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细说中国园林
19532800000005

第5章 苏州园林(3)

南宋绍兴初年,园为抗金名将韩世忠所得,与两山之间修筑飞虹桥,并建有寒光堂、冷风亭、翊运堂、濯缨亭、瑶华境界、翠玲珑、清香馆等。至元代,沧浪亭废为僧居,先后为大云庵、妙隐庵等。明嘉靖年间,知府胡缵宗于此建韩世忠祠,不久又废。

清康熙年间,巡抚王新命在此又筑苏子美祠,不久又废。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宋荦治吴地,出资修葺废园,整理花草,重修沧浪亭于山上,并得文

沧浪亭历经兴废更迭,远非宋时旧貌,但山丘古木,苍老森然,还保持当时的一些格局,现在的园林建筑大部分是清代所建,其风格较为朴实厚重。近看临水实环山

沧浪亭临葑溪而建,游人还未入园,就能看见葑溪对岸的复廊逶迤曲折,漏窗中影影绰绰看见园内的秀色。沧浪亭的布局十分有特色,从园外看,建筑都面水布置,俨然是个水面园,这实为借葑溪景色之妙;在园内看,所有的轩亭堂馆都环山而筑,与山顶“沧浪亭”遥相呼应。沧浪亭布局的形成分前后两个时期:清代以前的建筑临水,倒影浮现,相映成趣,外景胜于内景,与《楚辞·渔父》意境一致。清代以后,也就是康熙年间,园主将“沧浪亭”从岸边移到土山上,园内建筑环山而建,随地形高低,绕以走廊,配以楼阁亭榭,形成了以山为主景的园林区。庭院深几许

从石砌的平桥跨过葑溪,就进入了沧浪亭的大门,再往前走,即到了三开间的碑石厅。厅两侧有石刻的对联日:“景行维贤鉴貌辨色;求古寻论勒碑刻铭”,意指五百名贤祠画像刻石。厅东西两壁嵌有苏舜钦的《沧浪亭记》、清宋荦、梁章钷、张树声《重修沧浪亭记》,以及僧济航的《沧浪亭图》,都是珍贵的园史资料。

出碑石厅,即见主景山隆然横卧,沧浪石亭翼然其上。亭四周有数棵百年古树,华盖森森,浓荫遍地。往东为面水轩,面水轩是一个四面厅式的三开间建筑。因此处的溪水豁然开阔,面水轩得以东、北两向皆临水,是为观水景的最佳处。

从面水轩往东,经过长长的复廊,即到观鱼处。观鱼处实为一突出水面的四角攒尖方亭,其形制大约与土山上的石亭相似。亭内有屏门四扇,有蒋吟秋用隶书写的《沧浪亭记》。隔水相望,亭与复廊相连,曲溪于下缓缓流过,实为观鱼或者垂钓的好去处。

从观鱼处再往西就到了明道堂。明道堂建于土石山的南面,为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的卷棚式歇山厅堂,也是全园最大的主体建筑。堂名以苏舜钦《沧浪亭记》中“观听无邪,则道以明”立意。明道堂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前身是南宋时期的寒光堂,这里还是明清两代文人的讲学之所。明道堂四周都是围廊,从南面穿过一个正方形庭院可以到达小轩“瑶华境界”,庭中植梧桐两株、梅树两株,皆为引人诗情之物,于此足见古人的意趣。明道堂的北面为山峦,幽篁一片,望之清心怡情。堂之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天井,种植有梅花梨树,修竹海棠,通过堂东西两面的漏窗,借景引入室内。

从明道堂穿过瑶华境界,即到了五百名贤祠。五百名贤祠位于土石山的南面,是一个面阔五间的小院,正厅有三间。道光七年(1827年),梁章钜重修沧浪亭时,巡抚陶澍集吴郡名贤画像500余人,钩摹刻石,建此名贤祠。名贤祠的南面为落地长窗,另外的三面粉墙上嵌有594幅历代人物平雕石刻像,每五幅刻于一方石上,每幅还刻有传赞四句并姓名职衔,记载了从春秋到清代2000多年间苏州的历史人物,既有吴籍人氏,也有来苏州任职或居住的名人。

