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
19614900000026

第26章 传统饮食与电影(5)

传统饮食讲求色、香、味、形俱佳,食器也要力求精美,形成了雅丽和实用相统一的饮食感观之美;在一些重大饮宴活动中,还常伴有音乐、舞蹈表演。这些都反映了传统饮食与中国美学观念的密切渊源。

尽管我国饮食文化精深博大,并且现如今各色食品亦日渐丰富,但国人在饮食礼仪方面非但没有传承与长进,反而粗鄙之相随处可见。例如:遍布城乡的餐馆几无僻静之所,大都嘈杂不堪、乌烟瘴气;有些食客或吆五喝六、肆意喧哗,或于用餐时不断“吧唧嘴”,令同场用餐者闻之作呕,哪还有心享受美味;还有些人在搛菜时,或随意拨弄、翻捡菜肴,或挟起来又扔回盘中……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几同村姑莽汉无异。正可谓:

国色天香佳肴美,奈何食客欠礼仪。

即令华堂筵满席,难企风雅徒现鄙。

小结

在世界各国、各民族饮食文化中,历经数千年演化而来的中华饮食谱系,堪称最为源远流长、璀璨夺目的一脉。孙中山曾在《建国方略》中指出:“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唯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中国所发明之食物,固大胜于欧美;而中国烹调法之精良,又非欧美所可并驾……昔者,中西未通市以前,西人只知烹调之一道,法国为世界之冠。及一尝中国之味,莫不以中国为冠矣。”[10]

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以其工艺精湛、工序严谨、烹调方法丰富多变等特点见长,其高超的烹饪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把我国传统饮食文化恰当地运用到电影创作当中,不仅有助于影片铺陈情节、塑造人物,而且也能使作品之民族气质得到显著提升。

第二节饮食文化在电影中的应用范式

饮食文化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电影的根本价值之一就是记录、反映与表现社会生活,这就是为什么几乎每部电影都有“饮食场面”的缘由。

当“餐饮场面”被有机地契入电影情节当中时,那些场面便具备了“能指”与“所指”双重功能——具有了“符号学”意义。一方面,记录、描绘、表现和评价人类社会生活,原本就是电影文化的核心使命之一。另一方面,由于“饮食行为”负载着诸多或直观或抽象的文化信息,因此在不少影片中,“餐饮场面”不单具有叙事功能,同时也发挥着多种“表意”潜能,它早已成为构成、升华电影艺术的一种有效元素,这方面的成功范例不胜枚举。下面我们将择其精华,扼要阐释“饮食场面”在电影创作中的表意功能——运用方法及效果。

一、表意功能:隐喻、象征与对比

与人类日常生活的其他事项相比,饮食无疑是最基本、最常见的行为之一。

大至国际交往、出征班师、政治结盟、贸易谈判;小至社团联谊、亲友聚会、风花雪月、人情往来,可以说,人无分男女老幼、地无分东西南北,不论高低贵贱都离不开饮食。由于“饮食场面”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同时又可以在其中寄寓多重文化或思想含义,因此,有不少编导都有意识地把一些饮食场面嵌入影片的情节当中——作为一种“蒙太奇元素”加以充分运用,并以此来增强作品的真实感、趣味性或思想性。

从苏联电影界20世纪20年代创立“蒙太奇学派”以来,其中所包含的隐喻、象征和对比等功能/手法,就以其言简意赅而又寓意深刻的思想价值与艺术魅力,在国际电影界被广为应用。在我国电影史上,也曾涌现出许多成功案例,其中《掷果缘》、《神女》、《一江春水向东流》、《祝福》、《邻居》、《人到中年》、《活着》、《饮食男女》、《生死抉择》、《千里走单骑》等影片,在运用“饮食场面”表达蒙太奇意味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值得认真探讨。

1.“水果”、“茶坊”与《掷果缘》(张石川导演,1922年)

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影片,又名《劳工之爱情》:郑木匠改行在小巷里经营起了水果摊,他对面是祝医生父女租房开设的诊所。郑木匠热恋祝女,但祝医生却横加干涉。为此,郑木匠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赢得了祝医生的赞许,最终修成正果。影片在多处运用了“饮食场面”来刻画人物或传情达意,例如:郑木匠常给对面的祝女“投掷水果”,以讨其欢心——郑木匠的“爱意”由此凸现;祝女到“茶坊”打水遭流氓调戏,郑木匠挺身将无赖摁在锅里,并提水兜头浇去——郑木匠追求爱情的“勇气”得以证明;一群小孩乘郑木匠不在哄抢水果,郑木匠发现后非但没施以惩罚,反而还给了他们几个水果——郑木匠的“善良”由此得到表现。

