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十二:方法是随机应变的,答案就是丰富多彩的。
由于我们每个人的知识水平、经验和理解力的不同,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也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我们要善于将问题巧妙转换。比如,同样的问题,成人和儿童就需要用不同的表述方式来转换;在专业性很强的问题上,专家会比普通人有更权威的处理方式。将问题巧妙转换,将一个看似难理解的问题通过换一个表述方式、转换问题的焦点、性质等,转换为另一个容易理解和解决的问题,效果就会截然不同。
举一反三、深入浅出、不同的处境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根据不同的对象给出不同的答案。方法不止一种,答案也没有唯一。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我们思考问题都要遵循一定的路线和途径,也就是要运用一定的思维方法。但是过于盲从路线的寻找,很容易陷入一种机械思维状态,比如一味地模仿和照搬,而这并非是创新思维的表现。所以,碰到困难时,学会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去思考,会很轻易地找到解决的方案。
举一反三法告诉我们,由一个问题能够推导出多个问题,由此也可获得不同的答案。如果答案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则结果会融会贯通。解决问题时不是一条路走到黑,而是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这是发散思维最一般的形式。
我们提倡多元思考,在解决问题时,不要只满足于一个正确结论,应该让多种合理的方案并存。这是解决开放性问题的最好的解答方式。
1.问题不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哈佛大学的彼得教授给学生出了这么一道思考题:一个聋哑人到五金商店去买钉子,先用左手做持钉状,捏着两只手指放在柜台上,然后右手做锤钉状。售货员递过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了摇头,指了指做持钉状的两只手指,这次售货员拿对了。等聋哑人走出店后,随后进来一位盲人。这位盲人想要买一把剪刀,请问他应该怎么做呢?
一个学生这样回答:“他肯定这样做,”这位学生边说边用两根手指做出剪刀剪布的模样。全班同学都表示同意。教授没有否定学生的答案,不过,他明确指出:“其实只要盲人开口说我要买一把剪刀就可以了,不必做出手势。”
大多数问题并非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在不同的角度上看有着不同的答案,这些答案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所以我们不要把思维固定在寻求唯一的答案上。方法不同,答案就具有多样性。
2. 灵活思考比机械记忆更有实用性
大发明家爱迪生满腹怨气地对爱因斯坦说:“每天上我这儿来的年轻人真不少,可没有一个我看得上的。”
“您断定应征者合格或不合格的标准是什么?”爱因斯坦问道。
爱迪生一面把一张写满各种问题的纸条递给爱因斯坦,一面说:“谁能回答出这些问题,他才有资格当我的助手。”
“从纽约到芝加哥有多少英里?”爱因斯坦读了一个问题,并且回答说:“这需要查一下铁路指南。”“不锈钢是用什么做成的?”爱因斯坦读完第二个问题又回答说:“这得翻一下金相学手册。”
“您说什么,博士?”爱迪生打断了爱因斯坦的话问。
“抱歉,这些东西我可记不住,我不是凭记忆来学这些东西的,而是靠灵活的思考。”爱因斯坦说。
正确地进行思考,才是追求机会至关重要的条件。灵活地进行思考对一个人的成功是非常必要的。
3. 让思维更加开阔
唐朝江州刺史孙长卿,有一次问智常大师:“佛经上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我看未免太玄妙离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可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这实在是太不懂常识了,是在骗人吧?”
智常大师听了孙长卿的话之后,轻轻一笑,转而问他:“人家说你‘读书破万卷’,是否真有这回事呢?”
“当然了!当然了!我何止读书破万卷啊?”孙长卿显出一派得意洋洋的样子。
“那么你读过的万卷书现在保存在哪里呢?”智常大师顺着话题问孙长卿。
孙长卿抬手指着头脑说:“当然都保存在这里了!”
智常大师说:“奇怪,我看你的头颅只有椰子那么大,怎么可能装得下万卷书呢?莫非你也在骗人吗?”
