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当一棵小草有了梦想
19534200000015

第15章 给心灵注入资本(6)

为了迎接那次考试,她精心准备了一个小品,表演一个快乐的农家少女,逗弄一个农村小伙子。表演中,那个农家少女比小伙子还大胆,跳过小溪向他走去,手叉着腰,朝着他哈哈大笑。考试那天,轮到她出台了,只见她跑两步往空中一跳就到了舞台的正中,欢乐地大笑,紧跟着说出了第一句台词。这时,她满怀信心地瞥了评判员一眼,使她惊奇的是评判员的目光并不停留在她身上,他们正在聊天,大声谈论着,并且比划着。见此情景,她的热情与自信一下子降到零点,连台词也忘掉了。她意识到可能是自己的表演太差劲了,以至于没表演两下子就让评判团的人失去了兴趣。果然,她听到评判团主席说:“停止吧!谢谢你……小姐,下一个,下一个请开始。”

她仅仅在舞台上待了30秒钟就下台了。往台下走的时候,她什么人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感觉到一阵彻底的绝望控制了她。她失去了最后一次机会,接下来她能做的只有一件事:投河自杀。

来到河边,看着河面,水是暗黑色的,发着油光,肮脏得很。她想,等她死了别人把她拖出来的时候,身上会沾满脏东西,还得吞下那些脏水。“唔!这不行。”她把自杀的念头打消了。

第二天,有人告诉她到办公室去取白信封。

白信封?!她有了白信封?!她真的拿到了白信封。她考取了。

若干年以后,她以美丽、清新、自然的形象与表演征服了无数的观众,成了一名为世人所追捧的著名女演员,在银幕上留下一个又一个让人难忘的形象。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又碰到了那个评判员,便问他:“请告诉我,为什么在初试时你们对我那么不好?就因为你们那么不喜欢我,我曾经去自杀过。”

那评判员瞪大眼睛望着她:“不喜欢你?亲爱的姑娘,你真是疯了!就在你从舞台侧翼跳出来,来到舞台上的那一瞬间,而且站在那儿向着我们笑,我们就转身彼此互相说着:‘好了,她选中了,看看她是多么自信!看看她的台风!我们不需要再浪费一秒钟了,还有十几个人要测试呐!叫下一个吧!’”

她是美国已故著名女演员英格丽·褒曼,曾经因为错会了评判团的意思,差一点过早地从人生舞台上谢幕。

我们一直坚信,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所以有时候我们会毫不怀疑地相信自己的眼睛。殊不知,有时,自己的眼睛也会欺骗你。遇事多用心内的眼睛去看去判断,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失去自己坚持的信念与标准,那是一份真正的自信。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

周姨是我的邻居,是市中心医院外科医生。她为人严谨,素以医术高明而著称。好多外地的病人都常慕名而来,为的就是能让周姨给做手术,从她拿起手术刀的那天起,她从没失手过。

她不光技术高超,为人也随和且充满正气,从不收受病人的红包,对待病人永远只有一种态度。有些有钱人托人找关系希望得到她一点特殊的照顾都被她婉言拒绝。她常说的一句话:“在医生的眼里病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病的轻重缓急之分。” 所以,一直以来,说她什么的都有,假清高扮斯文,不通人情,也有人说她是难得的好心人热心人。面对人们的不理解或者热烈的赞誉,周姨习惯了,她说嘴长在别人身上,他们有说的自由,而她也有不理会的自由,她依然故我,每日里风风火火奔走在医院与家之间。熟悉周姨的人都知道,她是个乐天知足的女人,无疑也是个成功的女人,事业如日中天,家庭和和美美。

四十岁的周姨,身体忽然发胖,她只当是身体发福,根本就没在意。可她的胸部却是越来越饱满,饱满得超乎寻常。同事曾半开玩笑说她第二春来了,她急匆匆就穿了白大褂走上手术台,忙碌的她没有时间和人开玩笑。直到有一天,她感觉到了从身体的某个部位传出的尖锐的刺痛,才想起去找妇科的同事问一下。检查结果竟让所有的人大吃一惊,癌细胞已扩散至整个胸部。一向坚强冷静的周姨当着同事的面就哽不成声,毕竟,她也不过一个人到中年的女人,有着平常女人的脆弱。在家人的陪伴下,她第一次躺上她曾经工作过无数次的手术台。等她醒来时,她的胸前,已是空空如也,除了一层又一层绕得密不透风的白纱。

