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交际心理学
1959800000005

第5章 练就交际口才:能言善辩的语言艺术(4)

我们日常生活中,只要不满足于“惯性表达”,善于说话前先在脑子里打个“弯”,这时说出来的话也许就俏皮得多。说一个人思想很保守,不听劝,就说“他呀,榆树疙瘩,不开窍”就风趣得多。

幽默作为一种“错位”语言艺术,常常运用意外的甚至“驴唇不对马嘴”的移植或组合,构成令人捧腹的幽默,因此要突破常规思维,这样才能巧发奇中。平时要多留意以“错位”为特征的幽默言语,但要注意,幽默的俏皮话并非格调低下的哗众取宠,表达时要恰到好处。

多用则令人生厌,近于油滑。幽默风趣的目的是“激活”信息输出机制,调剂人际关系,绝不是不顾场合的挖苦和嘲弄。高明的风趣和幽默益智明理,折射出一个人的美好心灵,它是以不损害别人为前提的。

说自己的缺点是一种自嘲,但这不是自轻自贱,而是一种豁达开朗和返朴归真的人性美的体现。有时趣说自己也是一种高妙的应变技巧。

1860年,美国大富翁道格斯作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公开羞辱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林肯:“我要让林肯这个乡下佬闻闻我们贵族的气味!”后来,林肯这个没有专车、乘车自己打票或乘朋友提供的耕田用的马拉车的总统候选人,在发表竞选演说时这样介绍自己:“有人写信,问我有多少财产。我有一个妻子和三个儿子,都是无价之宝。此外,还租有一个办公室,室内有办公桌一张、椅子三把,墙角还有一个大书架,架上的书值得每人一读。我本人,既穷又瘦,脸蛋很长,不会发福。我实在没有什么可依靠的,唯一可依靠的就是你们。”

注意说话时的忌讳

说话能给自己带来幸福困难,但说话招惹祸端的却很容易。所以,明智的人,对人总是唯唯诺诺,可以不开口,便三缄其口。比方你对他谈起了有隐私的事情,而他的秘密又唯恐人知,你的说话,偏在无意中,说着他的隐私,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认为你是有意揭破他的隐私,恨你入骨,这是说话的第一忌。

朋友做的事,别有用心,他的用心,极力掩蔽,不使人知,如被人知道,对他必有不利。如果你与他一向熟悉,对他的用心知之甚深,他虽不能断定你一定明白,终是对你十分疑惑,十分妒忌,你处此困难境地,既无法对他表明不知道,也无法表明决不泄漏,那你将何以自处呢?我想你唯一的办法,只有假作痴聋,绝口不提,这是说话的第二忌。

别人有图谋企图,你恰参与其事,作为决策,从乐观方面说,你是他的心腹,从悲观方面说,你是他的心腹之患,你虽谨守秘密,从不提及此事,不料别人猜得其情,而泄之于外,那么你是无法辩白泄露的嫌疑,在毫无办法时,你只有多亲近他,表白自己的真心,同时设法查出泄露的人,这是说话的第三忌。

别人对你还不十分了解,没有十分信任,你偏力求讨好,对他说极深切的话,即使采用你的话,实行结果,并不理想,他一定疑心你是有意捉弄他,使他上当,即使实行结果很好,对你未必增加好感,以为你是偶然看到,实行又不是你的力量,怎好算你的功劳,所以你还是不说话的好,这是说话的第四忌。

你知道他人的罪过,过错全在于他自己,不惜直言相劝。他本觉内疚,唯恐人知,而你却去揭破,自然令他十分羞惭,则往往由惭愧而生愤恨,由愤恨而与你发生冲突。所以,你还是不说的好,即使劝告,也以婉转为宜,这是说话的第五忌。

如果你上司的成功是你的功劳,你的上司会深恐好名誉被你抢去,内心自会惴惴不安。你明白这种心理,就应该到处宣扬,逢人便说,极力表示这是上司的上司有方,是上司的远见,一点也不要透露你有什么能力,这是说话的第六忌。

别人能力所做到的事,你认为应该做,而强迫他必须去做;对于某件事,他正是箭在弦上,骑虎难下,而你认为不应该做,令必须中止。如果你这样做,都是强人所难,与人情相反。你认为朋友那一件事该做或不该做,在道义上,应该进言相劝,使他自己觉悟,自己去行动,自己去中止,这才是上策,万一他不愿接受你的劝告,你也只好相机而作,适可而止。遇事强求,徒伤感情,这是说话的第七忌。