孙长卿听了之后,立即恍然大悟,豁然开朗。
江州刺史孙长卿被常见的思维方式束缚住了,因而看不到大中有小、小中有大的道理。
很多时候,我们既依赖于生活常识和经验,同时又被它们所制约和束缚。我们的智慧之所以被封闭,缺乏创新,都是不善于突破常识和经验的缘故。让思维开阔一些,问题的答案就会有多项选择。
转换问题的方向
不懂得思考的人,难以挖掘出智慧和灵感;不善于思考的人,当然也不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体验思维的智慧。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能否积极地思考,学会将问题做转换性思考。
转换问题的方向,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将本来是这个方向的问题转换成另一个方向的问题,也许思路就会打开。
1. 捷径并非唯一
一群人行色匆匆。在漫长的跋涉中,他们都希望以最快捷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梦想,到达梦寐以求的终点。
这是一条通往终点的捷径,有一条河挡住了他们的去路。河水波涛汹涌,无法逾越。
人群在河边观望了很久之后各自散去,他们希望能够找到新的路径绕过这道天然屏障。
最后河边只剩下3个人。
第一个人仔细观察河水。他先扔下几块石头试试水的深浅,又扔下几根树枝看看水的流速,然后选择了一个合适的地方,脱了衣服,勇敢地跳了下去。河面很宽,但他最终还是游了过去,到达了彼岸。他骄傲地挥动着自己的拳头。
第二个人在河边徘徊着,思考着……很快他走进树林,砍伐树木,制造木筏。他将木筏放到了水里,跳了上去。虽然河水很急,木筏在河中剧烈震荡充满危险,但这个勇敢的人也到达了彼岸。
第三个人显得非常瘦弱,夜幕已经降临,而他仍然徘徊在岸边。他既不会游泳,也不会伐木制造木筏,但他知道,也许这里是到达终点的唯一出路。他望着这道似乎不可逾越的河,观察着满天的星斗,坐在岸边,思考了很久,最终他决定先在岸边找一个地方安顿下来。
日复一日,天气越来越冷,他静静地等待着机会的来临。终于,宽阔的河面结起了厚厚的冰,天堑变成了通途。他抖擞精神,没有费太大的力气,成功地到达了彼岸。
3个人都到达了目的地,而其他的人仍在对岸苦苦寻找出路。
同样的路程,智者凭其智,能者凭其能,他们都找到了通往彼岸的捷径,而平庸者只能仰天长叹,怨天尤人。也许,捷径不仅仅是路,捷径有时候是方法、是能力也是智慧。
2.终点站也是起点站
克拉克已经是第九次面试失败了。
挤在回家的公交车上,人很多,这让克拉克本来就懊丧的心情变得更加糟糕,他觉得自己仿佛已经走到了的终点,生活的信念动摇了。在克拉克旁边坐着一个胖胖的小男孩,一直静静地望着窗外,大概五六岁的样子,一个中年男人坐在男孩身后,看样子是他的爸爸。
公交车在一站停下来,再次启动时便报出下一站的名字,当克拉克听见说“前方停车在终点站联盟小区”时,思绪才从遥远的地方回来,意识到自己该下车了。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小男孩突然用稚嫩的声音问了一句:“爸爸,终点站是不是也是起点站啊?”
克拉克吃了一惊,终点站是不是也是起点站?孩子的爸爸显然也被问住了,只见他愣了一下,想了想才说:“是啊,在结束的地方其实也是一个开始。”然后若有所思地把头扭向窗外。
孩子或许不会明白爸爸的回答是什么意思,但是克拉克明白了。原来自己一直都在以一种拘泥的认识观来判断这个世界,认为终点就是终点,起点就是起点,不懂得如何以一种变通灵活的思考来了解事物,所以处处碰壁,遇到挫折就悲观沮丧,也因此错过了生命里许多美好的东西。
克拉克的心突然变得明亮起来,因为他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每一次失败都觉得是一种结束,从不去思考自己失败的原因,只是一味地悲观厌世。其实转过来想:细心总结每次失败的经验和教训不就是一个新的起点的要素吗?
3. 利用“错误”
IBM公司的一位高级负责人,曾经在创新工作中出现严重失误而造成1000万美元的巨额损失。许多人提出应立即把这个人革职开除,而公司董事长却认为一时的失败是创新精神的副产品,如果继续给他工作机会,他的进取心和才智有可能超过未受过挫折的人。结果,这位高级负责人不仅没有被开除,反而被调任同等重要的职务。公司董事长对此的解释是:“如果将他开除,公司岂不是在他身上白花了1000万美元的学费?”后来,这位负责人确实为公司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我们在现实中都追求正确、反对错误,可是这种观念不适合创新思维。如果强烈地认同犯错就是一件坏事,那么思维就是受到了局限。错误也可以被利用,正确地利用错误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
转移矛盾的焦点
善于进行思维的转换是我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前提,凡是有着较强处理事务能力的人,都能够将复杂的问题进行转换,这样既快速地解决了问题,又可避免因难题而造成的困境。
比如,转换矛盾的焦点,将原来关注的焦点转换为原来不关注的另一个焦点,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1.问题也能被替换
一个剧团在某地演出,剧中的主要人物只有看守监狱的牢头和犯人。剧情是看守监狱的牢头交给犯人一封信,让他朗读信的内容。以往的表演过程中,犯人念的这封信都是全文写在纸上的,而这次扮演看守的演员有意要和扮演犯人的演员开个玩笑,用一张白纸替换了原来那封写满字的信。扮演犯人的演员拿到那封信以后顿时傻了眼,因为他记不起信的内容了。这可怎么办啊?他心里一直嘀咕着,他瞧了一会儿,灵机一动,对扮演看守的演员说:“这里的光线太暗了,麻烦你代我读吧!”于是,这个艰巨的任务又落到了扮演看守的演员身上。扮演看守的演员接过那封信后,急得直冒汗,因为他也背不出信的原文,更何况他不能再把信退给扮演犯人的演员了。正在这危难之际,他急中生智,运用智慧摆脱了窘境。
他仔细端详着那张白纸忙说:“是呀,是呀,光线的确太暗了,我必须去拿眼镜。”不一会,看守戴着眼镜上台了,并大声流利地为犯人读起了那封信。不过这次他拿的可不是那张片字没有的白纸,而是那封事先写满字的信。
在一种情境下解决不了的问题不如用另一种情境来替换,同一个问题不同的解决者,既解决了难题,又化解了难堪,可谓一举双得。
2.将思维横向转换
卡拉斯是美国的一位食品生产商,他以制造罐装食品著名。有一次,在专家食品鉴定会上,他打开一罐自己公司生产的“青菜罐头”请专家们品尝鉴定。当他刚掀开罐口,就瞟见青菜叶里卷着一只小蚂蚱,这肯定是拣菜工人的粗心造成的——麻烦了,这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蚂蚱,肯定会让他的产品声名狼藉的!
