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画是一种文化创造
要认识动画文化,首先需要对文化概念作一基本阐释。
众所周知,全世界的文化学者们对于文化的定义提出了260多种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一而足。
本书认为,张岱年、方克立的看法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并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页)也就是说,文化是人的活动,活动自然有其动机和目的,自然受其观念、意识、思维的指导;这一活动自然有一个过程,既是外在的、行动的过程,又是内心的思维、心理的方式和过程;这一过程的结束,自然产生一些结果,也就是或物质的、或精神的成果。因此,可以说,人的思维、行为及其结果,是文化的本质。其中行为是中心环节,即做什么、怎么做,至于为什么做是行为的动机和目的,做的结果即行为的成果。因此,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做,要达到什么成果,就是行为选择的问题。而这种选择必然有个标准,即价值观。人类的行为选择标准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的标准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生产实践的产物,人类因变革自然的需要而认识自然,在变革自然的实践活动中认识自然,吸取关于自然运动规律的知识和观念。科学知识、科学观念以及由科学知识物化的工具、技术、工艺本身就是变革自然的实践水平的直接标志。动画艺术运用电脑、电影、电视的最新制作工艺和传播技术,也可以说是先进科技的产物。
2、观念的标准
要树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通和共建的观念,在促进科学与人文健康互动与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在对科技与人文全面理解中塑造当代人类精神,强化人对于真、善、美及其内在和谐性的自觉追求。动画的创作观念也应以人类当代意识为标准。
3、经济的标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为:“按照工业的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它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促进文化的更大发展而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转引自《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这种提法虽然有失偏颇,但却道出了文化产业的经济本质。也就是说注重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才能使其进入良性循环,不断再生产、再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必须把发展先进文化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才是根本的经济标准。因此,动画片制片必须遵循艺术生产规律,又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满足广大青少年为主体的观众精神需求为最终目的。
4、道德的标准
在当代,道德标准主要有两条:一条是塑造道德人格,实现人生价值,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恩格斯说:“意识到自己的利益和全人类的利益一致的人”是“真正符合‘人’这个字的真正含义的人”。这实际上就是个人心灵的净化和升华,是一种道德人格的塑造。以自身的能力和道德的人格从事社会劳动、创造和贡献,从而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另一条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生态伦理学创始人,英国哲学家A·莱奥波尔德在《大地伦理学》中指出:“当一种事物趋向于保护该生物群落的完整、稳定和魅力时,它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参见WT布莱克斯顿《生态学与伦理学》载《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80年第一期)爱护并尊重生命和自然界是培养自己对生命和自然的爱的德行,也是自己道德人格完善的重要方面。动画艺术应该以表现和弘扬这两条道德标准为自己的崇高使命。
5、审美的标准
审美标准作为人们审美过程中的理性因素是整个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正确的审美标准是存在于客观的美的现实之中,客观的美决定着审美标准的客观内容。科学的审美标准只能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审美经验,使它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逐步上升到新的高度。审美标准既具有历史性、时代性,又具有具体性。动画作为20世纪以来科学与艺术高度结合的文化形态,必须表现人类当代的思想观念、道德价值、审美标准,同时,又必须根据动画艺术形式特有的规律来展现动画的形式美,让观众获得审美愉悦。
由各种标准构成人的行为选择标准体系,这便是文化的内涵,也就是“自然的人化”过程中的具体内容。根据上述文化观就不难理解动画文化的内涵了。
动画文化正是根据科技的、观念的、经济的、道德的、审美的标准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艺术手段从而创造出的一种文化形态。
二、动画是一种文化形态
关于文化结构的划分大体分为四层次为宜。
第一层次物态文化层。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它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把握、利用、改造的深入程度,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正是在科技和工艺高度发展的条件下为动画提供了物质的基础。
第二层次是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的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又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服务于自己,同时又约束自己的社会环境,创造出一系列处理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准则和规范化的制度和组织。动画作品是集体制作的工业化产品,因而在创制、放映、观赏和反馈的完整运行中形成了一系列处理和协调各方面关系的准则、机制和相应的组织结构。
第三层次是行为文化层。人类在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是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的行为模式。动画艺术中反映的民族、地域的社会心理和民风民俗正是这层面的文化体现。
