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采访也可以分为资料性采访、口头采访、即时采访等。与其他采访相比,在镜头前采访更能体现出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它最充分地调动了一切属于电视的符号代码来参与——人物、故事、灯光、构图、角度、声音……在其中发挥着各自所能发挥的作用。而且,从记者、受众、社会的任何一方面去思量,镜头前的采访都不能低估。
一、镜头前采访的特性
镜头前采访是一种能充分显示新闻记者神勇的采访形式,在每一个新闻事件的现场,观众都能感觉到有一大批自己的眼睛——电视记者手拿话筒,面对摄像机,将新闻事件的方方面面报告给他们,让他们感动,让他们思考!
这种采访有着它独具的特性:
1.强烈而立体的现场感
理查德·德迪姆利比在给BBC新闻主编的建议书中写道:“你的职员一他们被叫做BBc的记者——应时刻准备着去采访这一天不期发生的新闻……大火、罢工、市民骚乱、火车事故……保证有一双证人的眼睛是他的工作……简单计算一下那天他参加的部分。通过这种方式……新闻才可能以一种扣人心弦的风格出现,同时又不失权威……这样的新闻栏目本身就属于一种很有现场感的节目。”这一点已经成为全世界广播电视新闻所追求的主要特点。比起广播新闻来,电视镜头前的新闻更具有全方位的现场感,它有电台新闻无法比拟的画面佐证它的真实与氛围,能将观众带到实地,让他们一同“观看”事态的发展与结局,体验它,信任它。丹·拉瑟曾说过:一条电视新闻至少应有两到三个“瞬间”。关于这“瞬间”,拉瑟解释说就是让观众看到新闻事件的同时,能感觉它,嗅到它,知道它。
2.显在的当下性
镜头前采访是伴着新闻事件的进行而展开的,这是它特有的“节目的感觉”。这就意味着观众是与记者一起在获取“当下”的感觉,面对着正在进行着的事与人。
这种感觉与电视画面的流动优势相关联,由于电视传播画面的形象、逼真,又不存在中转环节,不会造成信息损耗,所以,它总能给观众一种仿如在场的感觉,仿如事情就在眼前发生。
这种感觉也与电视新闻所使用的同期声优势相关联,伴着流动、真实画面的是同一时空的真声真音,这会拉近作品与观众的距离,使观众有一种“仿佛感”。
3.一次性完成
这里的记者就是观众的眼睛,他不能停歇,不能离开现场,他要一次性完成报道。一般说来,在新闻现场,他出场,做介绍,而后,他就是巡察者,机警地带观众巧妙进入,全面感知,他可以现场采访有关人士,可以介绍有关背景材料,可以做适当的小结或详述,他的工作就在现场一次完成、一步到位。 4.人本化的采访
由于视觉上的独特优势,镜头前采访最大限度地利用与开发了人的体语优势。或者说,人——记者的一举一动就是这种采访的内容之一,而不仅仅是获得信息、素材的基本手段。“电视记者像电视报道的‘笔尖’,在电视节目中‘书写’报道内容。”
电视新闻的镜前采访充分地借此张扬它的人际交流状态特征,并由此使观众感觉到电视机中的人物与自己在进行着面对面的交流。它要求记者在其中暴露,并由此增加人们的情感交流成分。例如记者的表情是漫不经心还是富于饱满的情绪,都会对观众的认知产生影响,使他们产生相应的态度。
5.独特的镜头运用
镜前采访的镜头为了完整、形象地记录一个事件,在更多的时候具有长镜头的特性,从一开机到关机有一个相对较长时间的画面镜头。这种镜头可以单独地记录一个完整的动作和事件,不依赖于与上下镜头的连接即能显示意涵;这种镜头的画面每每以它的多元性给观众以“读解”的个人自由,使他们不受制约地作出自己的评析;这种镜头恰好地体现出观众所感受的现场感及立体交叉感,观众会在镜头的视线运动中产生内模仿效力,或仰或斜或前或后;这种镜头的使用也为同期录音提出了要求及相应的条件。然而,要恰当地运作却非易事,它需要记者眼不离录像器,耳朵随时听取随机的变化,腿脚配合多跑多变。
镜前拍摄在诸如突发新闻采访中也常用广角镜头,那是因为,广角镜头视角宽、景深大,能恰当地展现一个完整的空间,并以前后反差强化视觉效果。不仅如此,用广角镜头拍摄纵向运动的物体,也会给人一种强烈的运动感,形成剧烈的视觉冲击,例如我们常见的,随着记者剧烈跑动,拍前后移动镜头即有一种强烈的动感、悬念感、紧张感,效果十分突出。广角镜头的另一好处是,它是偷拍抢拍的利器,运用得当,可以采录记者期望的任何内容。
镜头前采访的特征当然不止于此,例如它显在的即时采访风格,它的渲染特性,就是不可以忽略的独特标记。
二、镜头前采访的艺术
传播学大师施拉姆·威尔伯告诉我们:“在面对面交流的情况下,有可能刺激所有的感官并使交流的对方同这种全身心的交流相呼应。”它并非只是单向的效果论,也是传播技能论,简言之,如何在面对面交流中全方位地调动一切可能的方式方法、角度的参与至为重要。
这同样适合于镜头前采访操作!
