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国际收支的调整过程。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尽管IB线的斜率与EB线的斜率方向是相同的,但它们的斜率大小却是不同的,从而就会有这两条线的交点存在,而这两条线之交点自然也就是经济的一般均衡点,比如E点就是这样一个一般均衡点。
现在让我们假定,经济最初的均衡状态不是出现在E点,而是出现在Z点,这意味着该经济的内部经济是平衡的,但其外部经济则存在着逆差。为了恢复经济的一般均衡,就需要利用紧缩的财政政策来减少人们的吸收;与此同时,为防止出现经济衰退或失业增加,又应当利用松的货币政策来加以配合。紧缩财政政策将导致吸收下降与贸易顺差,而松的货币政策则抵消掉了由紧缩财政政策所带来的对国内就业的不利影响。其结果就是,内部经济平衡线IB保持不变,而外部经济平衡线则在以上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地向下移动,最后在Z点与IB线重新相交,一般经济的均衡便顺利地实现了。
这里有一个问题可能被人疏忽,那就是当政策当局推行松的货币政策时,随着利率的下降,资本就必然会随之流出,而这又会对外部经济的平衡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在这里,首先要提醒注意的是,在政策当局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时,由于国内吸收减少,其外部经济已经由原来的逆差变成了顺差,而顺差则意味着外部经济并没有处于平衡状态,因而刚好需要松的货币政策来调低利率水平,以便通过部分资本的外流来平衡贸易顺差状态下的国际收支。因此,这正如在以上分析中已经指出的那样,由于货币政策在有资本流动的开放经济下具有同时撬动两个变量的功能,因而,当紧缩的财政政策造成了国内就业下降与国际贸易顺差的双重后果时,政策当局恰好可以利用松的货币政策来解决这一个两难问题。
(3)蒙代尔的指派问题。
有必要指出的是,以上这样的调节过程是暗含着某些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的,它们主要是:第一,执行调节任务的有关当局必须能够掌握充分的信息;第二,为保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调节过程中的密切配合,这两套不同的政策体系最好由同一个机构来控制。但是,这样的条件在现实的经济中是无法得到满足的。几乎在所有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现代国家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是分别由财政当局与央行这两个不同的机构来控制的。至于充分信息也经常是可求而不可得的稀缺资源。
面对这样的现实,人们就想到利用指派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即:指派货币政策去实现内部经济的平衡;指派财政政策去实现外部经济的平衡;或者相反。而不管这两个政策体系究竟是控制在哪个机构的手里。
然而,指派方法并不是完美的,这是因为一旦指派不当,即发生错误的指派,就会产生十分严重的经济后果。对此,我们可以举例来分析。
假定现在指派财政政策去实现外部经济的平衡,指派货币政策去实现内部经济的平衡。经济的初始点在图1233中的E1点,这意味着外部经济是平衡的,而内部经济则存在通货膨胀。这时,如按以上的指派进行调整,那么就应该利用货币政策来平衡处于失衡状态的内部经济。针对内部经济存在通货膨胀这一实际情况,负责执行货币政策的央行就应采取提高利率的紧缩货币政策来降低国内的通货膨胀率。央行一旦采取这一调整措施,经济的均衡点就会从原来的E1移动到E2点,结果,内部经济虽然恢复了平衡,但是外部经济却出现了顺差。
根据以上的指派,保持外部经济平衡是专门负责执行财政政策的财政部的责任,因而,接下来的事情与央行无关。为了消除外部经济的顺差,财政当局就必须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然而,财政当局的这一调整措施又将在外部经济恢复平衡的同时重新引起内部经济的通货膨胀,这可从经济的均衡点由E2点移向E3点的变动中清楚地看到。这样,经济调整的任务又将重新落到央行的身上。如此循环往复的结果,将使经济的均衡点趋向于向外扩散,而不是向着其稳定的均衡状态,即E点的收敛。
由此引出的教训是,指派是有问题的。因此,最好的做法是不要指派。
