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赢得财富的8个观念
19312900000057

第57章 胡雪岩重义守信,以诚招财

聪明的成功商人不是只看到手中的钱,而是想尽办法把做人当作头等大事。那些只知道自己赚钱而忽视自己做人之道的老板所赚的都是有数的几个小钱;而真正将做人摆在首位的老板,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生意才能越做越大,自己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胡雪岩就是将做人看得很重要,他重义,守信,在商界史上也是一位出名的人物。

胡雪岩的钱庄开业不久,绿营军军官罗尚德因为相信阜康钱庄的信誉,他的同乡刘二经常在他面前对胡雪岩赞不绝口,加上因为自己要上战场,生死未卜,存折带在身上也是一个麻烦,于是他将银子存入胡雪岩的阜康钱庄,既不要利息,也不要存折。

胡雪岩作为商人,见到了利,却没有忘义。他当即决定:对方不要利息,自己也仍然以3年定期存款的利息照算,若3年之后来取,本息付给一万五千两银子;对方不要存折,也仍然要立一个存折,交由刘庆生代管,做生意一定要照规矩来。

罗尚德后来在战场上阵亡了。阵亡之前,他委托两位同乡将自己在阜康的存款提出,转至老家的亲戚。两位同乡没有任何凭据就来到阜康钱庄,认为不是件容易的事,一来罗尚德已死;二来自己手中又没有存折,恐怕阜康会就此赖掉这笔账。出乎意料的是,让罗尚德同乡请刘二出面证明他们的身份后,阜康就办了手续,这笔存款与利息一同付上。

罗尚德手中没有存折,倘若否认这笔存款,当然是别无人证。这样做法虽然确实非常不仁不义,但事实上在商场上也并不是没有,阜康却不肯这样做。当时罗尚德并没要利息,可胡雪岩却把利息照付了。就是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到胡雪岩是按原则办事的人,体现了他仗义而守信。

讲信义,还表现在对自己许诺的慎重上。在商场上,讲究的就是干脆漂亮,可以不答应对方,但一旦答应,就一定要做到。

胡雪岩一生经商坚守一个"信"字,一直到最后的危机关头也不曾背信弃义。

由于时局不利,加上邵友濂等人的恶意陷害,在他经营的后期,上海发生挤兑风潮,阜康钱庄不得不关门停业,并波及杭州。杭州钱庄里所存现银仅有四十万两,如果挤兑风潮席卷而来,明显无法支撑,胡雪岩赶往杭州。当时,杭州只有钱庄挡手谢云清和螺蛳太太,他们认为只有暂时歇业等待胡雪岩归来。于是由杭州府出面,贴出告示,告示坦言"由于时事不靖,银根难得宽裕,周转一时不灵",所以暂时停业3天,胡雪岩一到,就会马上营业。令他们想不到的是,告示贴出后,出现了更大的麻烦。在阜康有存款的客户纷纷涌到阜康钱庄,要求立即提现,幸亏有曾得胡雪岩资助的杭州府书办周少棠见义勇为挺身而出,才为阜康暂时解了围。

其实,他们都是为胡雪岩着想。两个人商量着,只有如此才能为胡雪岩留下点资本,上海已经提前关门了,事态可谓严重,也不能不为存款大户所考虑。保留了资本,以胡雪岩的精明与商界的威名,东山再起也是有希望的。

不过,在胡雪岩看来,钱庄对客户的信用,就是为客户着想,对客户的信托负责。客户有权向钱庄依约索回自己的存款。在客户要求索回存款时,利用停业拒绝客户提出,希望以此为自己留一条后路,就是最大的不讲信用。同时,以通行的规矩,钱庄要为客户提供一切可能提供的方便,随时满足客户的提款要求。胡雪岩一定要按规矩经商,面对如此汹猛的挤兑,大有将阜康挤垮的势头,那也要敞开门,迎顾客。

事实上,真正优秀的商人,都是视信誉为生命的,胡雪岩就是一个例子。胡雪岩的做法,证明中国社会上一向流传的"无商不奸"的看法是错误的。

只有守信誉,讲诚实,才能赢得长久的利润和稳定的顾客。因此,守信是商人的必备素质之一。胡雪岩身上具有商人的美德:重承诺,讲信誉。胡雪岩称得上是真正成功的商人。他懂得经商先做人,在其一生的经商中,都是重义守信,以诚招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