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大师的读书笔记
19662800000022

第22章 读书方法(11)

熊十力对徐复观“起死回生的一骂”,还告诫“一切聪明自负,但并没有走进学问之门”的求学之人,在求学过程中始终都当采取虚心好学的态度。人当自信而不自负。也就是说,人当相信自己,但不能自以为了不起,自以为是,陷于自负。自负就会自鸣得意,不可一世,瞧不起他人,无法合作,损害人际关系,贻误学业与事业。古语说得好:“满招损,谦受益。”大凡学业有成、事业有成之人都是谦虚好学、永不自满之人。历史上有个“段玉裁八十岁自悔”的故事,说的是清代着名文字训诂学家和经学家段玉裁,周秦两汉之书无所不读,知识渊博,着述甚富。八十岁那年,他写了一篇自序,悔恨自己“匆匆至今,遂已八十。回首平生,学业何在也?”他决心继续苦学,“多见一善人,多闻一善言,多读一善书”。其谦虚好学,传为美谈。无独有偶,革命老人吴玉章(1878一1966)是我们党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一生辛勤,不断奋斗,追求光明和真理。就是这样一位早在1903年就写出了“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图强一片心;莫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这样述志抒怀、充满救国救民革命激情的诗篇的人,就是这样一位在辛亥革命后鄙视高官厚禄的引诱,接受孙中山先生的邀请,毅然走上艰辛的革命征途的人,就是这样一位着书立说为人民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造就过众多人才的人,81岁高龄时,写下了一篇《座右铭》:“我志大才疏,心雄手拙。好学问而学问无专长,喜语文而语义不成熟。无枚皋之敏捷,有司马之淹迟(枚皋、司马相如是汉辞赋家。枚皋好诙谐,善赋颂,以才思敏捷得名,司马相如文思较迟,古时动作淹迟就用他来作比喻。——笔者注),是皆虚心不足,钻研不深之过。年已八一,寡过未能,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东隅”,日出的地方;“桑榆”,落日所照的地方。这两句是说开始时事情虽然做得不好,只要以后努力,而最终得到成功。——笔者注),必须痛改前非,力图挽救。戒骄戒躁,毋怠毋荒。谨铭。”吴老在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时,还自责“才疏”、“手拙”、“无专长”、“不成熟”,把自己对人民的贡献看得那样微不足道,而对自己的所谓不足,又看得那样严重,这是多么令人敬仰的崇高品德啊!他在座右铭中述志:“东隅已失,桑榆非晚,必须痛改前非,力图挽救”,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一个“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的崇高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令人肃然起敬。人们称赞吴老“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的有益于青年,一贯的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吴老之所以能够如此,我们在他的《座右铭》里找到了答案。吴老自重、自省、自律、自谦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弘扬和学习。

找出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

“在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的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这是美籍德裔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读书原则和方法,非常独到。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由于发现了布朗运动,阐明了光电效应,以及在宇宙学统一场论、物理哲学问题等诸多方面的深入研究,爱因斯坦获得了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21年春天,爱因斯坦为了给犹太裔青年创办的一所大学筹款,到美国去募捐。当时许多美国人想了解爱因斯坦究竟读了多少书,知识程度究竟怎样,于是向他提出许多问题:你记不记得声音的速度是多少?你怎样才能记住许多东西?你是把所有的东西都记在笔记本上随身携带吗?爱因斯坦听了笑一笑说:“我从来不携带什么记着所有东西的笔记本,我常常使自己的头脑轻松,以便把全部精力集中到我所需研究的问题上。”他还说:“我从来不大注意去记辞典上可以查到的东西。”美国人又问:“那你脑子里都记些什么呀?”爱因斯坦坦率地说:“我记的是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仅仅死记那些书本上的东西,什么事件啦,人名啦,公式啦,等等,根本就不用上大学。我觉得高等教育必须充分重视培养学生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本领。人们解决世界上的问题靠的是大脑的思维和智慧,而不是照搬书本。”从爱因斯坦的答话中可以领会到,他反对死记硬背式的读书,强调读书中的思考。只有深入思考才能从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能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研究自己要研究的问题,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获得新知。在他看来,对真理的追求要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

思考是反映事物本质的能动过程。大凡成功之士都很注重思考。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他认为,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始终放在首位。学校的目标应该是培养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独立思考是一个人成功的最基本的心理品质。剑桥大学一位教授特别强调要培养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良好习惯,千万不要死读书,读死书,人云亦云。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朱棣文,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过:“科学的最高目标是要不断发现新的东西。因此,要想在科学上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用与别人不同的方式、别人忽略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因此,青年人务必要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读书时,要特别注意把读与思结合起来,正如孔夫子所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须知,知识和思考是智慧的两翼。只有把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智慧,思考出智慧。车尔尼雪夫斯基最喜欢俄国大诗人普希金和莱蒙托夫的诗,喜欢英国作家狄更斯和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小说,还读了许多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由于他坚持不懈地阅读,10岁时他就已经能写出很出色的作文,受到老师表扬,学生争相传阅。16岁时,车尔尼雪夫斯基通晓7种外语,阅读了俄国民主主义者别林斯基和赫尔岑的许多文章。第二年,他中学毕业,考入彼得堡大学文史系。大学期间,他更加勤奋,常常通宵达旦读书,被老师和同学戏谑为“伏尔加河边的读书迷”。读书使他获得了知识,促进了他的成熟,终于成为文学大师。