周姨的情绪一度落到最低点,她不愿意出门更羞于见人,竟然想到过结束自己的生命。可她总算还是走过来了,因为她躺在那儿一动也不能动的时候,才体会到医生在病人眼里的价值,那个年轻的护士每次给她打针换药,脸上都漾着一种柔和的微笑,让她第一次感觉到这种职业的圣洁。从那一刻起,她对自己说,她一定会好起来,一定能够再次走上她热爱的手术台。有了这种心态,她的心情开朗了许多,积极地配合治疗,不久之后,她真的如愿以偿,重新走上了自己的岗位。

再次见到周姨,我怀疑自己找错了人。她真的像换了一个人,耐心地问询,温和地答复,她脸上曾经的那些严肃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春风般的温暖笑容。她语调不高,抑扬有致。每一个从她屋里出来的病人,脸上都是一种放心安然,好像身体里的病已去了大半。是的,好话一句暖三春,这在周姨那儿得到最好的印证。更让人称奇的是,一年后周姨再做检查,体内的癌细胞已荡然无存,她又是一个健康快乐的正常人。

不免就好奇地问她,是什么能支撑她顽强地走过来。周姨笑意盈盈:“是希望。生病以前是这样,每天走进医院大门就感到像是有无穷的力量,为病人检查,写病例,认真分析病人每一点变化,感觉生活那么美,却少了一颗感恩之心,认为那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我感觉到了人生的短促无常,人生的宝贵。有好多事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但是我们至少还能控制自己的心情。大病醒来,看着阳光又照在自己身上,就感到了周身是希望是活力,好像第一次发现,能在每天起床时看到一轮新的太阳就是人生一大乐事了。所以每天早晨起来,我还是给自己一个希望,希望我走进病房时能给病床上的病人一个和善的笑,希望他们能同样对着我笑一下,希望每一天,他们身上的病痛都能因我而减少一点……”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也许这个希望并不伟大崇高,但她至少让你感觉到充实温暖。有了她,我们不再有时间去叹息、去悲哀,有了她,我们不再让自己去把生命浪费在无聊的小事上。生命有限,希望却是无限的,只要我们愿意,每天我们都可以给自己一个希望,再脚踏实地去为这个小小的美丽的希望去努力,周而复始,我们一样会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

生命是一趟负重的远行

“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没什么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拜拜啦。”

短短的三十几个字,是这个叫走饭的女孩留给尘世的最后几句话,2012年3月18日,一条年轻的生命就此定格。一场死亡的约会,在她的眼里,就如同去会一会一位老友,那么轻松,随意,似是去去就来的事情。然,芳魂已去,此生已无归程。多少热心的网友,将心痛与不解遥寄轻赴天堂的姑娘,愿天堂里没有抑郁之苦,愿她从此活得轻松快乐。这些坠满泪水与心痛的阴云,这些充满感情的祝福与祈祷,也不过一阵风的事情,风吹云散,大家的日子依然。远去的已然远去。那份痛,却怕是要永远留在她身后的白发人心里了。白发人送黑发人,一份生命无法承受的重。

抑郁症,到底是什么?它到底有着多么强大的力量,让人感觉生不如死,视死如归?对于这种病,从专业的角度,我了解不多,所以不便对走饭的选择评头论足。但我却无法在众多的跟帖后面加上一句:走饭,一路走好,愿天堂里的你从此生活得轻松快乐。

生命本就是一趟负重的远行,姑娘啊,你本就是临阵脱逃。对于一个临阵脱逃的将士,让我们如何为她祈祷?

