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20几岁一定要知道的100个心理常识
19552000000027

第27章 20几岁一定要具备的9个成功心理常识(1)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是成功还是失败,最大的区别其实不是得到或失去了什么,而是有没有目标。如果被问起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你的回答是不清楚、没想过,那么你何谈成功呢?

为什么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

穷人为什么越来越穷,富人为什么越来越富?你一定会对这样的现象感到困惑。那些坐拥千万资产的人,几乎什么都不用做,财富像滚雪球一样每天都在增加。为了基本的生活而每日辛劳奔波的人,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现状却很难得到改善。

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个故事,能让你明白这是为什么:

一个国王出远门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对他们说:“去做生意吧,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

国王回来后,第一个仆人向他报告:

“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给他10座城镇的封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

“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经赚了5锭。”国王奖励给这个人5座城邑。第三仆人报告说:

“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怕丢掉了,一直包在手帕里,没有拿出来。”

国王听了,马上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这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

“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在这个故事中,三个仆人开始的财富都是相同的一锭银子,但最后却相差很大。差距如何形成的?首先,国王回来之前,他们各自去做生意,自身因素(如努力和运气)造成了差距。其次,国王回来之后,对他们进行奖惩,又将这种差距拉大。而且,差距的拉大是建立在上一阶段结果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最终的差距是由开始时自身因素的一点小差异导致的。再后来,差异进一步放大,产生了连锁的传导反应,使得穷者越穷,第三个仆人一无所有,富者越富,第一个仆人拥有了巨大的财富。

由此,马太效应就产生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多的愈多,少的愈少。在经济学界,用来反映穷者愈穷,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1968年,美国学者罗伯特·莫顿提出了这个术语,用来概括这种社会和心理现象,定义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这种看似微妙、却极难愈越的鸿沟。他将马太效应归纳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然后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他说:

“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会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会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给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

在社会心理学上,马太效应体现得更加明显,穷人因为穷困的现实,会越来越自卑,而富人因为充裕的财富在手,自信也会日益增加。

本来就不平等的竞争基础加上心态的不同,贫富差距当然会越拉越大。

听起来,马太效应似乎是在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获得了成功,什么好事都会找到他的头上,而一个人如果失败,则会从此失去机会。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马太效应对人的心理既有消极影响,也有积极影响。从不怨天尤人、接受现实的人,他们在向困难的挑战中会越战越强,最终突破自我,取得成功;而那些墨守成规、顺天由命的人,当然就会成为“越来越穷”的群体中的一分子!

所以,我们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既要争取有一个好的起点,又要让自己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即便条件并不好,只要能挖掘自己的优势,另辟蹊径,把握机遇,也能鱼跃龙门,一飞冲天!

温水煮蛙效应:20几岁更容易成为“温水之蛙”

两个交情不错的青年临近就业,互告珍重,其中一人将从机关调到了基层工作。临别时,他雄心勃勃、慷慨激昂,表示一定要开拓进取,到下面大干一番,创出一番事业来!

三年后,老友重逢,再谈起当年激情如火的理想,这位青年却已失去了锐气,毫无热情可言了。不仅如此,他还染了一身得过且过、只图混日子的坏毛病,并对朋友说:

“我当初的想法不提也罢,现在想来,过于理想主义!经过这三年的打磨,遇到了诸多的无奈和困惑,感觉平平淡淡才是真。”

听他这话,20多岁的人,已经像是僵老之虫,没有了斗志,丧失了生活的理想,彻底成为温水之蛙。

“温水煮青蛙”是一个着名的实验,美国一所大学的研究人员,先是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突然接触到温度这么高的沸水,马上奋力跳出锅外,安然逃生;接着,又把这只青蛙放进了装满冷水的锅里,然后慢慢地加温。开始时,青蛙还很得意无比,在温暖而惬意的水中悠然自得,直到感到水烫得无法忍受,再想跃出水面时,却已四肢无力,欲跳不能了。最终,青蛙被活活煮死在热水中。

这个实验道出了那个青年理想堕落与斗志丧失的原因,也说明了环境的重要性。处在急水与沸水中,困难凶猛能激发人的斗志。可是当你处在温水中,全是些小困难、小挫折,让你失去戒备,直到最后导致了灾祸。

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原理,说明了人有一种对渐变环境的适应性和习惯性,在现实生活中,环境对人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发挥着作用,如果不能时时保持着坚定的理想、高远的目标和良好的品质,生活就会慢慢地让我们发生蜕变,向下滑落。

