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管参差排凤翅,月堂凄切胜龙吟。
最宜轻动纤纤玉,醉送当观滟滟金。
缑岭独能征妙曲,嬴台相共吹清音。
好将宫徵陪歌扇,莫遣新声郑卫侵。
——唐·罗邺《题笙》
在中国的民族乐器中,笙算得上是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了,相传为女娲时隋所造。《礼记·明堂位》说:“女娲氏之笙簧。”《世本·作篇》说:“隋作笙。”(按:《事物纪原》二引《世本》宋衷注:“隋,女娲之臣。”)在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就有“和”的记载,“和”也就是笙。《尔雅·释乐》说:“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宋陈旸《乐书》卷一百二十三说:“盖笙为乐器,其形凤翼而声凤鸣。其长四尺,大者十九簧,谓之巢,以众管在匏,有凤巢之象也。小者十三管,谓之和,以大者唱小者和也。”
最早的笙并没有笙斗,也没有簧片,是用绳子或木框把长短不同的竹管编在一起,与排箫很相似。后来,在竹管上增加了竹制的簧片,并把它们插在葫芦(匏)做的笙斗里,成了和我们今天使用的笙相似的样子。在古代乐器的分类中,它属于“八音”中的“匏”类。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中,有几支古匏笙,笙斗用葫芦制成,笙嘴用木制,簧片用竹制,其形制和调音方法竟与今天的笙完全一样。唐代以后,笙斗改用木制,《律吕新论》说:“古之笙用匏,今之笙用木。匏音劣于木,则亦何必拘于用匏,而谓之八音不可缺一乎?”最后,又改用铜制。
匏属的乐器,有笙和竽两种,实际上它们是形制相同而大小各异的同一类乐器。《宋书·乐志》说:“笙,隋所造,不知何代人。列管匏内,施簧管端。宫管在中央,三十六簧曰竽。宫管在左旁,十九簧至十三簧曰笙。”
笙、竽在周秦两汉都是十分重要的乐器。《韩非子·解老》说:“竽也者,五声之长也,故竽先则钟瑟绵随,竽唱则诸乐皆和。”大家很熟悉的南郭先生,就是齐国的一个冒牌吹竽者。据《韩非子·内储说左上》所载,“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这会是怎样一个壮观的场面啊!南郭先生就混在这个三百人的吹竽队伍中。在周代的青铜器纹饰、汉画像砖、画像石和百戏陶俑等出土文物上,都有很多吹竽的图像。
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乐器中,有一件竽的明器,高七十八厘米,二十二管。同时出土的彩绘木乐俑中,三人鼓瑟,二人吹竽。到唐代,竽的使用逐渐减少,到宋代就基本失传了。但是笙的使用却一直沿用至今。
在音乐已经高度发达的春秋战国时期,笙已是非常重要的乐器。《诗经·小雅·鹿鸣》就有“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诗句。《诗经》中还有《鱼丽》《由庚》等六首所谓“有声无辞”的诗(实际上就是器乐曲),就叫作“笙诗”。《礼记·檀弓》说孔子“十日而成笙歌”。《周礼·春官》中有“笙师”。
汉代乐府民歌,如著名的“相和歌”,笙是重要的伴奏乐器。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十六引《古今乐录》说:“凡‘相和’,其器有笙、笛、节歌、琴、瑟、琵琶、筝等七种。”
在音乐艺术高度发达的唐宋时期,笙也是重要的独奏和伴奏乐器。唐代宫廷“立部伎”和“坐部伎”,都各用到大笙一、小笙一。唐诗中也有许多描写笙的名篇,顾况的绝句《笙》写道:
欲写人间离别心,须听鸣凤似龙吟。
江南曲尽归何处,洞水山云知浅深。
宋代的宫廷和民间都大量使用到笙。宋周密《武林旧事》“圣节”留存的一张宋理宗朝禁中寿筵乐次(即节目单),其中就有“笙起《升平乐慢》(演奏者侯璋)”、“笙起《恋春光慢》(演奏者任荣祖)”、“笙起《庆寿乐慢》(侯璋)”、“笙独吹小石角《长生宝宴乐》(侯璋)”、“笙独吹正平调《寿长春》”。宋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条记载宋代民间勾栏瓦肆中的“细乐”“每以箫、管、笙、蓁、嵇琴、方响之类合动”。
宋代有人把竽、大笙(巢)、小笙(和)结合在一起,制成竽笙。陈旸《乐书》卷一百三十一载:“圣朝太乐诸工以竽、巢、和并为一器,率取胡部十七管为之。……或二十三管,或十九管。”元明时期,笙的名目更多。《元史·礼乐志》“登歌乐器”中的“匏部”中所载的笙就有“大者曰巢笙,次曰和笙,管皆十九,簧如之。十三簧者曰闰余笙匏,九簧者曰九曜匏,七簧者曰七星匏”。明清以来,流行的主要是十七簧笙、十四簧笙、十三簧笙和十簧笙。