即使因为某些制度上的问题而非要采取指派方法时,也应尽量采取正确指派的做法。就上述例子来说,正确的指派应是由货币政策去调节外部经济的平衡,而内部经济的平衡则应由财政政策去调节。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以上所看到的那种恶性循环的调节结果。
12.3.4用资本流入的方法来调节经常项目逆差的可行性及其问题假如某种主要进口商品(如石油)的价格意想不到地涨上去了,并且预期随后不会下跌,那么这就将导致贸易条件的恶化。这种情况反映在蒙代尔模型上,将表现为EB线的向上移动与IB线的向下移动。
这时,有关的政策当局若能同时采取紧的货币政策与松的财政政策,那么这个经济不仅可以维持其原有的吸收水平,而且还可以通过吸引外国资本的流入来消除由贸易条件恶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的赤字。
但是,在这里必须指出的是,这个经济若不通过中长期的努力来调整其经常项目的逆差,而仅仅只是依靠资本流入来平衡其国际收支,那么这就将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做法。这是因为,在有贸易逆差的情况下,若要维持国内的吸收水平保持不变,就必须对外借款,即所谓的资本流入。随后,为了支付到期利息,它还要再次借款,因为经常项目的逆差已使该经济丧失了外汇供给能力。这种无穷尽的借款行为最终将引起该经济的货币与债务危机,从而是一条通向毁灭的道路。
由此可见,用资本流入来调节经常项目的逆差在短期内并不是不可以,但从长期来看却并不是一种可取的方法。一般来说,由经常项目逆差而引起的国际收支的赤字,最终还是要通过改变人们的支出结构来加以调整,而要调整人们的支出结构还是离不开货币贬值这一基本的调整措施。
12.3.5资本完全流动的IS/LM/BP模型
资本完全流动的条件是,国内债券与国外债券可以完全替代。由于国内债券与国外债券可以完全替代,因而只要国内利率高于国际利率,就会吸引资本大量流入。或者,当国内利率低于国外利率时,本国就有可能发生抛售国内资产的热潮。
资本完全可流动意味着BP线是水平状的,这也就是说资本流动对利率具有完全的弹性。那么在资本完全可流动情况下的国际收支调节与不可完全流动情况下的国际收支调节又有什么区别呢?对此,可以举例分析如下。
假定经济的初始点是在E0点,央行试图通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增加经济的产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意味着LM线的右移,由于这时的IS线并未发生变化,因而新的均衡点将位于有新的较大数量货币供给的E1点。但在E1点,国内利率水平要低于国际的利率水平。于是,在资本完全可流动的场合,国内就会出现投资者竞相出售本国债券,随后又出售本国货币买进外国货币,最后又用外国货币购买外国债券的资本外流现象。这个过程一直要持续到LM线返回到原来的位置,即国内利率恢复到与国际利率相同水平时才会停止。由此我们可以引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在资本完全流动,以及汇率固定的情况下,货币政策是无力影响一国的收入水平的,但它却是一个令人满意的影响储备水平的工具,因为它可以通过改变国内利率水平的高低来影响资本的流入或流出,进而改变本国储备数量的多少,而不至于产生偏离其他国内目标的代价。
仍以为例,我们再来看看扩张财政政策下的调整过程及其结果。假定一国决定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提高本国的国民收入。于是,IS线就会右移,新的均衡将会出现在E2点。但在E2点,国内的利率水平要比国际利率水平高出许多,因而必然会有外国资本的涌入。这些流入的资本又将引起本国储备的增加,以及随之而来的货币供给的增加(假如央行采取不冲销的调整政策),结果国内利率将随本国货币供给的增加而趋于下降,并逐渐地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由于在以上这个调整过程中先后发生了IS线的右移(因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所致)和LM线的右移(因资本流入,储备增加而引起的货币供给增加所致),因而其最终均衡点将位于E3点。若将E3点与原来的均衡点作一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收入增加了,但国内的利率水平却维持不变。由此,可以得到的一个结论是:财政政策在影响一国的收入方面是非常有效的,因为它可以通过吸引资本流入来增加货币供给,避免利率上升。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这样说:在有资本流动的情况下,用货币政策来调节外部经济的平衡,用财政政策来调节内部经济的平衡,将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政策组合。
