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交际心理学
1959800000003

第3章 练就交际口才:能言善辩的语言艺术(2)

在口才理论知识指导下,进行严格、刻苦的训练和长期口语实践的体验,才是掌握口语表达技能、提高口才水平的唯一正确的成功之路,这也是古今中外一切口才家成长的共同道路。即便是先天条件有些不足,只要经过刻苦的实践锻炼,也能获得非凡的口才。

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小时候有过严重的口吃,说话困难,在校读书常常被同学作弄,因而心里十分难受。后来,他认真分析了口吃的原因,发愤学习说话,而且经常到深山去练习大声说话,放声歌唱、朗诵,还力争上台演戏,从各个方面进行锻炼,结果取得了成功,既克服了口吃,还练出了一副好口才。因此,只要勤于实践锻炼,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5)提高随机应变能力

谈吐不俗、能言善辩、文采飞扬、不慢不火的言词总是让人身心愉悦,结结巴巴、罗罗嗦嗦、语无伦次、言之无物的谈吐很少不令人讨厌的,这就是社交场合为何会有人与人差别的原因所在了。

一位美国朋友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所在的公司要招考一位打字员。初试录取了两名,最后面试时再决定录用其中一人。这两人,一位是华裔,一位是西班牙人。他们打字能力是:西班牙小姐每分钟30字,华裔同胞每分钟70字。但是,考完之后,这位传统的中国女子,安静地等在门外,而西班牙小姐却径直闯进主管人的办公室。她声称自己打字技术一向快速准确,只是当时太紧张了,没考好,但是,这份工作对她太重要,她非得到不可。最后结果,主管人录用了她。而那位打字技巧高于西班牙的华裔女士,却在胸有成竹地静候佳音中,失去了机会。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双向选择的就业时机要求我们:“充分地发挥你的口才,就有可能得到一份好工作;否则,就会失去良机,甚至影响你的一生。

中央电视台的年轻节目主持人杨澜是一颗耀眼的新星。1991年9月19日晚,杨澜在广州市天河体育中心演出。节目进行中,她在下台阶时不慎摔了下来。这是众目睽睽下的一个十分意外、令人难堪的事故。她该怎么办呢?全场都为她捏着把汗。

但杨澜很沉着地爬了起来,镇定自若地对台下观众说:“真是人有失足,马有失蹄呀。我刚才这个狮子滚绣球的节目滚得还不熟练吧?看来这次演出的台阶不那么好下哩!但台上的节目会很精彩的。不信,你们瞧他们!”

杨澜在以其清纯流畅的节目主持艺术,使全国亿万电视观众为之倾倒的同时,她在处理生活中的一些“突发事件”时,那敏捷的思维、清纯的风格、应付自如的流畅口才,同样令人敬佩。

上面几个方面为渴望获得口才的人们指明了一条正确、科学的道路。只要我们遵循这样一套培养口才的方法,出口成章的美好愿望就一定会变成现实!

人人都能把话说好

任何人的言语水平都不是天生具备的,无数事实证明,言语能力需要通过学习和训练逐渐提高。谁也希望把话说好,自己表达得清楚,人家听了舒服。谁也能把话说好,你也一样。

举世闻名的拿破仑,不但是一位军事家,也是一位演讲家。他的军事才能可能来自天赋,但他的演讲才能却来自后天的不断学习和训练。他秘书在后来的回忆录中讲到,拿破仑在上厕所的时候,也经常蹲在马桶上喃喃自语,主要是在训练嘴巴肌肉的灵活性,掌握语速、语调。正是不断的刻苦训练,才使他成为一流的演说家。

一般来说,你若能在下列方面努力,你的言语能力就可以提高:

⑴广博的知识。一个人不可能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但不能没有广阔的知识面,如果知识面狭窄,就会妨碍表达。尤其是做营销和商务工作,最适合知识面宽阔一些的人。掌握的知识越多,就越能与客户找到知己般的共鸣话题,感情就容易贴近、融通,大大增加交易成功的机会。