新中国成立以后,笙的研制得到很大的发展,簧数增加到二十一簧、二十四簧、二十六簧、二十七簧、三十二簧、三十六簧、五十一簧。还先后研制成加键笙、转盘笙、低音笙和排笙等,不仅拓宽了音域,扩大了音量,而且克服了转调不方便的缺点,大大地提高了笙的表现力。同时还涌现出了胡天泉、张之良、阎海登等名家,创作出了《凤凰展翅》《草原巡逻兵》《水库飞来金凤凰》《长白新春》《海南春晓》《南海渔歌》《欢乐的泼水节》《湘江春歌》《骑竹马》《林卡月夜》《微山湖船歌》《蝴蝶恋花》等笙曲。
胡天泉是著名的笙演奏家,他出身在一个民间艺人的家庭,从小就随父学习笙、唢呐、管子等的演奏。新中国成立后入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任笙演奏员。他的演奏技巧娴熟,声情并茂。《凤凰展翅》是他的成名代表作,他还对笙的改革和笙曲的创作有很大贡献。
除了独奏以外,笙还是江南丝竹、常州丝弦、福建南音、西安鼓乐、山西八大套、河北吹歌、山东吹乐等乐种和昆曲、越剧及许多地方戏曲音乐中的重要乐器,在大型的民族管弦乐队中,笙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笙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簧片比簧框略窄,所以能在簧框中左右自由振动)的乐器,也是中国吹奏乐器中唯一可以奏和声的乐器,被外国朋友称作“中国的管风琴”。因而,它对西洋乐器的发展起到过重要的推动作用。1777年,法国传教士阿米奥将笙带回欧洲,它那恬美柔和的音色,圆润饱满的和声受到西方人士的喜爱。1780年,侨居俄国的丹麦管风琴制造家柯斯尼克根据笙簧片的原理,制成管风琴的簧片拉手,使管风琴的音色更加优美。后来,乐器制造家们又在笙簧的启发下研制成了风琴、口琴和手风琴等。
名曲欣赏
凤凰展翅/胡天泉、董洪德 曲
这是一首著名的笙独奏曲,创作于1956年。1957年胡天泉演奏此曲,曾获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民间音乐比赛金奖。1980年,中央民族乐团访日小组在日本演出,笙演奏家王惠中用改良的三十二簧笙为日本朋友演奏此曲,获得一致好评。
凤凰是传说中的瑞鸟,被称为百鸟之王,它是中华民族东方民族的图腾,也是幸福吉祥、高洁美丽的象征。因此,它也是众多文艺作品描写的对象。《诗经》中有“凤凰于飞”的吟咏;诗圣杜甫说自己“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壮游》);郭沫若写过著名的长诗《凤凰涅槃》。在音乐作品中,以凤凰为描写对象的著名作品,除了以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为蓝本的琴曲《凤求凰》和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以外,就要算这首《凤凰展翅》了。
《凤凰展翅》采用山西梆子的音调,运用了呼舌、嘟噜、打音、历音、颤音等多种笙演奏技巧,形象地描绘了凤凰歌舞飞翔的种种姿态,象征性地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热爱。由琵琶弹奏的引子为我们勾画了一幅春和景明的万象更新、祥和恬静的景色。接着笙以较强的三连音和倚音由慢渐快地进入,展现了梧桐树上那百鸟之王的美丽身姿。
第一乐段旋律优美流畅,使用了双音、嘟噜等演奏手法,展现了凤凰清亮高亢的歌声。传说中的凤凰的叫声是很动听而且合于音律的。据《吕氏春秋·古乐篇》所载,中国最早的乐律,就是黄帝命乐官伶“以之阮隃之下,听凤皇之鸣,以别十二律”。
第二乐段欢快而热烈。乐曲由慢渐快,音型由四分音符变为八分音符,再变为欢快跳跃的十六分音符,描写了凤凰翩翩起舞、回旋妙曼的优美舞姿。
第三乐段旋律先是由慢渐快,表现了凤凰展翅欲飞、盘旋翱翔之态。然后,以呼舌技巧奏出一段徐缓恬静的旋律,让凤凰扶摇而上,遨游九天。
南海渔歌/苏安庆等 曲
祖国的南海是美丽富饶的,渔民们世世代代在这里摇橹捕鱼,生息繁衍,《南海渔歌》描写的就是他们愉快的劳动和丰收的喜悦场景。
乐曲一开始,由笙奏出一段散板的引子,勾画出一幅西沙清晨的美丽景色。旭日东升,海风轻拂,在蔚蓝的海面上洒下万点碎金。海空中海鸟飞鸣,海面上白帆点点,令人顿觉心旷神怡。第一乐段优美抒情,渔民们驾船出海,开始了一天的劳作。白帆映着蓝天上的白云,橹声打破黎明的寂静,碧波间百舸争流,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第二乐段是欢乐的小快板,渔民们你追我赶,撒网捕鱼,他们强健的身体一任海风吹拂,海水浸打,一网一网的鱼儿倒入船舱,也倒入了渔民的希望。第三乐段是欢快热烈的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