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菜:香菜、辣青椒、嫩芹菜嘞;这顶花的黄瓜、白花儿的藕嘞;买扁豆、西红柿、大海茄,挂了霜的大冬瓜,饶香菜韭菜嘞;买栗子味的面老倭瓜、嫩了芽的香椿嘞……
卖豌豆黄儿:哎,这小枣儿啊,没有虫儿的,栗子味的,豌豆黄儿哎,好大的块儿哎。
卖萝卜:心里美的萝卜,赛过梨嘞,剌块儿大萝卜嘞。
(2)接生行
在医院未普及前,生孩子多在家里进行,这样生产时就要请接生婆了。接生婆俗称“吉祥姥姥”。营此业者多为中老年妇女,其家门上悬挂有带红布的小木牌,上写“吉祥收洗”、“快马轻车”或“某氏收洗”等字样。产妇分娩前一月就得将接生婆请至家中“认门”,临产时再请到家中负责接生、剪脐带、包扎婴儿诸事。在认门和接生时,接生婆都要视产妇家庭状况多少收些费用。婴儿出生第三天时,产妇家还要将接生婆请回来,这时主人家已将不少的熟鸡蛋、枣儿、栗子、花生染成红色放于盘中,并置一盛有温水的大盆,接生婆先将盘中的东西放在盆里,接着抱起婴儿,边给婴儿洗着边念叨:“先洗头做五侯;后洗腰一辈总比一辈高……长流水,聪明伶俐;早儿立子(取枣和栗之谐音),连生贵子。”沐浴后将婴儿擦干包好。这时主人家让接生婆把洗盆中的鸡蛋,以及亲友们放于盆中的铜钱用手巾包走一部分以作酬劳。
(3)中药铺
中药铺是个特殊行业,抓药程序十分严格,以防差错,生客、熟客一律拦在柜台以外,所以柜台又叫“拦柜”。伙计收到药方,将药方展平,并用镇尺压好,在柜台上铺好大、小包装纸,依次用戥子按剂量抓药。一个药方可能要抓三、四服(也称三、四剂)药,每一味药都要单独包成小包儿,讲究的药铺还要在每小包药内放入一张相对应的小画片,该画片印有该味药的药名和该药的图形,为的是让顾客在煎药时再复核一遍,以防出错,画片的大小相当于半张扑克牌。用戥子称好药后,并不急于包包儿,而是要请另一位师傅,按药方依次核对,无误后点头应允方可包上这带小画片的小药包儿,小药包儿并不捆扎,而要将三剂药的小包儿合成三个大包,三个大包的尺寸和形状完全一样,每一剂药都包成平顶的金字塔形。
(4)钱庄、票号
“钱庄”又称银号,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一种金融信用机构,起初以兑换不同货币为主,后逐渐转变为以存放款和汇兑等业务为主。钱庄起源于清朝初期的江南地区,到乾隆时钱庄已形成独立的行业,其业务范围比票号广泛,是清代重要的金融机构。钱庄的组织管理完全是封建制的,其主要职位有:清账、跑街、钱行、汇划、信房、客堂等,分别负责内部账目财务管理、在外招揽生意、向市场调“头寸”等职能。钱庄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吸收客户存款,再将存款放出去做生意赚大钱。据说,上海“福康钱庄”在1928年对纱、丝、面粉、油等厂放款竟达123万两白银,可见生意之大。部分钱庄在进入民国后,逐步转变成了当地银行。据统计,上海解放前夕尚有钱庄八十余家。[3]
“票号”大致兴起于清朝道光年间,咸丰时由于受太平天国战乱的影响,票号发展受挫。同治年起,票号又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光绪时达到鼎盛。票号大都由经商致富的山西商人创办经营,是清代出现的一种以汇兑为主营业务的金融机构,它化解了运送现银的风险,加速了资金周转,促进了商业繁荣。票号除经营汇兑和存放款业务外,还从事茶叶等跨国商贸活动,其经营网点遍及国内商埠,甚至还辐射到了俄罗斯、朝鲜等周边国家。较著名的山西票号有:日升昌、蔚泰厚、天成亨、蔚丰厚、蔚盛长、新泰厚、日新中、广泰兴、合盛元、志成信等。辛亥革命后,由于现代银行业的兴起,未能与时俱进的票号随之衰落,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绝大多数票号已陆续倒闭或转行。
在影片《林家铺子》、《白银帝国》,电视剧《乔家大院》、《走西口》等影视作品中,对钱庄、票号均有涉及。
(5)镖局
镖局也称镖行,主要以帮人守卫或护送财物为业。古代交通不便,当人们需要长途转运大批金银财宝等贵重物品时,为安全起见,就得托镖局派镖师武装押运。清代镖局分水路、旱路两种,清末时北京的八大镖局最为著名,其中以镖师“大刀王五”所服务的“源顺”镖行名头最响。除主营押运财宝的业务外,镖局有时也受雇于赌场、妓院或豪门大户,替人保护身家。
