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曾国藩的启示
1975100000014

第14章 曾国藩识人用人之道(3)

他认为:“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办事总以得人为主。”自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什么?是把政治搞好。老实讲,我们现在很多人都是在麻痹自己,说什么“政治和经济可以分开”,我是绝对不相信的。这绝对不可能,尤其对于中华民族而言,因为我们永远是政治挂帅。政治搞不好,其他都免谈。因为我们是官本位,正因为如此,所以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我们就会骂当官的。我在台北的时候,房价很贵,老百姓就骂了:“房子这么贵,政府在搞什么?”我到高雄之后,房子很便宜,老百姓又骂了:“房子这么便宜,政府在搞什么?”不管怎样,都跟政府有关系。大家再看看现在考公务员的人数和报考比例,竞争那么激烈也还要削尖脑袋往里挤,更别说有人给你做官的机会了,那肯定不管是什么官,“半夜三更都溜去”,立刻冲上去。这都是到今天仍旧没有改变的事情,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是官本位。所谓“士农工商”,“士”永远是在社会上担负着最大责任的人。

而办事最要紧的就是要得人,得人得什么?得人的心。自古以来都是“得人心者昌,失人心者亡”,历代的兴亡更替莫不如此。曾国藩清楚他自己要做的事情会很重大、很艰难,肯定也不是他一个人能够完成的。所以他必须知道人才在哪里,怎样找到他们,怎样培育他们,怎样用他们,以及怎样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他的事业越来越庞大,从而使他一步步更接近完成他的使命。他一生中最大的特色就是知人善任,而想要做到这一点是极其不容易的。

2.自立立人,自达达人

除重视人才以外,还要自立立人,自达达人。“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曾国藩说:“吾九年以来,痛戒无恒之弊,看书写字,从未间断,选将练兵,亦常留心,此皆自强能立功夫。奏疏公牍,再三斟酌,无一过当之语,自夸之词,此皆圆融能达功夫。”

我们现在讲“立法”,却不怎么讲“立人”。“自立立人”,就是说你首先要发愤图强,看书写字,进德修业,无论如何都要先让自己站得起来,让自己像个人,然后也要让别人像个人。把别人当人看,这是最要紧的。一个人如果总是自以为是,总是觉得自己最行,处处都想显示自己有多能干,那他肯定是容不了别人的。很多老板总是认为全公司就他最行,其他人每个都差劲。所以就有很多员工向我抱怨:“我们老板什么都好,就是喜欢千方百计证明我们这些人统统都是白痴。”这种老板最大的本事就是把能干的人在短期内统统逼走。大家想想,楚汉之争,为什么最后刘邦会成功,项羽会失败?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项羽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最后逼得他手下几乎所有能干的人都一个个地走掉了,而刘邦却礼贤下士,所以能得众多能人相助,终成霸业。

当年阿斗被赵云拼死拼活地救回来以后,刘备立刻把阿斗丢在地上骂道:“就为了你这小孩,害我差点儿损失一员大将。”我们现在一般人哪里会想到要这样做?好不容易把孩子救回来,肯定马上抱得紧紧的,说的第一句话一定是“快拿小儿惊风散”。只管自己的宝贝儿子,而把功臣晾在一边,没有任何表示,那所有人都会心寒,最后肯定所有人都会跑光。这样对人,谁还会跟你?可是刘备这样一说,所有人听了就都会下定决心,以后阿斗有难我肯定去救他。

所以,以自我为中心是最要不得的,我们一定要尊重所有跟我们共事的人。尊重与重视,可以说是与别人共事与合作的前提与保证。

“自达达人”,这个“自达”是说做人办事圆融,使凡事都能行得通,说话做事小心谨慎,不自夸自大,这才叫圆融。“达人”的本意是,我守规矩你也守规矩,也就是说,我有规范,然后让别人在这个规范内能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绝对不能完全约束一个人,否则他的才能、潜能都会被扼杀,而你也会很累;但是,也不能完全让一个人自主,因为一旦他超越底线,超越规范,你就很难再控制住他了。所以,“达人”的意思简单来讲就是,我自己有一个原则,我不会逾越这个原则,我在这个范围内活动,但是我也有弹性,也容许每一个人自己立规矩,大家如果都同意就可以生效。所有人都在规矩以内,但是又可以根据情况有变化。

3.以诚相待

第三,以诚相待。既然你重视他,既然你要与他相处,你就要很真诚地对待他。但是后面还需要加四个字,“因势而变”。这样才叫“由有为到无为”。一开始就“无为”,那肯定是行不通的。大家想想看,假设你带一班人,如果刚开始你就“无为”,什么都不管,都不过问,那别人怎么知道要怎么做呢?而且如果任由下面的人折腾,那最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呢?

