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01∶13∶22
这是第三次家宴。此前家宁已与男友“珠胎暗结”,这时家宁突然宣布此事,表示要搬出去住,结果大家只能别无选择地同意她搬走。显然,和姐姐们相比,年轻的家宁更少有思想禁锢,因此她可以率性而为、先斩后奏,一举颠覆了女儿们传统的“出阁”顺序。家宁“未婚先孕”的时尚做派,不仅冲击了“饮食男女”的传统程序或观念,而且在让全家人瞠目结舌、无可奈何之余,也无形之中增添了他们解决各自“男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
至此,朱家的“大一统”开始崩溃了……
④01∶35∶02
这是第四次家宴,但家宁已然缺席。
此前,笃信宗教的老处女家珍终于得到上帝的眷顾——她被意外地“赐予”了一位虽不高雅,但却十分纯朴可爱、善良活泼的体育老师,于是她在家宴上突然宣布:“……我们已经等不及了,他要……我又是个教徒,今天早上我们已经请牧师公证过了……”结果,家珍恋恋不舍却又迫不及待地走了。至此,在朱家偌大的老宅里只剩下了形影相吊的老朱和家倩父女二人。
这次家宴用“家珍的离去”再次强调了“人之大欲”那不可抗拒的魅力,它既可以让一个人扭曲、委顿(以前患“相思病”的家珍),更能够叫人振作、顽强(现在“敢想敢干”的家珍);甚至“人之大欲”还可以让人们跨越宗教的藩篱,实现心与心的共鸣与融合!
⑤01∶44∶10
这是第五次家宴,也是全片的高潮。
家宴上,老朱高调宣布他要娶已离婚的锦荣为妻,这不仅令女儿们大为惊讶,而且也让已经对他情有独钟并且自以为胜券在握的梁伯母登时晕倒。
这次家宴所传达的信息,可以说又一次冲击了传统的“饮食男女”观念,尽管“老少配”还谈不上大逆不道,但它却是常人所不愿认同甚至歧视有加的一种男女婚配关系(如:82岁的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与28岁的女研究生翁帆的“老少配”,曾被一些好事者奚落为“祖孙恋”,并成为2004年的热门话题),也正因为如此,影片《饮食男女》才从更为开放的平台上,凸现出了“爱情面前人人平等”——这一更为人道的现代爱情观念。
⑥01∶56∶56
这是影片的最后一次家宴,因为种种原因,出席的仅有老朱和家倩这父女二人。
这次家宴首先暗示我们:个人条件最为优越、按常理最应该先“搬走”的家倩,却成为朱家老宅最后一位“留守者”。这表明编导并不打算为我们营造一个“皆大欢喜”的老套梦幻,而是以极为严肃的创作态度,向观众表明了坎坷的人生、多舛的命运,原本就是那样的无常而诡谲。
影片由此启示我们,尽管“饮食男女”乃人生最为平常、最为普遍的“大欲”——“不想也难”,但并不是每一个“想”它的人都能“梦想成真”,即便是个人状况优越者也并不必然就能够“心想事成”。如果我们再省思一下家宁、家珍和老朱在各自“男女”之事上的种种遭际,便愈发能够感受到这道“爱情大餐”中的“人生百味”……
这次家宴还有一个出人意料的细节——老朱在不经意间发现自己的“味觉”恢复了。尽管我们在“经受”了前五次家宴上那一个又一个意外之后,此时早已习惯了朱家老少的种种“突然袭击”或“不期而至”,但多少还是觉得老朱这“味觉”恢复得有些突兀,但仔细一想便会理解这一切原本也在情理之中。
众所周知,人之感官的敏锐与迟钝,或多或少会受到情绪和心态的影响,比如震怒可以导致失聪;长期抑郁则会使人感觉麻木等。具体到老朱来说,尽管他尊为一家之长,并且还有显赫的声名与卓越的烹调技艺,但囿于性格或观念的桎梏,一方面长期难于和女儿们沟通——事实上他几乎享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天伦之乐,因而他的“亲情”世界相当苍白;另一方面,他与锦荣虽早已两情相悦,但迫于世俗的压力又难于向家人启齿,因此他不得不忍受那“不想也难”的欲望/爱情的煎熬。两相交加,让一个老人食不甘味乃至味觉失灵——这显然有逻辑上的合理性。
好在窝囊隐忍并不是老朱的性格。他终于在影片中的“第五次”家宴上鼓足勇气、挺身而出,宣布了自己那桩“说了也没有对不住谁”(老朱语)的心事,尽管现场的气氛有些狼狈,但积压在老朱胸中的块垒却因此得以冰释。随后他也断然搬出老宅,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这样,老朱不但能充分享受来之不易的“幸(性)福”,同时还可以对女儿们的所作所为“眼不见心不烦”。凡此种种喜多忧少的状态,自然让老朱精神焕发,从而他那部分原本已经麻木迟钝的神经系统,也就有了被重新激活的可能……
及至这次家宴上,当老朱深切感受到一向与他顶牛的家倩,原来是那样深挚地关爱着他这个老爸时,一种油然而生的幸福感,顿时便让上述“可能”在他身上骤变为了一种现实(“味觉”恢复)!尽管影片在处理这一段落时,在表演、摄影、音乐/音响、对白等方面都极为克制,显然是在追求某种“引而不发”的情绪张力,但洋溢在这对父女之间的那种不言而喻的大爱,还是在我们胸中涌起了看片过程中最大的一次情感波澜……
综上可见,影片《饮食男女》在认同“爱情面前人人平等”这一观念的同时,还以更为豁达的情怀包容了各种非常规的“男女”模式,并且所有这些情节的推进、寓意的阐发,都得到了“饮食场面”的呼应与渲染。片中那一道道佳肴、一桌桌宴席,还有一个个令人眼花缭乱、垂涎欲滴的烹调场面,不仅是故事本身和人物动作的载体,而且也是中国民族文化与民俗特色的有机体现。如果说仅就“男女”而言,全世界都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话,那么把“男女”与“饮食”如此天衣无缝又形象生动地结合在一起,却实在是华夏儿女的“发明”。可以说,《饮食男女》无疑便是对这一“专利”的出色发掘与弘扬,而“饮食场面”也就成为了片中的一群虽没有对白,但颇为出彩的“群众演员”。
结语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饮食无疑是最基本的物质前提,正所谓“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13]饮食既是人类维持生命、繁衍种族、一日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人类享受生活、表达情感的主要依托,在凝聚人伦亲情、促进社会交往、反映地域文化等诸多方面,饮食都发挥着显而易见的作用,并具有十分显著的民俗差异与特色。
进一步来看,世间的饮食状况千差万别,不同地域、民族、国家的饮食习俗固然悬殊极大,即便同一地区的不同个人、家庭、群体、阶级在餐饮上也有明显差异。这些差异既是生活习俗的反映,也是经济实力与社会地位的象征,还是精神世界与内心情感的反映。
例如:透过观察某个族群饮食内容的豪华与寒酸、奢侈与俭朴的表象,我们往往能大致感受到该族群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如果再加以历时性的跟踪研究,我们甚至可以据此把握该族群的荣辱兴衰历程——因为饮食状况的好坏,往往与族群的综合实力密切相关……