1.做好各种准备工作。
这里包括物质、心态、身体、纲要、应急等方面的准备工作。例如是否了解了相关的背景资料,是否准备好了必要的“刺激物”,是否在外表妆饰方面与情景相适应……
2.到达现场后快速反应。
记者在新闻事件或访谈现场的观察、了解在整体访问中至关重要,它涉及能否很快适应环境、进入采访的问题。一般而言,这里包括选择最佳位置、准备问题框架结构、选择画面等工作。
3.快速沟通。
假如需要与采访对象打交道,那么快速沟通就至为重要。除了讲文明、讲礼貌、落落大方、彬彬有礼之外,更要投入一些感情与技巧。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1996年拍摄的《走进麻风村》中,记者采取的方法是主动与人人谈之色变的麻风病人手;《生活空间》的记者很自然地为刚下车的女画家撑起雨伞。他们靠的是非语言交流手段获得沟通。另外一些沟通可能就要靠语言来完成了,例如学会打招呼,学会与不同年龄、身份、职务的人用语言沟通,使交流尽力展开。
4.最好的采访是那种忘了布景、摄像机和所有的一切,完全沉浸在谈话以及所有敏感问题之中的采访。
这是《创造性采访》一书的作者肯·梅茨勒给新闻记者的告诫。它提醒记者们注意,工作的中心在于内容,其他一切应当成为服务于访谈的形式,不应占据过多的分量。
5.学会即兴提问。
镜头前的提问大多数情况下是即兴提问,所有的询问、调查、研究、证实、核实、提问、反问、追问、逼问都是即兴的发挥与组织。这种提问有组织上的自主性,适宜于记者控制整个过程;这样的提问可以承L启下,省略掉大量的解说词作过渡;这样的提问更具有十足的戏剧性,能强化阅听者的兴趣。当然,这样的提问也是对采}方记者的一种考验一一记者要善于组织、引导谈话,以我为中心而结构整个过程。
一般而言,除了基本的提问素养外,采访记者在即兴提问时应当快速地设计问题大纲,不但考虑要问什么,而且还要有一个粗线条的调查结构,确保提问有严谨的逻辑性。例如,获得全国优秀电视新闻特等奖的《阳泉工商局要求工商管理人员不在所管理摊位吃喝拿买商品》的即兴采访:
记者:这位大姐,你好!我是山西电视台记者,请问:
阳泉市工商局要求市场管理员不在自己管辖的摊点上吃喝拿买商品,这个规定你们知道不知道?
女个体户:知道。
记者:请问他们执行的情况怎么样?
女个体户:执行得挺不错。像平时我们认识的那些人,叫他来我这儿吃点饭,咱是为了把关系搞好,人家就是不吃。掏钱也不来这儿吃,说是不能违反规定。所以,咱看着也高兴。
记者:(采访一位女工商管理人员)在局里作出这个决定之前,你们是不是有少给钱多拿东西的现象?
女工商人员:干我们这行的,个体户有时总想多给我们一些好处,以便从我们这儿得到便宜。我们有时也有这种现象,比如说,买衣服或买菜,就按批发价,这样就有损于我们的形象。这个规定的下达,主要是为了防止近水楼台先得月。
男工商人员:这个规定下达两个多月,我自己是不敢违背的,我周围的同志做得也不错。虽然这是个硬性规定,刚开始不好接受,也不习惯,以后慢慢就会好的。
记者:请问,从你们个体户来说,是不是希望有这样的规定呢?
个体户:我们希望有这一规定,而且他们还让我们对此实行监督。
童宁在他的分析中指出,这是一条2分30秒的现场短新闻,整个是由即兴采访缀构成型。作为微型调查报告,它的线索是:阳泉局有规定——是否知道规定——执行情况如何一过去的执行情况——现在的执行情况——将来的情况又会如何。
6.假如是独白式报道,则要注意整体配合,例如图、形、音、体的密切合作。
7.现场的评论不能太长,而要对图形有所穿透与提升。例如末任港督彭定康的轿车临行前在港督府内绕场三圈,中央电视台记者柏杨的现场点评是:“历史的车轮不会在原地转圈。”就是点题之语;当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的那一瞬间,克朗凯特的妙人妙语是:“这是一小步,也是人类的一大步!”
