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新闻采访技巧:理论与实践
1928300000033

第33章 采访的方式及复合实践(6)

环球网(The World Wide web)是基于超文本的信息服务系统,具有创建、编辑或浏览超文本文档的功能。

邮件群目录(Mailing List)是另一种重要的采发工具。一个邮件群目录是一组用户的电子邮件地址。这一组用户为了讨论某一问题而结成一个目录,并设立一个电子邮件地址。假如组内一个用户在此地址上发送一条消息,则组内成员均能收到信息。专题记者可以在相应的专业组登记,不断交流有关信息。

新闻讨论组(usenet:)指互相交换新闻的计算机组,它比邮件群目录容纳的用户更多,其讨论内容也一直保持在UNIX系统中,用户或记者可随时接入UNIX系统,翻阅以往讨论的所有内容。与邮件群目录不同的是,讨论组发送的信息不是送至每个组员的信箱,而是送至电子公告板,组员可自由获取。

关于记者如何尝试着进入这一世界的问题,自然是我们所关心的。一些专家建议:

(1)由于每一种引擎有不同的用途,所以要学习利用不同的引擎研究不同的专题。

(2)了解互联网上的记者专用站点。例如“记者网络指南”(Repor。tes Internet Guide:http:////www. crl. corn://~jshcnry//rig.html),这个站点介绍了如何使用互联网进行日常的新闻报道。它本身既是一种新闻资源,同时也是网络指南。它列出大量的计算机、教育、政府等方面的资源,每一种资源都有充分的描述和使用建议。

(3)通过连接写作实验室、语法练习等网站,学会如何利用网络完成写作与编辑任务。

另一些意见则指出,要从多方面重塑自我:

(1)认识网络传播的特性。例如,在这里,信息不再被“推给”(Push)消费者,而是人们将需要的信息“拉出来”(Pull),并参与到制造信息的过程中。而且,超链接(Hyper。Link)技术使之能与其他信息源的资源共享。“所谓超链接,是指在一个计算机文档的特定区域能引入其他文档或程序……使读者能通过链接达到另一个所需要的网站,以了解大量相关的内容。”

(2)重新建构观念体系。网络传播要求它的从业人员必须是 复合型的,他应当有全球意识,每每做出全面的、系统的思考; 他应当重新考虑读者群的要求,重新定位潜在的市场,思考未来 的生存方式与问题;他应当有自觉的网络传播意识,不论身处何 地,都该考量着网络传播的可能性。

(3)学会“超链接”文本写作。网络传播已经彻底改观了原 先的新闻采写模式,原先那种搜集资料——,提炼组织—,形成文 本的方式已经为“超链接”文本所替代。一旦进入网络空间,个 人和组织便能够凭借电脑化的大规模信息交流系统建立多向的相 互联系,他可以自由地点击、链接,从而获得个体化的信息。这 种自由链接的特性决定了网络新闻的写作必然是循着受众阅读特 点而展开的。在我们看来,它不再是那种区域景点的展示,倒像 是探幽寻宝的运动。这样一来,网络新闻写作组织就必须特别注 意下面几个问题:分层,也就是为了满足不同的阅读需要,将 有效材料分为多个层次,“第一层材料可以是粗线条的,只介绍 主要框架,而具体细节可以通过调用关键字的链接去展开,一些 背景材料也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注意力”设计十分重 要,因为某一信息是否被受众随机注意到,就关系到它对受众的随机吸引力。于是,对信息进行设计、组配,成了网络传播的一 个任务。例如对版块与专栏的认真、艺术处理,例如符合阅读需 要的新闻标题。主页既有文字,又有图片、声音,必须进行合 理编排和布局,使之有机关联——主次分明,大小配合,图文互 益,色彩宜人,妙用线条和旗帜。在五个w之外延伸性展开, 给链接创造机会。一定要尽力使新闻资讯有“豪华阵容”的特

