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赢得财富的8个观念
19312900000019

第19章 一步险棋导致满盘赢局

假如人人都能与机会拥抱,机会也就称不上机会了。其实公开的信息,对多数人来说提供了同样的机会,但只有少数人可以把信息变成获取财富的机会。当然,机会需要你去争取,甚至是走一步险棋。

李晓华,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造就的第一代富人之一。他从卖冷饮起步,到成为千万巨富,上亿身家,这其中有很多故事。李晓华真正跨进巨富行列的机遇,是他走了一步险棋,抓住了那条有价值的信息所带来的机会。

当年马来西亚要筹建一条高速公路,对外公开招标,政策优惠,但无人问津,这其中当然有原因了。所要筹建的段路不长,而且车流量也不大,在常人看来是毫无利益可图。

李晓华赴马来西亚考察时得到一个信息:离公路不远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大油田,储量十分丰富,只不过这最后的确认工作尚未完成,这条重大新闻没有正式公布。

当时,对那条公路招标,议论纷纷,但其中不利的信息很多。单就这条信息而言,就不能轻易看出真假。李晓华心里明白这条信息的价值,他认为,如果油田正式开采,那这条公路的车流量可想而知,这块地皮的价值也将呈直线上升。经过周密筹划,他决定冒一回险。他投入全部资金,又以房子等财产作抵押从银行贷款,筹齐了3000万美元拿下了这个项目。

李晓华这一举动,不次于用身家性命做赌注。多年的积蓄分文未剩不说,房子等财产又全部拿去抵押。如果贷款到期,还不上又是什么样的场面呢?李晓华想都不敢想,但他又不能不想,毕竟贷款期限只有半年,到期必须还本付息,如果这期间内公路出不了手,贷款又怎能还得上呢?到那时李晓华只有跳楼了。财产抵押后,因为没有钱,他经常吃盒饭或方便面,到外谈业务往往坐飞机经济舱,不敢打"的士",坐六毛钱的三轮车。生活已经够苦了,但还有更可怕的精神上的压力和折磨,他每天看电视看报纸,盼新闻发布盼得两眼欲穿。

李晓华在痛苦中熬过了整整5个月,但那边还没有动静,李晓华的精神几乎崩溃,甚至开始考虑"后事"。又过了16天,当他拿起报纸时发现他梦寐以求的消息终于公布了,这个堂堂的男子汉竟然激动得流出了眼泪。

在富人们的经商发迹史中,像李晓华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比比皆是。中国知名企业家中的常青树鲁冠球,就是依靠一条不起眼的信息让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并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1979年,油料缺乏导致了汽车大量封存,公司产品囤积仓库,生产经营陷入危机状态。鲁冠球当时天天四处奔波,借钱发工资,还要忍受职工的抱怨和误解,思考企业的生存之道,精神高度紧张,心情糟糕无比。面对身边好多汽车配件生产厂家纷纷转产,鲁冠球再也找不到成功的感觉了,他的决定也在"转产"与"继续坚守阵地"之间徘徊难定。

鲁冠球在一次浏览报纸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一条有关社会调查的消息:国家规划在两年后的国民经济计划中,汽车的货运指标要达到5.4亿吨,专家建议通过挖掘公路运输的潜力缓解中国交通紧张的状况。鲁冠球看完这篇报道,果断决定专门生产汽车万向节,同时自找销路。他即刻安排销售小组,很快就有30多名业务骨干,奔赴全国各地,到处打听汽车万向节的销售情况。可是,功夫负了有心人,结果很不理想。

鲁冠球心中产生了怀疑自己的念头,或许许多同行的转产是明智之举,自己"坚守阵地"是个错误吧?心里虽时时出现这样的想法,但他内心深处的正确观念仍未动摇,在行动上也没有放弃,他四处打听着汽车万向节的销售渠道。

这时,鲁冠球听说全国汽车零部件订货会要在山东省胶县举行,这个消息改变了他的命运,改变了万向节的命运。鲁冠球当即带着自己的销售人员和部分万向节产品,前往山东胶县。当时的万向节厂只是个小小的乡镇企业,根本没资格进场参加订货会,一般汽车客商连瞧都不瞧它一眼,所以,根本争取不到什么订单。但鲁冠球天生就是这种倔脾气,说好要争取到订单,就一定要争取得到。

鲁冠球坚定地说:"我们在场外摆地摊。"同时派人到会场里面打听情况。得知会场里面的厂家正在价格上僵持时,便思考着如何降价以争取客户。他和销售人员进行分析:假如我们的产品降价20%也还有薄利,我们可以考虑降价销售!公司其他人员同意了他的建议,他当即拍板:"好,我们降价!"

他坚决果断、雷厉风行的作风,颇具领导者风范。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稍微晚点作决定,他们的山东之行就无功而返了。

于是,他们贴出降价宣传广告。没过多久,就引来了一大批的客户。众商家看其质量不比其他厂家差,而且价格又便宜好多,便纷纷订货。几天下来,他们拿到了210万的订单。这个数目对于他们这么一个小乡镇企业来说,已经是天文数字了。这次订货会使他们成功地打开了市场。

与其说这次山东之行挽救了他的企业,不如说他果断、雷厉风行的作风成就了他的成功。很明显,山东之行是一种偶然,而他的果断与领导风范却是日久天长的一种内在优势。鲁冠球在谈及这段经历时,深有感触地说:"市场竞争,就是价格、质量、成本的竞争。"

李晓华、鲁冠球早已是闻名全国乃至海外的亿万富豪,他们的财富和地位已经很显赫了。如今他们办事的成功率会高很多,在生意场上有了更多的渠道,可以更好地把握机遇,而在当时,他们与别人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公开的信息对多数人来说提供了同样的机会,但只有少数人把信息变成机会。当你漫步河边时,满眼浮萍中漂着的可能正有一根你梦寐以求的机会之草。

机遇总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如果做事优柔寡断,前怕狼后怕虎是很难抓住机会的。"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人辉煌的背后都有显为人知的困难,任何成功人士的奋斗路上,都难免会走上几步险棋。只要自己头脑中的观念明确,走几步险棋又何妨?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