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乱世门口的风流董卓
19607300000010

第10章 天子诏

第十章天子诏

在场诸人,平凡百姓,董卓一行,白洛四人,无不对二人比试震惊不已。个中缘由,不足为外人道。可以说是“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各有见地。

但是要论最惊讶的怕还是比武的二人,白洛惊讶于看似浮躁、自大的华雄,竟然在临阵之时,依旧能够心无明镜,不染纤尘,一跃进入二品小宗师的地步。

华雄惊讶于白洛年纪轻轻,并无深厚的内家修为,单单靠着三招刀法,接的自己三招、毫发无损,并且他虽将白洛手中兵刃击飞,但是他手中的竹筷此时早已化作尘埃。

董卓起身朝白洛走去,忽然转头盯住身后墙壁上的一丝裂痕,沉吟半晌,似乎觉得大受裨益,暗暗称奇。

其余百姓,此刻显然已经知晓了这位就是西凉军铁骑之主,并州刺史董卓,或许很快就会成为河东太守,也就是在场诸位所有人的父母官。

正如白洛四人所言不假,天下的百姓,对于董卓那是早有耳闻,西凉铁骑出豺狼,而董卓是让这批豺狼认主之人,其残暴手段可见一斑。听闻此人,有着诸多折磨人的法子,并钻研此道,乐此不疲。

而他一行人,其身份就更显而易见,恐怕就是前几日在城头厮杀的西凉诸将。听说这些人那是到一个地方,大姑娘小媳妇没有一个不被糟蹋的。

而这个传闻中的魔头,就在前几刻,掏出金锭请所有人吃酒。尤其是白洛一行人,觉得似真似幻,仿佛做梦。

董卓转身并不知晓身后发生了什么事。

平胸女子忽然来了勇气,起身支支吾吾说道:“董卓将军,我们白哥可没骂你,你别难为他好不好?”

董卓闻言道:“好啊,好啊!不难为他,只是姑娘要委屈你了。”

丰胸女子闻言拔剑道:“董胖子,你臭不要脸,不准欺负我林妹妹。”

董卓一脸坏笑道:“我也觉得她胸前无风景,甚是难受,要不然你跟我们走吧。”

丰胸女子小脸俏红,被气的浑身颤抖,确是支支吾吾绣口难言一句。

白洛轻轻拉了拉二人道:“董将军,白洛认输,还麻烦您不要再取笑我二位妹妹。”

董卓哈哈一笑,拍了拍白洛的肩膀。二位女子闻言,自然知晓董卓不会再为难他们,心中先是一喜,随即又想到董卓刚才调笑之语。这二位佳人自然是未经人事,不由得一阵心跳。娇羞之态,夺魂摄魄。

董卓忙转身,怕再看下去,真的出了别的事情。

他高举酒杯走到酒家老板身边道:“老哥儿,酒是好酒,只是好酒不多令我等杯中英雄感伤啊!”

董卓沉吟道:“不知,老哥,这店中还有多少?”

老板约莫一算,知晓店中尚有四十坛,他本欲开口回答半数。

老板娘抢先道:“董将军还有四十坛。”

老板一阵肉疼,不禁感叹,自家婆娘竟然向着外人,满脸顾影自怜的神伤。

董卓呵呵一笑道:“一坛美酒一锭金,在场诸位乡亲还请见谅,这些酒董某都带走了,我保证解良城今后绝对无风无雨,大家想喝多少就有多少。”

“好!”

平胸女子道:“董胖子,哦,不,董将军你说话当真?”