打断他人的谈话或抢接别人的话头,这是谈话的第八忌。

注意力不集中,让别人多次重复说过的话,这是谈话的第九忌。

强调与主题风马牛不相关的细枝末节,使人生厌,这是谈话的第十忌。

克服成功说话的障碍

1.锻炼你的胆量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训练说话胆量的前提。说得具体一点,就是要求说话者既不能盲目自信,也不能妄自菲薄,而应不骄不躁,不卑不亢。

生活中,像哑巴一样不能用嘴说话的人毕竟寥寥无几、屈指可数,所以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说,并非对谈话之事一窍不通。但是,我们一般的人也不能说是很会说话、很会驾驭语言的人,尽管大家或多或少有些长处,懂得些谈话的常识与方式,但很少有人去郑重其事地、科学地分析过它、研究过它。所以对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或多或少在某些场合具有不敢说话的毛病。

下列20个问题是影响提高你说话胆量的因素:

(1)我口齿清楚吗?

(2)我的声调是否悦耳?

(3)我是否见了别人就觉得好像无话可说的样子?

(4)我是否在某些人面前就有很多话说,而在另一些人面前就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呢?

(5)我是否遇见别人不同意我的意见时,我只是再三地重复我已经说过的话呢?

(6)我是否喜欢与他人发生争论?

(7)我是否常常被别人认为“固执”呢?

(8)我是否常常忘记他人的姓名?

(9)我是否常用一些不文明的语言?

(10)我是否一开口说话就会使别人产生反感情绪?

(11)我是否不能运用不同方式来对不同对象谈同一个问题?

(12)我是否很难找到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

(13)我是否常说些令人禁忌的话?

(14)我是否在谈话中不注意敬老尊贤?

(15)我是否未留意自己跟人谈话的态度?

(16)我是否根据别人的态度来调整自己的态度?

(17)我是否不能引起别人的发言?

(18)我是否不能使谈话很顺利地进行而不中断?

(19)我是否能够很自然地改变谈话题材?

(20)我是否不知道应该在何时结束我的谈话?

如果你照如下方法坚持练习3个月,其说话胆量便可得到惊人的提高:

用一个笔记本逐项地记下上面的每一个问题,并把自己过去的经验如实记录下来。例如,记下来究竟自己在什么人的面前不敢说话,找出原因;再仔细想一想,记下自己跟别人谈话时的情形;然后记下自己认为应该最先要改进哪一点。若说话者照此坚持做下去,一边看笔记本,一边研究自己的情况;一边看笔记本中所讲的20个问题能否解决,一边又把自己所得的经验记在笔记本上,这样就功到自然成了。

2.消除恐惧感

有的人一站到讲台上,脸涨得通红,两腿微微颤抖,说话的声音变调,呼吸也显得急促起来。唯一能感觉到的是心跳加快,脑子里一片空白,早已背熟的词句全都飞得无影无踪。这是一种由自卑和消极心态引起的胆怯病。胆怯病大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精神失常的病态,一种是个性上的自卑心理。对大多数人来说不是生理上有什么毛病,而是害怕紧张的心理引起了脸红、心跳、胃痉挛和出汗等生理上的变化。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必然会刺激感应神经系统,使之开始分泌出过多的肾上腺素,使机体处于警觉和紧急状态。于是,人体内就发生了异常的变化,而一系列的生理变化都会在人的面部和身体表现出来。一般来说,这是心理素质问题,并不是天生如此。

胆怯恐惧心理比世界上任何事物更易击垮一个人。这不是生理病态,而是心态消极。这说明解决口才与交际的问题,改变消极心态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

因此,日常生活的闲聊,让人感到轻松,没有约束,不需要担心,没有一个人会在聊天的时候,觉得紧张或压抑。

但在正式场合谈话却不一样,需注意:

(1)先得注意讨论的事情为何。

(2)要依照某些规定或约定来发表意见。

(3)不能随自己高兴任意发言,也不能随便改变话题。

(4)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把该说的话说完。

(5)自己要尽量把所有的话用最准确简洁的方法说出。

(6)不能随意使用方言。

(7)要注意自己的用语。

(8)不可使用不常用的代表性符号或暗号。

(9)在公开场合所说的话应尽量避免重复。

(10)说话之前要多考虑,以免让人误会你的意思。

(11)必须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如果引起别人的反驳或质问,要能加以补充或说明。