⑵培育自身的风格。风格就是特色。风格从模仿开始。如果仅仅是学习某人或某种方式,永远都不可能成为你自己。凡是有较强言语能力的人,都有自己的特定风格。较强的言语表达能力是指在说话的时候,言语清楚、流畅、富有感情。你如果感觉能力有限,就应该好好训练一下,从基础表达开始,然后是流畅性,接着是逻辑性、风趣感等等,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与众不同的风格是说,言语富有人情味,风趣性,幽默感。谈论同一话题,不同方式表达,效果就截然不同。例如向理发店销售空调,甲说:“上司,我这空调价廉物美,挺不错,你买一台绝对划得来。”乙说:“上司,你这里生意真好啊!如果,你的空调配得好,生意会更好。”丙说:“上司……你现在的空调至少使用有八年了。这1匹的电能完全不能解决你这15平方米的供暖,而且对客人、员工和您自身的健康不利,更不好的是这样旧的空调随时可能短路引发火灾。我手头的产品可以让你消除一切忧虑……”可以看出,丙说的话最有可能打动上司。他的话有理有据,为上司的健康,为店铺的安全考虑,从情感上就能让人接受。

⑶灵机应变。会说话的人,始终有一根主线贯穿整个谈话过程。无论中途发生多少变异,最终他能回到他原来的那个点上。有的人与别人谈话时,就好像墙上的稻草一样,风吹两面倒,别人抛出一个观点,一听,觉得有道理,马上就在心里否认了自己的提法,接着就是心里发怵,跟着别人的思维走了。讲话有谱的人不一样,在讲之前他就拟定了一个思路,在跟别人谈话时,他会按照这个思路行事,中途针对不同的见解,他会进行有效的应变,最终把谈话对象引到他的那个思维圈子里去。

惠盎是个书生,一次他去拜见宋康王的时候,康王对他的谈话极不感兴趣,不时跺脚,大声咳嗽,最后康王终于忍不住了,说:“我喜欢的是勇武有力的人,不喜欢行仁义的人,你快走吧,我不想听你的废话。”惠盎说:“我只问你一个问题,你乐意回答吗?”康王说:“你问吧。”

惠盎说:我有这样的道术,使人虽然勇猛却刺不进你的身体;虽人有力,却击不中你。大王你难道无意于这种道术吗?

康王说:好!这是我想要听的。

惠盎说:虽然刺不进你的身体,击不中你,但你还是受辱了。我有这样的道术:使人虽然勇武,却不敢刺你,虽然有力却不敢击你。大王你难道无意于这种道术吗?

康王说:好!这更是我想知道的。

惠盎说:那些人虽然不敢刺,不敢击,并不能说明他们没有这样的想法啊。我有这样的道术:使人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想法。大王难道无意于这种道术吗?康王说:好!这正是我所希望的!惠盎说:那些人虽然没有攻击你的想法,但是能够使他们爱你则更好了。使他们爱你胜过了孔武有力,居于上面说到的三种有害行为之上了。大王你难道无意于这种道术吗?

康王说:这是我想要得到的!

惠盎说:孔子,墨子的品德就能这样。孔子,墨子他们没有领土,但却能像君主一样得到尊荣;他们没有官职,但却能像当长官一样受到尊敬。天下的男子女子没有谁不伸长脖子,踮起脚跟盼望他们,希望他们平安顺利。现在大王你拥用兵车万辆,如果你是想使百姓爱你却不是想靠用武力征服四方之敌,那么,百姓对你的爱戴就能远远超过孔子、墨子了。

宋王无话可答。

此例说明,要想说出的话有人愿意听,就要善于抓住人心。在言谈的过程中间可能出现意外情况,但是,只要你能冷静应对,击中对方在意的要点,也能使对方慢慢接受你和你的言谈。

