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淞沪会战
19641400000024

第24章 战时英雄赵金声

按总指挥部的部署,全军撤退之时,仍须与日军保持火力接触,以此来迷惑日军,保证我军安全,顺利转移。自3月1日下午4时起,至2日凌晨部队多数已转至预定的地点。

然而,坚守吴淞炮台阵地的谭启秀司令、翁照垣旅长等3500人仍被3万日军围困。

昨晚9时许,谭启秀接到张治中军长的命令:

1、奉总指押电令本军于今晚变换阵地,以备与敌作长期抵抗;

2、本左翼军(蔡廷锴为右翼军)应撤至马陆镇——嘉定——太仓之线,占领阵地;

3、第八十八师由马桥宅——陈家行——广福南部——马陆镇——嘉定之道路,集结予嘉定,到达后,应警戒马陆镇——嘉定城——朱泾村之线,左翼军须与右翼军联系;

4、第八十七师孙旅附山炮营由唐桥——刘行镇——广福北部——大桥镇——沈家木桥——嘉定城——娄塘镇之道路,到达后,应警戒朱警村——娄塘镇——西竹桥之线,左翼须与第八十八师联系;

5、第八十七师宋旅及教导总队,经由浏河——陆渡桥向大仓集结,应警戒西竹桥——横沥桥——大仓城——西湖川塘之线,右翼须与孙旅联系;

6、独立旅第一团附山炮连及教导队总队第六营,经由杨行镇——罗店——嘉定——外岗镇——蓬阆镇,在蓬阆镇集结待命;

7、独立旅第二团,应逐次在刘行镇、罗店布置警戒,负有掩护收容本师前线各部队的任务,候全部通过罗店后,即经由嘉定外围镇至钱门塘镇集结待命;

8、第七十八师翁旅,经由杨行、罗店、嘉定,在嘉定集结,暂归俞师长指挥;

……

当谭启秀将电令拿给翁照垣看,翁照垣说:“谁要撤,谁就撤,反正我是在这里不走了。”说着提枪参加战斗去了。

谭启秀十分理解翁照垣为何执意不撤。自从他率部登上炮台以后,已经有几百名随他来沪的广东兵战死在这里了。就在几天前三营八连的连长赵金声前来报告作战情况,一出门就被从张华浜飞来的日军炮弹炸死了,炮弹响声很大,当谭启秀和翁照垣跑出门去时,赵连长的头颅和四脚均不知去向。只余下一段伤痕累累的躯干。随他一起来的排长刘德标以及6名士兵一并牺牲。

赵金声是淞沪开战以后,涌现在威振中外的抗日英雄,不少西方报纸也用醒目标题报道他率领四十余人,粉碎了日军二千余众的进攻。

那是2月7日,日军从空中、水上、陆地对吴淞要塞发起了猛攻。吴淞要塞司令邓振铨弃职逃跑,参谋长和副官均阵亡。但敌在陆地各地的攻势,均被国军打退。

总指挥部接到区寿年师长的报告后,即指定七十八师副师长谭启秀代理要塞司令的职务,负责部队坚守炮台。

谭启秀和翁照垣冒着弹雨检查了要塞各部位的把守情况,他们断定这次炮火以后,日军将会发起一起更猛烈的攻击。

正如判断的一样,随着炮火的减弱,日军从张华浜方向出动了几十辆装甲车和二千余人的兵力,向国军吴淞阵地蕴藻浜前哨阵地发起了猛击。八连守卫着这里的前哨阵地,由连长赵金声指挥。仅一个多小时的战斗,八连就伤亡近半。兵力悬殊,难以抵抗日军强大的攻势,加上日军三面合击,八连面临着全军覆灭的险境。赵金声准备率领全连剩下的四十余名人员后撤至主阵地,抗击日军。

但当他们用电话请示翁旅长时,翁旅长因炮弹爆炸的声音太大,将“前线撤退”误听成了“全线撤退”,于是厉声说道:“我军决不后退,决不,死也要死在阵地上,你们听到了吗?!”