所以应该一开始“有为”,然后慢慢放手,慢慢让下面的人更独立地做事。当下面的人能把一件事情做得很好,你自己也很放心的时候,你才可以无为,你才可以把事情交给下面的人做,但你还是不能马上公开明确说授权。最后用闽南话讲就是要“每样知道,不管半样”,什么都知道,公事甚至私事,无所不知,但是又什么都不管。你不能管,因为老板一管,下面就没有人敢管了。但是如果作为老板你很多事情都不知道,那就会很危险,因为下面的人就很可能背着你为非作歹。所以当老板的人,一定要有耳目,下面的人如果知道你什么事都知道,他们就会好好做。而且耳目要有很多,不能只有一个,如果只有一个耳目,他就很可能会骗你了,你要多听几个人的说法,才更可靠,更接近事实。

如果对外国人说这些,他们是完全听不懂的,因为他们不是这种做法。外国人多半公私分明,“这是他的私事,所以我不管”。而中国人却没有很明确的公事私事之分。比方说,员工打麻将,这是公事还是私事?老板会说是公事,而员工却说:“我是下班之后打的,而且我赌的是自己的钱。”老板就会说:“你这样迟早会把公司拖下水,所以绝对与公司有关系,绝对是公事。”

其实,我们长期以来把“真诚”这两个字都理解错了,真诚并不是实实在在地把心里的话全说出来。因为根本就没人能判断和界定真实。“真”和“实”是两码事,“实”不一定“真”,“真”也不一定“实”,那实际的情况是怎样呢?通常一件事情发生之后,十个人讲这件事,会讲得都不一样,这就叫“罗生门”(日本着名导演黑泽明的代表作)。哪一件事情不是“罗生门”呢?你看到的是这部分,他看到的是那部分,然后每个人都加上各自的想象,讲出来的事实就会千奇百怪、五花八门,让人莫衷一是。所以在西方社会,真理越辩越明是真的,而在中国,“真理越辩越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用闽南话来讲,就是“不讲还好,越讲越花”。没有一件事情是最后有结果的,吵到最后就会不知道谁对谁错。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真相,是没有办法逃避的。

我们反复说过,中国人的事情就是这样讲也对,那样讲也对,两边讲都对的。比如一方面说“根据规章制度,这种事情绝对不可以,绝对不允许”,另一方面又说“你那么严格干什么?规章制度必须与时俱进,必须灵活变通”,无论怎么说都有理。所以在中国有另外一套做法,这套做法是什么?最后要有一个人拍板定案,这就是“以人为本”,与西方的“以法为本”完全不同。中国的“法”往往很难执行,一条法律公布出来,十个人就会有十种解释,而且每种都讲得通,所以需要有一个权威的声音来确定最终标准、最终结论。

4.适才适任

第四,适才适任。每个人的优点和所擅长的事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于任何人,只要用对了,他就是人才,没用对,他就是庸才。因此要善于发现一个人的长处,并想方设法创造机会和条件,让他的长处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依据每个人的志向大小与才能高低,授以不同职位。除此之外,还可按照不同的专业,不同的需要等,妥当安排任命,务求科学、合理、有效,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人才的才能,创造最大的能量与价值。

5.适时交心

第五,适时交心。“满意的人才上缺,可以占用其次,加以教育培养。”就是说一个人很有能耐,本来应该居高位做大事,可现在上面没有空缺,那就退而求其次,暂时委屈他一点,同时悉心栽培他,而两人彼此却心照不宣,“你就在这里好好做,我不会亏待你,一有合适机会我马上把你升上去。但是没有机会你也不要怨我,大家到时候看着办”,彼此很真诚,真心不欺,就好像水一样淡而绵长,正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才叫“交心”,而不是说一天到晚都要在一起,那完全没有必要。我了解你,你了解我,我们必要的时候再互动,不必要的时候各安其位,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需要注意的是,交心一定是双方面的,而不可能是单方面的,必须要两个人自愿配合才可能达到。

6.“以志帅气,以静制动”

此外,用人者还必须做到“以志帅气,以静制动”。大家看到这个“帅”,可能会想到象棋里面的“帅”和“将”。那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红军的叫“帅”,黑军的却叫“将”?红军和黑军又有什么不同?如果你想知道一家公司的老板是帅还是将,判断方法很简单。黑军的士象都没有人字旁,所以统统都被看作动物,而不被当人看,可是红军的就刚好相反,都有人字旁,都把人当人看。你不要以为这些是随便定的,象棋里面包含有太多的学问,只是我们很多人不知道。象棋里面有兵和卒之分,黑军的是卒,所谓“郁卒、郁卒”,所以黑军的兵往往都很忧郁,而红军的是兵,往往都是喜气洋洋的。所以,如果一家公司的员工都很忧郁,不开心,那他们就一定是“黑军”,反之,如果员工都是嘻嘻哈哈的,很快乐,也很轻松,那他们就是“红军”。而从员工身上再去看老板的心态,就会看得比较清楚、准确。所以当老板的也可以通过看员工的状态,去认识自己的状态。员工只要是“黑军”,那你自己就要小心了,要赶快调整,否则跟你的人会越来越忧郁,这样,你的公司是不可能有很好的发展的。

