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爱的城堡
19399100000059

第59章 播种爱心(1)

李智红/文

前苏联著名作家叶夫图申科在《提前撰写的自传》中,曾讲到过这样一则十分感人的故事:

1944年的冬天,饱受战争创伤的莫斯科异常寒冷。两万德国战俘排成纵队,从莫斯科大街上依次穿过。

尽管天空中飘飞着大团大团的雪花,所有的房屋和街道都堆满了白皑皑的积雪。但所有的马路两边,依然挤满了围观的人群。大批的苏军士兵和治安警察,在战俘和围观者之间,划出了一道警戒线,用以防止德军战俘遭到围观群众愤怒的袭击。

这些老少不等的围观者,大部分是来自莫斯科及其周围乡村的妇女。她们之中的每一个人,或是父亲,或是丈夫,或是兄弟,或是儿子,都在德军所发动的侵略战争中丧生。她们都是战争最直接的受害者,都对悍然入侵的德寇怀着满腔的仇恨。

当大队的德军俘虏出现在妇女们的眼前时,她们目光忧愤,全都将双手攥成了愤怒的拳头。要不是有苏军士兵和警察们在前面竭力阻拦,她们一定会不顾一切地冲上前去,把这些杀害自己亲人的“刽子手”撕成碎片。

俘虏们都低垂着头,胆战心惊地从围观群众的面前缓缓走过。突然,一位上了年纪,穿着破旧的妇女走出了围观的人群。她平静地来到一位警戒的警察面前,请求警察允许她走进警戒线去好好看看这些俘虏。警察看她满脸慈祥,没有什么恶意,便答应了她的请求。于是,她来到了俘虏身边,颤巍巍地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印花布包。打开,里面是一块黝黑的面包。她不好意思地将这块黝黑的面包,硬塞到了一个疲惫不堪、拄着双拐艰难挪动的年轻俘虏的衣袋里。年轻俘虏怔怔地看着面前的妇女,刹那间便已泪流满面。他毅然扔掉了双拐,“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给面前这位善良的妇女,重重地磕了几个响头。其他战俘受到感染,也接二连三地跪了下来,拼命地向围观的妇女磕头。于是,整个愤怒的气氛一下子改变了。妇女们都被眼前的一幕所深深感动,纷纷从四面八方涌向俘虏,把面包、香烟等各种东西硬塞给了这些曾经是敌人的战俘。

叶夫图申科在故事的结尾,写了这样一句令人深思的话:“这位善良的妇女,刹那之间便用宽容化解了众人心中的仇恨,并把爱与和平播种进了所有人的心田。此时,眼前的这些战俘已经不再是敌人,他们已经是人了,因为他们的心中,已经被播种了爱与和平……”

战争把人变成了“敌人”,而爱,又把敌人变成了“人”。叶夫图申科的话,道出了人类面对“敌人”时,所能表现出的最伟大的善良以及最伟大的生命关怀。

战争是人类暴力行为的具体表现,战争与生命的死伤、财产的损失永远相连。战争永远无法消灭仇恨、化解仇恨,反而会让仇恨无限地延伸,不断地扩展。唯有爱,唯有宽恕,才能化解仇恨,消灭仇恨。

瑞典最伟大的发明家诺贝尔在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时,因痛感自己发明的火药变成了战争的工具而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分作五份,并将其中的一份设立了和平奖。诺贝尔设立和平奖的目的,意在倡导整个人类“告别战争,走向和平”。然而,人类在诺贝尔去世之后,虽然也不时奏响和平的福音,但战争的阴云却始终笼罩着整个地球。二战时期的冷兵器,一次只能杀害一个人或几个人,但现代核武器和生化武器,一次便能毁灭千百万人的生命。现代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了高度的文明和高度的物质享受,同时也对人类自身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更大的威胁。

人类需要相互关爱,世界需要和平发展。和平的“敌人”不仅仅只是战争,还有一切形式的暴力、恐怖、压制、干预、掠夺。和平是全人类的太阳,是生命永恒的福音。人世间所有的美好、善良、友爱、人道、幸福、互助、博爱等理念,全都包容在和平之中。要维护人类的和平,只有“让世界充满爱”。