第四层次是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可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高层次。社会心理指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是尚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的大众心态,如人们的要求、愿望、情绪等。社会意识形态又分为基本意识形态(如政治理论、法权观念)和高层意识形态(如哲学、文学、艺术、宗教)。很显然,动画艺术实质上属高层意识形态范畴。
从文化结构的角度看,动画文化是由物质、机制、行为和精神四层次构成的一种文化形态。
动画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完整的存在形态应该表现为创作——放映——观赏——反馈的全过程,有的动画形象还可能拓展出许多附带的文化产品。
三、动画作为一种文化载体
日本动画的开拓者内田胜曾发表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做《一张画胜过一万字》这篇文章成为日本连环漫画的宣言。(日本人把动画称为卡通,并定义为连环漫画)文中说:“连环漫画是处于文字和绘画之间的新的信息传输媒介”(转引自《世纪对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阿正编著2000年版第173页)一张画所传输的信息是常常相当于数万文字,这是动画远胜文字媒介的巨大优势。随着影视文化的迅速发展,动画作为传输信息量巨大的文化载体,将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动画文化这一概念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动画本身作为文化。它是根据科学、技术、工艺手段创制的一种物化的文化形态,其本身已经负载着工具理性文化,是人类智慧的产物。同时也是社会各种文化形态与动画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二层动画作为文化载体。运用动画的物化形式创制动画作品诸如动画广告、动画科教片、动画游戏、动画艺术片等,都以不同动画形式负载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内容。这里专门对动画艺术片的文化载体功能加以阐释。
动画艺术片是以艺术符号构成文本负载着审美文化,其具体表现为文化的多层次性。
实体层:动画创作者通过特定的情感转换和形式提炼把审美文化内容转化为由线条、色彩、形体、动作、音响、语言、节奏等艺术符号组成的物化实体,既具有使人感知和接受的形象性和直观性特点,又具有假定性、超越性和陌生化的表情性功能,诉诸观众的情感,使其产生亲和心理。实体层虽是由物质材料因素和组合规律构成的表层形态,但观众观赏动画艺术片却是从这个实在的载体开始的。
涵义层:实体性艺术符号超越了本身的表情意义,构成动画作品的艺术形象,如人物(或拟人化形象)、事件、情节、场景等等,是创作者独特的个体感受、心理情绪、主观意念和审美经验的凝结,也是动画艺术符号从现实物理时空的存在形态向心理时空存在形态的深化,是创作主体主观意识、情感、心灵,乃至潜意识的外化所构成的虚幻世界,它的文化涵义是多元的、开放的、象征的、隐喻的,是动画艺术负载的核心文化层。
意味层:动画艺术意味层的文化意义是超越人类特定的经验领域和社会时代心理,是人类意识、历史意识、生命意识、伦理意识的艺术体现。动画艺术的这种文化意味层与人类深层的心理世界相联系,达到了某种状态的人性高度,反映了人类努力追求的最高审美理想和精神价值。
一般动画片大多通过实体层达到涵义层。当然,涵义也有高低、深浅、丰薄、悲壮或欢悦、庄严或戏谑等等不同程度、不同格调。至于意味层能达到者则凤毛麟角,十分难得。
第二节动画文化的产业化
一、动画文化产业的含义
首先了解一下文化产业的含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为:“按照工业的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实际上,文化产业就是为消费者提供精神消费的产品和服务的产业。文化,这里指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文化产品或服务就是一种载体,它负载着供人视听、体验、理解、共鸣的一些符号性的精神产物。这些符号化的精神产物有的是各种公共信息,有的是种种个人的表达,也有的是各种交流中的思想、信念、或文学艺术等等。这些精神产物常常被称作“价值”、“意义”或“内容”。也正是这些价值、意义或内容使每个人的个人生命过程上升为社会生活,并使我们的日常生活更丰富、更充实。
“产业”一词,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大规模的制造;二是市场营销。
产业的第一层含义是技术性的,产业就是工业化生产。是按工业技术标准化进行批量生产。
产业的第二层含义是商业性的。产业的产出(包括产品和服务)通过市场销售、特别是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市场导向的营销运作将大量文化产品提供给消费者进行精神享受。
而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在于:
(1)文化产业所推销的文化产品或服务主要是通过对原创文化艺术作品的大批复制生产出来的。因此,文化产品的原创艺术符号是文化产业的核心。
(2)文化产业的市场营销实际上就是进行文化传播,也可以说是应用复制技术来完成文化传播的社会功能。
显然,在文化产业中有一个值得特别重视的问题,即原创与复制的问题。
原创,即指文化艺术的创作、创造,是作家、艺术家以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对生命的切身体验和感悟,运用创造性思维方式创造出崭新的、独一无二的文学艺术作品。原创的作品是初始的,前所未有的,其中没有模仿,更没有复制。
复制,是对于原创文艺作品的复制,可以运用印刷、拷贝、复印等手段生产出大批量的复制品供人们进行文化消费。但是,文化艺术作品的复制与一般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物质产品不同,前面说过,文化艺术的复制品是一种载体,它负载着原创的内容和意义,担负着传播功能。消费者对于文化产品的消费实际上是在感受、体验和领悟文化艺术作品原创的内容和意义,这种消费完全是心理、情感和精神上的享受,并不消耗它本身,而消费者在消费物质产品时却是利用它的各种功能,满足自身的物质需要,并且对产品不断地进行消耗,直到功能完全丧失为止。
上述情况表明,文化产业就是对文化艺术的原创作品进行复制和传播(即销售)。动画文化产业除了具有一般文化产业的共性外,还有它自身的特殊性。
动画文化产业整体运行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动画原创阶段,具有两个特点:
(1)动画原创过程的集体性,一部动画电影或电视片的创作是集体完成的。从选题、策划、编写剧本、导演、美术设计、绘画、摄影、配音、合成、剪辑,直到最后完成样片,原创过程才告结束。在这个创作过程中,有几十人、几百人参与,当然,其中策划、编剧、导演、美术设计和摄影是主创人员,但其他人员也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动画原创作品是集体创造的成果。这也是一般影视创作的共同特点。
(2)动画原创作品的基础性。动画原创作品在动画文化产业中具有基础性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也就是说,只有动画片的内容和形式赢得观众的青睐,后续的批量复制、销售和衍生品开发才有可能,否则,一切都将成为泡影。从这个角度说,动画原创是核心,对整个产业具有决定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