看山楼位于沧浪亭的最南端,楼高三层。楼名取自卢集诗句“有客归谋酒,无言卧看山”。看山楼下面一层为石砌的两间小屋,名为印心石屋,横额石刻由道光皇帝御书。屋内有石凳,为夏天纳凉的好去处。石屋之上,则为木构的楼阁式建筑,歇山式屋顶,飞檐翘角,结构十分精美。登楼近观南园,有亭阁楼榭、美池佳树;回身往北看,则有茂林修竹,山石垒垒;远眺城外,则见西南诸峰似隐似现。看山楼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因建明道堂、五百名贤祠后,西南视线被挡,于是建此楼补救之。·奇石冠云峰峭立

——留园

欣赏留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留园三峰,这样奇拙而富于画意的置石,是人工不可能雕刻出来的,当然它只能是大自然的造化。但是,我们要佩服造园者的眼力,像这祥兼具瘦、皱、漏、透于一身的湖石得亲还真是不容易。当然,留园的优点不只是湖石,留园的造园艺术吸收了江南造园艺术的精华,尤以建筑庭院划分与组台园林空间精湛见长。古园话沧桑

留园最初为明代的“东园”的废址。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罢官归里后,筑东园和西园。西园后合作佛寺,即今戒幢律寺,东园即今留园前身。当时东园遍植牡丹、芍药、红梅、木犀、木兰、紫薇、修竹,垒有假山,其中“太湖石一座,名瑞云峰,高三丈余,妍巧甲于江南”,相传为朱勉采凿,乃北宋“花石纲”遗物。明代末年,此园废为踹布坊,又散为民居。后为陈氏重建,又屡易园主。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此园辗转为观察使刘恕所得,经四年修复和扩建,于嘉庆三年(1798年)竣工。初取园名“寒碧庄”,又名“花步小筑”,俗称“刘园”。园中建有半野草堂、卷石山房、寻真阁、明瑟楼、听雨楼、绿荫、曲溪楼、垂杨池馆、餐秀轩、个中亭诸胜。还有奇石十二峰,名奎宿、玉女、箬帽、青芝、累黍、一云、印月、猕猴、鸡冠、拂袖、仙掌、干霄,名重一时。刘恕又喜书法名画,于是集古今石刻,环顾壁间,即今著名的《留园法帖》。道光三年(1823年),寒碧庄对外开放,游者接踵而至,其泉石之幽、花木之美、亭榭之胜,为吴中名园之冠。其后,经咸丰更申战乱,园渐荒芜。

同治十二年(1873年),布政使盛旭购得此园,于是大加修葺,并改“刘园”为“留园”,谐其音而取“长留天地间”之意。当年留园整修一新,有涵碧山房、闻木樨香轩、远翠阁、五峰仙馆、花好月圆人寿轩、心旷神怡之楼、石林小院、鹤亭、绣圃诸胜。光绪十四年(1888年)又建西部别有洞天,筑山小蓬莱,上置至东亭和月榭星台。临溪筑活泼泼地水阁,辟射圃。光绪十七年(1891年)又扩建东部,购得园旁奇石冠云峰,隙地筑仙苑停云庭园,有奇石寿太古轩、东山丝竹戏台、云满峰头月满天楼诸胜。至此,留园泉石之胜,草木之美,亭榭之幽深,盛誉一时。

1911年园归盛旭之子盛宣怀,辛亥革命后,盛宣怀流亡日本,园遂衰败。1929年,留园归吴县政府管理,经修葺后向公众开放。时游客如云,为当时苏州第一游览胜地。1940年以后,侵华日军和国民党军队先后在此饲养军马,因此园内门窗挂落,破坏殆尽,残垣断壁,几成废墟。1953年,政府拨款对留园进行抢修,并于第二年元旦对外开放,供人游览。高矮迤逦总相宜

