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小贩:“您人真好,有您这样的婆婆,您媳妇真有福气!”小贩开始给老太太称猕猴桃,嘴里也不闲着:“我每天都在这儿摆摊,水果都是当天从批发市场找新鲜的批发来的,您媳妇要是吃好了,您再来。”
“行!”老太太被小贩说得高兴,提了水果边付账边应承着。
三个小贩面对的是同一个老人,销售的结果却完全不同。需求有表面和深层之分,只有深层了解对方的心理,才能提供确切和需要的答案。
不同的情境要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在生活和工作中,二难选择是一个经常遇到和面对的困惑。二难选择的困境常常令人们不知何去何从,不知道从中选择哪一个对自己更为有利,但又不得不做出一个选择。所以,二难选择问题常常令人陷入尴尬和艰难的处境。
巧妙地处理二难选择问题是一种智慧。机智地作出选择,可以给自己带来利益,可以帮助自己化解危机;反之,如果选择不当,就有可能陷入被动的境地,被人所操纵。
二难选择的问题在不同的情境之下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因为这类困境常常是对方提出某种条件来故意为难自己,让自己从中作出选择来达到对方的目的。所以,要摆脱对方的刁难,又要不违规地做出选择,就得想方设法巧妙地应对。
1. 选择第三种方法
以前有一位国王,他独眼缺手断脚,却很爱面子。他很想将他那副尊容画下来,留给后代子孙瞻仰。于是请来全国最好的画家。这个一流的画家将国王画得很逼真,栩栩如生,很传神。
但是,国王看了之后很难过,说:“我这么一副残缺像,怎么传得下去!”于是就把这位画家给宰了。
他们又请来第二位画家。第二位因有前车之鉴,不敢据实作画,就把国王画得圆满无缺。把缺的手补上去,把断的腿补上去,国王看了之后更难过,说:“这个不是我,你在讽刺我。”又把他给宰了。
第三位画家怎么办呢?写实派的给宰了,完美派的也给宰了。想了很久,急中生智,画了一幅国王单腿跪下闭住一只眼瞄准射击的肖像画。把国王的缺点全部掩盖,结果国王大大的奖赏了他。
对于两难的问题,不妨采取特别的办法,变通的加以解决。这样既体现了实际情况,又能让对方感到满意。
2. 二难选择也不难
在古老的巴黎,有位商人欠了一位放高利贷的债主一笔巨款。那个又老又丑的债主,看上了商人青春美丽的女儿,便要求商人用女儿来抵债。
商人和女儿听到这个提议都十分恐慌。狡猾伪善的高利贷债主故作仁慈,建议这件事听从上天安排。他说,他将在空钱袋里放入一颗黑石子,一颗白石子,然后让商人女儿伸手摸出其中一个,如果她拣中的是黑石子,她就要成为他的妻子,商人的债务也不用还了;如果她拣中的是白石子,她不但可以回到父亲身边,债务也一笔勾销;但是,假如她拒绝探手一试,她父亲就要因无钱还债而入狱。
商人的女儿虽然不情愿,但还是答应试一试。当时,他们正在花园中铺满石子的小径上,协议之后,高利贷的债主随即弯腰拾起两颗小石子,放入袋中。敏锐的少女突然察觉:两颗小石子竟然全是黑的!
如果你是那个不幸的少女,你要怎么办?