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创业,一个团队在刚建立时,大家也都很有激情。但慢慢地激情消退,没有了初入时的那份激动与情怀。环境就开始发生变化,就像一锅温水,渐渐在加热,但大家却难以感知。就像温水中的青蛙,对危险没有预知,仍在过一天是一天。于是,危机就进入并潜伏下来。当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彻底失去当年的创造力与激情、并且大家都染上了惰性时,团队的失败就变得不可避免了。

为什么20多岁的人很容易发生从奋斗到消沉的变化,变成温水之蛙?一方面年轻人由于没有经验,通常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开始时会把问题想得过于简单,没有投身竞争、优胜劣汰的危机感。另一方面则是在舒适的环境中,容易失去斗志和毅力。

刚开始工作时,觉得非干出个样子来不可,看到问题与弊端的时候,觉得一定要设法解决。但是在碰了几次壁、遇到各种麻烦,或看到了许多类似的久拖不决的事情以后,就开始被环境同化,原来的锐气就变成了泄气,火一样的热情渐渐消退。慢慢地,见怪不怪,麻木不仁,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如同在温水里的那只对危机失去感知的青蛙。

要不想重演青蛙死于温水的悲剧,最根本的办法在于消除自己的惰性,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意识,主动地自我加压、充电,始终保持拼搏与奋进的锐气。人生在世,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年轻人会遇到挫折与坎坷,但更多还是看上去顺风顺水的环境。实际上对一个人来说,后者可能更“凶险”,因为顺境会让你贪图安逸,失去斗志。

如果环境正在慢慢改变,而你自己却不知道,这将是多么的可怕事情!所以,若不想死于温水,就得及早从温水中跳出来,拒绝各类诱惑,主动向上进取,保持自省与自律,牢筑心理防线,才有希望获得成功,成为真正的强者!

社会中你的“多面角色”该如何更好扮演?

英国伟大的维多利亚女王以强权形象闻名于世,在宫殿之上,她冷面的表情也常常让大臣们不寒而栗,对她充满畏惧。有一次,她就带着这样的神气与威严去找她的丈夫,使劲敲了几下门。

丈夫在里面问:

“你是谁?”

她用不容置疑的声音回答:

“维多利亚女王,快开门!”

谁知,里面再无任何声音。许久,女王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改用一种温柔的语调,轻声地说:

“亲爱的,我是你的妻子。”

这时,门开了,迎接她的是丈夫温和而友善的表情。

社会学家曾对一个人所扮演的不同的角色进行过总结,认为,一个成功的人在社会和自己的人生中,至少会扮演10种角色:孩子、学生、同学、同事、下级、上级、朋友、丈夫或妻子、父母、爷爷奶奶。每一种社会角色,对人都有着不同的要求,有时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这就是角色转换定律:每个人都要更好地在这些多面的角色中来回转换,而且尽量不要将角色混淆。

维多利亚女王虽然在宫殿上威严无比,是让人既害怕又敬畏的一国之君,但她同时又是个女人,是丈夫面前的妻子。国王和妻子是安全不同的角色。所以,当她以国王的身份出现在丈夫面前时,难怪丈夫对她没有一点回应。试想一下,如果每个女人都把国王的架子摆到丈夫跟前,或者把自己单位领导的形象放到家里,动不动就颐指气使,哪个男人能受得了如此“压迫”?

一个人有多种角色,但是并不会都让所有的人看到。我们看到的某个人,其实不过是多面角色中的一面。比如对自己的领导,也许你看到的,永远都是他居于高位而不苛言笑的一面。但是在他可爱的女儿看来,他却一直是位和蔼可亲的父亲。

我们在社会中的“多面角色”,要想更好地扮演,首先就对自己需要扮演的各种角色要有明确的定位,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在何时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做。回到家,我们是家庭的一员;在单位,我们既是同事,又有上下级的角色;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是朋友;在孩子面前,我们是父母;在老人面前,我们又是孩子。

对于角色的转换,要时刻做好自然接受的心理准备,从心理上接受自己的角色,在转换时才不会感到别扭,自己的人际关系才能长久保持融洽。像有些人,过分迷恋做领导的感觉,当官当上了瘾,就把官架子摆到了家里,对着亲人也呦三喝四,那么家庭肯定会出问题。

一个能轻松自如处理自己的各种角色的人,他一定也是一位成功的人。因为从某种意义讲,成功就是一种对角色的胜任。你是一位好父亲、好妻子,还是一位好同事、好朋友、好领导甚至是好老板。这样的你,怎能不是成功的呢?

