气下能见度又极差,如果继续前进的话,很有可能会发生迷路。他们带上了一顶帐篷和两个睡袋,万一发生意外情况,他们可以就地扎营。李致新和王勇峰所在的这支队伍在大雪中登程了,当时其余的登山队在这种情况下都已经停止了行动。其他登山者都瞪大了疑惑的眼睛看着这支队伍,心想:“他们真是疯了!”

只有具备了非凡的毅力与不惧困难的精神,才能有非凡的成就。

在松软的深雪中行走本来就是一件困难的事,但此时对于李致新来说,又要拖着50公斤的雪橇,他不得不每走十几步就要停下来休息。他们曾为登麦金利峰强化训练了3个月,没想到刚上二号营地就遇到这样大的麻烦。此时的感觉真是比1988年登上珠穆朗玛峰那次还要累得多。所有人贴身的衣服都湿透了。这种恶劣的形势使他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地重新认识这次登山,再也没有了最初登顶的那种冲动。向四周看看,除了地上最新的足迹可以辨认,再也看不到任何东西。无法判断此时身在何处,惟一可以判断的就是向上的坡度。隆隆的流雪和雪崩的声音不时地从路两侧传来。

5月13日,雪突然停了,令他们感到失望的是,前天与大雪搏斗整整一天才上升到2897米。当天晚上,天气又刮起风,浮雪吹打在脸上让人无法忍受,帐篷里堆满了积雪。在大风雪的情况下,他们继续前进。14日,他们运输到达了三号营地,并于当天返回二号营地。

到了16日,积雪的厚度已达一米,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终于无能为力,才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一天,这可是他们到麦金利峰的第一个休息日。这一天,李致新出了一个狗、熊、虎过河的智力游戏,本来想让大家愉快地打发这个时光,猜了一天也没有结果。因为大家没有谁能真正地把心思放在猜谜上。他们真正关心的是,带上山的食品本来就不多,如果再拖延几天,就可能因“能源”问题不战自退了。

一个有远见的人应该在危机没有到来之前就预见到危机,并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计划,才不至于等到危机来到之后而陷入尴尬的境地。

17日,大雪仍在不停地下着,他们又在大雪中出发了。途中,王勇峰被大风吹了两个跟头,他是连滚带爬地到达三号营地的。巧的是正当他们在三号营地找不到建营的理想位置时,一支英国队因食品告急开始下撤。登山就是这样,技术实力是重要的,但运气同样重要。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们顶着风雪上是对的,他们正是在大风雪中着手运输建营,迎来并抓住了突击之日的有限的好天气周期。当然他们心里很清楚,这是相当冒风险的。

并不是没有机遇,而是我们没有好好把握而错过了机遇。只有加快行动的频率,才能抓住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