女孩不发一语,冷静的伸手探入袋中,漫不经心似的,眼睛看着别处,摸出一颗石子。突然,手一松,石子便顺势滚落到路上的石子堆里,分辨不出是那一颗了。
“噢!看我笨手笨脚的”。女孩呼道:“不过,没关系,现在只需看看袋子里剩下的这颗石子是什么颜色,就可以知道我刚才选的那一颗是黑是白了。”
当然了,袋子剩下的石子一定是黑的,恶债主既然不能承认自己的诡诈,也就只好承认她选中的是白石子。
一场债务风波,有惊无险的落幕。
如果我们用平常的思考方式,那你就会中了财主的圈套,而聪明的女孩却是换一个角度来看,正是致人而不致于人,终于逢凶化吉,把最险恶的危机变成最有利的结局。
3.抓住漏洞让对方改变主张
古希腊有个国王,一次想处死一批囚徒。那时候,处死囚徒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砍头,一种用绳绞死。这个国王忽然升起一个奇怪的念头:“我要和这批囚犯开个玩笑。对了,让他们自己去挑选一种死法,看他们说些什么。这一定是很有趣的事儿。”
国王想到这里,就派刽子手向囚徒们宣布道:“国王陛下有令——让你们任意挑选一种死法,你们可以任意说一句话,——如果说的是真话,就绞死;如果说的是假话,就杀头。”
这样的法令真是太奇怪了。可是,这批囚徒的命操在国王的手里,反正是一死,也就顾不得多想,都很随意地说了一句话。结果,许多囚徒不是因为说了真话而被绞死,就是因为说了假话而被砍头;或者是因为说了一句不能马上检验是真是假的话,而被看成是说了假话砍了头;或者是因为讲不出话来而被当成说真话而绞死。
国王看到他们一个个被处死,很开心。
在这批囚徒中,有一个是很聪明的人,当轮到他来选择处死方法时,他忽然巧妙地对国王说:“你们要砍我的头!”
国王一听,感到好为难,如果真的砍他的头。那么他说的就是真话,而说真话是要被绞死的;但是如果要绞死他,那么他说的“要砍我的头”便成了假话,而假话又是应该被砍头的,但他却说的又不是假话。他的话既不是真话,又不是假话,也就既不能绞死,又不能砍头。
国王只得挥挥手说:“那只好放他一条生路了。”那条奇怪的法令也马上宣告废除。
抓住别人话语中的漏洞,让对方不得不改变原来的主张,转而采取对你有利的方法,也是处理二难选择的方式之一。
养成发散思维的好习惯
发散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表现为思维广阔,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物多用”等方式。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在创新思维的技巧性方法中,有许多都是与发散思维有密切关系的。
发散思维可以为我们提供尽可能多的解题方案。虽然这些方案不可能每一个都十分正确、有价值,但是却帮助我们打开了思路,拓展了想象空间,激发了灵感的源泉。
发散思维最大的特点就是变通性强。它能够帮助我们克服头脑中某种僵化的思维框架和思维定势,按照某一新的方向来思索问题。比如,我们可以借助横向类比、跨域转化、触类旁通的方式,使发散思维沿着不同的方面和方向扩散,表现出极其丰富的多样性和多面性,当然我们得到的答案也是丰富多彩、五花八门的。
在发散思维的引导下,我们没有必要去刻意追求答案的唯一性或确切性,只要在某个角度上来说是合理的、能被人们普遍接受和认同的,就是完美的答案。发散思维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充分发挥自由想象,形成更多的更具有创意性的思路,为解题寻求多方位的答案。
1. 思维无限大,方法就无限多
在一次有许多中外学者参加的旨在开发创造力的研讨会上,日本一位创造力研究专家应邀出席了这次活动。
在这些创造思维能力很强的学者同仁面前,风度潇洒的村上幸雄先生捧来一把曲别针(回形针):“请诸位朋友,动一动脑筋,打破框框,看谁说出这些曲别针的用途,看谁创造性思维开发得好,多而奇特!”
不久来自河南、四川、贵州的一些代表踊跃回答着。“曲别针可以别相片;可以用来夹稿件、讲义。”“钮扣掉了,可以用曲别针临时钩起……”七嘴八舌,大约说了二十几分钟,其中较奇特的是把曲别针磨成鱼钩去钩鱼,大家一阵大笑。
村上对大家在不长时间讲出好几十种曲别针的用途很称道。人们问:“村上您能讲多少种?”