(4)战胜信息过载。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InformationOvetload”(信息过载)成为事实,汹涌而来的资讯会让人目眩心迷,丧失独立的判断力。记者的工作任务之一,即是从大量的无用的信息中提取精髓,甚至要与那些恶意的信息斗心斗智。

(5)可以用集中考量几个主页的方法来卫护个人的自主性。这就要求认真考察,全面判断,选准你信赖的、事实上十分优异的主页。

(6)努力学习英语和计算机知识。掌握双语是获得大量信息的有力武器,只有这样,记者期望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他的采访半径才可以扩张至最大限度。至于说掌握最实用的计算机知识,也是关乎采访成功的必要条件。《文汇报》记者钱维华的经历十分有价值:1998年4月,记者赴马来西亚出席会议,带去的是一台用了多年的386笔记本电脑。采访完成后,他很快在电脑上写完稿子。酒店可以给顾客代发电子邮件,不过没有中文系统。钱维华以他的个人经验指导商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你只要连接上账号就可以了,我采用超文本格式发送,不在乎发送端桌面电脑的操作系统。所有的操作半分钟时问足够了。就像在家里、在办公室一样,微软浏览器的界面无论中文版英文版都是统一的,你只要键人收件人的地址,将文章的电子文本附加在信的后面,两地的空间距离就消失了。”

网络作为“超媒体”的特性需要记者用心去体味、经营与发展。在未来的岁月里,这一采访空间将无限膨胀,广泛地影响及新闻传播的每一方面。它的优势与它的问题会同时挑战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心智、我们的采写思维,逼我们做出真切的回答!

十五、开调查会采访

调查会又叫座谈会,是一种适合于中国社会的调查研究方式。它使记者能在短期内获得较为丰厚的信息,也有利于在面对面的表述中互相激发、互相考量,从而确保信息的相对真实性、可靠性。另外,经由这种资源开掘工作,记者也可以获得新的、有价值的采访线索,使整体采访部署科学、系统、有效。召开调查会的局限性也值得注意:发言时间限制,使许多细节不易谈出;发言者在他人面前有顾虑或从众心理,不愿意吐露一些更为有价值的信息;假使组织不当或其他原因影响,会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播下龙种,收获跳蚤”。

这种采访方式一般适宜于如下情况:

(1)某一种情况或事实必须由多个人共同在场才能搞清楚;

(2)需要专门考量更多代表性意见,例如对典型人物的调查;

(3)记者采访期限急迫,不允许深入实际做更为到位的采访。

调查会的实施是这种采访方式较为麻烦的一部分。它要求记者特别注意如下几方面:

1.选好人。这里也有质与量的双向性。一方面,参加调查会的人最好能有代表性,而且知情、有头脑。假如将那些意见、情绪完全对立者组合在一起,接着所要发生的可能不是告知情报、意见,而是一种尖锐对抗中的内耗。对待这种情况的最好方法是分头进行。另一方面,每次座谈会的参与人数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以5~10人为宜。

2.选好地方。一个良好的谈话环境对于访谈当然十分重要,尤其是多人参加的调查会。最好是圆桌会议,那样可以有更多的交流机会,不要搞那种像教室布局的场所,它不利于平等、自由交流。其他的自然条件相机处理。

3.会前议题准备。会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拟好座谈的安排,例如发言形式、是否有提示、是否出示图像等;并且,要将座谈的目的和要求事先告诉与会者,使彼此容易沟通。假如记者能事先具体列示一些思考题,这样一来,谈话与碰撞的深入就不难实现。

