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赢得财富的8个观念
19312900000025

第25章 敢于发现市场的盲点

很多事业上的成功者,都不愧为"武士",他们不会在潜在的机遇面前表现胆怯;不会保守地盯着已有的市场;他们不会在竞争中害怕对手,在如今蓬勃发展着的经济中找到市场盲点,无疑会给自己的致富之路找到一条捷径。香港潘迪生的精品店和台湾严庆龄的汽车制造厂也是从市场盲点中找到商机的。

潘迪生的父亲是香港经营钟表店的富商。年轻时,父亲送他到美国去读书,后来又到瑞士日内瓦名贵钟表店CHOPARD当了18个月的学徒。"做生意一定要熟行",他父亲常给他的头脑中灌输这样的观念。回到香港后,他先是在父亲手下打工。他发现香港和欧洲的差距,欧洲的钟表珠宝商店比香港的更注重有消费能力一族的需求,陈列的商品更加注重品牌和款式。他觉得香港是亚洲"四小龙"之一,他认为为"有钱一族"特定而设的精品店必能在香港有一席之地。

一次,潘迪生与父亲聊天时提出了请求:"爸爸,借给我500万元港币开精品店行吗?"父亲用惊奇的眼光看着稚气未脱的儿子,和蔼地说:"你可以谈谈你的打算么?"经过一番深度调研的潘迪生早已胸有成竹,一五一十地把自己的观察与考虑成熟的指导观念讲了出来。父亲认为孩子的留学与在瑞士的学徒生活都相当成功,如今儿子经营观念也是超前的,应该在风雨中得到锻炼,他答应了儿子的要求。

潘迪生拿着500万元,在香港人气最旺的置地广场开了第一间精品店。店铺请名家设计,装修豪华;货柜里的货物是从全世界千挑百选的名牌货;店员都是经过多次选拔的年轻貌美的销售小姐,并对她们专门进行了礼仪、商品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加上一系列广告宣传,果然先声夺人。高雅的购物环境,礼貌而周到的服务吸引了有钱一族,世家子弟、名媛淑女纷纷光顾,他们都以到"精品店"买到东西为荣。

第一间精品店生意兴隆,大大地鼓舞了潘迪生;接着的是第二间,第三间……很快,他就成了名牌高档商品营销界的翘楚。

抓住市场的盲点,大胆开拓,勇于冒险,才成就了潘迪生。无独有偶,台湾的吴舜文也是这样获得成功的。

在台湾,"汽车皇后"吴舜文所领导的裕隆企业集团,连年名列台湾十大企业金榜,下属的企业涉及汽车、纺织与建筑三大行业,1991年的营业总收入达664.6亿元新台币,位居台湾100家大企业的第五位。

她成功的开端,是其丈夫严庆龄很早就找准了台湾汽车业这个市场盲点。

1952年6月,严庆龄在台北开始筹备设立"裕隆汽车制造厂",吴舜文也在丈夫的支持下,开始步入企业界,筹建纺织厂。

当吴舜文在台湾纺织业界春风得意之时,她的丈夫严庆龄却在汽车制造业里举步维艰。长期以来,台湾的汽车工业是一片空白。50年代初期,台湾人均年收入只有2300台币,一般人根本买不起昂贵的汽车。不仅如此,台湾当局每年限定仅认发50辆的汽车牌照,而按成本计算,汽车生产厂家每年最低限度要超过100辆才能维持生产。况且汽车业设备昂贵,技术性强,质量要求高,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实现100%的自制率,又无法大量生产降低成本,更谈不上打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了。

严庆龄在内无大销路,外无竞争力,当局不支持,设备技术欠缺的严峻形势面前,投身于汽车业,遭来了大家的非议。然而,吴舜文却坚信丈夫的事业观念是正确的,每当丈夫在事业上受挫而郁闷难抑时,吴舜文就满腔热忱地安慰他,并且将所获的利润源源不断地输入到丈夫的裕隆公司的账户上,支持丈夫渡过最困难的创业岁月。