董卓回头道:“自然当真,这还有假?”他看向女子的胸部,似乎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喃喃道,假的真的太多了。

没有耽搁太多时间,董卓一行人走出酒家,准备回军营。

“白哥。董卓临走前,悄声对你说了什么?”白衣男子问道,很奇怪为何一向处事不惊就连与华雄比拼也是泰然自若的白洛,被董卓临走前的附耳低语弄的心境大乱。

“是啊!白哥。”两位女子也是催促。

白洛却像是黄粱一梦般,任三人如何,未发一言。三人渐渐没了兴致。

来往诸人,要属酒家老板赚了个盆满钵满,约莫过了半刻钟,果然来了数量大车,来拉美酒。领头的校尉果然如董卓先前所言,一坛美酒一锭金。此事不多时便在解良城传为佳话。

酒家老板原本是洛阳人氏,姓杜名小满,据说是小满之日出生,故有此名。

说一段题外话,大家不难发现三国诸将诸谋士多以单字为名,主要是当时之风,双字为贱名,当然这里说的是地位高低,并不是真的说是名字的贵贱。这里面自然要说一下小白也是万分喜欢的一个人物之一,戏志才。这个双字名的人物。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他的生平。

杜小满一边招呼着这些行伍男儿郎搬酒,一遍又一遍嘱咐他们一定要小心。回头对自家婆娘说:“这么多钱,咱们就算是回到洛阳,也不用看你爹的脸色了。”

并未取得家里同意,私自跟着自己丈夫离家十年的女子,似乎是想起了少年时光,一阵神伤忽然又破涕为笑。柔情似年芳二八的少女。

杜小满悄声道:“咱们有钱了,给你爹换个宅子吧,老爷子年老体弱,秋风一起,没多久就凉了,让老爷子过个暖冬。”

女子忽又呜呜然,未语泪先流。抽噎道:“我爹前一阵子还来信,寄来了些银子,说是让娃大些有个书读,别学你一辈子就是酿个酒。”

杜小满抬高声音道:“酿酒,怎么了?不是也赚了四十多锭金子。当然咱们娃是一定要念书的。”

女子捶打着杜小满道:“爹还说,入秋天寒,让你每天别再起早贪黑,着了风寒,家就倒了。”

男子闻言沉默不语,眼眶浸湿。

女子继续道:“你还一口一个你爹,你爹的。”

男子道:“咱们回洛阳吧,去看看岳父大人。女婿成才了。”

女子点点头道:“看把你能的,我还不知道你的心眼,不是我抢了先,这金子可是少了一半。”

女子喜极而泣,不再言语。

杜小满道:“娘子,我近来取汾水酿酒,是另一番风味哟,你要不要尝尝还没有人喝过。”

女子道:“想好名字没有?”

杜小满道:“不如就拿你的名字怎么样?月香,山城中秋夜,明月可生香。”

女子轻笑道:“才不好嘞,这么个名字也不怕别人笑话,不如就叫汾酒吧。”

“好”

汾水缓缓流,新词为君奏。我有一杯酒,足以慰平生。

来搬酒的将士并不知晓所为何事,皆是一个个满脑袋的疑问。

“李校尉,你说这是怎么了?”

刚刚被提拔为校尉的李忠看着抬头问自己的士兵道:“咱们难道不是一块来的吗?”

姓马名三禄的小兵,才年仅十七,两臂长于常人,故而被众兄弟戏称“马猴儿”,马猴儿一脸肯定道:“是啊,一块来的。”

李忠脸色铁青道:“你都不知道,我怎么可能知道。”

李忠刚刚到任,马三禄等人,并不知晓这位新校尉的脾性,故而不敢多言。

李忠忽然想起一句,董卓夜里读书时发的感慨:“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马三禄对这三句话似懂非懂,虽未经人事,不禁想到邻家的青梅女郎,满面春光感慨道:“没想到咱们李校尉,还是个读书人,又可以去别的营吹一波了。”

李忠轻轻提了三禄一脚道:“我哪读过书,是咱们将军说的。”他脸上闪现过与三禄一样的光彩。忽又轻叹道:“早些回去吧,老吕头儿,还等着众兄弟敬酒呢。”

马三禄原本的眉飞色舞一扫而过,面色凝重,忽然高声道:“老校尉,一路走好,解良城内有好酒。”

