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眼睛能看到的、耳朵能听到的万事万物都是财富,总的来说,人生的财富有很多种,但对于孩子而言,最大的财富又是什么呢?
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的一次聚会上,有人问其中一位白发苍苍的学者:“你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他的答案有些出乎意料:“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来说,我学到的这些全是最重要的。”
确实,人一生中学到的任何一个好习惯,都将陪伴此人终生,并使其受益。而在汇佳,就有一套好习惯的培养系统。
蜚声国际的汇佳习惯
临近大学毕业,福特在为工作的事情奔忙。一天,他来到一家汽车公司应聘,进来后发现地上有一张纸,他很自然地弯腰捡了起来。看了看,原来是一张废纸,就顺手扔进了垃圾桶。这一幕,公司的董事长看在了眼里。轮到福特面试时,他刚说了一句“我是来应聘的福特”,董事长就发出了邀请:“福特先生,你已经被我们录用了。”看到福特惊异的表情,董事长解释说:“你那个不经意的动作让你赢得了这个职位,虽然和你一同应聘的几个人学历都比你
高,但他们却没有看到这些小事。”
福特进入公司的“敲门砖”是“捡废纸”这个简单的习惯性动作,进而成就了美国福特汽车在世界汽车业的重要地位。这件事看起来很偶然,实际上却是必然的。福特下意识的动作,便是他良好习惯的体现,正是这种良好习惯给他创造了机遇,成就了他的事业。
同样是面试,有些人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某外资企业招工,报酬丰厚,要求严格。几个高学历的年轻人过五关斩六将,几乎就要如愿以偿了。但在最后一关,总经理面试时,说了声“我有点急事,你们等我几分钟”,便出去了。
看到总经理不在,几个年轻人围住大办公桌,翻看文件的翻看文件,聊天的聊天,甚至有人说话还带脏字。几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他宣布道:“面试已经结束,很遗憾,你们都没有被录用。”
几个年轻人大惊:“面试还没开始呢!”
“我不在期间你们的表现,就是面试。本公司不能录用习惯不好的人。”
……
“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培根这句话蕴含着两层含义,成也习惯,败也习惯。只有好的习惯才能带孩子走向更美好的未来。心理学家王极盛访谈过200名高考状元,他在调查中发现,孩子的成绩与他们学习习惯的水平成正比,也就是说,这些状元们的好成绩,除了本身的智商外,还源于他们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但高分低能,肯定不是家长们想要的结果。他们希望孩子既有优良的成绩,也能与周围的朋友打成一片,遇事不退缩,有担当,能帮助更多困难群体,有一定的领导能力……在汇佳的IB教育中,各国的教育专家研发这套教育体系的共同目标,就是培养孩子十个良好的习惯,让这些好习惯陪伴孩子度过漫长的人生路。
☆IB的十个习惯如同十个成功密码
一个人身上的小习惯有可能成就一代大师。这一大一小之间蕴藏着一种教育智慧。
纵观中外所有的大师,专家们发现,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的习惯。一旦这种习惯被某个因素触发,就会产生一种创意,抓住一次机遇,多一些成功的概率。大师是一种必然,因为有习惯做铺垫。未必每一个学生都能威震寰宇,名留史册,但是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引入IB项目后,王志泽深刻意识到,IB的十个培养目标,就是在培养十种习惯,也是世界教育专家煞费苦心提炼的大师基因、成功密码。
勇于探究的人(Inquirers)。带着兴趣去学习,其学习效果不言而喻。孩子们在诸多“为什么”的引领下探索未知领域。每一次探究就是一次知识之旅、文化之旅、智慧之旅。有目的并具有建设性的研究能力在一次次话题探讨中逐渐养成,逐步提高。IB培养的不只是探究世界的方法,还有一颗探究世界的心灵,随时更新着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储备,永远不落伍于时代,还能在专业领域取得不可思议的成就。
善于思考的人(Thinkers)。人的一生中有太多需要思考的问题,关键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思考。IB提倡学生能够主动运用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来进行正确选择,以解决复杂的问题。比如,通过六顶思考帽,来训练孩子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打破他们的思维局限。思考为我们的每一次选择提供智慧支持。培养批判性、创造性思维,能够让学生远离盲从,不屈服于所谓权威,坚持做自己。善于思考,敢于质疑,证明意识已经达到一个新高度。这是创新的萌芽,是改变世界规则的“梦工厂”。