镖局用人极为严格,任何人想入局都要先拜师习武。练好拳脚硬功、器械武艺后,还得学会马术、泅水,再掌握一套江湖暗语和规矩,最后通过人品方面的考察,才能入行当镖师。
镖师们接受任务后,先要用木箱把财物装好、上锁,再贴上封条,装进封闭的箱式马车,镖师头目通常骑马,其他人则前呼后拥围着镖车步行。镖车如果路遇盗匪,一般尽量不动武,而是按江湖义气来化解冲突,如果实在不行才拔刀相向。
在《卧虎藏龙》等影片中,对镖局各方面的情况均有所反映。
3.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一些新兴行当和职业
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原先一些常见的行业——如:修钢笔、补铁锅、卖凉开水、剃头挑子、掏粪工、翻瓦匠、流动照相、电话总机等——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早年在上海等地极为普遍的倒马桶、老虎灶、煤球店等行业也已基本消失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新兴行业大量出现,诸如:房地产、IT产业、移动通讯、保险业、汽车贸易、旅游、演艺、家庭装修、连锁店、超市、美容美发,以及娱乐(歌厅、舞厅、影楼、洗浴城、网络游戏……)等行业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适者生存是世间万物都无法违背的自然规律,行业的新陈代谢势必导致职业的推陈出新。据说,我国目前全社会每年会催生新职业达数十种之多。[4]如:时装模特、服装设计师、服装制版师;导游;家政服务员、社工、养老护理员、家教;精算师、房地产经营中介员;保险业务推销员;室内装饰设计师、足底按摩师、健身教练、美甲师、插花师、茶艺师;汽车美容装潢师;宠物医生;多媒体制作员、包装设计师、广告设计员(师)、工艺美术设计师;商务策划师、企业咨询师(生产)、采购供应师、职业指导员(师)、钻石交易员、拍卖师;移动电话维修工、物流员等。
IT行业是催生新职业的大户,诸如:网络管理员(网管)、网络版面管理员(斑竹)、程序设计员、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软件测试人员、软件项目经理、电子商务师、网页设计制作员、计算机信息产品营销师,以及与网络游戏有关的新行当等,均属此类。
行业与职业的快速兴替演变,折射出飞速变迁的社会状况。社会巨变同样赋予了传统职业新的时代要求,也加剧了社会竞争,并促进了人们就业能力的进步。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03年的统计,我国目前大约有职业1915种,其中大部分产生于近一、二十年。这些变化大大拓展了就业空间,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日益多元的机会。
三、五行八作·历史图景
尽管我们迄今仍无法断定“五行八作”这个称谓的准确来历及其历史沿革,因而也无从全面、系统地描述其发展历程,但在我国很多文献典籍中均可或多或少地查考到一些有关内容,下面我们就从中选择影响较大者略述一二。
1.宋朝的五行八作
宋朝是较早对于“行”与“作”的情形进行较为具体、全面的记载与描绘的一个朝代。在南宋时,据说“五行”特指“丝业、钱业、粮业、布业、杂货业”这五大行当;而“八作”则指:丝织、浆麻、腿带、铜器、木器、首饰、毡帽、剪锁——八类作坊。当然,这很可能只是后人附会的一种对号入座、削足适履式的“说法”而已。
众所周知,宋朝是我国历史上商品经济大发展的一个时期,世界上最早的纸质货币“交子”或“会子”便产生于那个时代。[5]透过宋代大画家张择端的名作《清明上河图》,我们可以管窥到当时东京汴梁的繁荣景象,据粗略统计,在这幅名画当中所涉及的各种行业,竟有数十种之多。
无独有偶,南宋吴自牧在其所著的《梦粱录》中写道:“有名为‘团’者,如城西花团、泥路青果团、后市街柑子团、浑水闸鲞团。又有名为‘行’者,如官巷方梳行、销金行、冠子行、城北鱼行、城东蟹行、姜行、菱行、北猪行、候潮门外南猪行、南土北土门菜行、坝子桥鲜鱼行、横河头布行、鸡鹅行。更有名为‘市’者,如炭桥药市、官巷花市、融和市、南坊珠子市、修义坊肉市、城北米市……其他工役之人,或名为‘作分’者,如碾玉作、钻卷作、篦刀作、腰带作、金银打鈒作、裹贴作、铺翠作、裱褙作、装銮作、油作、木作、砖瓦作、泥水作、石作、竹作、漆作、钉铰作、箍桶作、裁缝作、修香浇烛作、打纸作、冥器等作分。”