怎么办?
就在专家们还没有注意到小蚂蚱的一瞬间,卡拉斯头脑中迅即闪出一连串的应急办法……给专家们解释掺杂小蚂蚱的原因……小蚂蚱是一种特殊调味料……小蚂蚱是一种营养添加物……是考验专家们眼力的……是故意开玩笑逗乐……不让专家们看到小蚂蚱……把小蚂蚱搅到罐底……把这一罐故意失手泼掉……想办法再换一罐……等等。
但是最终,卡拉斯采取的应急方法却是:迅速抄起勺子,舀起那片卷着小蚂蚱的菜叶,闪电般地送进自己嘴里,同时,还故作幽默地说:”这么香的菜,我都忍不住要先尝一口。”
在面临紧要关头的时候,思维的快速推进主要靠横向转换,就是不断地从一条思路跳到另一条思路,直到找出合适的方法。
3. 及时转换矛盾是救场的最佳策略
有个推销员当众推销一种不易破碎的钢化玻璃杯。开始他先是向顾客进行商品的介绍,接着又开始示范表演,把一只钢化玻璃杯扔在地上而不碎,以此来证明这种杯子的良好质量。
但是,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他拿出的恰巧是一只质量不合格的杯子,猛地一摔,玻璃杯“砰”地一声碎了。这样的异常情况在他的推销生涯中还真是前所未有的,真是始料未及,他自己也感到尴尬不已,心想这不等于是在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吗?而顾客们更是目瞪口呆,有的还借机起哄。
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这位富有经验的推销员在经过了短暂的心理波动后,马上镇定了下来,心里灵机一动,对顾客笑了笑,用沉着而富于幽默的语气说:
“你们看,像这样的杯子我是绝不会卖给你们的。”
大家一听,都轻松地笑了起来,气氛也变得活跃了。紧接着,推销员乘机又摔了几个质量合格的杯子,结果都没有破碎,因而也就赢得了顾客的信任。而经过这几次“成功”的实验,顾客们对开始的那次“失误”,都以为是事先准备好的,只不过是用来吊大家的胃口而已。于是,大家开始争相购买这种神奇的玻璃杯。
面对尴尬局面时,突然目瞪口呆,不知所措,那么其最终的结果是不难设想的。只有随机应变的头脑,才能巧妙地将问题的矛盾引申到别处,扭转自身的不利局面。
转换问题的主体
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必须变化地去看事物。抱着旧观念、旧框框去看待新情况,必然是行不通的。
有时候我们需要转换问题的主体,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即把本来是这个问题转换为另外一个问题,但获得的结果相同。
1. “人”和“物”的问题转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美国空军与降落伞制造商之间因为产品质量起了纠纷。
当时,降落伞的安全性能不够。在厂商的努力下,合格率已经提升到99.9%,仍然还差一点点。军方要求产品的合格率必须达到100%。对此,厂商不以为然。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再改进,能够达到这个程度已接近完美。他们一再强调,任何产品也不可能达到绝对100%的合格,除非出现奇迹。
不妨想想,99.9%的合格率,就意味着每一千个伞兵中,会有一个人因为跳伞而送命。
后来,军方改变检查质量的方法,决定从厂商前一周交货的降落伞中随机挑出一个,让厂商负责人背在身上,亲自从飞机上跳下。
这个方法实施后,奇迹出现了:不合格率立刻变成了零。
把产品当做问题来看,人们容易忽视;反过来把产品的问题转换到使用它的人身上,人们就不得不重视起来。
2. “物”和“物”的问题转换
通用汽车公司黑海汽车制造厂总裁收到一封关于汽车的投诉信——
“尊敬的总裁先生:这是第二次给你写信,我不会怪你没有答复我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实在太荒诞,但它的确是事实。最近我买了一辆黑海牌车,从此以后去商店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你知道,每次我从商店买完香草冰淇淋回家,汽车就启动不了,而买其他种类的冰淇淋,车子就启动得很好。无论这个问题有多么愚蠢,但我还是想让你知道我对这个问题非常关注,究竟是怎么回事?”
黑海厂总裁对这封信感到迷惑不解,但还是派了一个工程师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