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琳娜有一套自己的成长计划,她目标明确,尽量让自己的发展目标与公司的目标一致。确定自己的目标后,就执著地去追求。她认识到,自己要有自身的优势,要能够给公司带来价值;同时,自己的工作需要得到老板赏识,自己的目标要与公司目标相一致,才能很好地被别人认知。
她认为自己的成功无非就是一点,未雨绸缪,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公司的发展,不断地积累。她经常问自己:“我的技术水平是不是在不断提高?文化知识是不是在不断更新?”她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机会。
蔡琳娜还特别愿意向同事学习。她每到一个地方,都能很快和同事打成一片,不管是管理层还是普通员工,都是她获得知识的重要渠道。
蔡琳娜认为,必须知道公司的下一个发展方向,真正做到有备无患。这样,不但能够及时跟上公司的发展步伐,还能分析公司的发展脉络,知道自己的下一步发展方向。
在科技和知识飞速发展的今天,只有具备全面的业务技能,才能适应企业快速前进的步伐。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接受新事物,保持谦逊,不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
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应该成为我们毕生的追求。刘汉的《师旷论学》中:“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学无止境!学习不是一天两天,或者一个阶段的事情,而应该贯穿于我们的整个工作过程中,贯穿于我们的整个生命过程中。
信息社会的最大特征就是瞬息万变。作为个人,你要想在公司中立足,就应该学会创新,积极进取,不断去更新旧知识。凡是大有成就的人,例如“世界首富”比尔·盖茨、“雅虎霸主”杨致远、“搜狐能人”张朝阳、“打工女皇”吴士宏等,都是通过不断学习、大胆开拓创新才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而大获成功的。
曾经有人问亚洲首富李嘉诚道:“李先生,请问你今天拥有如此巨大的商业王国,靠的是什么?”
李嘉诚诚恳地回答道:“知识。”
有位外商也曾经问过李嘉诚:“李先生,您成功靠什么?”
李嘉诚毫不犹豫地回答:“靠学习,不断地学习。”
李嘉诚的回答是事实,而绝非装点门面的空话。李嘉诚确实是一个勤于自学的人,他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忘记读书学习。青年时期的李嘉诚,在打工期间,坚持“抢学”。即使在他经营自己的“商业王国”期间,他仍孜孜不倦地学习。
一位跟李嘉诚很熟的人说,临睡前是李嘉诚雷打不动的看书时间。他还爆料说,李嘉诚特别喜欢看人物传记,只要是对全人类有所帮助的人他都很佩服,都十分敬仰。
李嘉诚早在办塑料厂时就订阅了英文塑料专业杂志,他既学英文,又了解世界塑料行业最新的动态。当时的香港,懂英文的华人简直是稀有动物。也正是因为懂得英文,李嘉诚才得以直接飞往英美参加各种展销会,在谈生意的过程中他可以直接与外籍投资顾问、银行高层等人物打交道。尽管李嘉诚现在已经事业有成,但他仍然爱书如命,仍然坚持不懈地学习,不断地寻求进步。
李嘉诚曾说:“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里,如果你有资金,但缺乏知识,没有最新的讯息,无论何种行业,你越拼搏,失败的可能性越大;但是你有知识、没有资金的话,小小的付出就能够有回报,并且很有可能达到成功。现在跟数十年前相比,知识和资金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所起的作用完全不同。”
不能与时俱进就会被裁掉
刚进企业的新员工就好像刚进花圃的野生花草,而求知学习就好像是修剪移栽,修剪是一个长期且不间断的过程,花草如果长时间不修剪,就会变得杂枝横陈。而一个员工如果长时间不学习,大脑就会迟钝,知识结构就会落后,就容易被社会淘汰。
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在录用新人时会注重员工的综合能力,而不再像以前那样只看一纸文凭。微软的新员工进公司之初,首先被告知的就是,文凭唯一能代表的就是你前三个月的基本工资。
世界瞬息万变。面对不断更新的知识,如果你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和提高自身的工作技能,你就难以跟上职场的发展需要。因为我们赖以生存的知识技能正在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不断地折旧。在风云变幻的职场中,脚步迟缓不愿继续汲取知识的人瞬间就会被甩到后面。
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公司的总部大楼上写着“学无止境”,公司每年都要花费10多亿美元进行130万人次的职业化技能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很多学员被每天长达10个小时的紧张学习压得喘不过气来,但是却很少有学员抱怨。他们全都能完成学业,因为他们知道在这个时代,如果不学习、不终生学习,就肯定会被公司淘汰。
