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赢得财富的8个观念
19312900000005

第5章 荣事达"空手套白狼"

每一个成功企业的背后,都有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每一个成功企业家的背后,都有企业家不同凡响的正确观念。在我国,人们轻而易举地把会唱歌的称为歌唱家,把会画画的称为画家,把会写作的称为作家,唯独很难把企业经营者称为企业家。够得上企业家称号的应该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精神素质、品德素质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标准,至少也要把企业管理得井井有条。

连续3年荣登全国洗衣机产销量榜首的合肥市荣事达集团,从一个集体小企业发展成为全国同行业的一流大企业,靠的却是借别人的钱来发展自己。提到"借别人的钱",你一定会对企业家陈荣珍佩服不已。他的确有一条发展企业的诀窍:用"空手套白狼"的办法发展企业。

企业初创时期,与许多刚成立的小厂子一样,最大的困难是发展企业的资金问题。但是陈荣珍成功了,这是他头脑中正确观念的功劳。1986年,陈荣珍来到荣事达,即当时的合肥洗衣机总厂,当时这个企业资产不过300万元,企业效益极差。陈荣珍在经过一系列市场调查论证之后,作了一个惊人的决策:用固定资产306万元抵押贷款2700万元,贷款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达到900%,这个大胆的举动遭到众多非议。陈荣珍的这一决策绝对不是出于他一时的冲动,在当时市场处于短缺的时代,只要投资项目选得好,产品获利强,还贷是没问题的。陈荣珍力排众议,坚定地实施自己的决策。事实证明了陈荣珍的决策是正确的,这次高风险的投资,给荣事达带来了飞跃式的发展。陈荣珍拥有企业家的魄力,他的预见性很强,新引进的生产设备迅速形成了生产能力,投入市场后产品供不应求。荣事达在短短几年里就迅速还清了债务,并且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荣事达虽摆脱了贫困,但要想发展,还需要许多后续资金。企业的发展也应该与时俱进,陈荣珍的决策是可以体现这一点的。在20世纪80年代末,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不能再走高比例负债的老路,否则,将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1993年,陈荣珍果断地决定将现有企业49%股权出让给港方,获取资金1亿多元。转而他又拿这1亿元与日本三洋公司合资建厂,再引进1亿多元资金,使公司资本在两年内翻了两番,实现了几何级数扩张。陈荣珍称得上商界的高手,第一种方式是他"借"银行的钱,成功地发展了荣事达集团,使企业摆脱了困境;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遇到市场竞争阶段,他能够坚持按头脑中正确观念的指示行事,结果成功地运用转让股份,使荣事达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俗话说,在商言商。商界中的一些事情让局外人难以理解。荣事达摆脱了贫困,接着又由"转让股份"获利不菲。后来,陈荣珍决定把以前给香港的股权买回来,将其股权卖给美国商人,再次吸收8000多万美元。在这次股权交易中,陈荣珍又为荣事达的发展出了一份力,使其大获一笔。陈荣珍借别人的钱发展企业是灵活的:他卖股份是为了更好地买,买股份是为了更好地卖,在股权的买卖中,荣事达的资产不断地增值。

经过一番努力,荣事达集团发展成为拥有22亿元资产、11个子公司、7100名员工的全国知名的大型综合家电企业集团。纵观荣事达集团的发展,不难看出,陈荣珍提倡的"借别人的钱发展"的战略观念是正确的,他那种"空手套白狼"的策略也是极其成功的。

荣事达集团的发展思路,代表着现代市场经营的一种高明的韬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主要体现出企业家超前的观念,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也是一种自由的精神,要排除外界的干扰,果断地实施决策,因而说企业间的竞争,就是企业家之间的较量。特别是资本营运和投资的谋略,更是一种智慧的较量。陈荣珍具有独特的市场眼光,在市场短缺时敢冒风险,决定高负债投资,而当市场供求变化、产品竞争激烈时果断放弃负债经营,转而利用股权操作,获得了巨大的成果。

陈荣珍这位优秀企业家的素质、谋略、远见,在企业发展中得到了充分的显示。他不为资金问题所左右,采取"空手套白狼"的决策,使荣事达从困境中走出来,又一次次地发展壮大,成为企业中的赢家。同时也证明,一名成功的企业家、财富的拥有者,头脑中必须有正确的观念,并时时指导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