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为历史上的文化传播立下了卓越功勋。正是由于纸的存在,才使古代大量的书画艺术作品得以保存下来,让我们领略到古人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第一节书房之纸
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曾经为历史上的文化传播立下了卓著的功勋。即使在机制纸盛行的今天,某些传统的手工纸依然体现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焕发着独有的光彩。
一、麻纸
我国古代造纸用麻,主要有苎麻和大麻。苎麻是我国的特产,外国称之为中国草。大麻也是我国古老的麻种之一,俗称“火麻”,外国称之为汉麻。麻纸就是以麻类纤维制的纸张,常见的麻纸品种如下:
1.白、黄麻纸
白麻纸正面洁白、光滑,背面稍粗糙,有草秆、纸屑黏附。质地坚韧、耐久,只要不受潮,不会变质。黄麻纸呈淡黄色,一般比白麻纸略厚,性能与白麻纸相似,只是看起来更粗糙一些。无论是白麻纸还是黄麻纸,纸纹(也叫帘子纹)都比较宽,有二指左右,有的纸纹不明显。
麻纸韧性好,有些流传至今的宋、元印本,虽历经千年,犹完整如新。
2.麻沙纸
产于福建建阳麻沙镇。颜色稍黄,纸纹不明显,厚薄、韧性也与麻纸相仿。
二、宣纸
唐代的安徽宣州府,出产一种质地优良的纸,地方官每年把它作为贡品献给朝廷。人们把这种纸按其产地命名为宣纸。
由于宣纸选择原料严格,胶汁使用得法,制造技术娴熟、高超,所以制成的成品质地柔韧、洁白平滑、细腻匀整,色泽经久不变,且不易蛀蚀,便于长期保存。我国唐宋以来的书画作品多采用宣纸,有“纸寿千年”的美称。
宣纸属皮棉纸类,品种繁多,有单宣、夹宣、二层夹、三层夹之分,规格有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丈六等,共有六十多种,常见的有:
1.罗纹纸
颜色有素白、浅黄两种,质地细薄柔软,有明显的横纹,韧性强,看上去与丝织的罗绸相似,故名。宋、元、明、清都有生产,并用以印书。但宋、元的罗纹纸印本,今已罕见。
明、清的罗纹纸印本,有时还能见到。如雍正年间(1723-1735),武英殿本《律吕正义》、席启寓刻的《唐百家诗》等,都是用素白罗纹纸印的。此纸适宜修补善本书或镶裱,也可染成深浅各种颜色,或作书皮,或做护叶。
2.棉连纸
纸质白润如玉,细腻、柔软、匀密,富有绵韧性,无明显纹路。有一种质地极薄的叫“六吉棉连”,也称“汪六吉”,是棉连中的精品,较为少见。棉连纸可用作补书、护叶、镶书和衬纸,尤宜作为金镶玉的材料纸。染色后还可以做书皮等用,也用于拓碑帖。明末清初比较考究的印本,也采用棉连纸。
3.玉版宣
色白,质细而厚,吸水性强,韧性比棉连纸稍差。清末民初印制的印谱、书册、画册等,经常采用。
4.单宣
亦称料半。它比玉版宣薄,颜色洁白,质地均细,性质绵软,韧性较好,有纵横帘纹,印书美观大方。晚清至民初印的书籍多有采用。它亦可用于裱潢,做覆背纸;还可以染成磁青或古铜色,做封皮。
5.夹连纸
比棉连纸稍厚,但不如棉连柔软。遇到厚纸书可用以镶书,也可用以修补明代厚棉纸图书,或做护叶用。
三、棉纸
南方称之为皮纸。系以楮树皮等为原料做成的高强度纸。质地细柔,纤维较多,极有韧性。从纸的纵面顺撕,它的断裂处有参差不齐的短纤维,因而叫棉纸。明代前期印书多用棉纸。