人的一生应当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其实你也是一直在生活中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如果你能自觉地意识到人要积极进取,你就能不断地激发自己的潜能、不断地主动学习,这样才能适应变化,保持强大的竞争力,从而去实现梦想。
如果你不想成为阻碍公司发展的员工,如果你不希望被公司裁掉,那么你就别再让自己表现得像一个顽固的陀螺。做一个善于学习的人吧!只有这样,你才能永远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与公司发展的步伐一致。
如果你已经感觉自己要跟不上公司的发展步伐了,那就赶快改变自己陈旧的观念,赶快投入到更新知识结构的学习中去吧!唯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才能与公司的步调保持一致,才不会被公司裁掉。
秘密 32
遇到困难喜欢找借口的员工
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性,人们为了避免不利于自己的事情发生,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来掩盖自己的过失,逃脱责任。这种做法看似高明,实际上却是掩耳盗铃。就像鸵鸟一样,遇到风吹草动就赶紧将头扎入深深的沙丘,但终究还是逃脱不了被猎人从沙中揪出的命运。当然,我们不应该过分苛责一个动物的本能反应,但作为人来说,如果不能控制住这种本能,在问题面前相互推诿,那么这便不是能力出现了偏差,而是在认识上出现了差错。
借口是失败者的掩护,而成功者遇到问题从不找借口推卸责任,他们只会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常会听到一些公司老板抱怨,许多员工积极性不高,工作也不怎么样,但找借口的本事却不小。他们认为,这种员工自以为很聪明,其用心别人却是一目了然的。老板们普遍不喜欢事事找借口的员工。他们认为,做错了事情不要紧,没有完成任务也不要紧,关键是认识到错误,而不是想法找借口。
一味地寻找借口会让你变得很平庸
一味地寻找借口只能造就你不负责任的形象。面对失败,是选择勇于承担责任,还是选择找借口推卸责任呢?你要想向前进,就应该选择承担责任,责任会鞭策你走得更远。而如果你选择借口,借口会导致你原地踏步甚至后退。事实上,你所要做的,你所想要得到的,正需要你永远向前迈进。
寻找借口解释过失,看似是合理的行为,其实在它的背后隐藏的却是不负责任。在事实面前,没有任何借口掩饰自己的失误,把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转嫁给他人或者公司。
汉武帝有一天外出,路过郎署口时看到一位头发全白的老郎官,穿着很旧的衣服,站在门口十分认真地检查出入郎署的每一个人。于是,汉武帝就走上前跟他交谈起来。
老人说:“我姓颜名驷,江都人。从文帝起,历经三朝,一直担任此职。”
汉武帝问:“你为什么一直没有升官机会?”
颜驷答:“文帝喜好文学,而我喜好武功;后来景帝喜好老成持重的人,而我年轻气盛;如今您做了皇帝,喜欢年轻英俊有为之人,而我又年迈无为了。因此,我虽然历经三朝,却一直没有升官,惭愧啊,惭愧!”
颜驷几十年没有升职,难道真的就只是因为三个皇帝的喜好造成的吗?他历经三朝,换了三种用人风格的皇帝,都没有得到升迁的机会,他就应该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了,怎么能总是怪时运不济呢?这就好像一名公司职员,在三位上司手下工作过,却都不能得到赏识,难道能说都是上司的责任吗?
人都有好逸恶劳、推卸责任的天性。遇到情况时,人们往往会出于本能把好的事情往自己身上揽,把坏的事情往别人身上推。如果我们不时时警醒,就很容易陷入找借口推卸责任的圈子里。
许多人之所以平庸一生,是因为他们万事都喜欢找借口。学习不好,就说是父母遗传;高考落榜,就说发挥不好;找不到好工作,就说自己没关系;工作不顺利,就说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反正所有的失败都有借口。于是,他们便在一个个借口中开始沉沦。岂不知,越是这样他们就越平庸。
找借口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出现问题不是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加以解决,而是千方百计地找借口,你的工作效率就会降低,借口就成了你的挡箭牌。也许借口能把你的过失掩盖掉,让你暂时得到心理上的安慰和平衡,但是长此以往,你就会依赖借口,不再努力,不再去想方设法争取成功。这样,你最终就会沦为最失败的员工而被淘汰。
刚毕业的秦少刚,是一所名牌大学的新闻系的高材生,形象也很不错,被北京一家很知名的报社录用了。但是,他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做事情不认真,遇到困难总是找借口推卸自己的责任。刚开始上班时,同事们对他的印象还很不错,但是没过多久,他的毛病就暴露出来了,上班经常迟到,和同事一同出去采访时也经常丢三落四。为此,记者部领导也找他谈了好几回,但是,他总是找这样或那样的借口来推卸责任。
一天,报社特别忙,突然有位热心读者打电话过来说在一个地方有特大新闻事件发生,请报社派记者前去采访。这时候只有秦少刚在,其他记者都出去采访了,记者部领导只好派他独自前去采访。可是没过多久他就回来了,领导问他采访的情况怎么样,他却说:“路上太堵了,等我赶到时活动都快结束了,并且已经有别的新闻单位在采访,我看也没什么重要新闻价值,所以就回来了。”
领导很是生气地说:“北京的交通是很堵,但是你不知道想别的办法吗?那为什么别的记者能赶到呢?”
