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20几岁一定要知道的100个心理常识
19552000000009

第9章 20几岁一定要知道的10个日常行为心理常识(2)

一些学者认为,人们的思想是一种频率信号。在思考的过程中,人脑会发出不同频率的信号,而这种信号会吸引相同频率的东西。他们认为正是这种吸引力频频将“曹操”带到我们身边。但这种说法恐怕难以让大家信服,毕竟我们的脑又不是电视塔,想把信号频繁发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实在是力不从心。另一派学者的说法就可信多了,他们不是从外界的反应来解释,而是认为这种“吸引力”源自我们的内心,是我们思想与一致的现实事物相吸引。也就是说,并不是我们的思想改变了外部世界,而是我们的思想会选择性的接受事实。

也许我们曾无数次的谈起某人。但只有一次他出现了,我们就只记住这一次,并对此津津乐道。我们只看到、只记得自己相信的东西,而与自己意见相反的东西就忽略不计。我们的思想在吸引着与其一致的现实,而现实也在吸引与其一致的思想。甚至有些学者将“吸引力法则”的主观性进一步扩大:认为对人类来说,“客观现实”是不存在的,我们的所有认识和意识都经过主观筛选,也就是所谓的“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得不承认,“吸引力法则”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说是普遍存在。那些“很准”的算命、预言往往是“法则”的产物。吸引力法则的意义绝不仅限于让大家在聊天时可以将众多“巧合”作为笑谈。这种主观的吸引力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更深远的影响,简单的说就是我们用何种态度来对待生活。

假如我们主观上是以悲观情绪来对待现实世界,那么按照“吸引力法则”,你将只能看到世界悲观的一部分。而这部分的现实会让你更加坚信悲观是正确的,使你陷入悲观的泥沼,导致更加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产生“弃世”的念头。但要是我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生活,不将注意力集中在挫折失败上,那么生活中的美好就会促使我们拥有更快乐的人生。

我们不能选择生活,但我们可以选择对待它的态度。假如认为自己非常倒霉,世界上所有倒霉的事情都追着跑。那最好先看看自己是不是一直戴着一副“倒霉”墨镜在生活。假如已经“坚定”认为自己的命运与霉运密不可分,即使幸运之神在你的人生路上铺满钻石,也会抱怨扎脚。

如果不满这个世界,请给自己一个机会摘下形形色色偏见的眼镜,抛开被偏执思想筛选过的各种负面记忆,尝试用积极正面的态度来吸引更多美好的东西,那些“曹操”也许已经在门外等了许久了。

为什么刚进家门会闻到一种气味?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吃过臭豆腐。好吃是好吃,可房间里一旦有臭豆腐存在,多少换气通风措施、空气清新剂也没用。等感觉味道散掉一些了,出个门,回来却发现味道依然能熏死人。

是在自己出去时那个“嗜臭如命”的家伙又吃了两块?还是臭豆腐的瓶子没封好,仍在散发“异味”?结果发现都不是。实际上这是嗅觉在跟我们开玩笑。

我们周围的环境经常会产生很大的变化。身体为了能够更加精确分析这些幅度不一的变化,会自动调节各种感觉器官,进而做出准确的反应,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感觉适应定律”。感觉适应定律指出,同种的持续刺激会使感觉器官的感受性发生变化,一般来说,持续的微弱刺激可以增强感觉器官的敏感度,相对强烈的持续刺激则可能降低其敏感度。

基本上除痛觉的感觉适应性非常小以外,其余的所有感觉都有或大或小的适应性,而适应性发生作用的速度也有很大不同。

嗅觉的适应性是比较明显的,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入芝兰之室,久而不觉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但不同气味或同种气味的强弱等因素会使嗅觉的适应速度产生很大差异。一般来说,置身于普通气味中一两分钟后,嗅觉适应性就开始发挥作用,刺激性强一些的气味可能需要10分钟左右是时间来适应。但某些过度刺激的气味,比如恶臭或者某些能引起身体排斥反应的气味会让我们的嗅觉很难适应。当然,这也是我们身体的保护机制之一,一般过强的刺激都是由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质产生的,如果面对这样的刺激产生了适应性而感觉不到的话可能带来危险。

视觉的适应性大家在生活中也经常遇到,比如晚上关灯后,眼睛会有一段时间什么也看不见。但过了一会,就渐渐能看到物体的轮廓。

然而等眼睛适应了黑暗环境后,再打开灯会觉得十分刺眼。事实上,假如人长期处于黑暗环境中,突然用强光照射眼睛,可能会由于变化过大,视神经无法适应而导致暂时性失明。这样的情况是十分危险的。

