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动画艺术论
19611300000025

第25章 动画类型论——多姿多彩的表现形态(1)

20世纪30年代,随着动画制作的技术与艺术的高度完美的有机结合以及动画产业化的形成,标志着动画艺术已经完全成熟,一个动画艺术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已经到来。由此,而随之出现的必然是不同类型的分化。

黑格尔说:“艺术的种类不是随便设立的,它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和历史动态的具体规定性之中,并表现的特定社会历史阶段的本质特征。”(《美学》第一卷第95页)这话虽是针对艺术的大门类划分而言,但对动画艺术内部的类型划分仍有参考价值。

美国迪斯尼制片部总裁杰弗里·克兹恩伯格曾制作出《小美人鱼》、《美女与野兽》、《狮子王》、《阿拉丁》等动画大片,他后来转入梦工厂,努力突破好莱坞传统风格,促使了《埃及王子》的诞生,将美国动画带到了一个新的领域,推动了动画片类型走向成熟。他说:“非动画片的类型很多,有艺术片、喜剧、动作片、恐怖片等等。我认为动画片也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故事类型。我非常希望也深深相信动画片能被用来说各种不同的故事,而且动画片不是只给小孩子看的卡通。”(转引自孙立军、马华编著《影视动画·影片分析》中国宇航出版社2003年版第106页)电影、电视的技术与艺术手段的发展,自然促使其品种、样式、体裁等越来越复杂多样,动画的技术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因而动画类型也逐渐规范分明了。

第一节动画艺术的类型

一、动画类型形成的原因

1、动画造型制作技术手段、工艺不断丰富、精致,使动画类型化成为可能。

1928年迪斯尼推出了以米老鼠为主角的第一部有声动画片《威利号汽船》享誉全球,标志着动画艺术开始走向成熟。从1929年到1939年,迪斯尼共拍60多部动画短片,其中1932年的《花与树》、1933年的《三只小猪》、1934年的《龟兔赛跑》、1935年的《三只小猫咪》、1936年的《乡下表亲》、1937年的《老磨坊》(该片首次采用多层摄影机来营造视觉深度)、1938年的《斗牛费迪南》和1939年的《丑小鸭》等先后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同时,1939年完成了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篇《白雪公主》,放映时间长达74分钟。此后长片制作接连不断。八十年代又推出真人与动画相结合的狂想式长片《谁陷害了兔子罗杰》,九十年代又探索着拍摄世界名著改编的不同模式,如根据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改编为动画片《狮子王》,将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改编为《钟楼怪人》等等。1995年又完成了第一部三维动画片《玩具总动员》,从此为动画艺术开辟了******,展示了人类几乎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其他各国在动画艺术的制作技术方面也进行了许多有益而成功的探索。1941年中国拍出了动画长片《铁扇公主》,1959年日本动画大师大川博拍出了超宽银幕动画片《少年猿飞佐助》,1963年日本的“漫画之神”手冢治虫拍出了日本第一部电视动画片《铁臂阿童木》,1966年他又拍了彩色电视系列片《森林大帝》从此引发了电视动画艺术的发展。手冢于1966年拍摄了实验性动画片《展览会的画》,1982年以环境保护为主题拍出了动画片《森林的传说》,而后日本的动画诗人宫崎骏以人类、科技文明和大自然三者作为自己作品的核心拍摄了《风之谷》等一系列影院动画片,表达了人文关怀的深刻主题。

此外,南斯拉夫的法第尔·哈德兹创作了《大会议》,是以青蛙、蚊子为主角的政治讽刺片;乌克弟奇用色彩和线条组合的符号创作了《轻机枪奏鸣曲》、《月亮上的牛》等;加拿大的诺曼麦克拉伦不用摄影机,直接将形象手绘到电影胶片上,前苏联动画艺术家创造了政治杂文式的动画片,法国动画家用几个来回摆动的线条创造想象的立体感,意大利创造雕像动画片,等等,等等,上述种种有益的探索为动画类型的形成奠定了技术与艺术的基础。

2、动画类型的形成是源于满足各种各样观众的审美需要。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因此,需要是艺术的缘起,也是艺术分类的缘起,同样是动画类型的缘起。

