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音乐故事
1954500000071

第71章 惊动皇帝的俗讲师

文溆,又作文叙、文淑。唐代长庆年间(821-824)著名的俗讲师。

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中国以后,为了吸收信徒,就经常在寺庙中讲经,宣扬佛法。这种讲经的方式是非常具有艺术性的,在六朝叫“唱导”,到唐代演变为“俗讲”。所谓俗讲,就是以通俗的方式宣讲佛教的义理和佛经故事。宣讲时常常连说带唱,描摹表演,很能吸引观众。韩愈的诗句“街东街西讲佛经,撞钟吹螺闹宫廷”,唐诗人姚合也有“乃闻开讲日,溯上少渔船”“远近持斋来谛听,酒坊鱼市尽无人”的诗句,都生动地描绘了唐时佛乐的繁盛景况。在寺庙开讲时候,撞钟击鼓,吹螺鸣笛,热闹非凡。江上的打鱼船少了,街市上的酒坊鱼市都没有人了,大家都到寺庙中听讲去了。

在唐代的俗讲师中,长庆年间的文溆法师是其中佼佼者。据说他很善于吟诵唱呗经文,声音悠扬婉转,很能够感动人。当时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喜欢听他的讲唱,一到开讲之日,把寺院都挤满了。

文溆讲唱的调子很优美,当时的教坊乐工都向他学习。他的讲唱甚至惊动了皇帝,不时把他请到皇宫中去讲唱。后来,他得罪了权贵,被流放到外地。别的僧人到宫中讲经,用的还是文溆的音调。据说唐文宗喜欢吹小管,还采用文溆的音乐,写成曲子,曲子的名字就叫《文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