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好心态胜过好医生
19220500000009

第9章 有心病才会引发身病——不良心态与疾病的关系(4)

2、保持情绪良好。一些心理学家经过研究证明,那些情绪良好乐观的人往往不会做噩梦,或者很少做噩梦。也有专家建议在入睡之前想象生活中一些值得高兴的事情,也能够避免噩梦现象的发生。其实,不管什么时候,良好的情绪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3、变被动为主动。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做噩梦的人都有这么一个特点,即在梦中他们都是受害者,很少是统治者或者施害者。所以,心理学家就提出这么一个建议:经常做噩梦的人能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地应付自己需要面对的困难和挫折,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变或者影响噩梦的内容。

如果能够注意以上几点,摆脱被噩梦纠缠的日子也就会越来越近了,而且,取而代之的可能是一个你想了很久的美梦。

悲观心态易导致自杀

海子卧轨,永远告别了离大海不远的地方,告别了花开的春天;海明威把猎枪伸进嘴里,扣动扳机,想要维护“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击败”的男子汉“尊严”;张国荣纵身一跃,使“哥哥”成为了舞台上一幕永不改变的风景;三毛自缢,她选择了到另外一个世界流浪;阮玲玉用安眠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想要这个世界还她一个公平;翁美玲,在事业最鼎盛的时候,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死亡,留给了人们一个永远的“蓉儿”……海子、海明威、张国荣、三毛、阮玲玉,翁美玲等,至今好像仍活在我们的身边,他们留给了世人一个又一个的疑问。

据统计,中国平均自杀率为23/10万,也就是说,每年将有28.7万人因自杀死亡。另外,中国自杀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6%,占相应人群死亡总数的19%,其中,农村自杀率比城市自杀率高3倍,而女性自杀率则比男性自杀率高25%。

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也经常会发生一些因自杀而死亡的事件,比如家庭不和,工作压力过大,学业不尽如人意,人际关系紧张等都可能导致自杀。但是我们不能忽略这么一个事实,即自杀者大都没有健康平和的心态,不能够应付生活中的种种挫折和磨难,对生活、对人生充满了悲观,甚至认为天空都是流泪的颜色,生命中根本没有一点儿亮丽的色彩,活着没有任何意义,于是他们选择了提前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这些自杀的人群中,我们发现,尤其当科学越是发达、社会形态越是复杂、人际关系越是冷漠的时代,自杀之人更多。这是因为社会日益进步,科学发展迅速,但是人的心态却不能够与之一起慢慢变得成熟,所以越来越多的自杀事件让我们屡见不鲜。一个人轻易选择死亡,实在是非常可惜。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调节自己的悲观心态,来避免自杀现象的发生呢?

首先,一定要认识到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的意义,认识到在我们短短的人生历程中没有什么比生命更为重要。因此要好好地珍惜和呵护,千万不可草草了结,不可因为冲动而失去理智。

其次,当情绪低落时,甚至有抑郁的倾向时,一定要注意努力去为自己营造和谐良好的生活环境,培养自己积极开朗的情绪,尽量避免不良情绪所带来的伤害。在遭遇挫折的时候,学会自我调节,运用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避免自尊心受到过大伤害,同时注意提高自己应对环境的能力。

最后,给自己的生活制订目标。很多人之所以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是因为空虚无聊,空虚无聊进而导致悲观情绪的发生,使他们感觉生命了无生趣。所以,给自己的生活制订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是一件非常重要而且十分必要的事情。同时要学会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包容社会、包容他人的过失和不足,避免产生悲观的心态。

太爱干净易导致洁癣

所谓洁癖一般就是指一个人太爱干净,太爱清洁,而这种干净和清洁达到了非常过分的程度,实属一种心理疾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洁癖症患者大都具有不良的心态,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健康的心态导致了洁癖症的发生。

如很多人自幼受到“爱清洁,讲卫生”的教育,如果家长和老师一直过分强调,往往导致他们心态失常,认为周围的一切都不干净,进而给自己界定了许多清规戒律,久而久之,就导致了洁癖的形成。还有的人是因为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认为不干净便会导致某些不治之症的发生。其实这种心态本身就是错误的。

如果两个人一同来到有病菌的场所,其中一个是浩癖症患者,特别喜欢干净,而另一个则心态正常,凡事有度。那么谁会感染病毒呢?答案是洁癖症患者。因为对于一个正常的人来说,自身的免疫力能够与外界的病菌进行搏斗;而洁癖症患者的正常菌群失调了,免疫力反而比较低。所以,在心理咨询门诊发现,有很多洁癖症患者往往会患有口腔溃疡、腹泻、感冒、咽炎等生理疾病。