歌德说:“人是一个整体,一个多方面的内在联系着的能力的统一体。艺术作品必须向人的这个整体说话,必须适应人的这种丰富的统一整体,这种单一的杂多。”(《歌德谈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一版第216页)动画艺术作品的不同类型正是满足各类受众群体多方面的、丰富的审美需要。

动画艺术作品的生产和消费是一个循环过程,即大量投资——按制作流程分工合作进行生产——个人买票到影院完成消费或坐在电视机前完成消费。

动画的观众按照其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等可分为不同的受众群体,不同的受众群体有各不相同的需要,同一群体中又有许多个性化的需要,因而,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不同需要决定了创造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结构,运用不同叙事方式、造型手段形成多种多样的动画类型,这是动画艺术发展与繁荣的必然趋势。

需要决定投资和生产,产品不但满足了需要而且引导和强化了审美需要的类型。这是动画艺术家与不同受众群体的审美经验交互影响的结果。

3、动画艺术的外在形式与内在形式。

韦勒克和沃伦在他们合著的《文学理论》中指出:“文学类型应视为一种分类编组,这种编组是建立在两个根据之上:一个是外在形式(如特殊的格律或结构等),一个是内在的形式(如态度、情调、目的等以及较为粗糙的题材和读者观众范围等)。”(转引自王亮衡主编《电影学研究》中的郝建的文章《电影类型和中国的类型电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235页)这段话虽然说的是文学类型,也同样适用于动画类型。

动画类型的外在形式由两方面原因形成,一方面,动画是包括各种艺术门类的元素构成的综合性艺术,因此可能显现出多种多样的艺术形态,可能侧重文学,也可能侧重戏剧,这便构成小说式、散文式,或戏剧式的叙事和结构;在运动画面造型上,可能侧重描摹现实,也可能侧重夸张变形,这就形成了写实和虚幻,或介乎两者之间的不同类型。

另一方面,由于动画制作技术不断发展,造型手段日益丰富,传播媒介和方式逐渐多样化,使动画类型的外在形式显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态。

动画艺术的内在形式是创作者的主观态度、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决定的。因而,呈现出英雄主义的、喜剧精神的、轻松娱乐的、探索未来的等等动画类型。

二、动画类型形成的规律及其特点

1、动画类型形成的规律:

第一、动画电影是工业社会产生的艺术,它的创作采取现代生产的组织方式。动画电影生产消费的循环过程是:大量投资——按流程分工合作生产——个人买票观赏完成消费……再投资——再生产——再消费……这样,自然促使制片人的投资倾向于模仿成功的影片,满足观众已有的审美经验,于是《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超人总动员》接踵而来,这种由动画家和观众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审美经验正符合类型动画片的规律。

第二、动画艺术是有诸多元素融汇而成的综合性艺术,因此强化其中某一种元素,并使之充分发挥其优长,便可能形成某一种类型。比如充分发挥戏剧的特长,便成为戏剧型,充分发挥小说的自由叙事,便形成小说类型。

第三、文艺学认为,一种内部元素丰富的艺术可能显现纷繁多样的内部形态,在它发展成熟之后必然出现内部的类别分化。分类之后,便形成了各自封闭的小系统,其内部的发展、变化、运动技巧更丰富、更精美,从而使各种类型都能得到更加完善的发展。

可见,动画类型是由动画生产的外部规律和内部各元素构成比例的变化规律共同作用而逐渐形成的。

2、动画类型的特点:

具体而言,动画家的主观态度、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对动画艺术类型的影响分别表现为:

第一、主观态度又是由创作者的生活阅历、人生意识和心理定势决定的。首先生活阅历是一个人不断接触、感知、识别外在世界的活动过程,也是一个个性形成的过程。阅者,观察也;历者,体验也。创作者在生活的观察、体验过程中,不断地把外界刺激同化到自己的格局之中,形成新的格局,这样便逐渐形成了他对事物的态度和看法。其次,人生意识即是一个人对人生、对人与人交往的准则、对世事衡量的尺度,这便构成了一个人的人生哲学体系,它直接影响着对人、对事的判断和处理。再次,心理定势是一个人由于经验、需要、情绪、认识和文化结构等等决定了他对某些事物产生经常刺激的作用,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心理定势,致使他更关注最适合他的心理需求的事物、现象和类型。