声色凄怆,满街行人尽低头。

“河东黄巾之乱可平。”站在街角的白洛缓缓说道。

“李肃将军来信,皇甫嵩已完成了河西等地的围剿,已经慢慢开始向钜鹿靠拢。张角事先已做好防备,保留了大部分黄巾军主力在河东。还有公孙瓒等多路人马,按照先前的计划,对张角进行合围。”

李儒念着军报,董卓并无太多反应,这些原本就在意料之中。

李儒接着说道:“主公,据探子来报,原本张角准备将部分部队迁回解良城,这样可以与钜鹿城互为犄角,以作策应。只是我们抢先攻进解良城断了张角的念头。”

此时的营帐中没有了一干武将,只有董卓、李儒、贾诩三人。

董卓依旧让贾诩担任长史之职。

贾诩道:“主公,今日几番举措,让属下打开眼界。”

董卓哈哈一笑道:“看来,咱们贾先生不仅是会出毒计。”

贾诩道:“主公,是想学先秦商公徙木立信,如此一来,解良城中百姓自然会把主公当作城主,所有政令也可畅通无阻,小小四十锭金,却得了这般效果。”

李儒与贾诩相视一眼道:“不仅如此,我等本是长途奔袭攻打河东,即便打下来,论功行赏,这河东太守本不一定会落到主公头上,咱们之前的一切筹谋,还得等庙堂上那些大人们拍板定论。”

李儒自顾自喝了杯水道:“然而如今境况却大不相同,一旦河东百姓与这解良城中百姓一般认您为主,到那时即便没有朝廷亲授的大印,咱们也可以占地为王,朝堂上本就乱,到那时拖他一拖,咱们自然就名正言顺了。”

话至此,李儒忽然开口道:“主公您这茶怎么有这般风味。”

董卓道:“这可是我专门找人依着《桐君录》找的,现在不多,以后会更多更好喝,喜欢,你二人就拿走点,看着分量,给我剩点,我还指着这玩意儿减肥呢。”

李儒与贾诩的言论自然确如董卓所言。

贾诩缓缓开口道:“主公,您是如何想到这般手段,大军不入城给了老百姓安宁,又以四十坛酒四十锭金立信。”

董卓看着这二人不由得心生感慨,董仲舒虽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是现在却依旧是百家所言并存。孔圣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罢,孟夫子说“舍生取义”也罢。或许得等后世一位并不出名的读书人喊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豪言;有一位读书人以一介文人做出“为万世开太平”的壮举。

董卓对李儒道:“放下。”

李儒看着董卓,在看手中的茶杯,虽不知董卓所言为何,不过依旧将手中陶杯放在了案几之上。

“这是什么?”

“茶。”

“茶字怎么写?”

李儒默然无语。

董卓缓缓道:“人在草木间,即是茶。”

贾诩与李儒忽然心底通透,震惊之色溢于言表。

草木尚且有情,况乎人。

正在这时,徐荣忽然来报。

“主公,京城来人了。”徐荣说道。

董卓闻言急忙着袍服带着一干文臣武将,走出辕门。

两辆车,三个太监,一众御林军。

董卓远远瞧见自然心中知晓这是司礼监的印绶太监,正中着红袍蟒服的太监手中拿着黄绢。黄绢虽然合上,但是依稀可以看到后面所绘乃五彩金龙。或许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董卓是个胖子。

那太监远远瞧见董卓,尖声喊道:“原并州将刺史董卓听封。”

董卓几步向前快跑,那公公见状,将圣旨递给董卓道:“董将军现在您就是河东太守了,加封中郎将。”

董卓并未入朝自然不识得此人。

公公道:“董将军,在军中,那些礼数就免了,我可是在军中就听说了您半日就拿下了解良城,英武非凡。”

董卓轻笑道:“公公哪里话,董某也是运气好。”

那太监道:“如今天下,要是多出几人如皇甫嵩与董将军就好了,我也不耽搁你们行军,咱家这句告辞了。”

当下自有人带领,这三位来客好酒招待。

贾诩道:“主公,如今就名正言顺了。”

董卓看着手中黄绢随手递给身旁的李儒自语道:“天子诏,天子召。不中用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