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有件事的印象特别深。采访中,有的同志告诉我,他们那个电话员虽然是个篮球迷,可从来也没有因打篮球耽误过工作和值班。我当时就觉得不错,可下笔时又觉得缺少什么。那位老同志对我说:“不知你留神没有,我们刚到连队那天,篮球场正在赛球,他(电话员)在值班。值班室和篮球场紧挨着,他边值班边看球很方便,可是他带着耳机,背着球场端坐着,球场上热烈的场面他看都不看一眼。还 .有,那么热的天,他把值班室的门窗都关上了……”啊,多么好的典型环境!那么好的特写镜头!我怎么没捕捉到,我的眼睛干什么去了?!
记者是事实真相的勘探者,只要你不满足于仅仅成为一个表象搬运工,那么,你就需要让观察而非看成为你的一种劲锐武器。
(2)强烈的观察欲望
动机研究已经证明了一个简单却又容易被人忽略的道理:欲念操纵人类的程度远比我们意识到的要大得多。在实际的生命历程中,欲念就是一种努力的框架、一种压力、一种自觉,只要有了欲念,生命体会自觉地去创造条件实现它,使它圆满具足!对于新闻采访中的观察而言,情况也是这样的。那些将健全性社会建构作为自己奋斗目标的记者,那些胸怀赤诚之心的访员,那些愿意以“小我”去拯救“大我”的新闻工作者,每每有观察新现象的蓬勃热情,并随时随地让它们繁衍生产。埃德加·斯诺生前访问中国时,曾多次表示不喜欢外出乘坐高级“红旗”轿车,因为这种车的窗帘遮得严严实实。他说“我需要观察事物”,他总在寻找变化。范长江西北采访的解释是:“记者此次国内长途旅行,目的在从各方面来表现现实的中国。现实的中国整个的在变化过程中,而且正沉沦于破落与痛苦的阶段,自然我所得的印象,不会是富丽与安舒,即使有一些安乐的现象,它的背后实存着无限的苦痛与辛酸。”因而,他的观察几乎是让人喘不过气来的一色死寂与压抑!
强烈的观察欲望会使记者与模糊、混沌、暧昧决裂,将心智才力聚集在工作之上,让耳目更聪慧,让感知更神速,将大胆的冒险精神发展成为一种敏锐而复杂的、旨在发掘事实人生的深度和辨别其内涵的利器。
(3)健全的观察力
记者的观察应当快、准,而且,应当有综合之力。为此,记者必得培植自己一种健全的观察力。
·设身处地考虑读者需要,并由读者兴趣观察。
·集中力量观察那些说明、证明和发挥主题的事实。
·要有一种反常的敏感,在观察中灌注洞察区别的欲念。
·不应忽略任何一个观察到的现象,它们都可能有价值。最好把它们联系起来系统分析。
·“多数情况下,我们不是首先看,然后解释,而是先解释,然后再看。在这个繁花似锦的、众说纷纭的外部世界中,我们挑选出我们的文化已然为我们解释过的东西,并且,我们总是愿意理解那些东西——我们用传统文化为我们复印出来的模式做标准挑选出来的东西。”看来,这已经影响了以大公至正之心观察世界的新闻采访工作,我们有必要费大力气从这种“事先审判”的框架中解放自我,让心灵浩大、自由。
·正如哲学家阿尔弗瑞德·威梯赫德所说的,记者应该具备“一种眼光,一种能够纵观全局、并把一种思想和另一种思想联系起来的眼光”。
·既注目于正面,也不要轻易放弃窥视它的反面。
·不要被感情完全俘获,理智一些是明智之举。
(4)有效的方法
记者们不必煞费苦心地将自己在采访中常用的观察方法硬塞进一些智慧的模式里,但有些技巧却是通则性的,掌握它们显然有利于具体的劳作。
·离现场最近。伟大的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已经给过我们他用生命的代价换来的启示:“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你离得不够近!”对于一切企图借观察之道赢得成功采访的人来说,这几近于定则。那种“坐着小车下去转,下乡隔着玻璃看,中午乡里吃顿饭,晚上回到电影院”的采访作风,那种典型的“客里空”式的作风,显然是荒谬与失败的。年近八十的索尔兹伯里不顾心脏病之威胁,走遍长征路,就是为了“最近”地观察;1991年1月爆发的海湾战争又一次给了法拉奇“现场采访”的机会,在严格限制记者采访的轰炸前线,她居然设法钻进了一架Kcl35型加油机,飞往8000米高空的前线,趴在“长和宽都只有2米”的机尾指挥舰里,通过舷窗观看给5米外的一架架鬼怪式飞机加油。通过观察,法拉奇发现,那些鬼怪式飞机一下午来加了4次油,而机翼下所携导弹却一直没有发射出去,飞行员们情绪十分糟糕:
飞机加油时,我正好能看清楚飞行员……他也瞪着我,但目光凶狠,似乎在问:“你怎么这样看着我?你是谁?想干什么?”尽管他戴着头盔,但他那光滑的额头却看得很清楚……机身舷舱边上写有他的名字:肯·哈里森上尉,后面是驾驶员的名字:比尔·恩克尔上尉。然而我猜想,这些导弹未能发射出另有原因,那就是,在伊拉克和科威特上空,轰炸机群已经拥挤不堪,它们像一群群蝗虫,准备扑向农田。为了能发射导弹,它们也像在塞满汽车的高速公路上那样,需要排长队。
离得近就意味着有机会,意味着得到独家新闻,所以,那些在拼抢中寻觅自身价值的记者们总是向前靠近,不惜牺牲宝贵的生命!