第二、审美情趣是动画家从一定的审美需要出发对各种审美对象产生的主观情趣、态度、兴味、好尚和追求。审美情趣既有个人的独特性,又有多样性,而且往往以主观爱好的形式体现出来。这就决定了动画家选择不同的动画类型或英雄的、或幽默的、或娱乐搞笑的,或忧患人类生存的……。

第三、价值观念是动画家在判断事物、题材及其处理方式的价值大小、高低、宽广程度等的标准,具体表现在社会价值,即对社会前进、发展的意义和作用;道德价值,即对人、对社会、对环境、对自然、对未来的伦理意义和作用;审美价值,即是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人们的审美空间,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影响和塑造人们的心灵。

对于动画家主观态度、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的阐释,有利于我们对于动画艺术内在形式的理解,也有利于探讨动画的不同类型的形成。

美国电影理论家梭罗门在《电影的观念》一书中认为电影类型的特点有三;第一是有继承性,他说:“样式(即指类型)的意思是一部影片配上观众已经在其他几十部以至上百部影片中看到过的地点和人物,”也就是说,相同或相似的环境和人物在许多影片中屡屡出现便逐渐形成了较明显的类型;第二:类型的划分是以“风格”和“地点”相似为基础的,而不是以主题为基础的;第三,类型电影反映了电影的许多特殊规律,每一种盛行过的样式看来都具有某些真正的电影特性。(转引自《电影学研究》第234—235页郝建《电影类型和中国的类型电影》一文)梭罗门关于电影类型特点的看法也适用于动画电影。尤其是第三点强调特殊规律突出绘画样式的不同特征更能表现动画的特殊规律,如中国学派动画的构图、技法、写意、情境等构成独特的动画类型

3、动画类型形成的过程

托马斯·沙兹在《好莱坞的类型》一书认为:类型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创作者、批评家、观众三者共同作用的过程,是表达了三者共同的价值观和理想。

“艺术家把他自己的思想、技巧和能力(就广泛意义来说是他的风格)带进类型,而类型则给他一个对其作品起指导和规范作用的造型形式。”(引自托马斯·沙兹《美国电影中的类型观念》,《世界电影》1984年第6期)动画家以自己的生活理想、价值观念和艺术追求创作出一部动画作品提供给广大观众。观众群众在观看这部动画片的过程中开始分流,有的认可、喜欢、欣赏;有的肯定优点、指出缺点、提出建议;有的非议、排斥、贬责;如果第一类人较多,第二类人也很多,第三类只是少数,那么可以说,这部作品基本得到了肯定。文艺评论家根据社会主流思想、主体价值判断、时代意识、动画艺术审美标准以及观众的反应,进行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在正常情况下,观众的评价与评论家的评价应该是一致的。当然,两者之间也有高与低、雅与俗的差别。但是动画艺术作为通俗文化形式能够给人以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的审美感受就是有益的,值得倡导的,任何不切实际的高雅都是空洞无物的,甚至是不利于动画艺术发展的。动画家根据观众和批评家的评价和建议,保留并发扬其优良之处,克服或弥补不足之处,舍弃不良的东西,进行再创作,虽然人物、环境、故事的外在形态不同,但内在的架构模式却与上一部作品基本相同或相似,再由观众和批评家来评价……。这样,如此反复多次,一种动画类型便由动画家、观众和批评家在三者的不断互动中形成了。某种动画类型一旦形成,它的造型形式不仅对动画家,而且对观众和批评家也起着指导和规范作用,大家都应该以特定类型的艺术特征要求它。因此,可以说,动画类型片造型语言和叙事模式、动画形态的变化是艺术家、观众、生产机构共同决定的。

三、动画类型的实质及其意义

“各种类型的整体(community)既提供了展开戏剧动作的视觉舞台,同时也建立了一个具有固定意义的领域,在这之中,某些特定的动作和价值观受到推崇。”(托马斯·沙兹:《好莱坞的类型》,转引自《电影学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237页)可见,各种类型片各有自己类的特征和类的差别。

所谓动画类型的实质是社会文化观念和审美趣味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