12.4存量理论
12.4.1资产组合理论的基本观点
存量理论是在流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与流量理论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是否考虑风险因素对资本国际流动的影响。由于存量理论导入了流量理论所不予考虑的风险因素,因而它的分析方法也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对于资产组合理论的重视与运用。因此,为了能够较好地理解国际收支调节的存量理论,有必要掌握资产组合理论的基本要点。
在资产组合理论看来,资产所产生的收入很少是确定的,收益最高的资产通常也就是风险最大的资产。因而,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在决定如何分配他的财富时,需要同时考虑预期的收益与风险,以及在这两者之间权衡的偏好。
由于风险σy2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是坏事,而较高的预期收益是一件好事,所以一个典型的投资者的无差异曲线是向上倾斜或凸向原点的。投资者持有一种不支付任何收益,但也没有任何风险的资产,即Ey与σy2均等于犗的资产组合。在犑点,投资者持有的是一种预期收益与风险都很大的资产组合。在Z点,投资者持有的是一种风险很大,但预期收益却相对较低的资产组合。现在假定投资者都是风险厌恶者,根据这一假定,我们就可以把Z点排除掉。然后再连接图中的犗犑两点,这样就可以得到一条资产组合线。当投资者的组合偏好给定以后,那么只要将反映投资者之组合偏好的无差异曲线与资产组合线相切,就可以找到满足以上所有条件的最佳资产组合均衡点。
根据以上所作的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性的观点:
第一,虽然投资者不必购买市场上的每一种资产,但为了分散风险,他们通常会将资本分别投资于两种以上的资产上;第二,投资者对于每一种资产的需求,与该资产的收益有正向的依存关系,而与投资者所认识到的该资产的风险有反向的依存关系;第三,随着投资者可供投资的资本数量的增加,在资产组合偏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对所有资产的需求都将上升。
12.4.2存量理论与IS/LM/BP模型
首先分析含有存量的国际资本流动的模型,它的基本形式为Fd=f(i,i,σy2,W)(1)
上式中的Fd为资本流入国对资本输出国的贷款需求;W为投资者所拥有的财产数量;其他各项与以前所定义的完全一样。
现在假定可供投资者进行投资与组合的财产数为一个常数,σy2与i正相关。那么,当i上升时,最初会有流量资本从输出国流入输入国。但是,随着输出国所持有的收益为i的资产数量的增加,整个存量资本的风险与收益的组合就会发生变化,从而需要对其进行调整。假定投资者原有的组合偏好保持不变,那么在i上升、资本流出的同时,他们也会相应地增加收益为i的本国资产,在W不变的情况下,这样的调整最后还是要通过撤回部分或全部对外投资来解决问题。结果,这种受资产组合影响的存量资本的调整,将使由i上升所引起的资本流动仅仅表现为一时性的,而这正是存量理论与流量理论的区别所在。在流量理论看来,只要i上升,资本流动就会持续不变;而在存量理论看来,只有当财产W持续增加时,才可能出现持续不变的资本流动。
以上的分析表明,在有资产组合与存量调整的情况下,就长期而言,资本的国际流动可以说是不受利率(i)影响的,这样,处于IS/LM/BP模型中的BP线就又变成了一条与利率无关而垂直于横轴的直线。随着BP线重新垂直于横轴,它与充分就业曲线的交点也就不复存在,这样,以上所分析的蒙代尔式的政策配合就不足以实现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的同时均衡了。
据此,存量理论得出了以下的结论:经常性项目的逆差最终还是要通过经常性项目自身的调整来加以平衡,利用资本项目的净流入来平衡经常项目的逆差不仅是有害的,甚至压根儿就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