不值得的事不要做,值得做的事要把它做好

世界着名的指挥家伦纳德·伯恩斯坦,他最喜欢干的事儿却是作曲。

年轻时,他就向美国最有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柯普兰学习作曲,附带学习指挥技巧。在作曲方面,他很有创作天赋,曾经写出了一系列不同凡响的作品,几乎就成了美洲大陆的又一位作曲大师。但就在这时,纽约爱乐乐团发现了他的指挥才能,请他担任了乐团的常任指挥。在接近30年的指挥生涯中,他成了纽约爱乐乐团的名片。

不过,伯恩斯坦的内心深处仍然更热衷于作曲,闲着没事的时候,总会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进行作曲创作。虽然他还有充足的作曲欲望,可是以前的那种活力和灵感,再也无法回到他的身边了。他陷入了深深的失望与苦恼,因为他的乐思好像一下子枯竭了。

他很矛盾:

“我喜欢创作,可我却在做指挥!”当他在舞台上接受人们的掌声和鲜花时,却无人理解他内心的痛苦和遗憾!所以,他虽是出色的,却并不成功,大半辈子都活在苦恼与矛盾中,带着深深的遗憾告别了人世。

伯恩斯坦有一个伟大的人生,但却没有机会从事他最喜欢的事情。

他的经历完全符合不值得定律对工作的定义: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你去做好,因为即使你做得再好,它也无法给你带来快乐与满足!

难道不是吗?这位最出色的作曲家,最后却成了最出色的指挥家,一生都对自己的选择后悔不己,并在遗憾与矛盾中离开了我们。

不值得的事情为什么不要做?因为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的事情,首先,大部分人就会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去做,根本不会专心,成功的可能性当然就不大。即使是成功了,你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因为在你心中,这件事的价值本身就不大。你的心另有所属,理想在彼岸。一颗心斩成了两半,心情之矛盾可想而知。

因此,只有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人们才会满怀热情去做。这是不值得定律的心理原理所在。不是自己想追求的东西,自然就不会有十足的动力和热情去对待。这跟谈恋爱有相似之处,你要迎娶的新娘不是你钟爱的女孩,就算她再漂亮,可想而知却会多么痛苦。

判断一件事是否值得,有三个要素:符合自己的价值观,适合自己的个性与气质,并让你看到希望。如果你从事的工作不具备这三个要素,那么你就要考虑换一件更合适的事情,再去努力做好它。

不值得定律的反面,是值得定律:值得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好它,因为它能给我们带来快乐与满足,是我们人生的价值所在。

有个鞋匠,他每次修理好顾客送来的鞋,都会在每只鞋里放上了一块用蜡纸包着的巧克力夹心饼干,并且附上一张纸条:

“任何值得一做的事情就是值得做好的事。”然后把鞋交给顾客。

顾客感慨地说:

“他所从事的绝不仅是修理的工作。”

是的,他正在享受自己的快乐,而这个快乐是一件值得的事情带给他的。对于值得的事情,不仅要做好,还要投入一百分的精力,全神贯注。即便是修鞋,也会做成全世界境界最高的一件事情,因为所有的顾客都会仰望你。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其实都在面临这种苦恼: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却需要自己长期努力的工作,因为无力去改变境遇。而自己喜欢的事情,从来没有机会开始,就像丢弃在角落里的雨伞,尽管外面正下着雨,自己却没机会走出房门,自然也就用不上。

此时就非常考验我们的心态。因为如果不能将不值得的工作,调整为一件值得做的事情,那么工作势必会成为一种负担,长期下去,就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造成身心疲惫。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面对这种情况,不妨用恋爱的心情去面对工作:不仅要学会选择,还要学会经营,和它发生感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自己必须做好的工作中找到快乐与幸福!

选择适度定律:选择的路越多越容易走错路

在一望无际的非洲草原上,上千只羚羊聚在一起欢快地觅食,悠闲地散步。就在这时,一只非洲豹突然向羊群扑过去,死死盯住一只未成年的羚羊,开始穷追不舍。在这个追赶的过程中,非洲豹超过了一只又一只站在旁边惊恐观望的羚羊,有时仅是擦肩而过,但它视而不见,只是一个劲地向那只未成年的羚羊拼命地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