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中国音乐家协会经过认真地讨论和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决定以一种古老的民族乐器的图案作为中国音乐的乐徽,这种乐器就是排箫。
据说我们的祖先在渔猎的时候,听到水边的芦苇折断后在风中发出的“呜呜”的响声而受到启发,截竹而吹,用以模仿鸟兽的叫声。后来,人们发现芦苇的长短粗细不同,发出的声音高低也不同,于是,他们把长长短短的芦苇编排在一起,就成了最古老的乐器之一——苇龠。
后来,人们不再用柔软而容易变形和折断的芦苇,而改用坚硬耐用的竹子来制作,这就是最早的排箫,在当时,它就叫作“箫”。《世本·作篇》说:“箫,舜所造。其形参差像凤翼,十管,长二尺。”它的编排管数,从最早的三管、六管,到后来的十管、十三管、十六 管、二十管、二十一管,到二十四管(近代更被发展到两排共五十管)。张载《博雅》说:“箫,大者二十四管,无底;小者十六管,有底。”在古代,它是十分重要、十分受人们喜爱的乐器之一,据说曾使孔子一听而“三月不知肉味”的舜乐《韶》,就因为以箫为主奏乐器而被称作《箫韶》。伟大诗人屈原在《九歌·湘君》中,有“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的描写。
1978年8月,在湖北随县战国时期曾侯乙墓出土了一大批珍贵的乐器实物,其中有两支排箫,大小略有差别,都由十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管依次排列而成,有一支至今仍能演奏,它不是按音律排列,但是超出了五声音阶的范围,更加证实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排箫已经是很重要的乐器。这一发现曾引起世界音乐界的极大关注和重视。
排箫本是按管的长短顺序排列,形如鸟翼。到了清代,才将单凤翼状的排箫改作双凤翼状,即中间短而两边长,并且把用绳捆竹编改为插在木制的底座之中。
元代以后,戏剧逐渐发达,而伴奏则渐趋简化,音域较窄音量较小的排箫被逐渐淘汰。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音乐工作者的努力,排箫得到新生,经过改进的排箫,音色更加优美,音量较前增大,演奏技法有所发展,因此表现力大大加强,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
还值得一提的是,在西方乐器中也有排箫,它的构造、外形、演奏方法和音色与中国的排箫几乎一模一样,英文作Pan-Pipes,传为古希腊牧神潘发明的。在莫扎特的著名歌剧《魔笛》中,帕帕盖诺吹奏的就是这种乐器。在东欧的一些国家,如罗马尼亚、匈牙利等,排箫在民间更为流行。罗马尼亚民间歌舞团多次访华演出,艺术家们用排箫演奏的罗马尼亚著名乐曲《云雀》和《霍拉舞曲》等,欢快热烈,优美动听,深受我国人民的欢迎。
排箫一般都是有底的,它的音色没有无底类吹奏乐器如笛、箫、管子、唢呐等明快亮丽,而显得有一点虚幻,因此给人一种缥缈空灵的出世之感,有如遥远的天际、茂密的林间飘来的一缕天籁之音,令人有“如闻仙乐耳暂明”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