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大师的读书笔记
19662800000008

第8章 书籍能带给我们什么(4)

我的儿子快4岁了,性格外向,活泼调皮,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断,自我意识强,凡事爱争“第一”,常说自己已经“长大”了,是“男子汉”了,常让人觉得又好气又好笑,要和他讲道理,需要外交家般的策略。一次,孩子的爸爸出差,下班之后就我一个人带他。和往常一样,睡觉前一个小时是和孩子一起玩玩具、讲故事的时间。因为有些累,我就想了一个可以“偷懒”的办法,各看各的书,看谁看得“第一”认真。儿子当然不懂认真的意思,于是我就跟他解释,认真就是看书的时候不吵不闹,不乱跑不乱动,并坚持很长时间。儿子很郑重地点了点头。我让他挑了一本他自己喜欢的儿童益智类书,我则拿了一本余秋雨先生的《历史的脸谱》。在他的一声“开始”之后,我们两个人就各自开始“埋头苦读”起来。本来以为好动的儿子坚持不了几分钟,但是,当我第三次偷偷抬头看钟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50分钟!当时我又惊讶又感动。一直到现在,睡觉前40分钟左右的时间,是我们家的读书时间。试想一下,在一个透出温暖灯光的窗内,一个大身影和一个小身影,安安静静地享受着读书带来的轻松和快乐,这是何等的温馨、幸福之景!

讲这个故事,并不是要告诉大家我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只是想分享一下我对读书的看法,对幸福的理解。

读书首先是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南宋朱熹有言:“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英国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就是读书的教化功能,它可以使人开茅塞、除陋见、获新知、增学问、广见识、养心性,可以使人益智祛愚、适应社会、开拓工作。我是2009年年底转业到山东省宗教局的,宗教局的工作与我在部队时所接触和掌握的知识几乎没有任何联系。上班第一天,局领导就拿给我一大摞书,让我先熟悉情况。看着摆在桌子上的书,我那颗因未知而无助无措、惶恐不安的心忽然踏实了。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随着对工作环境的不断适应,随着手里一本本看似陌生而单调的业务书变得越来越熟悉、越来越丰富,我的工作也变得得心应手起来。当一项工作得到领导或同事们的认可或赞扬时,我由衷地欣慰,并更加自信和快乐!这就是工作的魅力,这魅力与读书学习紧密相连、息息相关。通过读书,我对未来充满了无比的向往,对工作充满了无比的热情,对生活充满了无比的热爱,这是何等的充实、幸福之境!

我所理解的读书,当然不仅是单纯地应付考试、应付工作或者学习业务,读书更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活方式。如今,现实生活中的诱惑很多,饭局、牌局、美酒、美女……让我们应接不暇、眼花缭乱,然而这些,貌似忙碌却不是真充实,貌似快乐却不是真幸福。如果能抽出更多的时间来读书,从读书中不断获取丰富的精神食粮,却又是另一番美好的境界——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让我们有机会“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语),“把生活中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语),读书让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变得勇敢,面对逆境时变得从容,面对名利时变得淡定,面对荣辱时变得豁达……读书让老人睿智、通达、平和,让男人渊博、成熟、深刻,让女人知性、优雅、美丽,让孩子聪颖、快乐、进取……读书带给我们的,是如阳光般照耀思想、如春雨般滋养心田……每每捧一本好书,任由时光之流逝,忘却人生之苦役。在书香中放牧心灵、陶冶心智,在读书中体悟出复杂社会的纯真,沉淀出漫漫岁月的质感,描绘出平凡生活的光鲜,吟唱出寂寞流年的精彩,这样又是何等的恬美、幸福之味!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感悟幸福,就让我们从读书开始吧!

读书使人善良张勇

在我家里有一本书,叫《隋唐英雄传》,上海北新书局民国二十八年出版,算来已有70多年了。封面已经变成褐黄色,打开来有一种受潮的霉味。以前,它散放在书架上,我考上大学以后,就把这本书挑了出来,用一块红绸子包起来,小心翼翼珍藏着。

这本书是普普通通的,但是它的来历却让我充满敬意。1961年,我的父亲11岁,读高小,因为交不起4块钱的学费,父亲带着巨大遗憾离开学校,跳出农门的希望戛然而止。是啊,在那个年代,特别是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一个穷人家的孩子,饿不死就是万幸,哪有闲钱去读杳无希望的书。放麦假的一个午后,父亲来到学校,望着教室,趴在紧锁的大门上哭了起来。慢慢地,哭累了,父亲睡着了。等他醒来的时候,身边多了一个帆布书包,书包里装着四个白面馒头和一本书。对一个饥肠辘辘的孩子来讲,读书的意义远远比不上白面馒头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这本书里夹着12块钱。父亲很聪明,回到家对爷爷说:这是学校奖励的,如果不上学,就要还给人家。就这样,父亲回到学校,初中毕业的时候应征入伍。凭借着初中学历,父亲在部队提拔很快,18年的军旅生涯,父亲已经是团级军官。