爱清洁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患者本人对清洁和干净要求的程度太过分了,以致成为一种心理疾患。那么如何来消除这种心理疾患呢?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脱敏疗法。让患者把自己所害怕的事物和场景,以及经常做的事情,按照轻重程度写下来,然后从最容易的事情着手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如强迫自己逐渐减少打扫房间和洗手的次数和时间等。

2、认知疗法。认知疗法的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教育纠正。首先,帮助患者找出洁癖的症结所在,然后用科学知识帮助其消除误解。其次,让患者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认识到细菌是人类生活环境的必要组成部分,日常接触到的众多细菌有些是对我们的生活与健康有益的。

3、厌恶疗法。让患者在舒服的环境内全身放松,轻闭双眼,然后让他人在手上涂各种液体,如清水、墨水、米汤、油、染料等。而在涂的过程中,周围的人可以尽力强调手脏的程度,但是期间患者一定要尽量忍受,直到不能忍受为止。另外,在涂抹的过程中要用清水及时进行清洗,这样做的目的是当患者睁开眼睛的时候会发现其实并没有想象的脏,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其洗手的冲动,但是期间一定要禁止患者洗手。如此反复,便可减少患者的强迫性行为。

在这个世界上,凡事都要有一个度,过犹不及,清洁也是一样,所以,千万不要让太干净害了你的心灵。

精神刺激会引发月经病

情绪是造成月经病的一个重要因素,祖国医学对此早就有所认识。造成月经病的原因很多,陈自明在《妇科良方》中指出:“七情内伤,六淫外侵,饮食失节,起居失宜,脾胃虚损,心火妄动,则月经不调矣。”七情失调(刺激过度或持续过长)是产生月经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据有关调查表明,一位妇女每当来月经时,就在日历上记个记号,记录结果表明,她的月经是准时而且正常的。后来,由于工作紧张,有时加班加点,忘了看日历,把月经的日期忘掉了,就会一个月也不来月经。但是只要意识到此事,第二天就会来月经。因此,可以说不良的心理因素既可使月经提前,也可使月经推后;既可使月经量过少,也可使月经量过多。战争恐惧、想象妊娠、拘禁反应、情绪紧张等情况还能引起无月经症。

精神刺激可以造成肝郁化火,致使冲任二脉失固,引起月经提前;精神刺激气机郁阻,气郁则血滞,引起月经错后;抑郁、愤怒可以导致肝气逆乱,造成血海蓄溢失常而经来无定;精神刺激还可以造成血滞,阻滞冲任二脉的充盈流畅而引起闭经;情志不舒以致肝气郁结、气机壅滞、运行不畅,形成气滞,气滞则血亦滞,因而导致痛经;情志抑郁致使肝气郁滞,血行不畅,经量或多或少、淋漓不断,形成崩漏。

祖国医学认识到情志失调通过心而引起月经不调。《妇人秘科》谓:“忧愁思虑则伤心,心气受伤,脾气失养……斯有血枯、血闭及血少,色淡,过期始行。”

现代心理学与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不同程度的紧张可使月经量增多,月经提前。现代科学研究认为不同的情绪状态对月经的影响是不同的。心情抑郁或沮丧常常使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而突然的情绪刺激或持续的不良情绪刺激通过大脑皮层及下丘脑、垂体前叶及卵巢对月经发生影响。例如,病人行经前情绪焦虑,通过大脑皮层活动引起丘脑与垂体活动的变化,使雌激素增高、黄体酮减少,导致月经失调。有人在战争中观察到轰炸后无月经的例子,并取出片断的子宫内膜组织检查,发现在惊恐期中的子宫周期变化已经停止了。

祖国医学对于主要由情志失调造成的月经病,主张首先必须消除致病的消极精神因素,再配合以药物治疗,即“改易心志,用药维持”。如果不消除致病的消极精神因素,仅靠药物治疗,很难奏效。即:“若思郁不解致病者,非得情舒愿遂,多难取效。若房事不慎致病者,非使勇于节欲,亦难全恃药饵也。”

对于月经病的预防,祖国医学已经认识到要把生理卫生和心理卫生结合起来,既要注意六淫,注意饮食起居适宜,又要情志调和。

从现代科学来看,机体内外的不良刺激可能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的某些失调。因此,女性月经期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和精神过于紧张,对于防止月经病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