(12)有时候,你所说的内容会被留着记录,日后被“文字化”或“印刷化”。

(13)不宜有含糊不清的言语、不负责任的说法以及不实的传说或笑话。

可见,在正式场合谈话前要花大力气做许多准备工作,而在一般的情况下,人们都来不及准备,或者即使准备了,自己也很难感到满意,于是往往说话前没有把握,这样就必然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并出现喉咙干涩、呼吸急促的现象。

所以,用什么样的方法,说什么样的内容,也就是如何组织演说或公开发言的内容,是我们在发言之前所必须先要想到的。很多人都为此感到过困惑,不知从何着手进行组织。其实,并没有什么值得害怕的。只要我们牢记了正式场合谈话的特征,并灵活自如地运用它们,就一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总之,对一般人而言,在人前发表谈话,最好的态度就是:不要太高估自己,不要在乎别人,就算献丑,又何妨。如果能这样大胆地放下包袱,放松自己,就一定能消除紧张、恐惧的不健康心理,大胆地说话。

3.要敢于说话

锻炼口语必须从开口说话开始,一直沉默寡言的人,怎么也练不出好的口才。无疑,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具有从容自如的说话信心,渴望自己能展示超凡脱俗的说话魅力。但我们须知,说话的信心和魅力如何,与说话的水平和技巧是休戚相关的。敢于说话而不善于说话,不行;善于说话而不敢说话,也不行。只有既敢于说话又善于说话,才能如虎添翼,锦上添花,产生良好的交际效果。

所谓“会说话”,亦即善于说话,意指说话者能够准确自如、恰到好处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意图等;能够把道理讲得条理清楚、形象生动;能够轻松自然、简洁明了地使他人听清和理解自己的话语。同时,善于说话者能够从与他人的交谈之中,测定他人说话的意图,得到有效的启迪;而且还能够通过谈话,增加自己对他人的了解,跟他人建立深厚的友情。由此可见,是否善于说话,与是否敢于说话,二者均举足轻重,不可偏废。

是否敢说又善言,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事业乃至闲暇娱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生活中,敢于说话又善于说话的人,处处都受人喜爱和欢迎。他能使许多本不相识的陌路人走到一起,携手共进;能使许多志趣各异、性格有别的人互相了解,互相感觉彼此的需要;能够排难解忧,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误会与隔阂;能使愁苦烦闷、郁郁寡欢者得到安慰,使悲观厌世、不思进取者得到鼓励;能够让周围的人变得更快乐、思维更活跃。

敢于说话又善于说话的人,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来说服他人,使工作顺利进行,左右逢源。可以说,说话的自信心与说话的魅力,是一个事业出色的成功人士的必备条件。

在闲暇娱乐中,敢于说话又善于说话的人,能随时随地给生活增添乐趣。无论是朋友结伴,还是与家人相聚,他都可以使人快快活活,令大家感到更多的乐趣。

生活中,我们也常看到许多不敢说话、不善言辞的人所遇到的难堪、尴尬情形。他们说话不能准确、完全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图,让听者觉得十分吃力费神,这样就造成了交际上的种种困难,影响工作,影响生活,同时也给自己带来诸多苦恼。

敢于说话又善于说话的人,总是使人清清楚楚地明白自己的意图,而不敢说话又不善说话的人,则经常使人产生误解;敢于说话又善于说话的人,总可以很愉快地在各种场合取得成功,而不敢说话又不善说话的人,却不容易在谈话中使人信服,因而往往成为失败者,十分狼狈。由此可见,如何提高自己的说话信心和增强自己的说话魅力,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学会委婉地拒绝他人

中国的语言丰富多彩、千变万化,要想完全驾驭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说“不”吧,它表达否定的意思,但并非所有的否定都要用它来表示。现实生活微妙复杂,你既可以斩钉截铁地拒绝某人的无理要求,说一声“不行!”你也可以态度鲜明地在会议表决中表明“不同意”;但当你的女朋友兴致勃勃地邀请你去郊游,而你偏偏有要事缠身无法接受邀请,这时你该怎样去回答她呢?难道也是生硬地说一声“不行”这两个字吗?类似的情况恐怕远不是这几种吧!

谢绝人家的请求,否定人家的意见,往往需要委婉的表达,这样既能使对方接受你的意见,又不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当你准备说“不”时,要学会让“不”有一幅可亲的面孔,拒绝别人的艺术在于减少别人的不快。不妨采取下列14种策略和口气来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