嘉靖以前的棉纸比较细薄,隆庆以后的棉纸略显粗糙而较厚,用棉纸印书的比重也大为减少。清初还有少数棉纸印书,以后就少见了。主要品种有:
1.河南棉纸
产于河南,故名。纤维细长,色泽白中带黄,厚薄很不均匀,质地较粗糙,但松软如棉,富有韧性。河南当地有用以印书的,古书修补中可用作书页溜口,托裱槽配较脆的书籍;也可做订书用的纸捻钉,或做套扉页用的护套;还可以染成旧色,代替旧纸使用。这种纸张有大小两种之分,大张质地稍厚,小张质地稍薄,但功效相同。
2.贵州棉纸
产于贵州,故名。它比河南棉纸厚,尺寸也大。纸的颜色稍呈灰白,厚薄均匀,但棉性大,纤维粗,质地松软,经久耐用。用来印书则不太美观,所以未被广泛采用。
清末贵州、云南有些书是采用这种纸印的。在古书修补中,其用途大体与河南棉纸相同。
3.迁安棉纸
产于河北迁安县,故名。俗称茅头纸。颜色灰白,质地厚松,略呈棉性。民国初年一些民间启蒙读物,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即以此种纸印行。
4.上海棉纸
质地薄而细腻,其性能接近河南棉纸,产于浙江、安徽、江西等地,集散于上海,所以统称上海棉纸。在修书中用以修补书口最为合适。风伤的书需修补浆衬时,用这种纸效果很好。近几十年来,河南棉纸的产量很少,裁连口纸条或裱书的用纸,多以上海棉纸代替。
由于这种纸质地薄而细腻,棉性又好,用它裱过的书,既牢固又不增加厚度,书页也不会发硬,所以是古书修补中不可缺少的材料。
5.库笺纸
有白、黄两色,韧性极强,纸质有厚有薄。纸幅都是67厘米×67厘米,清代宫内常用以做包装纸,民间流传很少。1930年北京故宫博物院曾用它影印过一些字帖画册。明、清两代,内府多用厚库笺纸染成磁青色装订书皮,通称“库磁青皮”。有时还用以缮写佛经,五彩套写,颇为美观雅致。
6.藏经纸
这种纸呈黄褐色,近于茶色。质地厚硬,略有棉性,不透明。宋、元、明刻印的释道经典多用这种纸。唐人曾用以书写佛经,故名。现多用作装裱善本、珍本书的书签。
四、竹纸
竹纸因为颜色略呈黄色,故又称“黄纸”,品种繁多,主要有:
1.毛边纸
亦称南毛边,颜色米黄,多产于福建。纸的正面光滑,背面粗涩,韧性较差。《常昭合志稿》卷三十二中说:“天下购善本书者,必望走隐湖毛氏(指明代藏书家毛晋)所用纸,岁从江西特造之,厚者曰‘毛边’,薄者曰‘毛太’,至今犹沿其名不绝。”这大概是毛边纸名称之由来。清代印书用纸很大一部分用的是毛边纸。古书修补中一般用来裱书皮,做衬纸或护页。也可以染做磁青、占色书皮。
2.毛太纸
亦称南毛太纸,福建、浙江、江西都有出产。颜色浅黄,性能与毛边纸相仿,但纸幅较小,略薄。性质柔和,厚薄粗细稍有不匀,有明显的帘纹。因纸面清洁、光滑,清代中期以后用以印书的较多。毛太纸是修补旧书的必备纸张,补、镶、裱托竹纸书均很相宜。染色后也可以作为旧纸的代用品。
3.连史纸
产于福建连城,故名。有大、小两种,分别称“大连史”、“小连史”。连史纸原料中有一定比例的韧皮纤维,故有人把它列入棉纸类。但现今制造的大连史纸原料中竹子占的比例很大,所以也可列入竹纸类。这种纸洁白匀净,正面光滑,背面粗涩发滞,但没有草屑黏附。纸料细而耐久性强,与棉连相似,唯韧性稍逊于棉连。托墨、写字易洇,清代乾隆以后用以印书者较多。它是修补装潢古书的必备纸张,用作普通线装书的补镶、衬或扉页均可。尤其适宜做竹纸书籍的扉页,但不宜用作书皮。