留园现有面积两万多平方米,建筑占全园面积1/3。留园最大的特点,是以建筑庭院划分与组合园林空间精湛见长,其中厅堂在苏州诸园中最为宏敞华丽,大而能精,工不伤雅。全园大致可分为中部山水、东部庭园、北部田园、西部山林,再加上园南有祠堂与住宅两路三进,前厅后楼,共分五个部分。总览全园,嘉树奇卉,怪石清流,水阁台馆,风亭月榭,高矮迤逦,宛转相续。整个园景以长廊为脉络,通幽度壑,随形而变,循廊而观,处处有景。庭园深几许

一进入留园的大门,便是一个宽敞的前厅,从厅的东侧进入狭长的曲尺形走道,经过二折之后,进入一个面向天井的敞厅,最后是以一个半开敞的小空问作为结束。过此转至“古木交柯”,其北墙上开漏窗一排,隐约可窥见中区的LLl池楼阁。折而西行,北望中区之景豁然开朗,则巳置身园中了。

中部的景物以山水相融取胜。其东南大部分开凿水池,西北堆筑假山,形成以水池为中心,西、北两面为山体,东、南两面为建筑的布局。临池的假山用太湖石间以黄石堆筑为土石山,一条溪涧破山腹而出仿佛活水的源头。涧上横跨石板桥以沟通山径,从山后透过涧岸的山石隐约窥见池东岸的建筑物从而构成一景。假山上桂树丛生,古木参天,山径随势蜿蜒起伏,人行其中颇有置身山野目不暇接的感受。

北山上建六方形小亭一座,名日“可亭”。既是山景的点缀,也可以居高临下收全园景色于眼底。水池的东、南面均为高低错落、连续不断的建筑群所环绕。池南岸建筑群的主体是“明瑟楼”和“涵碧山房”,与北岸山顶的可亭隔水呼应成对景,这是江南宅园中常见的“南厅北山、隔水相望”的模式。

从涵碧山房再往北行,西部山岗上的“闻木樨香轩”,轩四周满坡遍植桂树,花开时节,香气袭人。轩后沿墙有曲廊穿行左右,其间设一隔扇分出前后,轩前有出入口可达园内山水之中。池水的东岸有西楼和曲溪楼。

东部以古建筑为主,主建筑分为“五峰仙馆”和“林泉耆硕之馆”两部分。馆的两侧有小天井,由室内透过侧窗收摄天井内的竹石小品而构成绝好的“框景”。大厅的两侧,通过清风池馆与园林主体相联,东侧配置着鹤所、揖峰轩、还我读书处,构成一组极其幽曲的小院群落。 通过这组建筑群便到达东部的主厅林泉耆硕之馆。林泉耆硕之馆为鸳鸯厅的结构,雕梁画栋,极尽人工之精巧,为苏州园林厅堂的精品。厅北是一个较大而开敞的庭院,院当中傲立着著名的“留园三峰”:冠云、岫云、瑞云三峰。庭北的五间楼房名“冠云楼”,均因峰石而得名。这是留园中的另一个较大的、呈庭园形式的景区,自冠云楼东侧的假山登楼,可北望虎丘景色,乃是留园借景的最佳处。

由冠云峰东侧的伫云庵西望,如翔如舞的冠云峰婷婷耸立中央,两侧有石峰陪衬,浣云池、冠云台、六角形的冠云亭、阔敞的冠云楼、端庄精美的鸳鸯厅、太湖石围成的花台和刻意点缀的花木,变化有致的曲廊,组成了东部的主景,如此可以领略到园林山石之秀,花草之美和池水之趣。

西部以假山为主,满目尽是山林风光,土山红枫,石林凉亭,透着山林野趣,有“至乐”、“舒啸”两亭为西部山丘画龙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