由此可见,南宋的商业与市场已相当发达,市面上各种行业也已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其中“团、行、市”等,似乎多为商业;而“作分”则属于小手工业作坊。
显然,宋朝的职业与行当已远不止“五行八作”了,因为在《梦粱录》中仅“作分”的种类就已多达22种;并且在同一时代的另一位作者周辉所著的《清波杂志》中,所提及的“行”也有16种之多——肉肆行、海味行、酱料行、花果行、鲜鱼行、宫粉行、成衣行、药肆行、扎作行、棺木行、故旧行、陶土行、仵作行、鼓乐行、杂耍行、皮革行。
宋朝的情况表明,所谓“五行八作”不过是人们对各行各业一种约定俗成的笼统称谓而已,在实际生活中它要丰富得多,并且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其内容也有很大差异。
2.“老北京”的五行八作
我们把20世纪中期以前的北京称为“老北京”。老北京的五行八作可谓多姿多彩,民俗专家齐如山先生曾对此作过专门研究,据他对民国年间北京各行业的不完全统计,工艺方面有447行;商业方面(包括服务性行业)为265行,总计达742行之多。[6]
其中,仅属于木工、铁工作坊的就有:桌椅匠、大车匠、轿车匠、轿子匠、马鞍子匠、寿木匠、剃头挑子匠、鞋楦子匠,约有40多行。属于皮革业的有10多行;属于制造各种器具、物品的有148行;纺织服饰业42行;做装饰品的15行;从事食品制作的54行;制作文具、装订书籍、裱画等业的29行;牙雕、雕漆、景泰蓝等特种工艺31行。还有说书、唱戏、唱大鼓、挂牌当医生的,以及宗教职业者约57行。
老北京的商业分为坐商、行商、摊贩、游动小商贩等。其中经营服饰类的46行;饮食类64行;材料类34行;百货类38行;修理旧货业33行;租赁物品业21行。其中,租赁行业多与婚丧民俗有关。如:专为娶亲服务的喜轿铺;专事出殡抬灵的杠房;还有专门搭喜棚、丧棚、凉棚的棚行;以及冥衣铺、香蜡铺、官吊作等。
就老北京的五行八作来说,最值得一提的莫过于那些闻名遐迩的“老字号”了。[7]老字号的诞生与发展,源于商贸的兴盛。北京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远在3000多年前即成为周朝的封国——燕国的都城。汉唐以后成为北方军事文化重镇,并且也是经济贸易枢纽。公元1125年,金灭辽后,正式建都北京,称中都城。此后,元、明、清三朝和新中国均定都北京,使这里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明朝定都北京后,永乐年间修筑了“内城”,嘉靖年间又加筑了“外城”,基本形成了后来“老北京”的城市格局。当时,大运河航运可直达城内,水陆交通堪称四通八达,各地客商云集于此,形成了以西单、东四、鼓楼、前门为闹市的若干商贸中心。
据《明宣德实录》记载,为活跃京城商贸,曾从南京动迁2.7万商户,于前门、鼓楼等地“招商居货”、建店置铺,使各地商货于京产销。如今的苏州胡同、镇江胡同、陕西巷、山西街等,这些自明初至今未改的地名,便是这些历史行为的印证。
随着市场商贸的兴盛,当时一些店铺的“字号”也随之产生。据传,由明宰相严嵩写匾牌的“鹤年堂”药店、“六必居”酱菜园已有近500年历史,至今仍存。清康熙、乾隆、嘉庆年间,北京的商贸经济发展到鼎盛时期,如今驰名中外的老字号——“同仁堂”、“马聚源”(帽店)、“荣宝斋”及“湖广会馆大戏楼”等,均在那一时期声名渐著,且数百年不衰。800多年特有的帝都经济中心的优势,使众多老字号以得天独厚的地利优势,成为全国著名老字号最多的聚集地。下面我们选择几家略加介绍。
“全聚德”前门烤鸭店始建于1864年(清同治三年),迄今已有135年历史,以经营传统的“挂炉烤鸭”而蜚声海内外。传说,当年在前门有一家“德聚全”干鲜果铺濒于倒闭,以贩卖活鸡鸭为业的杨全仁买下该店,将旧字号颠倒过来,立新字号为“全聚德”,并特聘名厨掌炉,将宫廷御膳“挂炉烤鸭”引入了民间。“全聚德”烤鸭外形美观,丰盈饱满;颜色鲜艳,色呈枣红;皮脆肉嫩,鲜美酥香;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有“京师美馔,莫妙于鸭”之说。传统风味菜“全鸭席”、“鸭珍系列”及百余种创新特色菜也深受欢迎,因此“全聚德”素有“天下第一楼”的美誉,接待过许多国内外贵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