第二节纸用清供
一、镇纸
镇纸,即指写字作画时用以压纸的东西。最初的镇纸是不固定形状的,如今常见的多为长方条形,因故也称作镇尺、压尺。
镇纸的起源是由于古代文人时常会把小型的青铜器、玉器放在案头上把玩欣赏,因为它们都有一定的分量,所以人们在玩赏的同时,也会信手用来压纸或者是压书,久而久之,发展成为一种书房文玩——镇纸。
从历史上,镇纸正式进入书房应当不晚于南北朝时。《南史·垣荣祖传》记载:“齐(即高帝萧道成,427-482)尝以书案下安鼻为楯,以铁为书镇如意,甚壮大,以备不虞,欲以代杖。”如果按照这种说法计算的话,镇纸至今已逾一千五百多年。
宋元及以前的镇纸甚少有传世品,幸好书籍文献中多有论及。唐杜光庭《录异记·异石》载:“会稽进士李眺,偶拾得小石,青黑平正,温滑可玩,用为书镇。”宋张镃诗:“三山放翁宝赠我,镇纸恰称金犀牛。”宋周密在《武林旧事·车驾幸学》中记载:“……内宫进牙界方。”宋岳珂《槐郯录·镇小殿子》载:“御前列金器,如砚匣、压尺、笔格、糊板、水漏之属,计金二百两。”从形状上看,镇纸,多为尺状,明朱之蕃诗:“文木裁成体直方,高斋时半校书郎。”材质有木、铜、玉、石等。
清代镇纸材质较明代增加了瓷、象牙等,仍以尺形为主。铜因其体重为镇纸较为普遍,《文具雅编》载:“铜者,有青绿虾蟆,遍身青绿;有蹲虎、蹲螭、眠龙;有坐卧哇哇、有镏金辟邪、卧马,皆上古物也。”就目前所见明代镇纸来看,其形多为尺状,上有兽钮,与文献记载相符,如铜虎钮镇纸,长方尺形底座,上有蹲虎一头,虎头雕工细腻写实,虎尾写意粗犷。
清代铜镇纸在沿袭明代风格的同时有所创新,特别是随着工艺技术的进步,装饰味道十分浓郁的镇纸开始出现,可谓集观赏性与实用性于一器。如铜鎏金珐琅镇纸,为清代中期制品,铜胎鎏金,然后用珐琅直接涂画在金属胎上,纹饰细腻真实,颇似瓷器中的粉彩,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为文房珍玩中的精细之作。
二、裁纸刀
集实用与美观于一身的裁纸刀,一直是文房收藏的重要品种之一。据说1949年广东解放时,叶剑英主管军政大事。办公桌上有两件他十分喜爱的文房用品,一件是瓷笔筒,另一件就是象牙柄的裁纸刀。叶帅常用它拆看公文,可谓刀不离手。文人之所以如此喜爱裁纸刀,不仅是因为自古以来就有“君子武备”的说法,更因为裁纸刀的精湛工艺,可以体现出其主人的身份。
在目前的拍卖市场上,成交价最高的就是在2005年北京翰海春拍时,一把估价仅为25000~35000元的清乾隆时期的竹黄浮雕夔龙纹象牙纸刀,其成交价达到了21.45万元。这把纸刀以竹黄做柄及鞘,再以象牙为刃,整器贴棕色竹黄夔龙纹饰,匠心独运,包镶拼贴技法精绝,包浆亮丽,集实用与美观于器身,是少见的文房精品。
竹黄是以楠竹为材,去除竹青和竹肌,所留下如纸般的竹黄片,并经煮、晾、压等流程。再施以刻、贴繁复工序而成,盛行于清代乾隆年间,宫里的竹黄器除呈贡品外,也曾召匠入宫制作。
从目前的拍卖市场来看,纸刀的刃基本上都是以象牙制作,但在柄及鞘上,除了使用竹黄之外,还有其他材质的。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虽然在拍卖市场上也不乏镶翠、镶宝石的裁纸刀,但投资者似乎更青睐那些竹木材质的。这大概印证那句话: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