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新闻采访技巧:理论与实践
1928300000029

第29章 采访的方式及复合实践(2)

2.采访调查中的悬念性。因为是突然的行为,所以,主题何在、内容何在、怎样结构都是未知数,结果更是无法预料。唯其如此,即兴采访就更有刺激性魅力。

3.采访的迅疾性。即兴采访不可能如一般采访那样慢慢发问,它有逼人于死地的时间限制。记者所要应对的最大挑战,是以娴熟的艺术、忙而不乱的步骤克服时限之障碍,在短促之间赢得成功。罗伯特·卡帕的惊人名作《一个中弹的士兵》,就是抓拍中弹士兵身体倒下的一瞬间、手中枪支即扔而未脱手的杰作。这好比限时作文一般,在综合素质上考验一个记者。

为此,即兴采访者要注意如下几点:

(1)行动快速。

(2)随机应变。

(3)忙而不乱。

(4)即时兴奋。

(5)问话到位。

(6)访问艺术。

(7)迅速打腹稿。

(8)用语通俗。

即兴采访往往让访问者感到尴尬,根本的解决当然要靠日积月累形成。记者要在每一事件面前瞬间作出决策,何者为先何者为后,首句如何出口……并且,他要使调查循序渐进,有结构上的清晰性。

即兴采访也有侧重。“确实性新闻采访”一般比较短,重点突出,用来说明一条公告或一条新闻。例如当某一游轮发生火灾后,你要向海上救生队问的问题是火势有多大?火灾如何开始?如何控制火势?游客安全如何?必须弃船吗?这些问题是社会关注的,也是采访者应当热情投入的方向。“信息性采访”类似于确实性新闻采访,但不必局限于主要事件中。再以上述为例,可以采问诸如一般在什么条件下放弃游船,救起游客需要多长时间等问题。“探讨性采访”不仅仅止于事件的表面,而是深入内里进行勘探。针对上述示例,记者可以发问:火灾是如何发生的?多久才发现?为什么不能控制火灾?游船最后一次检修是什么时间?在两个礼拜内第二次发生此类事件,你能说明原因吗?如此问下去,访问便要进入一种称之为“针对性采访”形态中,在这里,采访者和被访者之间会有相当的对抗。“有些人在两周内看到由于贵方疏忽行为而引发的两次火灾,对此有什么看法?有没有什么改进计划?为什么在如此危境中游船依旧出海?”这些问题肯定会让被访者不快,那么,一种可能性是拒不回答,一种则是颠三倒四,不论如何,记者应当头脑清晰,不为困境所埋藏。“情绪性采访”企图揭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与阅听人一起体验,分担其中的感动。当第一位筋疲力尽的游客被救上岸后,采访者可以问他:“你能回到陆地,有什么感受?”“什么时候你意识到危难在即?”专家提示人们,在采访这类内容时,一定要注意:别踩在别人心上!采访者可以使用单一的方向来运作,也可以在较长的篇幅中交叉使用它们。

三、普通访问

又称个别访问。亦即新闻记者与选择的理想访问人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中面对面交谈,从而获得资讯的访问方式。这种访问是最基本的实地调查方式,通常以口头问答为主。

这种访问与其他方式的重大区别在于:(1)允许有一个展开过程,给双方达成访谈契约一定的时间和其他条件;(2)双方准备往往较充分,记者对问题、氛围等多有设计,被访者也有十分的准备,因为,斗智斗勇更耐人寻味;(3)最大限度地体现出人际交往的规律;(4)自由度更大一些;(5)由于面对理想的谈话对象,记者可以由谈话、现场氛围、人体语言等综合信息判断所得是否真确,最终收获大量第一手资料,真实性最大。

为此,许许多多的访谈者都在努力追寻这种访谈机会,并付出了相当的心血。奥里亚娜·法拉奇安排一次这样的访问通常要花上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她的历史性遗憾也在这一方面:

那是我一生最大的失望。你们(指中国当时的领导人)不让我采访周。周去世时,我哭得比世界上任何人更伤心,我欠了历史一笔债。访问周恩来是历史的需要……早在罗马有中国大使馆之前,我就到伯尔尼(瑞士首都)去。中国外交官总是很客气,可是……(她摊开双手,耸耸肩,做了个无可奈何的姿势)我就去找西哈努克。他说:“没问题,我们是好朋友。”可是,西哈努克一封一封长得不得了的电报给我拍到托斯坎尼来,却是毫无结果。我又去找布托(巴基斯坦前总统)。布托也说:“我帮你办。”……可是他也没有帮上这个忙。后来文化大革命来了。啊!真是遗憾终身!

法拉奇争取机会的技巧是可以作为典型予以讨论的。除了按一般方法操作外,有时她还采取一些别的办法。例如,当第一次与霍梅尼见面,双方就某些问题发生争执时,法拉奇扯掉了为示尊重而穿上的披风,并把它扔在霍梅尼脚下。霍梅尼大怒,暴跳如雷地冲出房间,而她还不肯罢休:“您要去哪儿?您要去方便吗?”法拉奇的下一个策略是长坐不走,巴尼萨德尔和霍梅尼的儿子百般乞求也无济于事。直到霍梅尼以《可兰经》的名义发誓他第二天会再次接见法拉奇,她才同意离去。

除掉这些,选择合适的时间,在合适的地点,提合适的问题也十分重要。一切要看双方的具体情况而定。

这些都要有周密的策划作前提,以扎实的准备工作来实现。在后面所讲的一切观点大概都适宜于此。

常规访问的形式也会由具体的构成力量来产生。法国国立法兰西广播公司董事长、著名的政治记者米歇尔·斜塔女士有她的真知灼见:“我们经常能感觉到我们的对话者的语言是随着他们面对的记者的不同而变化的(当然他们是丝毫不想撒谎或守口如瓶的)。同一个被采访的人对不同记者提供的材料不一定都是相同的。对急躁的记者,他们可能透露一些自己的疑虑和弱点。对严肃的记者,他们也许什么也不透露。有时他们可能会谈及喜欢什么音乐,阅读什么书刊或者怎样度周末。有时,他们只谈问题的某一侧面,有时他们却会滔滔不绝地细致分析为什么要采取某种行动的理由。”大体说来,这里存在着合作型、对抗型两种基本状态,有顺向、逆向的交流关系。

采访者的任务就是在情境中组织技巧,一一有效针对问题做最根本的解决。

四、侧面访问

又称迂回访问。指那种在采访过程中不直接与采访对象接触,而是先从对象的周围或侧面了解情况的采访方式。它类似于称之为“迂回包抄”的军事战术,故有迂回访问之称。

这种方法可以解决如下问题:

1.采访对象十分繁忙,无暇接受记者采访,记者又迫于“死线”压力。在此状况下,侧面访问完全可以使记者在现有条件下顺利地完成任务。报告文学作家理由采访中国生物学家童第周时正是靠此方法解围的。他在童工作繁忙、记者云集、无法插嘴提问的情况下决定:

我干脆不去麻烦童老,撒开腿去跑外围。用了10天左右的时间,找了和童一道工作的同志,有他的学生、助手、研究室的党支部书记,还有他的亲属和过去的同事。找不着这个找那个,游刃有余……摄影记者搞平面拍照,文字记者搞“全息立体化拍照。”从周围的人的眼里,去看所描写的主人公,有景深,有反差,更翔实,更客观,我深深被童老的事迹激动了,笔记本上记满了满满的一本,又看了一些资料,了解了实验过程。打定主意,不去对生物学界的学术之争评论短长,而把焦距凝聚在社会的细胞——我所描写的主人公的身上。当我已进入构思的时候,接到童老的电话,约我去会面。