·找寻最佳位置、角度。这一点对摄影记者、广播电视记者更为重要,能否选择一个理想的位置是决定他们可否完成采访任务的根本性问题。试想一想一个站在最后排的广播记者能否得到他所想得到的细节、资讯。一般说来,位置与角度的选择以能最理想地完成采访任务为原则考量,可否看清楚、符合不符合采访目的是其中主要的指标。例如观看乒乓球赛,位置要居中;观看芭蕾舞或戏剧表演,则要离舞台近一些;管窥要近与密,鸟瞰要高而远。
选择理想的位置、角度最好能结合采访重点而进行,对重点部分多投入,而后,结合其他方式所补充的材料,进行有侧重点、有个性的报道。
·掌握观察的规律。张征《漫谈新闻采访》一书中讲到了一些观察的秩序,征引如下:
先动后静。动的事物稍纵即逝,需要高度注意,及时捕捉,牢牢记住。动态的事物最能打动读者。例如人物的典型手势、关键的动作、精彩引语、事件戏剧性的瞬间变化,等等,要首先抓住,然后,再顾及静态的事物。
先大后小。这是人们观察事物的习惯:先看到大的、轮廓的东西,再留心小的、局部的事物。
先近后远。从人的感知心理来看,大多是对近的事物首先做出反应,其次,再看远的事物。
先上后下。这是人们的视觉习惯,也是阅读习惯:从上往下看。
观察人物,一般的秩序是:面部、体态、服饰、语言、举止,一些有关记忆法则的书,将人的面部分为:“头、脸、眼、鼻、嘴、胡、发、耳”,这种顺序也可借鉴。当然,先动后静的原则是不可动摇的。如果一个人处于行动中,应当首先抓住其面部神情变化、关键动作和刚刚出口的话。
对于建筑物,可按概貌观察(形状、建筑风格、色调)、数量统计(高度、宽度、门窗数量)、细节观察(柱子、台阶、装饰、门窗设计)及内部观察的顺序来进行。
这些规则如能结合个人特点灵活运用,则其效果更为理想。
·粗看细看相结合。粗略观察的目的是对观察对象有一个大致的、宏观的了解,它所获得的材料能营构整体空间,并影响具体的运作。凝视细察则要求对某一些对象或其某一些特点进行长时间的注视,并由个中细品滋味。略看给人恢弘,凝视细察则交给丰硕的“闪烁点”,让整体具体起来。在我们列举的诸多例证中,已经证明了只有两相结合,才是空灵与实在的最佳体现。
·巧用通感组织。新闻观察自有它严谨周正的秉性,然而,也不掩饰人的主体性一面,例如,以视、听、味、嗅、触等多种感觉器官进行复合迎遇并与之神形共会就是它所赞许的。这是一种符合人类生命活动规律的表现。车尔尼雪夫斯基有言:“视觉不仅是眼睛的事情,谁都知道,理智的记忆和思考总是伴随着视觉,而思考则总是以实体来填补呈现在眼前的空洞的形式。”进一步地看,每一次视觉行动都是一次文化的盛宴,它敞开了一个世界,使一切的相关反应都自动进入其中。郭小川1963年采写的《旱天不旱地——记闽南抗旱斗争》的观察就是通感的自由运用的一个范例:
旱情似乎一步比一步严重,气候也似乎一步比一步灼热,海岸上所特有的、凉爽而潮湿的、带咸味的清风总不见吹来,南方特有的、雨漾漾、雾茫茫的动人景色总不见在面前展开,扑面而来的尽是炙人的骄阳和闷人的热气,骄阳、热气,烤着我们的肢体,也绞着人们的心。它不但有浓烈的视觉思维特征,而且将味觉、触觉思维也调动来演绎这立体的场面。·把观察和理性思考联系起来。观察区别于“看”的关节就在于它永远夹裹着理性思考,它能由表及里、由现象及本质、由局部到全局。在它的世界里早就有了“形势观察”这一灰色身份的构成。优秀的记者在观察中总能由理智做后盾碰遇每一个事象,并让它们自身呈示意义。邹韬奋在美国南部考察时,发现当地坐公共汽车之一怪现象:白种人士上车后都从第一排坐起,而黑人上车后却总是由最后一排坐起,黑白两种人逐渐向中间靠拢,中间一排如果先坐了一个白人,黑人宁可站着也不敢坐上去,相反,如果先坐了一个黑人,白人宁可站着也不愿与黑人同坐。