8.假如是隐形采访,则要注意有镜头意识、录音意识。童宁在采访《危如累卵恐龙蛋》时就有十分出色的“表演”。他化妆成倒卖恐龙蛋的“捣蛋分子”,想法接近那些“卖主”,摄像机就架在附近一座正在施工的大楼上。摄像与编辑通过手机与他联系,调整他的位置,以便能完整地摄录纪实。当他与“卖主”斗智时,手机响了,“摄像机看不见你了,无线电话筒也没声了”,于是:
我钻出人群,来到一个视野开阔的高地,用余光瞄了一眼大楼,“好了,好了,声音和图像都很好!”可是,“捣蛋分子”却不在我身边。我正四下张望,夹花包袱的男人凑上来,说:“大哥,要我的蛋吗?”“让我再看看。”我佯装对着天空看恐龙蛋化石的品相,实际上是给摄像机一个极好的拍摄角度。“花包袱”有点急了,一把夺过去,说:“这玩意儿是文物,国家不让卖,别让人逮住了。”我一把又夺过来说:“想卖还不让人看,谁知道你这玩意儿是真是假?”又对准太阳,让阳光照射半天,还用舌头舔了舔,故作行家状:“好蛋好蛋。”那人见有机可乘,忙说:“我给你包上,拿出去准卖大价钱!”我一把按住他说:“别!你这坏蛋,我看不上,下礼拜拿好蛋再找我!”说完,我扬长而去。
当然,镜头前采访就整体而言是群体行为,多方配合十分必要。例如,采访前的内部沟通、设备检查,摄录中的科学与艺术控制,录制完成后马上贴标签……都是应当引起重视与注意的。
三、“脱口秀”节目采访
在电视新闻采访中,面对镜头采访的特别个案是指包括人物访谈、问题访谈、谈话类新闻在内的那些特殊的采访形态。它们同样是记者(或主持人)与采访对象共同面对镜头开掘的新闻形式。
其中,极具有独异特征的是那种被称为“脱口秀”的电视谈话节目。
一些脱口秀采取主持人与谈话嘉宾直接对话的方式,另有一些节目则由主持人提出一些问题,然后邀请现场观众,有时还有打进电话来的观众,提出问题并且进行简短的评述。主持人像是拉拉队的领队,要尽力煽起现场观众的热情,而后又以一个乐队指挥的角色,选择不同声部加入到交响之中,保持节目的方向。
脱口秀节目的主持人往往是固定的,而观众和嘉宾则是流动的。因此,节目的基本风格多半决定于它的主持人。
这种源自释放孤独、焦虑、压抑感的节目广泛地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社会的、心理的、身体的,它要求人们说出自己的问题与想法,为苦闷、悲痛和政治倡议提供一个公开的、仪式性的论坛…个屏幕上的论坛。一般而言,它被划分为“新闻一信息节目”、“杂耍一喜剧一访谈节目”、“人际关系、自助、心理和日常生活节目”,以及为特别观众设计的“特别谈话节目”。其中,许多“新闻一信息节目”代表了谈话节目所能做到的最好形态。例如美国的清晨新闻一杂志节目(大约从7点到9点)提供了一种关于世界正在发生什么事情的全面性即时图画,用简短的篇幅介绍世界各地之新闻,并且配以短促的嘉宾访谈和不俗的评论。许多在晚问到深夜播出的新闻讨论节目,则为人们供给了一个自由民主论坛,帮助人们了解事件并知晓普遍舆论所在。这是我们所感兴趣的一类谈话节目。
然而,不管它属于什么,它们其实都是一种复合形态,与传统的划分有一定的错位。因为它们几乎都自如地结合话题,综合了新闻、评论、娱乐、交流的特性,而且是典型的人际交流方式的电视演绎。
倘若认真追究,则这类电视节目就是社会学研究的阵地,在集中的时空里,主持人与嘉宾围绕一些应当引起注意的社会问题作沟通,未必能有什么理想的结论,但暴露出来,却是新闻。就此而言,脱口秀所显示的社会品格很类于统计新闻,它们映射的可能不是哪一个具体事件,但却以它们深潜的能量搅动社会的变动,而且,直接地供给观众与参与者一个个“隐性的”社会速度、人的速度。例如,当某一位大学中文系的系主任公开对他的教师讲“要将尊严踩在脚下,谦谦君子已经不合时宜”时,各自意见间的交锋不管是支持者占多数还是反对者占多数,都能映示这个社会的道德规范、价值规范、发展方向等,并引动人们将它们作为由头,更深入地思考引发它们的缘由与酵素何在。
脱口秀因它的民主、平等与社会学意涵已经深入社会,在中国,《实话实说》、《当代工人》等已经成为社会注目的媒体品牌。脱口秀已经成为了广播、电视发展的一种未来方向。
然而,营构一个理想的风格,运作一个成功的节目,却不如谈话那么容易,往往要付出许多努力。
最重要的是主持人(或日记者),他们是成功与否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