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乱世门口的风流董卓
19607300000012

第12章 世间安得太平道

第十二章太平道

解良城外的官道数万董家铁骑浩浩荡荡准备奔赴广宗城,与此同时,以皇甫嵩为首的大汉兵马在数目上接近十万,早已将广宗城团团围住。

董卓并不急于赶路,他知道一旦他与皇甫嵩汇合,也就意味着朝廷的正规军加上地方部队的兵马数目达到十余万,可是即便如此这一仗并不好取胜。

一则,广宗城中的黄巾军从数目上来讲是官军兵马的两倍有余,而且广宗城中的黄巾军皆是主力。二则,董卓所带的部队皆是骑兵,野战是一等一的好手,可是此时攻城并不能体现骑兵冲锋的威力,战斗力要大打折扣。最后一个原因就是所谓十余万兵马,有皇甫嵩的正规军,曹操的御林军,刘备的幽州军,再加上他董卓的西凉军,这不亚于一个多方联合部队了,其战略配合以及机动性,俨然不足拼死一搏的黄巾军。

实际上,旁人所不知道的一点在于,董卓在等,他在等一个绝佳的出击机会。这一年是中平元年,钜鹿大贤良师张角以已传太平道十年,黄巾起义已经历时十个月。所以,他在等张角去世,等这位开创太平道领导黄巾起义的钜鹿大贤良师的死期。到那时,绝对是进攻的最佳时机。

所以于他而言,把合围的时间略微拖上一拖还是可以的,此时的董卓坐在车内,手中提着一柄刀。那日白洛与华雄比试之后,董卓就一直在琢磨白洛与华雄二人的招式,虽然董卓并不能称得上一等一的武学奇才,但是源于前世骆威惊人的记忆以及现世混迹江湖又征战多年积累下来的杀伐经验,其对于招式的领略还是要远远高于常人。

古人行军自然比不得现在的摩托化部队,所以董卓有的是时间去体会那日白华二人打斗的精髓,细细品味之间虽前世未曾习武,董卓也有了丝丝高手体会,凡夫俗子讲究意气之争,高手对决也是如此。若是用时下九品中正制来评点武夫高低,下三品锻力炼气,中三品养神会意,上三品见微入圣。

常言道见微知著,华雄用竹筷带刀能以意气压制白洛,这正是入了上三品的实力,相较于此董卓更叹服的是实力虽在中三品,但能够以绝妙招式接华雄三招的白洛。这让他想到了前世金庸老爷子在《笑傲江湖》中借岳灵珊之口道出的剑气之争,世上真的可以有凭借招式压制境界的人存在。

董卓手腕轻抖想要模仿白洛的招式,一时完全陷入了对于武道的钻研。

“呵呵,大胖子不行哦,不对不对。”一个清脆宛若雀儿歌唱的声音传了出来。

董卓心中为之一惊,一抬头却只看见了半张脸。定了定神,董卓发现这半张脸的主人并非是什么妖魔鬼怪,而是个看起来非常伶俐的小姑娘,只是此时小姑娘的另外半张脸以及整个身子贴在了马车的华盖上,看上去十分诡异。

倘若此,这小姑娘多半真的是妖魔了,数万铁骑行军,竟丝毫未曾发现多了个小姑娘。董卓倒吸了口冷气,若是此人行刺,自己已经不在人世了。

军队行军,董卓所坐的车只有一个华盖,并没有四周的车篷,他抬起头忽然发现那小姑娘趴着地方有一小片水迹,再看看自己周围放的瓜果点心,心中明白了个七八成,笑了笑道:“是挂着舒服,还是坐着舒服。”

小丫头此时倒垂下整张脸,被发现秘密的她,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那些吃食,伸了伸小手发现自己够不到才作吧。只是整个过程,她都如壁虎一般死死的贴在车盖上。

董卓莞尔一笑,不禁对这个“颇有气节”的小丫头产生了兴趣,他伸出大手抓了几个瓜果递给了那小丫头,小姑娘也不客气接过去就大快朵颐起来。

一番风波,周围的士兵也发现了这个小女孩,只是董卓早早使了眼色,这才一切如常。

董卓看着这小姑娘将手中吃食吃得干净,才开口道:“女侠贵姓。”

那小姑娘看了看董卓似乎对这句女侠很是受用,跐溜一下,倒挂着的身子此时盘腿坐在了陈内,挑了挑眉毛道:“没吃饱。”

对于这个回答,董卓笑的眼睛几乎都看不到了,指了指剩下的点心道:“女侠,都是你的。”

小姑娘看了一眼董卓道:“那是自然,连你都是我的。”

这是个什么状况?