秦少刚急得红着脸争辩道:“路上交通真的是很堵嘛,再说我对那里又不是特别熟悉,身上还背着这么多的采访器材……”
领导更生气了,心想:我要你去采访,你不但没完成任务,还有这么多的借口,那以后还怎么让你工作?于是就说:“既然这样,你就另谋高就好了,我不想看到不但没有完成任务,而且反过来还有各种借口的员工。我们新闻工作者,应该在接到任务后,不管任务多么艰巨,都能够想方设法将任务完成,并且还比别人做得更好。”
秦少刚就这样失去了令许多人羡慕不已的好工作。在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像秦少刚这样遇到问题不是想办法解决,而是四处找借口来推脱责任的人并不少见,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不仅损害了团队的利益,也阻碍了自己的发展。
勇于担当,遇到问题要先找解决方法
也许在工作中,你确实遇到了一些很难解决的问题,但是方法总比问题多啊!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克服困难的办法就是找办法,而且只要去找,就一定有办法。”比尔·盖茨曾说:“一个出色的员工,应该懂得,要想让客户再度选择你的商品,就应该去寻找一个让客户再度接受你的理由,任何产品只要经过了你善于思索的大脑,都肯定能有办法让它和微软的视窗一样行销天下的。”洛克菲勒也曾经一再地告诫他的职员:“请你们不要忘了思索,就像不要忘了吃饭一样。”
在工作中,如果我们遇到了难题,就应该坚持这样的原则:找方法,而不是找借口。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只要努力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总是有的,而这些方法一定会让你获益。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是美国最早、最大的汽车公司之一。1956年,该公司推出了一款新车,这款汽车的样式功能都很好,价钱也不贵,但销路平平,和当初设想的完全相反。公司的经理们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但绞尽脑汁也找不到让产品畅销的办法。这时,在福特汽车销售量居全国末位的费城地区,有一位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对这款新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是艾柯卡。
艾柯卡当时是福特汽车公司的一位见习工程师,本来与汽车的销售毫无关系,但是,公司老总因为这款新车滞销而着急的神情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他开始琢磨:我能不能想办法让这款汽车畅销起来呢?终于有一天,他灵光一闪,于是径直来到经理办公室,向经理提出了一个创意,在报上登广告,内容为“花56美元买一辆56型福特”。
这个创意的具体做法是,如果谁想买一辆1956年生产的福特汽车,只需先付20%的车款,余下部分可按每月付56美元的办法逐步付清。
他的建议得到了采纳。结果,这一办法十分灵验,“花56美元买一辆56型福特”的广告人人皆知。“花56美元买一辆56型福特”的做法,不但打消了很多人对车价的顾虑,还给人制造了“每个月才花56美元,实在是太合算了”的印象。
奇迹就在这样一句简单的广告词中产生了,短短三个月,该款汽车在费城地区的销售量就从原来的末位一跃而为全国的冠军。
这位年轻工程师的才能很快受到赏识,总部将他调到华盛顿,并委任他为地区经理。后来,艾柯卡不断地根据公司的发展趋势,推出一系列富有创意的举措,最终坐上了福特公司总裁的宝座。
艾柯卡获得成功并得到老板青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勇于挑战难题。在复杂的职场中,正是秉持这一原则,艾柯卡才得以成功。
生命是自己的,要想活得积极而有意义,就要勇敢地面对问题,向高难度的工作挑战,这是对自己生命价值的提升,也是让人生价值最大化的一个快捷途径。在工作中主动寻找方法解决问题并能找到办法解决问题的员工,总能在关键时刻抓住机会脱颖而出。
老板讨厌凡事喜欢找借口的员工
真正的成功者拒绝寻找任何借口。美国杰出的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打破美国传统,连任了四届总统职务。要知道,他身患小儿麻痹症,下身瘫痪。他本来可以寻找借口去放弃挑战,但是他没有。罗斯福以自己的信心、勇气及全部的努力向一切困难挑战,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强者,成为一个主宰自己命运的人。
很多员工以为自己犯错了,老板一定会非常生气,如果自己没有按时交付任务,老板就认为他的水平不行。其实这么想就错了,在老板的眼中,并不会因为一个人犯点错误,或者一时延误了交付任务的时机,就认为他的水平不行。老板们会认为那些不找自身原因,只找借口的人不能成大事。
美国著名推销员乔·吉拉德去台湾演讲,许多人到现场去听。开场前五分钟,很多人收到了主办方送的六张乔·吉拉德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