我曾经非常认真地和父亲讨论过这本书的主人是谁,虽然没有结果,但是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就是这本书的主人肯定是一个读书人,他有着一颗善良的心。从此,在我的脑海里就种下一个观念:读书使人善良。后来,我一个人出行的时候,只要车厢里有读书的人,我会毫不犹豫地坐在他的身边,或者与他结伴而行,与读书人在一起,有一种踏实的感觉。

我向往善良,于是常常读书。从小到大,读了一些书,也学到一些做人的道理。有一句话,对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这就是孟子说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初读这句话,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它告诉我,人的境界不必太高,只要像孝敬自己的老人一样,去孝敬别人的老人,像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疼爱别人的孩子,就足够了,就能成为有益于这个美丽世界的人。我领悟到,做人可以如此简单。我尝试着用博爱的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结果我惊奇地发现,主动去爱别人,居然可以带给自己非常愉快的心情。对同学,我热心助人,情同手足;对同事,我坦诚相待,互帮互助;对家人,我充满爱心,承担责任。我不带有任何期望回报的心情,只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想做的人,有时也甘心吃点亏。但是,我的同学、同事和家人,对我的回报却是丰厚的,让我拥有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温馨的家庭生活,这超出了我的想象,让我非常幸福。

读书是一种最优雅的素质,能塑造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日本一位表演艺术家,我忘记了她的姓名,她热爱读书,博览群书,有着很高的文化素养。后来她出演话剧《茶花女》中的主人公普莱西,深深为茶花女普莱西的悲惨命运而感伤,以至于演出结束了,她还在后台痛哭不已。工作以后,我常常思考,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职工?我的答案是:多读书,做一个善良的人,有着高度的敬业精神,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职工。我想起历朝历代的读书人,他们的追求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数不胜数的读书人不约而同地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修身与善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像日本这位令人尊敬的表演艺术家,有着崇高的敬业精神,还有怎样的工作不能胜任呢?

最近看了一位领导同志写的文章,是讲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他在文章中说,无论做什么工作,具备善良的人格品质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党的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一直都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把“立德”作为“施才”之本。这位领导同志进一步总结说,“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有才是危险品,无德无才是废品”,只有做到德才兼备,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有贡献的人。

我热爱读书,并将持续读书,我对未来充满着美好期待!

读书启迪人生程旭

我是一名刚刚加入公务员队伍的新兵,但与书相伴已有20余年,从垂髫总角到风华正茂,从单纯蒙昧到术业有专,有书在身边,总能使平淡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总能让挫折困难变得渺小平坦,总能让迷茫彷徨找到目标的光点……与书为伴是幸福的,她给我智慧和力量,让我攀着这进步阶梯走好人生的每一段。

记忆里广袤的山峦、无垠的田野,无一不是儿时伙伴们嬉戏的乐园。然而,童年的我内向而敏感,不会爬树、不会游泳、不敢跳墙,更多的时候是安静地看着玩伴们尽情玩耍,那高远的山冈、静谧的湖泊,始终被我视如畏途。也是那时候,那本百无聊赖之中翻出的陈旧的线装书,使我与书结缘。那书早已没有封皮,没有页底,甚至连前文也不知所踪,历史的痕迹仿佛尘封于此,但却滋养出相伴我半生的兴趣。初看时,读到了英武非凡、让我心折不已的李广,萌生着做人当效此子的英雄梦;读到了“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的李广之孙——李陵,不由慨叹英雄岂是凡俗之人为之;读到了不畏豪权、礼待下士的灌夫,不禁为之行止击节赞叹;读到了性倨少礼、心系百姓、敢于直谏的汲黯,敬畏敬佩之意油然而生;读到了起身于乡鄙之间,以“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之境界,勤学苦读而终成一国之相的公孙弘,心向往而行效之;还读到了文辞风流的司马长卿、奇巧百诡的东方朔,直感叹何木不成林、何物不成器……懵懵懂懂之间,一个个人物、一串串故事展现在眼前,让我在山水湖泊之外,寻觅到一片风景迤逦的世界,这本书像是不落幕的舞台剧,伴我度过了整个童年时期。