这位鼎鼎大名的中国记者于是有了他的名篇《由伯明翰到塞尔马》,暴露了美国社会严重的种族歧视问题。范长江也总是叫一种对抗结合着命运感念敲击人心,他的西部通讯几乎篇篇如此。范氏长于将每一地的观察报告置放在它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繁盛面前,让对比产生悲怆诗意,他的观察自然却又深刻。例如他的《酒泉走向地狱》,先是一阵扑面的哀景:街上随处可以看到10岁以下全无衣褂全身灰泥的乞丐儿童。有几条背风的街道,记者简直在晚间没有勇气经过。这般几乎全身赤裸的孩子,在夜间,他们就在门角墙脚,乃至无水的水沟里藏了起来。你如果用手电去照,这里一堆三个,那里一堆两个,彼此挤得紧紧地睡下了。到了夜间10时以后,气候变为酷寒,这般孩子渐渐忍受不了,他们于是本于童性的自然,放声哭出他们求救的惨痛哀声:“妈妈呀,冻得很呀!”“爸爸呀!救命呀!冷死人呀!”“老爷太太呀,实在冻得受不了呀!”……
再提到酒泉本为大商业口岸,为新疆、包头、兰州及新疆南路商业上的转输点……这种观察与历史性空间的处理,便使文气陡然撑持到一个庞大的史的世界,弥漫着命运沧桑之思想。1999年《北京青年报》报道,记者7月18日上午10点30分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看到,排队报考托福的队伍“在占满有400米跑道的大操场后,在操场外的校园马路又蜿蜒延续了约300米”。北京这年夏天高温,“万人长队支起了阳伞的长龙,许多排队的考生正在自带的凉席、毛巾被或者报纸上熟睡”。由于人数过多之因,现场出现了收80元钱替人排队的“托福号贩子”。它最终被《智慧风暴》的作者王宏甲等人描述成:托福是美国人设置的“中国教育成果收割器”,上述场面就是空前的等待被收割的场景。
梅洛一庞蒂说过:“没有无思想的视看。”在他的描述中,人们对视看所想所说的一切,使它成了一种思想。”这种解读简洁而深刻,也完整地透视了新闻观察的实质。有一些存在形态可能更值得关注,例如,由一些观察到的现象看出社会的发展速度及其问题的态势观察,由空间上较有代表性的选择观察所做的问题观察,就更能体现思想性观察与观察的思想性如何普泛地存在于一切优秀的新闻观察中,而且统一协调。
·通过结合其他采访手段确保观察的准确与全面。麦尔文·曼切尔讲过一个失败的观察个案,并借此讨论了如何建立健全的观察力问题。1960年初,刚果被内战纷扰,联合国派出部队维和,并派遣秘书长哈马舍尔德去做调停工作。黄昏时分,在北罗得西亚的恩多拉机场等候这位秘书长到来的记者们看到一架飞机着陆,同时由飞机上下来一个美发男子。这些一直站在警戒线100码以外的记者们看到此情此景,迅速地发出秘书长到达的电讯。然而,事实与记者们开了个玩笑,就在记者们发出他们消息的时刻,哈马舍尔德乘坐的飞机已经在恩多拉北面10公里的森林地带坠毁了,这位秘书长已经丧生。记者们认为是秘书长的那位美发男,其实是一位英国外交部官员。麦尔文·曼切尔评述说,仅凭100码以外的观察以及这位美发男子长相很像秘书长就下结论,违背了记者的准则:“推断要当心。不要轻率地从已知的事情跳跃到未知的事情。”这是新闻史上的一个大笑话,它向过于信赖观察的记者们的行为发出了警告。
事实上,记者们完全可以在观察的同时做一些适当的访问,或者做一些佐证,由此从多种角度保证采集到的信息最起码是真实的与可信的。
观察是一种可资利用的调查手段,但要理想地驾驭它,却需要一眼看透、明察秋毫的目力,并在具体的语境中灵活运用的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