显然,无论从剧情的推进、喜剧效果的营造来看,还是就影片所倡导的“劳工神圣”、“恋爱自由”等思想寓意的彰显来说,“饮食场面”的有机运用,在在都为这部可爱的短片提供了多种契机与光彩。

2.“饭菜”与《神女》(吴永刚导演,1934年)

《神女》是中国无声片的巅峰之作,它讲述了一个令人十分伤悲的故事:孤苦无依的母亲为抚养幼子被迫出卖肉体,结果由于失手打死屡屡欺压她的流氓,最终身陷囹圄……

白天是神圣的母亲,夜晚是街头的流莺——影片的主题显然包含着两层意义:一是通过“神女与流氓”的关系,揭示了社会底层女性的悲惨命运;二是通过“母亲与儿子”的关系,凸现了隐忍顽强的母爱精神。饮食场面的介入,使影片在表达与渲染这两种关系时,都呈现出含蓄隽永的思想意味。

从“神女与流氓”的关系来看,当流氓章老大赌博输钱后,便打起了“神女”的主意。他带着两个喽啰尾随到了神女家里,在看到神女为自己准备的一点饭菜后,便狼吞虎咽、一扫而光,喽啰之一还调侃说这是“喝老大的喜酒”[11]。在这里,流氓“吃掉”神女卖身所得的“饭菜”,意味着神女已经沦为被压榨的对象;而所谓“喝喜酒”,则预示着流氓将像寄生虫一样赖在神女身上,把她当做了一种可以长期掠夺的“资源”。

从“母亲与儿子”的关系来说,当儿子被邻里小孩嘲笑为“贱种”,回家问母亲“为什么他们老骂我贱种”时,母亲只能强忍着屈辱与悲愤安慰儿子“以后别再跟他们玩了”,随即给儿子端上了饭菜[12]。显然,身为“神女”的母亲是无法与社会舆论抗衡的,她只能用自己的母爱(“饭菜”)来慰藉儿子受伤的心灵……

可见,影片通过两次对饭菜的运用,就举重若轻地使主题得到了有效而含蓄的表达。相对于当时和后来很多动辄高呼“口号”的所谓“左翼电影”相比,这种表达方式真不知高超了多少倍。

3.“做饭”与《邻居》(郑洞天、徐谷明导演,1981年)

该片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电影界探索“纪实美学”的代表作。

影片通过发生在一座“筒子楼”里的“住房纷争”,表现了当时普遍存在的“分配住房”矛盾,并由此引申出诸多社会问题,堪称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力作。

这部作品的高明之处在于,它并没有像当时的大多数影片那样,从一开始便“直奔主题”,而是首先用一个长达数分钟之久“长镜头”,呈现了家家户户“在楼道里做饭”时的拥挤和嘈杂场面,从而在顷刻间就凸现了这幢“筒子楼”里憋屈之极的住房状况,由此也就为后面矛盾的爆发,铺垫了一个张力十足的叙事基础。

应当说,能够表现“住房紧张”的场面与角度有很多,但仔细想来,通过“做饭”来表现这一主题似乎更有说服力,也更能赢得观众共鸣——对于普通人家而言,“做饭”每天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是维持生命和工作的最基本保障,但如果连“做饭的空间”都已拥挤不堪,那么其他空间的窘迫程度便可想而知!

显然,在影片《邻居》“提出问题”这一环节上,“饮食场面”的介入,无疑发挥了见微知著、以一当十的绝佳功能。

4.“烧饼”与《人到中年》(王启民、孙羽导演,1982年)

该片表现了改革开放初期知识分子任劳任怨、含辛茹苦的生活状态。

陆文婷虽然是某市一家大医院的眼科专家、业务骨干,每天承担着极其繁重的门诊与手术,但人到中年却连个主治大夫都不是,工资仅有56元,一家四口住着12平米的小屋,生活窘困之极。尽管如此,陆文婷却依然十分敬业,终至累倒在岗位上……

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其中陆文婷“吃烧饼”的那段情节尤为令人动容:疲惫之极的陆文婷抱着生病的女儿回了家,接着便去给急着上学的儿子做饭,结果却发现厨房里什么也没有,她只好从家里仅剩的一些零钱里拿了一点让儿子去买个烧饼充饥。儿子出门了,此时的陆文婷累得刚在桌前坐下就打起了盹儿。少顷,她被一阵轻微的声音惊醒,发现儿子已悄悄在她面前放了一杯水、一只烧饼。陆文婷百感交集,在吞下一口烧饼的同时,夺眶而出的眼泪也滴在了水杯里……

“一杯白水/一块烧饼/一滴眼泪”——每个有良知的人看到这里都禁不住心潮起伏、潸然泪下——难道这就是一位人到中年的眼科专家应该过的日子吗?