这是一次无拘无束的谈话。我提出几个问题,获得了几

个重要的细节,一共用了两个小时。

2.不仅如此,它也是真正进入采访的一种外围战。因为掌握了周边的信息,既可以帮助采访记者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同时使他未来的具体交流更准确、科学。这样的处理,使采访进入到场域之中,从而也更为科学、全息。

3.不用说,在周边的各种资讯中,你会获得多得让你惊讶的细节,它们既能丰富你的报道,也可以做成背景来处理。

4.在采访对象拒绝回答问题时,这是一种有效抵抗“封闭”的手段。许多新闻记者的拿手好戏是在对方拒绝采访时,忽然说上这么几句“您四年级时的老师特别提到您爱踢足球”之类。它们往往能立即奏效,让被访者乐意开口。

有时候,这些周边人物提供的资讯本身就丰富得让记者享受无穷。艾伯特·B·格伯为霍华德·休斯这位金融家撰写文章时遭到了各种各样拒绝。他决心回头去找小人物,追寻过去的岁月,结果,他找到了几百个与休斯有过短暂接触的人物,最终,他取得了聚沙成塔的效果。假如我们能如此广泛地收集来自当事人以外的资讯,我们其实已经获得了更新的视角,就像“新新闻主义”记者们所做的那样——一将一种种态度也作为描述的重点,其中见出一种观念与道德的变化。

侧面采访给记者带来的麻烦当然要多得多。因此,记者必须有知难而进的勇毅精神,这一点最重要。当然,也要有好的方法的支持。例如要找到关键的知情人,由点到面到立体地包围当事人。有时候,你可以让愿意帮助你的知情人开列一张有价值的访问者名单,他们就是主体目标的生活网——密友、情人、私交中隐蔽的一部分。

麻烦不止于此,还有一个麻烦是:这些资料的真实性如何,以及它们之间的矛盾怎样处理。对付这些麻烦的最好方法是找当事人核对,如果办不到,那就得自己去一一考量。

五、路边随访

路边随访是拉丁语“群众之声”的变体。它是用来收集受众对一定事物的意见而采用的一种方式方法。它的技巧在于将意见不同的若干看法相结合,可以采访性别、年龄各异的不同人群。

路边随访适合于那些公共话题,对于十分精、尖的专家型问题绝不适合,这一点必须注意。

这种采访方式的确可以使许多信息共来齐汇,如同当年蒲松龄收集资讯一样,记者可以轻易地收获能视为舆论的声音。在这里,采访带有绝对浓烈的古典仪式意味,就如广场讲坛。

路边采访对不同的媒体具有不同的挑战性。对报刊而言,它的可信性就是最大的关口;对于广播、电视,则存在背景噪音问题需要新闻工作者费心处理。记者要有控制地收集信息,否则,完全型的路边采访将是无穷无尽的一种工作。

六、现场观察

现场观察是现场采访的一种途径,它符合人类交流的普遍规律:通过视觉获得大约70%以上的信息。

现场观察是一种独立的运作方式,例如在许多重大的场合,由于各种条件限制,记者没有可能进入问话区,只能靠肉眼看、靠耳朵听、靠精神去嗅去体味。朱启平的《落日》就是现场观察的结晶,作为《大公报》的记者,他不能直接去问话,只能在远处观察着密苏里旗舰上的签字投降仪式。但他的观察取得了成功,远胜于一般的访谈。

在更多的情况下,现场观察则是以复合方式中的一种有力样态进入工作的,在那种状态里,它与面谈、侧面访问、交叉访问等配合作战。

无论在什么境遇里,现场观察的特点则是一致的。它避开了访谈中的压力与干扰,使记者一心观看,自由自在,将气氛与环境、细节掌握于胸;它可以在反复处理中,将某些存在形式视为符号,让它们放射出更多的光辉;它可以使许多小细节凸现,进一步使报道立体化,视觉化;它可以在细节、全景、中景中自由组合,让报道逼近原貌;它可以倾全力让小小的篇幅包含大大的容量,因为它最易调动意象语言;它拥有天然的现场感,并使人性化的语言得以自由实现。它是冷静迎遇状况的一种极好写照。