善于交流的人(Communicators)。交流,是一门内功,也是一门艺术。地球村让人们无处遁藏,人也不可能封闭起来过一生。交流,既是展示自己,将你的信息有效传递出去,也是收集周围信息的最佳途径。IB要求学生能从容自信而又灵活地运用多种语言来接受和表达思想,帮助学生走上世界的大舞台,走遍全球的各个角落,融入任何一种环境和氛围。汇佳的游学项目,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都为孩子提供了交流实践的机会。善于交流的人如同一个大磁场,将有利的信息、资源、人才都吸纳过来。
敢于冒险的人(Risk takers)。人们常说“富贵”险中求,相比之下,敢于冒险的人总会比别人多一些机会。IB希望孩子能够临危不惧、信心十足、独立自主地探索新的方法、新的途径,有勇气坚持自己的观点。那些令人惊奇的探险之旅中,踏足非洲大草原、撒哈拉大沙漠、与世隔绝的无人岛的大多都是西方人。探险,是他们从小就培养的一种思维意识和习惯。汇佳的“科学集市”等活动给学生们提供了思维探险的平台,天马行空的想法与实践运用
相结合,体验探险旅途的惊奇。
知识渊博的人(Knowledgeable)。IB鼓励学生花大量的时间探索具有全球性意义的重要主题,由此获取丰富的知识与体验。汇佳十几年的基础教育过程中,将课堂延伸到了社会上、国际上。说起日本的民族特性他能侃侃而谈,聊到科技领域更是如数家珍。广博的课堂,打开了孩子的视野。学贯中西的人,自然比知识狭隘的人成功的概率更大。
有原则的人(Principled)。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原则,也就无所谓个人魅力。有底线的人,不至于迷失。这条底线也为孩子应对问题提供了帮助,IB学生的原则性很强,他们诚实、正直、有正义感、公平。日常的教学和活动,很多价值观被融入其中,潜移默化中培养着孩子们良好的意识。
有爱心的人(Caring)。有爱心,顾及别人的需求与感受,会身体力行地助人为乐,这样的人才更快乐,也更容易取得成功。这种美好的品德是孩子教育中最重要的一课。
心胸宽广的人(Open-minded)。如今,独生子女的“家庭地位”让他们日益霸道起来,恨不得成为宇宙的中心。这有可能将自己逼到孤立无援的境地。IB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以开放的心态与人沟通交流,尊重他人及其文化习俗、观点、传统和价值观,并在考虑问题时融入这些差异,甚至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全面发展的人才(Well-balanced)。可以一招鲜,但是只会一招,未免要错失很多机会。多培养几方面的才能,也是竞争的需要。但全面发展不是蜻蜓点水,而是每一门学问都能得到要领,触类旁通。汇佳的老师会在平时留意学生们的行为,将他们每个人的特点、特长一一掌握,再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往不同的方向发展。
善于反思的人(Reflective)。人要不停地自省,不停审视自己的内心。学生会反思自己的学习效果并分析它们,就能看到事物的本质,还能反观自身,时刻自省。反思是总结提高的过程。定期的总结,就是收拾好行囊,奔赴更远的下一站。
其实,这十个习惯,并没有什么高深莫测,但是将这些培养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并且持续十几年,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了,而且是一个超乎寻常的巨大工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人的大成就、大机遇,往往由小习惯开始。20世纪60年代,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是大家熟知的加加林。当时挑选第一个上太空的人选时,有这么一个插曲:几十个宇航员去参观他们要乘坐的飞船,进舱门的时候,只有加加林一个人把鞋脱了下来。他认为:“这么贵重的一个舱,怎么能穿着鞋进去呢?”加加林的这个动作,让主设计师非常感动,也认定,只有把飞船交给一个如此爱惜它的人才放心。在他的推荐下,加加林成了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宇航员。后来,有人调侃道:“成功从脱鞋开始。”
培养良好习惯不只是为了成才,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孩子成人,在一定意义上说,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努力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也是留给孩子最大的财富。
而且,这些习惯都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在很多小事中培养起来的。
☆练就探究世界的本领
“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这句苹果的广告词回答了为什么是乔布斯改变了计算机终端的使用习惯,因为他拥有探究世界的梦想,而且无比执著、勇敢。有梦想,勇于探究,最终就能改变世界,无处不在的网络,全球任意角落的即时沟通,今天完全奇异的新世界,都是无数探索汇聚出的创造。
世界并不缺少新奇的事物,缺少的是发现这种事物并敢于探究的眼睛。汇佳通过教育实践一直在积极引导孩子去探究这个地球、这个社会,甚至探究孩子的内心。