“吃的是草,挤的是奶”——可以说影片里“吃烧饼”这个细节不啻一阵情感的飓风,它让“知识分子的待遇和处境”——这个在当时已十分严峻的社会问题,顷刻间便演化成了一种理解、同情和反思,在观众心头涌起万丈波澜……

5.“饺子”与《活着》(张艺谋导演,1993年)

影片通过富贵一家的悲惨命运,控诉了“****狂飙”的荒唐与残暴,折射出一个时代的悲剧,堪称一部当代民族血泪史。其中,“有庆之死”那一段落尤为催人泪下。

小学生有庆是富贵的儿子。在1958年那场“全民大炼钢铁运动”中,富贵一家所在的镇上终于炼出一大块“铁疙瘩”。镇长让“公共食堂”做饺子犒劳大伙儿,当富贵和妻子家珍把饺子端回家时,已经在“运动”中折腾了几天几夜的有庆睡得正香。此时,有庆的同学来叫他返校继续炼铁,因为区长要来检查。结果,连饺子的味道都没来得及闻一下,有庆就因疲劳之极而死于非命……

显然,把“饺子”和“有庆之死”联系在一起,便构成了一个颇为犀利而深刻的隐喻:那场疯狂的“******”,不仅无法让人过上好日子(吃饺子),反而变成了荼毒生命的恶魔!历史已经证明,那场运动不过是给民众涂抹出的一只浪漫画饼而已。极具讽刺意味的是:我们曾经的每一场“运动”,几乎都曾打着“吃饺子”的幌子,而这一个个“幌子”也的确曾把亿万民众蒙蔽得如痴如醉、忘乎所以。这或许正是影片《活着》的独特魅力所在,它不仅让我们深刻地触摸到了一段历史悲剧,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政治斗争的魔力与残酷,进而不能不令人深省——中华民族究竟应当选择怎样的道路,才能真正让大家实现吃“饺子”的愿望……

如果说,影片中的“有庆之死”似乎有些偶然的话,那么,那一次又一次泯灭人性的“运动”,无疑就是强加在民众身上的一场又一场灾难,它们在中国当代史上洒下了一页又一页的斑斑血泪。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庆之死”又是必然的,它无疑就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它清晰而深刻地表明:神经质的、疯狂的政治运动只能成为戕害生命的渊薮,而美好生活——“饺子”——只能是个缥缈的梦幻。

以悲衬喜愈见其喜,以喜衬悲愈见其悲。在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饺子”既是一种食品,也是一种寓意祥瑞团圆的喜庆“符号”。但在该片中,“饺子”却成了富贵夫妻与儿子生离死别的“见证”,寄托哀思的“祭品”——每当给儿子上坟时,家珍总要摆上一饭盒饺子、念叨着“有庆吃饺子……”影片通过这样的“两极”呈现,无疑在观众的心理期待上构成了巨大的情绪反差,从而也就使其艺术感染力、冲击力达到了极致……

几只小小的“饺子”,对于一个由张艺谋、葛优、巩俐、赵季平等组成的大腕云集的剧组而言,其成本实在微不足道,但恰恰就是这个极其平常的“饮食细节”,却在本片中掀起轩然波澜,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真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民俗元素在电影创作中的神奇潜力与功效,由此可见一斑……

饮食场面在影片《活着》当中还有多处十分出彩的表现,例如:“****”当中,医院里被批斗得奄奄一息的“反动学术权威”在偶然有机会“吃馒头”时,竟一气连吃七个,以致胀晕了过去。结果导致凤霞(富贵的女儿)在产后大出血时,因无人施救而撒手人寰……显然,“吃馒头”这一情节在此也收到了双重效果,既反映了当时学者们所遭受的非人折磨,也折射了他们的社会价值……

类似上面这样的艺术手法,在影片《白毛女》、《祝福》等影片中也有呈现,读者诸君不妨触类旁通,体味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