此外触觉的适应性也十分重要,尤其是对温度的适应性。我们在游泳前,一般会被要求先用泳池内的水泼溅身体。等身体适应了水温,才可以下水。这就是为了避免在下水瞬间温度变化过大身体产生剧烈的应激反应。近年来经常提到的“温水煮青蛙”也是温度的感觉适应性导致的:把青蛙扔进滚水内,因为温度变化幅度过大,青蛙身体的应激反应使其立刻跳开,这和人类的“缩手反应”是一样的。但是如果缓慢加热,这种缓慢变化的持续刺激使青蛙对温度的感应型降低,最终丧命于滚水之中。

当然,我们不会用这种适应性定律来煮或是熏自己,但我们要注意到,在没有感觉适应性的保护之下,那些强烈的变化会给身体带来的危害。比如突然的温度变化,乍冷乍热都可能引起血管的强烈收缩或扩张,导致血液循化的突然变化。对一些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这种变化是致命的。

总之,感觉适应定律是我们身体的感觉器官对人体的保护机制。

当危险性变化出现的时候,适应性会对身体提出警告并引发一些规避现象,比如碰触到高温身体会自然收缩,嗅到恶臭气味会自然屏住呼吸,突然变亮会闭眼等等。合理的利用感觉适应定律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帮助。

但是也要小心某些适应性的危险性,比如刚装修的房子会有刺鼻的味道,但是在里面呆一段时间后可能就觉得闻不到了。闻不到不代表气味就不存在了。在这样的情况出现的时候,千万不要忽视最初“不适应”的信号,小心变成了那只“煮青蛙”。

逆反情结:为什么“你不让他这样做,他偏要这样做”

现在是一个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新闻一旦发生,下一秒可能地球那边的人都知道了,不过在古代的人们可没有这么便捷的信息传递方式,他们凭口耳相传也能达到令人吃惊的速度,为此他们总结了一个方法——你要是想让一件事情在短时间内人尽皆知,那就偷偷的告诉一个人,并且嘱咐他千万要保密。

为啥说了要保密,反而传的更快更远了呢?这就是逆反心理在发挥作用。

逆反心理这个词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的频率可不低,尤其是在老师和家长口中,家里要是有个青春期的孩子在,那可真是“三句话离不开逆反心理”。逆反心理可不仅仅是青春期的专属品,实际上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点“逆反”。

逆反心理指的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为保持自尊和自我,而故意做出违背他人要求的举动,这种心理不属于常态心理,但是也不能将其单纯的归为负面心理。基本上,逆反心理的成因有三个:

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事实上,对青少年来说这个成因最为普遍。一般来说,成人总会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给青少年提出很多建议,这种建议往往是以“警告”的形式出现,比如“不要到河边玩”、“不要拆东西”,但在提出警告的同时,他们一般不会说为什么不要这样做或者要那样做。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本就比成人旺盛,这些无缘无故的“禁令”反而更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力。

抵触心理。人都有独立性,有主见,对他人所提出的指令会习惯性的产生抵触心理。有时候这种“逆反”不但违背他人指令还违背自我意愿,甚至使人无法分清是为“逆反”而“逆反”,还是自己内心意愿与他人意愿本就不同。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只要避免使用“不许”、“禁止”之类可能使人抵触的词句就能起到很好效果。尊重被要求者的自尊是非常重要的。

特殊经历引起的心理创伤。有些人可能在过去的生活中曾经经历过打击,导致内心深处对他人、对社会的不信任,进而发展出扭曲的人生观,思考方式也非常独特。他人的要求与看法经过他的思维处理后会显得荒谬而带有恶意,因而他也会以“敌意”的形式来对待他人和社会。这种逆反行为不但可能给他人带来烦恼也会对其自身产生进一步的心理伤害。尤其要注意的是,这种情况和上两种不同,不会随着时间推移或情境不同而使“逆反”情况不再发生。如果心理创伤得不到修复,“逆反”的范围与强度还可能进一步扩大,造成更大伤害。

说了这么多,难道“逆反”就真的一无是处吗?当然不是,事物都有正反两面。

“逆反情节”当然也是一样。

“你不让我做,我偏要做”是一种逆反,“你说我做不到,我偏做给你看看”也是一种逆反。

就如笑话所说:一个人新买了辆自行车。为了防止被偷,上了7、8个锁,还贴了张纸条“我看你怎么偷”。结果第二天,车子是没被偷,但上面锁全换了,纸条也换了“我看你怎么开”。这种激情出现在小偷身上当然不是我们想要的,但是要是应用在合适的场合会怎么样呢?

被领导骂没用的时候有点“逆反”总比自认无能然后自怨自怜好吧。

积极的“逆反”当然是最好。但当我们无法分清时,不如问问自己:

“这个要求真的是错的吗?我是真心不想照要求做呢,还是在为一时的嘴硬而已?”切莫“逆反”了别人,后悔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