无忧的日子像汩汩的流水荏苒而过,读书不仅给我带来乐趣,还给予我心智的成长和少年的理想。古往今来,有志之士,无不发十数年苦功,览经史典籍,学纬国之才,方能实现修齐治平的夙愿。于是怀揣着自己小小的梦想,我开始了在外求学的历程,从高中到大学,从大学到硕士,在知识的国度里我如鹰翔蓝天,若鱼入深海般自在地读书,用心感受书中的大千世界,有一腔忠义的孤勇、至死如一的气节,有无所寄托的情感、生无聊赖的无奈,有粪土万户侯的高洁,有蝇营狗苟的低劣,有坚持正义良心者的宁定,有出卖灵魂者永恒的焦灼……10年间,作为一个女生,我也有过挫折、有过艰辛、有过孤独、有过迷茫,每每此时,我都会从书中寻找答案,因为我知道读一本好书,并进行积极的思考,自己便得到一次升华和提高,读书可以使安定的生活锦上添花,可以在迷惘的时候雪中送炭,可以让困顿的内心日趋强大,也可以使易逝的流年更加精彩,正所谓“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时光荏苒,转眼走出校园,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多年的读书学习,让我深深地感到是祖国把我培育成才,祖国是我安身立命之所在。所以,作为一名党员,我毫不犹豫地选择投身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光荣而幸运地成为一名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新的岗位、新的角色、新的起点,我迫切地希望能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我懂得若要明辨笃行,须先博学慎思,所以我继续与书偕行,拓展人生宽度,提升思想境界,汲取前人经验,增长自身才干,真正实现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负其责,成为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生活在政通人和、繁荣昌盛的当下,虽未曾经历苦难,却也求索人生,我曾怀揣着“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义气。曾感怀“橘子洲头,看湘江北去”的沧桑,曾畅想“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迈,也曾充满“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的骄傲……是的,人活着是要有点精神的,那么这精气神从何而来?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那么韦编三绝的孔圣人,篱下欣然忘食的陶渊明,守得清渠活水的朱熹,立志读尽人间书的苏轼……这一位位闪现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先贤们给了我们答案,这就是读书!

如果生活是一种修行,那么书籍就是一部部串联的真经;如果人生是一幅画卷,那么学习就是一笔笔最初的勾勒;如果生命只是短暂的一瞬,那么唯有读书能带给我们最奇特的旅程,让我们经天纬地,古今驰骋……天下之大,无外乎山水之间,我愿在这书山学海之中扬帆启程,以学为梯,与书同行,去描绘属于我的美丽人生!

书告诉我人生的道理边桂荣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高尔基心目中的书;“书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这是莎士比亚心目中的书;“读过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这是臧克家心目中的书。在我心目中,书就是一把钥匙,帮我开阔视野;书又是我身边的良师益友,告诉我人生的道理。

工作之余,我总是喜欢读些自己喜爱的书。而我和《寂静的春天》这本书的相遇及从中获得的启示,则纯属意外收获。自从转业到统计局能源处工作后,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碳排放等等方面的概念和知识就是我一直关注的,就是在这个时候,一次去书店时,我意外发现了美国生物学家卡尔逊写的《寂静的春天》

一书,随手翻阅一下内容,就不知不觉入迷了,我如获至宝,马上收入囊中。

卡尔逊的《寂静的春天》是一部关于大众环境保护的经典着作。在书中,卡尔逊以美国中部一个虚构的小乡镇为背景。这个小镇多年以来远离喧嚣、环境幽雅,“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使旅行者感到心旷神怡”。可就在一个鲜花盛开、百鸟齐鸣的春天,再也没有听到燕子的呢喃,黄莺的啁啾,而是被一种“奇怪的寂静所笼罩……”读到这些文字,我被触动了,我的心在隐隐作痛,我相信,每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读者都会有这种感觉,《寂静的春天》这本书无意中唤醒了人类环境保护的意识。卡尔逊批评了人类妄自尊大、自以为是,反映了人类制造、投放的杀虫剂对大自然污染的现象,揭露了一些利益集团为了自身利益,漠视人类健康以及污染环境的种种劣行,提出了重建人类道德价值体系的庄严使命。这本书时至今日,对我们仍有重大启发。掩卷沉思,工业、农业污染带给人类的灾难正在不断逼近:核辐射和核污染、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淡水危机、能源危机、气候变暖、物种灭绝等等,仅仅其中之一的全球气候变暖便足以让人们惴惴不安。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虽然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但是已经告诉我们面对未来的一个不二选择:人类只有以平等的心态调整同自然的关系,才能摆脱巨大的生态风险,远离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