说话不仅仅要正确,更重要的是让人听了舒服,至少不产生抵触情绪。

1.言语的要求--礼多人不怪

言语的总要求是:文明、礼貌、准确。言语是谈话的载体,言谈者对它应当高度重视,精心斟酌,这是不言而喻的。

(1)说话要说文明的话。

作为有文化、有知识、有教养的现代人,在交谈中,一定要使用文明优雅的言语。

(2)礼貌言谈易融洽

在谈话中多使用礼貌用语,是博得他人好感与体谅的最为简单易行的做法。所谓礼貌用语,简称礼貌语,是指约定俗成的表示谦虚恭敬的专门用语。

(3)准确言语,为沟通搭好桥

在交谈中,言语必须准确,否则不利于彼此各方之间的沟通。

2.话题选择好,双方都明了

谈话的话题、主题,它所指的是谈话的中心内容。一般而论,言谈的主题多少可以不定,但在某一特定时刻宜少不宜多,最好只有一个,才有助于言谈的顺利进行。在谈话之中,以下话题都是适宜选择的:

(1)既定的主题。

既定的主题,即交谈双方业已约定,或者其中一方先期准备好的主题。

(2)高雅的主题。

高雅的主题,即内容文明、优雅,格调高尚、脱俗的话题。

(3)轻松的主题。

轻松的主题,即谈论起来令人轻松愉快、身心放松、饶有情趣、不觉劳累厌烦的话题。

(4)时尚的主题。

时尚的主题,即以此时、此刻、此地正在流行的事物作为谈论的中心。

3.表达得体,不好听的话也能说得耐听

为了使自己的表达更确切,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在什么时候,使用什么样的言词,需要事先做些准备才行。

⑵避免使用太生涩的语句。

⑶以铿锵有力的语调来说明。

⑷绝对不要使用歧视用语。

⑸莫用不堪入耳的言词。

谈话的表情要自然,语气和气亲切,表达得体。说话时可适当作些手势,但动作不要过大,更不要手舞足蹈,不要用手指指人。与人谈话时,不宜与对方离得太远,但也不要离得过近。

参加别人谈话要先打招呼,别人在个别谈话,不要凑前旁听。若有事需与某人说话,应待别人说完。有人与自己主动说话,应乐于交谈。第三者参与说话,应以握手、点头或微笑表示欢迎。发现有人欲与自己谈话,可主动询问。谈话中遇有急事需要处理或需要离开,应向谈话对方打招呼,表示歉意。

谈话现场超过三人时,应不时地与在场的所有人攀谈几句。不要只与一、两个人说话,不理会在场的其他人。也不要与个别人只谈两个人知道的事而冷落第三者。如所谈问题不便让旁人知道,则应另找场合。

在交际场合,自己讲话要给别人发表意见的机会,别人说话,也应适时发表个人看法。要善于聆听对方谈话,不轻易打断别人的发言。一般不提与谈话内容无关的问题。如对方谈到一些不便谈论的问题,不对此轻易表态,可转移话题。在相互交谈时,应目光注视对方,以示专心。对方发言时,不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或注视别处,显出不耐烦的样子,也不要老看手表,或做出伸懒腰、玩东西等漫不经心的动作。

4.距离产生特别的美

交谈双方根据亲疏关系及场合保持适当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有助于交谈愉快进行。

(1)空间距离。

空间距离指人们在谈话时相距的空间。谈话时距离太远会使对方误认为你是在嫌弃他,太近又会侵略他人的个体空间,使对方不自在,因此太远太近都是失礼的。一人与多人的交谈,谈话对象不太固定,相互的距离一般在2米以上。熟人交谈,距离一般是l米。陌生人则在1米以上。交谈交谈对象为关系很密切的朋友,距离在0.5米左右。与爱侣或挚友,因为谈话内容属隐私,需“交头接耳”、说“悄悄话”,故彼此间的距离很近,甚至亲密无间。