再如:餐饮的内容、盛放与享用食物的餐具,以及就餐的环境等,通常也能体现出用餐者在物质上的丰盈或匮乏程度,以及主人乃至客人在精神意趣、思想修养、情感格调等方面的高下。
综上可见,除果腹以解决饥渴,品尝以满足快感之外,饮食的品质和场面往往还蕴含有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和阶级性等多种文化信息。因而,人类的饮食活动既是一种生理行为,同时也承载着诸多心理诉求,是一种兼具物质与精神双重属性、负载着多元信息的文化现象。因而,如果能够有意识地把饮食文化恰当地运用到电影创作当中,不仅有助于影片铺陈情节、塑造人物,而且也能为增加作品之民族气质、强化作品之地域质感,发挥一举多得的神奇功效。
中华饮食文化以其高超的烹饪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国际烹饪史上独树一帜,已经成为令炎黄子孙殊堪自豪的民俗文化遗产,并且在既往的中国电影中也得到了相当广泛的运用,但我们也要看到,能够像《神女》、《一江春水向东流》、《祝福》、《邻居》、《人到中年》、《饮食男女》等经典作品那样,将“饮食元素”的“所指”意味发挥得那样出神入化、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毕竟寥寥可数,在大多数影片当中,“烹调与饮食场面”仍局限于作为铺陈情节的“过场戏”来使用(能指),这种状况的形成,当然与大多数从业者的文化局限相关,但是电影理论界对此缺乏应有的引导与提倡,无疑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事实上,“饮食文化”能够裨益于电影创作的功能,远不止前面所分析到的那些内容。例如:我国众多的岁时节日几乎都有与之对应或相关的饮食品种,这样的“场面”如果能有机地契入影片当中,显然既可丰富故事与画面的内容,也能强化作品的民族风韵。此外,由于这些“节令食品”大多负载着种种民间传说和精神理念,而这些信息在我国民众当中又有相当普遍的“知晓度”与“认同感”,那么每当观众在银幕上看到相应的“饮食场面”时,自然会唤起某些情感与价值方面的认同与联想,如果再结合剧情与人物的状态,无疑能够让影片在传播效应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章主要参考资料:
1.田广林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秦永州著:《中国社会风俗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华国梁著:《中华饮食文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吴澎主编:《中国饮食文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5.王仁湘著:《民以食为天:中华饮食文化》,济南出版社2004年版。
6.白东升主编:《中华传统文化书系》,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孟勇主编:《中国传统节日饮食习俗》,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年版。
8.蔡亚兰编著:《中国美食地理与美食传说》,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9.来自“中华饮食网”、“中国春节网”、“农历网”等网站上的部分资料。
[1]就我国各类民俗事象在电影中的采用频率问题,笔者曾在2010年做过一次历时性的粗略统计,方法是从20世纪20代以来出品的华语电影当中,每十年抽取十部影响较大的作品进行观察,结果发现:被采用率最高的一类民俗便是“饮食”。
[2]吴澎主编:《中国饮食文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3]引自〔南朝·梁〕萧统:《〈文选〉序》。
[4]“母系氏族公社”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鼎盛于新石器时代中期,遍布中原的“仰韶文化”、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文化”、陕西西安的“半坡文化”就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
[5]引自〔唐〕司马贞:《史记·补三皇本记》。
[6]引自《礼记·礼运》。《礼记》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之一,由西汉的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述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其中的“礼运”部分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7]“父系氏族公社”存在于新石器时代的后期和青铜时代的初期,是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一个历史时期。河南龙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和山东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是其典型。
[8]传说晋文公临走时,命人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回去做了双木屐,常常望着它哀叹:“悲哉足下。”据说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足下”就是来源于此。
[9]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所著的《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著的《荆楚岁时记》。
[10]陈芬森:《西方饮食在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11]在该片DVD影碟时码的00∶14∶14处。
[12]在该片DVD影碟时码的00∶27∶15处。
[13]引自《汉书·郦食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