在汇佳,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规定的六个学科组中每组各选一门课程,选择完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学习的过程则变得很不一样,老师授课不再是喋喋不休的讲解,而是引导、启发、点评。而且,学生们有1/4的知识是在实验室或论文答辩中获得的,这对普通学校的学生而言是无法想象的事。
IB学生在毕业前需要对所学的一门实验学科课程进行一项专题调研,并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出来,以此作为该学科内部评估的成绩。这就是实验学科组的课题调研项目(G4P)。G4P项目要求学生将实验学科组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知识有机地整合起来,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对生活中的一些实验现象进行系统而立体的调研,再得出翔实的实验数据,又加以分析,以此证明或推导出合理的科学原理,并进行客观的评估。
汇佳学校拥有一千多名IB学生,给每个学生提供一个类似毕业答辩形式的G4P展示机会,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如何将学生们学到的科学知识充分地展现出来,又让他们感觉乐趣无穷呢?其实,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一个小小的厨房,或许就是展现科学的大舞台。
2011年6月27日下午,以“厨房科学”为主题的“科学集市”活动在汇佳学校的大礼堂拉开帷幕。“集市”对学校的所有人开放。高中二年级的同学们分成了几十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展台都设计得别具一格,色彩斑斓的卡通画、艺术字和那些严谨的科学数据混搭在一起,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每一块展板都是一份“迷你”化的实验报告。或者用表格和图像展示,或者播放录像,动画说明或现场演示,连PowerPoint都派上了用场。
数百名师生,一边在各个小组的展台前观看,一边在手里的评估表上打着分。对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描述的清楚程度、原始数据的可信度、数据分析的科学性、结论的合理性和问题答辩的准确性、团队工作的和谐性、创造性的展板展示或其他别具一格的展示方法、共享性和满意度,等等,都是考评的因素。而这些评估标准,都建立在IB内部评估标准基础之上。
“科学集市”上,几十个小组展示着不同主题的科研项目,能源、生命、污染、材料、温度、食品、垃圾、营养、电力、火、水、化学品等,无所不包。每个小组都需要通力合作,头脑风暴,老师们也参与其中,共同研讨出一套科学的实验程序。
自然科学与实验课程组中有这样一个课题——“生活中的酸碱反应”。让我们来看看,汇佳的学生们如何展现他们的探究能力。
“木糖醇对口腔唾液pH的影响”,这是张欣雨小组选择的题目。他们通过饭前和饭后咀嚼含有木糖醇的口香糖进行对比,在一系列的实验和数据分析之后,他们得出了结论:在饭后咀嚼含有木糖醇的口香糖,能够很快使唾液的pH恢复到正常水平,以消除龋齿的隐患。
“食物的酸碱性对牙齿的影响”,这是俞嘉小组的研究方向。他们榨汁过滤水果并测定它们的pH,发现大部分果汁都呈酸性,容易破坏牙齿外的釉质保护层而腐蚀牙齿。因此,他们也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大家一定要注意及时漱口或刷牙。
“烫发中的酸碱反应”,是魏丹小组的研究课题。他们通过对头发的酸碱浸泡发现,烫过的头发在碱液中变弯了。所以,他们的结论是:为了保护头发,烫发后要用弱酸溶液来中和碱性。
“盐类水解”,是崔阳小组所选的研究方向。他们对四种加入不同化学酸碱溶液的面团进行发酵,亲手制作了四种不同的面包,了解哪种面包最好吃,以此来解释其中的化学道理。
……
这些很少下厨的学生们,通过“科学集市”的探究与展示,将枯燥的科学知识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看着他们严肃地研究着自己的实验数据,榨果汁、烤面包的认真表情,除了老师们心里满是宽慰,估计家长们的心里也乐开了花。
如果这些你觉得有些小儿科的话,那么接下来的课题可能让一些专业人士都有些汗颜了。
有的小组通过滴定方法测定不同水果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有的小组对不同品牌的厨房洗涤剂对绿叶生长的影响进行对比调研,有的小组用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法测定各种食用油在加热时的排烟量,有的小组利用沉淀法和过滤法的物理原理,自己设计了厨房污水的一级净化装置……
这是一场科学的盛典,而学生们实验学科组课题调研项目的评分成绩也由此产生,这将占学生毕业考试成绩的24%,而这就是在快乐的探究中学习。
☆告诉孩子,有些挑战必须面对
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懦弱的人喜欢逃避与放弃,而勇敢者会选择面对并击败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