以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着称的大作家雨果,从小就喜欢看书,并被他家附近的图书馆里的书迷住了,经常趴在书堆里,一读就是几个小时。他什么书都读,诗歌、游记、戏剧,还有那深奥的似懂非懂的哲学和历史着作。不管读得懂读不懂,他都借,都看。图书管理员对他妈妈说:“你应当让你的孩子有选择地读书,这样对他才有好处。”雨果妈妈说:“让他去读吧,书不会给他带来坏处的!”小雨果正是在广泛阅读中对文学产生了兴趣,特别喜爱诗歌,对妈妈说:“我要写诗!”妈妈听了非常高兴。雨果12岁时,妈妈送雨果和他二哥进了寄宿学校,雨果一如既往地读各种文学着作,还学习外文,有时也写诗歌,13岁时,雨果学习用拉丁文翻译诗歌,结果被老师发现,不仅没有受到鼓励,反而挨了一顿打。但他并没气馁,他瞒着老师继续翻译这首诗,并且参加了学校的诗歌比赛,还得了第一名。可见,读书使雨果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并引导他走上文学创作之路。

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写下了《爱弥儿》、《忏悔录》等传世之作。卢梭母亲生下他几天后就去世了,父亲是个钟表匠,家里很穷。母亲给他留下了许多书,有哲学的、历史的,更多的是小说。父亲在空闲时间喜欢读书,也叫五岁的卢梭读书。每天晚饭后,父亲经常带儿子一起读书,看得入了神,有时竟忘了睡觉。父子俩每看完一本,就交流着看。他们常常读到深夜,甚至天亮。卢梭如饥似渴地读书,形成了好读好学的习惯。七岁时,他把家里的书全读完了,又到外祖父那里找书读。这些书不只是小说,还有很多充满知识和思想的书,像《世界通史》、《名人传》、《宇宙万象解说》等。他对这些内容深奥的书有一种一般孩子所没有的兴趣,很多内容他都记得非常清楚,并有较深的理解,他还把大部分书搬到父亲的工作室,父亲工作时,他就读书给父亲听。每当读到英雄威武不屈的事迹时,他的精神就特别振奋,两只眼睛就格外有神,情绪激昂,为书痴狂。书籍为他打开了多彩的世界,让他大开眼界。使他迈开了成功与成才的第一步。

三位名家从小酷爱读书的故事生动地告诉人们,书是知识的载体,“一切知识,书本上都有记载”。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又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更是人类的朋友和良师。读书永远是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又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需途径。读书既能陶冶情操,又能获得相当的知识。不断地积累实际知识,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到书本上去找方法;不断地积累书本知识,然后到实践中去验证,这样就会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能力。三位名家从小酷爱读书,有很强的求知欲。求知欲是人们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究真理的倾向,也是人们刻苦读书的内在驱动力。要想丰富与提升自己,就要培养求知欲。学习中一旦感到自己缺乏相应知识,就应该马上弥补,发现新知识点就要沉下心来研究。这样多次反复,自己这种简单的好奇就会逐渐转化为内在的求知欲了。三位名家从小酷爱读书,达到入迷的程度。这既表明非学无以成才,又表明不迷不成才。迷恋读书表明他们对读书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要求。兴趣可以让你充满激情,充满韧劲,全身心地投入到你所喜欢的事情上来。培养多方面的高雅兴趣爱好,扩充多方面的知识,提高多方面的技能,将会为开拓自己的事业,为自己的成功增加筹码。

追求读书“三境界”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援引三首宋词名句形象地说明了“读书三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这是王国维对前人读书治学经验的总结,也是他读书做学问的座右铭,广为后世学人传颂称道。

所谓“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引自晏殊《蝶恋花》。

其意是说,初学阶段,正如人刚从平地登上摩天高楼,顿时眼界大开,心旷神怡,无穷无尽的新知识在向读书人招手,在向读书人呼唤,此时,他急切地寻求、汲取各种知识,并意识到自己所学得的知识的贫乏。这第一境界告诉人们,读书治学应该高瞻远瞩,在广泛涉猎后选准目标,而不能鼠目寸光,漫无目的。