4.调查会最好由记者亲自主持,这样便于控制。如果情况不允许,也可以委托他人主持,但更为翔实的提纲就显得分外重要。

5.有序地组织座谈。一般而言,在会议开始时,主持者应先重申座谈目的、要求、时间等,给每一位参与者一种契约。第一个发言者的作用就好比一篇文章的起句,会影响到整体运作的氛围、基调、方向、节奏等,主持人应当慎重选择,巧妙引出。后续的发言者一定会十分留意首先发言者的方式、深度等,因此,主持人在首先发言者发言之后应该有适当的点评,给未来者一个明确的谈话方向。并且,记者应当时时抓住自己以为有价值的问题诱导与会者有深度地谈下去,绝不可放任自流,任其自由发展。在座谈会进行中,记者应大致上对照座谈会提纲,看看是否有所偏离;但请注意的是,偏离未必就是坏事,它可能在偏差中引发出一个你永远没有想到的问题,继续下去的价值远胜于回到原思路。关键是判断、分析。

6.善后工作的重要性。会议结束后,记者应做出自己的简要表态,并申明诚挚的谢意。这是采访中绝不可忽略的一点,它关涉到继后的行动能否顺利展开的问题。

7.一次座谈会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在二次、三次座谈会中得到解决。假如是多次的活动,则要求注意每一次之间的关联,由整体上组织处理,使它们之间在主题、内容上有绝对的连续性、相关性。

8.任何调查方式都有自身的优缺点,不要轻易放弃调查会以外的访问方式,对于完整的新闻采访而言,立体开掘最为理想。

召开调查会其实是一种比较费力的采访方式,因为它要求主持者(记者)具有相当高的组织水平,而绝非仅仅是一个旁听者、记录者。

例如,记者应当自然而又巧妙地运用一些心理学技巧,使整体构成一个有机关联而非机械关联。对于那些不愿意吐露真情的受访者,记者可以采取激励机制,使每一次座谈会与个人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社会使命相关联;对于那些老是跑题的参与者,记者可以利用重复或坚持问题来申明自己的态度。记者应尽力使每一位参与者清楚自己的角色不仅仅是配合情报收集,其实更是一种介入历史的多种利益相关者。记者也应该清楚地了解“场阈”的作用,使整体在互动上有朝理想方向迈进的可能性。还有一点十分重要,那就是:记者应当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参与者,但又不可以让自己成为完全的主角。

这些分寸都需要采访者仔细体味、灵巧运作。

十六、记者招待会

记者招待会又称新闻发布会,是新闻发布者在同一时空内向不同的新闻单位发布共同的信息,并同时接受记者询问的一种群体采访方式。记者招待会是信源控制新闻渠道的一种表现,但由于它给予参与记者提问机会,所以,它的双向性又成为封闭与反封闭的一场交锋激烈的斗争。这里用得上法拉奇的话:对话生动、交锋激烈。

召开记者招待会的人大多在开始时用口头或散发新闻通报的方式宣布某些信息。然后,他们再有节制地回答一些问题。对于记者来说,这种方式节省了时间,免去了竞争新闻的辛劳,但却同时步入了人云亦云的危险境地。更可怕的是,一些招待会的主要回答者往往会用躲闪的方式处理那些他们不想让外界明晰的内容,诸如“无可奉告”、“等着瞧”、“你自己说呢”等话语,会让记者大为沮丧。这不难理解,因为对整个发展有控制权的是主持人,一旦问题向表层以下开掘,主持人就会打断或中止,跳过发问者。这与到场记者人数有关,记者越多,主持者愈好控制,他会制造一种貌似民主公平的气氛,实际上却在阻塞向内幕核心迈向的可能性。

聪明的记者往往以两种态度迎对这种方式,一是将记者招待会作为深入报道的一个步骤,继续开掘下去;一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做足百分百。要想做到这些,就要注意以下问题:

1.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不要总想着去应付,要以十足的积极态度参与每一次记者招待会,努力开掘,总有收获。

2.参加招待会以前应尽可能做好充分准备。记者招待会所谈的话题往往是公开的,记者完全可以在正式开会以前做好一切的准备工作,查阅一些相关资料,集中一些主要问题,并尝试性设计某些问题的后续问题,以备不时之需。记者不应当只带着耳朵去听,他更应当带着心去体验,带着问题去澄清或证实。否则,招待会的可能空问会显得很小,而事实上,它可能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