青春的十八岁,与走饭一样的年轻。从一个遥远的大山里头走出来,走进京城一所美丽的校园。新生活,带给我的却全然不是欣喜,而是铺天盖地的灰色自卑。灰扑扑的衣着,清贫的物质生活,不再出色的成绩,除了读书,没有任何文艺特长,体育课上因为学不会一个简单的华尔兹动作总是提心吊胆,远离亲人家乡,身边找不到一个可以诉说心事的朋友,一所不入流的大学,前路迷漫,看不到未来的方向……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一个人躲在天蓝色的小围帐里,体味那份钻心蚀骨的痛,任无声的泪水将枕头打湿。那时候,身外正是繁华热闹,没有人会注意到我。那时候,我只当自己是他们所讲,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其实,想来,我也是陷入那方可怕的泥潭。我找不到活着的希望与意义。

不负责任的青春冲动,也是有过的。为了一封远方的断交信,轻轻就将手上的英语四级考试证撕个粉碎。饿了几天的肚子,省出一张去向远方的火车票。去要一个理由。是怀着有去无回的决心去的——曾经拼了命一样拿到一大学通行证,在我眼里已是一张废纸。那个时候,不是没有人伸手来拉过我。同室姐妹,曾经一夜又一夜地坐在我的床前,哄我,劝我。系里的老师,曾经苦口婆心地教育。我一一点头答应着,回转身,眼泪又溢出来:谁能替我承担心上那份剧烈的疼?那份无言的委屈?

寒风烈烈的滨海码头,今生难忘的一个场景:一身风尘饥肠辘辘的人,拉着简单的行李,站在波涛茫茫的海边无望地目送那天过海的最后一般轮渡远去。电话打过海那边,那边的人无情地回:没有轮渡,我也没办法过去接你。明天再说。曾经的暖与爱,已变成凌厉的冰刀。手握听筒,只听见心底那个越来越大的声音:死了吧,死了吧……

可我终究还是收住了迈向海水的脚步,因为电话里一声无异于炸雷:我已经给你妈妈打了电话,她现在已经从老家动身,今天夜里就到……

那一次,他没骗我。夜半,我慌里慌张的母亲竟从几百里之外匆匆忙忙赶来了。

异地他乡,身陷绝望之境的人,又冷又饿,在那方小小的候船室里见着远道而来的母亲。没有责怪,甚至没有只言片语,只一句:我可怜的孩子……一个不够强大却足够温暖的怀抱向我轻轻张开。积压在心中多少时日的苦与泪,顷刻间崩泄而出,伴随着那些泪与痛,后悔与后怕也一并痛快地涌出来。如果我选择了轻轻一纵身,那一刻,我那从几百里外连夜赶来的妈妈,又将拥抱谁?

跟母亲回家,然后再乖乖地回学校,去将没念完的书认真念完。痛,依旧如影随形,心却在那一趟远行之后变得坚硬坚强了许多。很多泪,能忍的就忍回去。这就是生活。

有一位朋友,也不幸患上严重的抑郁症,去看医生,吃过很多药,却收效甚微。她也曾日夜纠结在生死之间,后来某天,再见到她,却见整个儿人神清气爽,已换成另一个人。问她有何灵丹妙药,她嫣然一笑:爱。

她的那份爱,起自她年幼的小女儿,源自她心底那条不曾干涸的母性之河。她曾经以为,抑郁症,只是她一个人的事,她吃不下,睡不着,她日日夜夜被那份黑暗与阴冷包围,都是她一个人的事。可后来的事实却大大的吓到了她,她年仅五岁的小女儿,一个活泼可爱的快乐小天使,不知从哪天就变得安静,不再唱歌跳舞,不再缠着爸妈讲故事,再后来,小天使就变得爱哭,脾气暴躁无比。带着女儿去看心理医生,医生的话瞬间将朋友打入冰窟,孩子竟然也有抑郁症的倾向。五岁的孩子,抑郁何来?妈妈的影响,毋庸置疑。

我自己知道这份苦楚,我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再来重复我的路。就是从那天起,这位妈妈决定强行改变自己。配合医生,按时吃药,推掉手上的工作,带着孩子融身大自然,带孩子去孤儿院做义工……

有些坎儿,迈不过去,不是因为坎儿太高太难迈,而在于你自己愿不愿意抬起脚。

生命本就是这样一趟远行,你背上的旅行袋里,除了装着你自己的追求,梦想,你自己的喜怒就哀乐之外,还有那千丝万缕与这个尘世扯不断的情缘。那是父母牵挂的目光,那是幼子浓浓的依恋,那是爱人默默的关怀,那是兄弟姐妹殷切的叮咛……青春的,易伤的,易冲动的,美丽的,脆弱的……多少人都曾经从这条路上走过,慢慢成长,左手牵老,右手携右,再严重的抑郁寡欢苦痛沉重也会让人坚持着走下去,不再轻言放弃。责任与爱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