村上莞尔一笑,伸出3个指头。
“30种?”
村上摇头。
“300种?”
村上点头。人们惊异,不由地佩服他聪慧敏捷的思维。众人都拭目以待。
村上紧了紧领带,扫视了一眼台下那些透着不信任的眼神,用幻灯片映出了曲别针的用途……
这时中国的一位以“思维魔王”著称的怪才许国泰先生向台上递了一张纸条,人们对此十分惊奇。
“对于曲别针用途,我能说出3000种,30000种!”
邻座对他侧目:“吹牛不罚款,真狂!”
第二天上午11点,他“揭榜应战”,轻松地走上讲台,走上了讲台,他拿着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一行字:村上幸雄曲别针用途求解。
原先不以为然的听众被吸引过来了。
“昨天,大家和村上讲的用途可用4个字概括,这就是钩、挂、别、联。要启发思路,使思维突破这4种格局,最好的办法是借助于简单的形式思维工具——信息标与信息反应场。”
他把曲别针的总体信息分解成重量、体积、长度、截面、弹性、直线、银白色等10多个要素。再把这些要素,用根标线连接起来,形成无数条信息连线。
然后,再把与曲别针有关的人类实践活动要素进行综合分析,连成信息标,最后形成信息反应场。
这时,借助于现代思维之光,超常思维射入了这枚平常的曲别针,马上变成了孙悟空手中的金箍棒,神奇变幻而富于哲理。
他从容地将信息反应场的坐标,不停地组切交合。
通过两轴推出一系列曲别针在教学中的用途,把曲别针分别做成阿拉伯数字。再做成+-×÷的符号,用来进行四则运算,运算出数量,就有1000万、10000万……
曲别针可做成英、俄、希腊等外文字,用来进行拼写读取。
曲别针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可以用曲别针做指南针,串起不导电。
曲别针是铁元素构成,铁与铜化合是青铜,铁与不同比例几十种金属元素分别化合,生成的化合物则是成千上万种……实际上,曲别针的用途,几乎近于无穷!
他在台上讲着,台下一片寂静。与会的人们被思维“魔球”深深地吸引着。驰名中外的科学家温元凯高兴地说:“高明,简直是点金术。”
此时,再也没有人说曲别针有3000种、30000种用途是吹牛,而是对这种新的开发思路感到了新奇,普遍陷入打破了原有的思维格局的沉思……
发散思维的特点含有严肃的美学思考内容和经济学内容,特别是对于创造者可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
2. 多维性思维,化平凡为神奇
日本一家酿酒厂收集了1951~1980年的有关资料,证明啤酒销量与天气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由此提出了“啤酒天气指数”的概念。他们首先汇集了30年中全国15个地区的每日最高气温,然后计算出各地区每隔10天的平均最高气温和每月的平均最高气温,再把它们同各地区当月的啤酒销售情况相联系,便绘出了当年的“啤酒气温曲线”。把30年“啤酒气温曲线”的平均值做为参考基数,那些具体某年的平均“啤酒气温曲线”同基数之比被称为“啤酒天气指数”。这样就可以一目了然地定量观察出天气变化同啤酒销售量之间的关系。比如1974年和1976年的“指数”低于参考基数,啤酒销售量则出现明显下降趋势。1978年日本出现酷暑,“指数”高于“基数”,当年啤酒销售量上升10%。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气温就成了决定啤酒销售量升降的主要因素。因此,这家啤酒厂十分注意观察研究天气情况,合理安排生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今,在日本已经有人把这种研究推而广之,提出了“天气市场”的概念。他们认为:在经济繁荣和市场成熟时期,天气的波动会有效地影响生意的成交。因而天气成为商业决策方面的一个重要因素。
现代企业必须具备多维性思维,能够从上下、前后、左右等不同角度,探索纷繁复杂的事物,用许多敏感的触角,向四面八方纵横伸展。从平凡中化出神奇,从危难中求得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