“是,旅长。”赵金声清楚这是怎样的命令,这意味着他们最后的40人要与阵地共存亡!但是他也清楚,自己的决策没有错,在战斗进入激烈的情况下,退出前哨阵地,集中兵力把守主阵地是战时常常采取的有效措施。怎么办呢?军人以服从为天职,军令如山呀。打,坚决的打到底!

赵金声想,40人对付二千余武装到牙齿的日军,光靠硬拚是绝对不行的,必须打法灵活,于是率领部队绕到日军的侧背后,用枪突然扫射日军。这使日军误以为中了伏击,乱成一团的往后夺命而逃,混乱中敌人相互的打了起来……

赵金声立即请求部队增援,趁敌一片混乱的时候主动出击,歼敌六、七百人。取得了闻所未闻的好战绩。

象赵金声这样的爱国军人很多都战死在这里了,活着的人既和他们是同乡,又是战友,在这场战争中结成了亲密无间的兄弟。翁旅长不撤,我也不撤,我们在这里战斗的人谁也不退,谭启秀想。

昨夜是整整12个小时的血战,看来日军是拼足了劲,而吴淞没丢失一寸土地。

电话铃响了,谭启秀拿起话筒。

蔡廷锴在电话中说道:“谭司令吗?赶快撤下来吧。不要无谓的牺牲。留下一条汉子,打小日本的机会有的是……”

“军长,我们那么多弟兄都睡在这儿了,你说我和翁旅长能忍心抛下他们吗?”谭启秀说到这儿鼻子一酸,眼泪落下来了。

“你知道国民是怎样期望你们的吗?他们说:‘保全实力,保国日多。’你们必须撤下来,不可感情用事……”

“我和照垣再合计合计。”

“马上撤,否则后果……”

谭启秀想,军长呀,军长。你是否知道我们现在的处境,不撤还可坚持会儿,一撤弄不好马上就会全军覆灭。因为日军已将吴淞炮台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大有非把我军一个不漏地吃掉之势。

突围是在极为隐蔽的情况下进行的,决不能让日军看出我军要突围的迹象。谭司令和翁旅长商量将剩下的翁旅长的3000人及上海市义勇军304人,铁血军400人,苏北大刀队50人分成两路人马,分别由谭司令和翁旅长统领。谭启秀和翁照垣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极富有作战指挥经验。午后1时,他们下令炮兵猛轰日本敌舰,射击前来轰炸侦察的日军飞机。

这时候谭司令率领的队伍出发了,这支队伍非常精悍,巧借炮火的掩护,绕到了预想的大部队准备作为突破口的敌军阵地背后,猛烈开火。日军以为来了援军,立即集中兵力打阻击,原来对着吴淞方向的枪炮也有大部分人马发起突然攻击,日军背部受敌,在阵地上被撕开一个近百米的口子,杀开了一条血路……

密集的子弹射向顽抗的日军,一颗颗手榴弹在日军人群中开花。二营的官兵冲在最前面。指挥突袭的副营长江桑不幸中弹负了重伤。

“你们赶快撤,给我留下弹药。”江副营长催促着自己的战友前进,不要停住脚步。自己掩护部队撤退。

看到反扑上来的日军,他的眼红了,忍不住喊了一声:“杀哟——”哒、哒、哒……手中的机枪一阵狂射,看着日兵一个个倒下。

敌人不敢轻易进犯,因为摸不清这儿的底,爬在远处,探着脑袋观望。江副营长抛过去一颗手榴弹。炸得敌人嗷嗷直叫。

敌军的炮火打过来。使他身上的伤又多了几处。不能再象刚才一样可以爬动,于是倒在路边装死,待敌人走近时又突然向敌射击,打得日军仓皇失措,当场被击毙七、八名。

子弹打完了,日军冲上来,几把锋利的刺刀同时扎进了他早已动弹不了的驱体……

这时翁照垣旅已顺利撤出了吴淞,转道齐河,无大损伤,义勇军、铁血军、大刀队员们均无恙。当谭启秀、翁照垣在浏河集合队伍,清点人员时,上海外滩的海关顶层大钟敲响了,这是午后的4点……

值此,国军全部撤出了第一线阵地。粉碎了白川杨借我军撤退之机,围歼我有生力量的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