作为老板,还要很稳,要能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如果整天跑来跑去,别人要找都找不到你,那就不行。有人可能会问:“我们不是要实行走动式管理吗?”是,走动式管理没错,但千万记住,刚上班那一个小时,临下班的前一个小时,你要在你的位置上,员工才有办法找你说重要的事,因为这两个时间点通常是员工找领导就重要事情进行商量或需要领导拍板决定最为集中的,关键时间你一定要在位置上,其他时间你跑到哪里都无所谓,那时候你再去进行走动式管理。

二、广收:先把场子做大再说

曾国藩非常重视人才,对于人才,他一直坚持四大原则。第一条原则,就是广收。曾国藩为什么能“广收”?因为他场子大,如果场子不大,他广收有什么用?怎么去广收?所以他才敢说:“凡天下英才都来,我容得下。”他如果容不下,也就不敢说这种话。而且他是真的诚心接纳各方人才,非常尊重人才,所以别人才会愿意去投奔他。

1.如何广收人才

曾国藩是怎么广收人才的?说到底就是一个“缘”字。我们是同乡,这就是地缘。我们是亲戚,这就是血缘。我们是同行业的,那就是业缘。还有一个他缘,就包括所有其他关系在内了。那么这几个缘中哪个最重要,哪个最好?答案是不一定。

我有个朋友,他刚当主管的时候,认为同乡是最可靠的,所以他的班底都是湖南人,全都是他的老乡。他后来调到另一个机关,还是当领导,结果他手下没有一个讲湖南话的人。我就问他怎么突然这样做,他说同乡就是专门捣蛋的,所以这次一个同乡都不用,可是最后还是搞得一塌糊涂。之后他就跟我说:“只要这个‘同’字。不管是什么缘,只要加上同道就对了。同乡里面会有同道的,同学里面会有同道的,别人介绍的人里面也会有同道的,只要同道就够了,就好办事了。”

有一位老板跟我说,他现在找人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先考对方《弟子规》,如果不会就免谈。这就是他找同道的方法。每个人都可以找一个合适的检验项目,至于具体是什么,就需要你自己来确定。

台湾有一家公司,最后录用的都是穿白袜子的人,凡是穿杂色袜子的人一概不取。大家可能会觉得这很不公平,表面看起来他们甄选人员的标准完全是形式上的,显得很不科学,但这家公司却在台湾发展得很好。我也问过这家公司的领导,我说:“你怎么可以这样,人家不知道你这规矩的,穿了杂色袜子,你就不予录取,这不公平啊。”他说:“就是你这句话,如果一个人想到我们公司来,他连这都不打听一下,那就表示他没有诚意,我们公司又不神秘,他一打听就能知道,穿白色的来就好了嘛。”他还说:“我们说要求大学毕业,来应聘的都是大学毕业的,所以大学毕业不重要;我们要求身高160mm以上,来的人也都是160mm以上,所以身高也不重要;我们要求体重多少公斤以下,通通多少公斤以下,所以体重也不重要。那我还能考什么?就只能看他有没有穿白色袜子。”所以同道是最要紧的,不同道就会很麻烦,可能会成为你做事的阻碍,而不是帮手。

湘军刚开始的时候不过一两万人,太平军却是雄师百万。可是经过十二年的对峙,湘军由弱转强,由寡变众,而太平军却慢慢“萎缩”了。从这一点我们就能看出,太平军不是被湘军打垮的,而是被他们自己打垮的。太平军的败,原因多半出在他们自己身上,所以我们常说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其实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只有他自己能把自己打垮,别人都打不垮他。同样,一家公司会垮,也主要是它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外面的压力,那些都只是借口,或者说不是主要原因。湘军为什么发展这么快?就是因为它广收人才,“不管你是谁,只要你表示愿意跟我们同心协力就可以”,“同心协力”这四个字很重要,这表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你可以加入我们的行列中来,成为我们中的一员”。它没有太高的门槛,而且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将所有人吸引、凝聚到一起。

曾国藩每到一个地方,就广为寻访、延揽当地人才。一方面,自己主动去找,另一方面,贴告示寻访英贤,对自荐或举荐他人都表示欢迎。

“求才之诚,用人之实,几百年来无人可及”,他求才、用人的诚意,几百年来找不到第二个。当年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三顾茅庐,确实算很有诚意,可是后来庞统去找他的时候,他就爱理不理,开始摆架子了。其实这两个人都是来考验刘备的,“你真的是一心求才吗?到底是真是假?”而人经常是经不起考验的。所以,你如果想要求人才,那么,先问自己诚意够不够,真不真?这是首先需要保证的。

曾国藩把网罗人才当成自己的重大责任,只要一发现人才,就势在必得,想尽办法一定要得到他。这一点也可以证明曾国藩一生读得最透的书之一就是《三国演义》。三国可以说是我国历代中人才最聚集的时代,什么样的人都有,什么样的变化都出现过,里面有各种人、各种情形和境况最好的案例。《三国演义》和前面我们反复提到的《易经》这两本书,大家如果一辈子慢慢去品读,一定会增长自己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