记得美国前总统林肯有一次到一个军营视察时,曾对一位刚刚入伍的新兵说:“孩子,我终于发现一个彻底消灭敌人的最好方法了。”新兵睁大眼睛充满期待地望着林肯,希望能够得到总统的点拨。林肯拍拍新兵的肩膀,微笑着说:“最好的方法就是用爱把敌人变成朋友。”

林肯说的一点不错,敌人是没有办法用武力彻底消灭的。彻底消灭敌人的最好方法,就是用爱把他们变成朋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化敌为友”。

马泰福音第十三章中有一句话:“爱是永不止息的。”这句话用英文来翻译,是“爱是永不失败的”,用希腊文来直译,则是“当一切都倒下时,唯有爱,巍然屹立”。

佛家也曾有慧语: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唯有爱,才能够彻底化解仇恨。

比母爱更温暖

妈把她送到姨家时,她6岁,表姐6岁半,表弟4岁。

妈说,妞,在姨家要听话,妈去外面挣钱给你买新衣服。

6岁的孩子还不太懂得许多事情,但依旧是不情愿,哭着喊着要跟妈走。后来她哭累了,睡着了。醒的时候,姨坐在床边,妈不见了。

她找妈,终于找不见,又开始哭起来,在地上打着滚地哭,头发上扎的白布条散了下来。姨硬硬地把她抱在怀里,由着她哭闹得没有了力气。给她洗了脸换了衣服,把头发细细梳了,重新扎起来,缠上了白布条。

她6岁,爸得病死了,妈走了,把她留给了同村的姨。姨比妈还小两岁,可是结婚却早,已经有了两个孩子。

她终于安静下来,到底也是小孩子,很快就不再找妈了,和表姐表弟打成了一团。那时姨自己在家,姨夫和村里的许多男人去了很远的城市打工,姨自己照顾着三个孩子,常常是忙得连口热饭都吃不上。

过了一年,她上学了,和表姐一个学校一个班。姨给她买了新书包,那种带了小动物图案的双肩背的书包,还有新衣服和新文具。表姐不高兴起来,她的书包,是姨给她缝的,不好看,也装不了太多东西。表姐赌气不去上学,说妈偏心眼。姨跟表姐说,妞的新书包和新衣服,都是她妈寄来了钱买的,闺女,谁让你妈没有钱呢?

表姐嘟着嘴不再说什么,但不跟她走在一起。她不管,兴高采烈地背着新书包去了学校。她高兴不仅是因为新衣服和新书包,而是姨说,是妈寄了钱买的。她知道,妈还是疼她的。妈已经走了一年,有时候她也想妈,怨怨地想,以为妈把她忘了。可妈没有。

那天晚上她问姨,我都上学了,妈为什么不回来呢?

姨想了想,说,妈没有空啊,妈要挣钱给妞买新衣服和新书包。

她小脑子转了转,满意地应了一声,乖乖回去睡觉了。

可那以后,表姐却带着表弟明显和她疏远起来,有时候,他们出去玩,故意地不带她。她跟了几次,觉得很无趣,就慢慢不再追着他们跑了。但小孩子没事可做,她就反复看课本,课本上的东西,都能背下来了。

期末考试,她考了第一名。姨高兴坏了,那天晚上做了她爱吃的糖醋排骨。按照考试成绩,她可以吃6块,表姐却只能吃一块。盘子里也就那么几块排骨,表弟眼馋地看着,把属于自己的吃了,筷子还是伸了过去。姨一下将表弟的筷子拨了老远,说,什么时候跟你妞姐一样,考了第一名再吃。

表弟委屈地哭了,表姐恨恨地瞪她一眼,把自己的那块给了弟弟。小声说她,馋猫!她一时有些不知所措,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姨却不管表姐,干脆把盘子拉到了她面前,说,妞,不管她,她是嫉妒呢,咱就吃!

那些排骨,姨还是看着她吃完了。姨自己倒是一块没吃,可她心里,到底有些不舒服,不知道怎么,她忽然觉得在姨家里,自己像个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