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赢得财富的8个观念
19312900000034

第34章 "偏执狂"的生存观念

事实上,很多人与事都处在一个难以预测的环境里,如果没有树立居安思危的观念,自己的财富之舟随时都可能翻船。反之,具有偏执狂式的危机观念方可让企业焕发活力,财富不断增长。

在"英特尔",安迪·葛洛夫工作上的疯狂和严厉是有名的,正如霍根所言:"如果他母亲碍着他了,他也会把她解雇掉。"

"英特尔"成立时葛洛夫在研发部门工作。1979年,葛洛夫才出任公司总裁,刚一上任他立即发动攻势,声称在一年内从摩托罗拉公司手中抢夺2000个客户,结果"英特尔"最后共计赢得2500个客户,超额完成任务。此项攻势源于其强烈的危机意识,他总担心英特尔的市场会被其他企业占领。

1982年,由于经济形势恶化,公司发展趋缓,他推出了"125%的解决方案",要求雇员必须发挥更高的效率,以战胜咄咄逼人的日本。他时刻担心,日本已经超过了美国。

在销售会议上,可以看到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葛洛夫。他的匈牙利口音使其吐词不清,他用拖长的声调说:"'英特尔'是美国电子业迎战日本电子业的最后希望所在。"这一刻,几百名青年男女热血沸腾,似乎被一个共同的命运所吸引,甘愿牺牲一切去完成一个神圣的使命:把生产出来的芯片卖掉!

经营财富是件难事,让人感觉好像总在最后时刻才绝望地跳进救生船。一天晚上葛洛夫梦见自己被一群野狗追赶。著名的风险投资家约翰·道尔在20世纪70年代为"英特尔"工作了6年。他说"葛洛夫不能忍受迟到或没有目的的会议。他是一头拼命的驴,这是行业的特性,没有答错的机会。他的工作热情之高,让人惊讶。"

"125%的解决方案"使"英特尔"成为了血汗工厂,一些工程师在头上系上布条来发泄不满。但是葛洛夫的努力仍无法抵挡日本厂商的进攻。1984年,公司存储器业务衰退,生产出的产品像山一样积压在仓库里,资金周转失灵,公司危机加深。好在葛洛夫创立的目标式管理支撑住了企业运营的轴心,而且大救星微处理器业务也逐渐成熟。

1985年的一天,葛洛夫与公司董事长兼CEO的摩尔讨论公司目前的困境。他问:"假如我们下台了,另选一位新总裁,你认为他会采取什么行动?"摩尔犹豫了一下,答道:"他会放弃存储器业务。"葛洛夫说:"那我们为什么不自己动手?"在1986年,葛洛夫为公司提出了新的口号"英特尔,微处理器公司"。"英特尔"顺利地渡过了这一劫难。其实,这皆赖于他那浓厚的危机观念。他始终认为,惶者方可生存,企业家一定要居安思危,只有如此,企业才可长久。

由于不愿意让公司再度陷入厄运,葛洛夫让"英特尔"几近疯狂地投入到微处理器的战场之中。1992年,"英特尔"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企业。因为"英特尔"已不仅仅是微处理器厂商,它逐渐成了整个计算机产业的领导者。1994年,一个小小的芯片缺陷,一下子将葛洛夫再次置于生死关头。12月12日,IBM宣布停止发售所有奔腾芯片的计算机。预期的成功变成泡影,一切变得不可捉摸,雇员心神不宁。12月19日,葛洛夫决定改变方针,更换所有芯片,并改进芯片设计。最终,公司耗费相当于奔腾5年广告费用的巨资完成了这一工作。

但"英特尔"又一次活了下来,而且更加生气勃勃,是葛洛夫的性格和他的危机观念挽救了公司,赢得了财富。他的勇气和热情像电流一样传遍英特尔公司。

尽管"英特尔"已经掌握了微处理器的市场,可在危机观念的指导下,他们没有任何放松的迹象,葛洛夫仍然没有沾沾自喜而就此松懈。在他的带领下,"英特尔"把利润中非常大的部分花在研发上,继续疯狂行径的葛洛夫依旧视这一行及其竞争者如洪水猛兽,葛洛夫那句"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名言已成为"英特尔"企业文化的象征。

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市场也是,企业家居安思危方可安身,逸预则会亡身。只有如葛洛夫那样,财富才可以保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