“董将军见谅,劣徒无礼了。”说话间原本就不宽裕的车上,此时又出现了一个人。

小丫头一看那人的出现,当下抓了几块酥饼,又重新逃到了车盖上。

“神仙?”这是董卓心中的第一反应,鹤发童颜,仙风道骨,又具备凭空出现的本事。

那老道似乎知晓了董卓心中所想,笑了笑道:“董将军不必惊恐,老夫不是神仙,老夫也有名字,老夫叫于吉。”

那老道轻咳一声道:“若是老夫没记错,董将军军中还有一位与老夫相识的年轻人,此人是个大才,董将军要好好利用。”

董卓闻言道:“还正要为此事感谢仙长,谢仙长为我留住贾诩先生。”

于吉笑了笑道:“仙长仙长,众仙之长,道士道士,证道之士,得道之人未必成仙,登仙之人又有几人得道,你还是尊称我一句于道士来的顺耳。”

董卓笑了笑道:“我可不敢,只是有一件事我想请教先生。传言,当年张角在钜鹿垂钓,您一步踏出太平经,张角一夜入圣。可是真的?”

于吉笑了笑道:“假的。这种事哪有可能是真的。”

董卓缓了缓松了口气道:“这种事哪有可能是真的,不然您真的成神仙了。”

“不是一步,是七步。”小姑娘奶声奶气的说道。

“什么?”董卓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于吉依旧神色如常,似乎只是做了件寻常小事,他眼神极为狡黠道:“我师徒二人有事前往广宗城,无处落脚,董将军这里既然有吃有喝,还望给我师徒行个方便。”

董卓看了看这二人,闷了半晌,忽然一跃而起揪住了于吉的衣领骂道:“滚滚滚,老子这里不收留你们,明明跟神仙一样,来我这里装神棍,走走,赶紧走,你怎么不飞去广宗城。”董卓抓起于吉,作势就要往车外扔。

于吉一脸痛苦道:“将军切莫动手,贫道话还没说完。”一旁,小姑娘也是可怜兮兮的看着董卓。

董卓一把松开手,坐回了原处,他哪里敢真的扔这位活神仙,只是想要从于吉这里讨些好处,这老头可以说是全身都是宝。

于吉正了正神,恢复起初登场仙风道骨的模样道:“当然,贫道来此也为将军带来了一份买卖。广宗城被围,黄巾军兵败,张角的大限已至,当年他成圣之时,除了老夫的太平经,还得了南华老仙的三卷天书,将军可以去碰一碰运气。”

董卓略一思索道:“这怎么听都像是亏本买卖,我又不学道术,要你那什么狗屁天书作甚,再说,您凭什么肯定我能得到。”

于吉道:“董将军与那张角一样都是身负气运之人,乱世将起,将军不是也有十足的把握要做一方豪杰吗?”

于吉不理会董卓的惊愕自顾自的说道:“你们武人讲究意气,寻常百姓也知道有气数之说,只是气运却并非平凡之人可以窥测,当年楚王问鼎,东周气运被散于江湖,这才有了百家争鸣,各家皆有大才出世。这就好比一个人生了病,需要求医问诊,药到病除。国家动荡不安,百姓遭受战乱之苦,那么国家生了病,就需要各家诸子,提出根治之法,使天下归于一统。还国家一个长治久安,百姓无风无雨。”

董卓似懂非懂,确是不敢打岔。

于吉言至深处道:“各家各派都想一争长短,以天下为棋盘,王侯将相做棋子,互相搏杀。最终大秦一统天下,说到底是秦朝重用多位法家巨子,法度严明,率先跳出了那个时代。秦国最终以为自己胜利了,只是举国上下法令严苛。很快,有了我们的大汉。”

董卓不禁对眼前的这位老头有些钦佩了,后世历史学无数次讨论的问题,没想到一千多年前的思想家也能看的这么深刻。

董卓开口道:“所以,我大汉文景二帝,重视黄老之说,让天下百姓休养生息。”

于吉看了一眼喃喃道:“不一样,不一样。”

于吉继续说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有了仁心,滋养万物,天地视众生平等,不另加干预。同样,圣人视百姓平等,同样不另加干预。天道无为,所以人道同样应该无为,儒家有帝王将相,有了阶级制度,却忘记了要以仁心反补天地,忘记了众生平等。十年太平道,十月黄巾乱,就当是道家给这坐拥天下的儒家提个醒吧。”语毕,于吉神色极为落寞。

董卓不禁哑然,如果连张角都是于吉手中的一枚子,那么他的布局该是如何宏大。

于吉冷冷一笑道:“十年前张角便是如你这般,听我说了这番话,怎么样?怕不怕!”

董卓露出一丝苦笑道:“先生既然找上了董某,那肯定就由不得了我了。只是董某不懂这些,只是觉得自己有一口吃的,就应该让天下百姓也有一口。”

于吉道:“董将军是明白人就好。”

他望了望桌上的茶具,于杯中满满倒上了一杯,递给董卓道:“请将军饮下此杯。”

董卓没有犹豫将杯中茶一饮而尽,只觉得眉心发烫,原来眉心之处竟然生出了一枚枣子般大小的红斑。

于吉笑了笑道:“恭喜将军,已得我太平经,只是将军能领悟几重还要看将军的造化。”

董卓摸了摸眉心,看了看拉自己入棋局的于吉喃喃道:“世间安得太平道。”

他随即又想,张角如果死了是不是就意味着,他这枚棋子被清除了,黄巾军就要散场,随即补上的就是自己。既然是对局,总要是有对手的,于吉的对手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