(2)心理距离。

俗话说得好:“过于亲近易生侮慢之心。”人与人之间往往会因为失去分寸而发生许多遗憾,其实这都是可以避免的事情,只不过人们通常都会因太过亲近而忘了应守的界限,在说话或行动上乱了方寸,让许多原本十分要好的朋友,转眼间成了见面不相识的陌生人。

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以保交往安全,与人说话亦然。

学会技巧性地赞美别人

爱虚荣是人人共有的特点,其特点往往是在他们觉得做没有多大把握的事情时,极乐意看到自己在这些没什么把握的事情上表现不凡,获得别人的称赞。当你对他们这些没把握的事情中任何一桩加以颂扬时,都会发生你所期望的功效。

吉斯菲尔伯爵说:“各人有各人优越的地方,至少也有他们自以为优越的地方。在其自觉优越的地方,他们固然喜爱得到他人公正的评价。但在那些希望出人头地而不敢自信的地方,他们尤喜欢得到别人的恭维。”

沃普尔是一位非常精明强干的人,吉斯菲尔对他评价道:“他的才干是不容别人恭维的,因为对于这一点,他自己知道得很清楚。但他常常自恐在对待女人方面,是一个浮滑之徒,而愿意别人说他温文尔雅。因此,他在这一点上是极易被人恭维奉承的,这也是他常常爱好而且经常与人交谈的话题。由此可以证明,这是他的弱点所在。

吉斯菲尔进一步指出:“你若想轻易地发现各人身上最普遍的弱点,只要你观察他们最爱谈的话题便可。因为言为心音,他们心中最希望的,也是他们嘴里谈得最多的。你就在这些地方去搔他,一定能搔到他的痒处。”

凯雷的经验告诉我们,恭维之所以起到如此巨大的作用,皆因他能找到各种不同的典型人物所癖爱的虚荣。

“有不少人,他们喜欢听相反的话;更有许多的人,喜欢别人把他们当作有思想、有理智的思想家。有一回,我与一个人讨论一件颇有争议的社会问题,我对他说:‘因为你是这样的冷静、敏锐,因此我想知道,我们究竟应该站在什么立场?’他听了我的话,立刻显出满面春风的样子,并详细对我说了他对此事的态度。原来此人是愿意人家认为他是敏锐、冷静的人。”

吉斯菲尔也告诉我们:“几乎所有女人,都是很质朴的,但对仪容妩媚,她们是至深癖爱,孜孜以求的。这是她们最大的虚荣,并且常常希望别人赞美这一点。但是对那些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那就要避免对她容貌的过分赞誉,因为她对于这一点已有绝对的自信。如果,你转而去称赞她的智慧、仁慈,如果她的智力恰巧不及他人,那么你的称赞,一定会令她芳心大悦,春风满面的。”

林肯曾说:“一滴甜蜜糖比一斤苦汁能捕获到更多的苍蝇。”人不分男女,无论贵贱,都喜欢听合其心意的赞誉。同时,这种赞誉,能给他们加倍的能力、成就和自信的感觉。这的确是感化人的有效的方法。赞美别人,就一定能够获得别人的好感。

在社会生活中,会说恭维话的人,肯定比较吃香,办事儿顺利也顺理成章了。当一个人听到别人的恭维话时,心中总是非常高兴,脸上堆满笑容,口里连说:“哪里,我没那么好”,“你真是很会讲话!”即使事后冷静地回想,明知对方所讲的是恭维话,却还是没法抹去心中的那份喜悦。

因为,爱听恭维话是人的天性,虚荣心是人性的弱点。当你听到对方的吹捧和赞扬时,心中会产生一种莫大的优越感和满足感,自然也就会高高兴兴地听取对方的建议。当你去地摊或商场买衣服时,卖主肯定就来话了:“啊!真漂亮!穿起来非常合身,朴素、大方、有风度。你比以前年轻了几岁。”本来你是不想买那件衣服的,却买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