所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柳永《凤栖梧》里的名句,说的是在强烈的求知欲的驱使下,读书人进入到异常艰苦的修炼阶段,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反复探求,反复体察,虽然耗尽精力,致使身瘦衣宽,面颜憔悴,但也心甘情愿,毫无悔意,这第二境界的主旨,是要求读书做学问苦心孤诣,长久保持刻苦钻研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原本是写一个人在元宵之夜寻找他追慕的不同凡俗的美人时的情景。

意指经过第二境界的反复磨炼,钻研探索,努力拼搏,获得了真知实学,终于成了书本、学问的主人,由必然进入了自由,进入了读书的最高境界。这说明,真知实学来之于“千百度”的钻研探索过程,而一旦有所发现,就会体会到莫大的幸福和快乐。三境界,第一、第二境界是基础,是关键;有了第一、二境界方可进入第三境界。我们就是要用这样的境界来学习,也只有进入这样的境界,学问才能精益求精。学无止境,只有深入进去,不懈挖掘,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将读书治学的过程及结果划分为三种境界,是大学问家王国维的创造,也是他读书治学的真实写照。王国维(1877一1927),字静安,号观堂,出生在一个“亦商亦儒”家庭,自幼便在其父和塾师的教育下,习读四书五经科举时文,不仅具备良好的国学基础,而且拥有相当的自学能力。16岁考中秀才。他在《三十自序》中说:“六岁见友人读《汉书》而悦之,乃以幼时所储蓄之岁钱,购前四史于杭州,是为平生评书之始。”王国维从16岁开始,就研读《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而于“三代两汉之古籍,全部烂熟于胸”。

后受康梁维新思想影响,他向往新学和西方之学,其理想是要做一个哲学家,这触发“自奋新学”的念头,一面充当私垫教师,一面自学。后又走上半工半读之路,学习外文,将学外语、读外文原着和译外文着作结合起来,如饥似渴地阅读康德、叔本华、尼采的着作,乃至扩大到亚里士多德、莎士比亚、歌德、但丁、达尔文、额伦等。他遍读西书,打开了窥探世界学术之林的大门,并使其开始登上读书治学第一境:“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1901年自日本留学归来,“自是以后,遂为独学之时代”(《三十自序》)。回上海后任杂志编辑和学校教员,又把编辑、教学与读书、写作结合起来,1905年出版第一本着作《静安文集》,进入读书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并开始了对中国诗词和戏曲的独立研究,相继写出名着《人间词话》、《宋之戏曲史》等。

中年以后,步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第三境界。正是在读书三境界说的指引和激励下,王国维经过无数年的拼搏,终于成了着名的大学者。

王国维是一个满怀理想并脚踏实地将做学问视为生命的学者。是一名学识渊博的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一生着述颇丰,着译达62种,也给我们留下很多成功的读书治学的经验和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和仿效。王国维一生的理想,是以读书做学问为生命,并用汗水、勤奋来构筑自己的理想。而其理想的实现,并非一帆风顺。首先遇到的是生存的挑战。为了生存,他必须尽可能地去为别人做各种事情,以挣来微薄的报酬,用来养家糊口。这种贫困的生活,始终未曾动摇过他的信念,未曾摧毁他的意志,相反,却激励着他想方设法利用挤出的时间去读书、去做学问。王国维治学,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以力透纸背的眼光读书,不敢马虎、潦草,因此,基础扎实、坚牢。对于不可或缺之书下气力细读、精读。

他精读细读的书大多是前人作过研究的“善本”,而阅读的过程中,依然是特别地仔细认真,小心谨慎,从不轻信前人,而是以独特、挑剔的眼光,进行长时间的校勘,终于求得了满意的效果。王国维治学热衷于泛读博览,精读细读之目的是为了治学,治学的基础一是细读精读,二是应该泛读博览。精读,便能杜绝飘浮不定;博览,可以避免孤陋寡闻。王国维博览习惯的养成,始于十二岁前后,人自觉读书入境后,更是热衷于泛览。王国维因博览群书,眼界大开,思维的质量便不同于常人,解决问题的方式就颇为独特。王国维读书总是带着疑问的眼光,尤其是能够在经过许多人世世代代、反反复复研读了的书中找出问题,并能圆满地解决问题。王国维能够发现书中许多读书人不能发现的问题,一得力于读书时始终保持着疑问的眼光,二得力于自己的广见博识。不断读书,不断生疑,又不断解疑,王国维就是这样安排自己的读书生活的。王国维善于用比较手段读书。正因为他擅长比较,又加之能够站在前人的肩上,所以经其手整理、校勘的古籍质量均属上乘。王国维后来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研究时,在资料的搜寻和累积中,也使用了比较读书法。还常用探本求源的方法读书,搞清问题的缘由。

王国维一生清寒,但读书治学不辍,自述:“余毕生惟与书册为伴,故最爱而难舍去者,亦为此耳!”真实地反映了他不为名利、不畏苦难的读书生活与境界,为后人留下不尽的思考与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