请看美国记者比加特1945年9月采写的《日本签字投降》一文:

日本签字投降

[本报9月2日电](发报地点: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 今天上午9时零5分,日本外相重光葵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日本终于为它在珍珠港投下的赌注付出代价,失去了其世界强国的地位。重光葵步履蹒跚,拖着木质假腿走到铺着粗呢台布的桌子旁,桌上放着投降文件,等着他签字。如果人们不是对日军战俘营中的暴行记忆犹新的话,也许会不由自主地同情重光葵。

他把全身的重量都压在手杖上,好容易才坐下来。他把手杖靠在桌子旁,然而,在他签字的时候,这手杖倒在甲板上。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致词后,做了一个手势要重光葵签字。他们两人没有说一句话。

麦克阿瑟代表对日作战国家签字受降,乔纳森·温赖特中将和珀西瓦尔中将在他两旁肃立。温赖特中将在科雷吉多尔岛失守后被俘,长期的战俘生活,把他折磨得憔悴不堪。珀西瓦尔中将在大战另一个不幸的日子里放弃了新加坡,向日军投降。

两位中将在场,使人们不由地想起,1942年上半年,我国处于几乎无可挽回的失败的边缘。日本代表团由11人组成,他们衣着整洁,表情悲哀。重光葵身穿早礼服大衣和带条纹的裤子。头带丝织高帽,双手戴着黄色手套。在“密苏里”号军舰上参加整个仪式的任何一方都没有同日本人打招呼,唯一例外的是日本外相的助手,有人同他打招呼,是因为要告诉他在哪里放日本请求无条件投降的文件。

当重光葵爬到右舷梯顶端,登上“密苏里”号甲板时,脱掉了他的高帽子。

它写尽了给人以气息的细节,如“全身的重量都压在手杖上,好容易才坐下来。他把手杖靠在桌子旁,然而,在他签字的时候,这手杖倒在甲板上”,也呈示了一种逼人的冷静。 七、体验式采访 这是一种强调与被采访者完全一体化,深入到他的生活中去,去感觉,去体验,从而获得新闻材料与主题的采访方式方法。

许多的纪实摄影、新闻摄影就是这样泡出来的,例如多萝西娅·兰格、尤金·史密斯……的实践。本多胜一也是体验式访问的里手,在他的极地采访中,他尽力与当地人实行“三同”。在《加拿大·爱斯基摩》一书中他写道:

在部落的选择上之所以如此严格,是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准备住进他们的家庭。访问未开化的地方,对眼睛所能见到的东西作一番夸张的描写,这种做法只能用来唬人。作新闻的报告文学,那种做法已经陈旧了。并且,在广袤的大地上随便地走一走,转一转,也只能是表面的观察。要了解那里的人们的心,把握他们的精神,不是暴露他们的“人”,而是去写他们的“人”,就要深入地住进一个地方,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他们共同进行。

本多胜一与藤木高閟住进了一个叫卡雅古纳的爱斯基人家中——夹着睡袋,穿过通道,只见在入口的地方给我们空出了一铺席(相当于一张小单人床——笔者注)的位置。两个人好容易才能并排躺下。借了一张皮子铺上,我们就在这里“定居”了。

这个家共有8口人,再加上贾巴拉吉父子,共住10人。我们之所以能挤进来,是因为贾巴拉吉老人和卡雅古纳的次女不在家,有了一点空地方。而且,这个家庭也是全村总共4户之中最大的一处。说最大,也只有10铺席的面积……

我们居住的一角,只铺一张皮,皮下就是地面。地是地,幸好还干燥。但是,稍稍一抠,就是硬邦邦的冻土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