裕隆汽车厂以拆卸美军报废的吉普车起步,经过两年的研究开发,才于1956年制造出第一辆吉普车。1957年与美国米汉纳金属公司签订技术合作协定,自制引擎,几乎完全用手工制造出10辆吉普车。不久,与美国威力斯公司合作,此时才进入了批量生产吉普车的阶段。后来,又与日本的日产自动车公司合作,于1959年生产出第一辆卡车,1960年生产出第一辆"青鸟牌"小轿车。

1962年,与意大利诺森蒂工业公司签约制造摩托车。就这样,裕隆公司在技术上不断地创新、进步,到1963年累计生产了1万多辆汽车,使之初具规模。但是,资金成了裕隆公司产量达到经济生产单位的最大问题。

当时,公司已负债经营多年,早已债台高筑,不少人劝严庆龄就此罢手,转做房地产,只有吴舜文义无反顾地支持丈夫继续干下去,她再次拿出一大笔钱,投资裕隆,才使裕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皇天不负有心人。"1976年,裕隆汽车公司生产汽车1.6万辆,终于雄踞台湾5家汽车公司之首。又过了5年,年产汽车高达5.74万辆,营业额也由当初的3亿多元台币跳到160亿台币。裕隆的业务蒸蒸日上,连美国最大的新闻周刊《时代》杂志都盛赞它的创办人严庆龄是台湾的福特。裕隆的股票一经上市,便行情看好。

只可惜,好景不长。严庆龄还未饱尝成功的喜悦,不幸就降临了。严庆龄不慎跌跤,摔伤了脑部,被送进医院。经检查,他患了脑神经萎缩症,维持不了几年。出院后,他仍长期卧床,健康状况日渐恶化,甚于无法出席裕隆高级管理人员的例会。命运多舛的裕隆,再一次陷入绝境。

这时,吴舜文这位"纺织女王"毅然接过裕隆常务董事兼副总经理的重任。业务不熟,她就向卧病在床的丈夫求教,并专门聘请一位日籍专家开课辅导。5年之后,1981年3月21日,久卧病榻的严庆龄去世了。悲痛欲绝的吴舜文强忍丧偶之痛,勇敢而镇定地接过严庆龄的事业,正式担任了裕隆企业集团的第二任董事长职务。

吴舜文果断投资45亿元台币,以加快三义汽车厂第一期工程的进度。两个月后,一期工程就正式投产,待全部工程完工,该厂的汽车年产量可达26万辆。

吴舜文为了尽快实现由台湾人自己独立设计车体的梦想,又斥巨资20亿台币,在新园创建"裕隆汽车工程中心",并且,特邀台湾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34岁的航空工程博士朱信出任中心主任,以开发新型汽车。

在吴舜文苦心经营下,1983年裕隆汽车公司的年收入达162亿元新台币,名列台湾民营企业的第四位,每月可产1.5万辆轿车与旅行车,占台产汽车市场总量的42%。

1986年4月,经过1800多个昼夜的苦战,以朱信为首的"工程中心"全体员工,终于推出了台湾第一辆自行设计制造的"飞羚"新型小轿车。

裕隆飞羚101型轿车上市后,立即掀起一股热潮,令海外的同行为之叹服!甚至在许多新店铺都纷纷以"飞羚"为名。1991年,第二代的"飞羚102"问世,并闯入了欧洲汽车市场。当年,裕隆汽车工程中心开发设计的"新尖兵"轿车上市,因其性能优良、车型美观,勇夺当年小轿车市场销售之冠。吴舜文在汽车事业上的巨大成功令人称奇,她毫无疑义地成了台湾的"汽车皇后"。

严庆龄敢于在当时汽车行业低谷时期加盟汽车制造行业,并且得到妻子吴舜文的支持,说明夫妇俩拥有很大的冒险精神,有超前的创业观念。正是敢于冒险,才有了吴舜文的成就,潘迪生也是这样成功的。可见,每个成功者在创业道路上都离不开冒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