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好心态胜过好医生
19220500000019

第19章 经常运动,强健身心——用运动方法调整心态(1)

运动疗法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运动疗法又称体育疗法、医疗体育,是借助运动来使患者调整身心、恢复健康和劳动能力的一种方法。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运动疗法的国家,名医扁鹊就开始采用体操和按摩来防治疾病。到目前,运动疗法已成为运动医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现代临床综合治疗中不可缺少的治疗方法,被全世界的医学界所采用。

运动疗法对人体具有以下作用:

1、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运动疗法对消化系统具有良好的影响。运动锻炼可以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使胃肠道蠕动加强,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加强胃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此外,适宜的运动锻炼可以使机体内脏器官的血液循环加快,这不仅可改善胃肠道的功能,还可以调节肝脏、胰腺等消化器官的功能。

2、调节神经系统。运动疗法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使兴奋与抑制实现新的平衡,从而改善大脑皮层对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3、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运动疗法可以提高心脏的功能,增强心肌的收缩力,增加心脏的功能储备,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冠状动脉循环,降低血脂水平,增强动脉血管弹性,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4、提高机体免疫能力。运动疗法可以使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加,提高人体的营养水平和代谢能力,进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5、运动疗法还可以保持肌张力。减缓或防止肌萎缩和肌纤维的退行性变化;增强关节的稳固性,提高关节的灵活性。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其脊柱和四肢关节都较灵活。运动疗法对预防颈椎病、退行性关节炎等有一定作用。

中年人应挤时间加强体育锻炼

人到中年格外忙。40岁左右的人,正是有技术、有经验、体力尚未衰退,是事业上和工作的中坚力量、骨干分子。而在家庭中,上有父母,下有儿女,家庭事务繁杂。难怪很多中年人借工作忙、家务事多而不运动锻炼。要知道,人到中年后各种生理功能正从高峰期开始下降、衰老,因此,中年人无论在忙也要要抽出一点时间来运动锻炼,这对于延缓衰退、活跃情绪、消除疲劳是非常有意义的。

中年人在挤时间锻炼中,不妨用下列方法试一试:

1、如果到菜市场去买菜,不妨跑步去,跑步回,既节约时间又得到锻炼。

2、如果去单位上班的路程不远在三站距离以内,劝你不要去挤公共汽车,来个快速走或慢速跑。

3、如果骑自行车在半小时之内就能到达单位,最好不要坐小车,改骑自行车,这实在是一种难得的锻炼机会。

4、你的办公室,如果是10层楼房以下,请不要乘电梯,坚持从楼梯爬上去,虽然会气喘,但会使你下肢和呼吸循环系统得到极大的锻炼。

5、坐办公室的人,在上午10点和下午4点时不要勉强继续工作,停下来活动一下筋骨,做上10分钟办公室简易体操,将会使你头脑清醒,心情舒畅。

6、当你在售票窗前排长龙,当你在站台等车时,不要站着不动或坐着不起,更不要不好意思,应该大胆地在原地跺跺脚,或做10个高抬腿动作,即使是伸上几个“懒腰”,也是锻炼的极好机会,切莫错过。

坚持适度的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对人体身心健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运动中我们还要掌握适量适度的原则,才能使有氧运动发挥出有益的健心健身功效。

1、运动要适量

一般测定运动量是否适度,多用脉测法,以脉搏搏动快慢来测知运动量是否适宜。一般的人,运动时以脉搏120次/分为宜,或每分钟净增脉搏数(即运动后最快脉搏次数减去安静时脉搏数)体弱者不超过20次,体质中等者不超过40次,体质强壮者不超过60次。首先要明确自己不是运动员,因此选择的运动量一定要适量。否则过度运动所带来的疲劳将扼杀掉你继续运动下去的兴趣。

2、多参加集体运动项目

参加体育锻炼虽然有很多乐趣,但毕竟是要流汗吃苦的。因此,找一些外在的约束也许能使您坚持运动。多参加一些有组织的集体运动,可以培养更多的兴趣,与人交流的机会也增多c,在一个和气融融的圈子里,有说有笑,心情舒畅,运动不仅不觉得乏味,还会感到乐趣,这样运动就成为了生活的重要部分。

3、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虽然锻炼的目的总归只有一个,但现在的锻炼方式却像时髦的服饰,一天流行一种。保龄球、高尔夫球、赛车,层出不穷的玩法搞得人眼花缭乱,但不是每种运动都适合你,各人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爱唱歌的就高歌一首,善舞蹈的就翩翩起舞,只要不影响他人,又顺自己的心情就好。

散步是轻松悠闲的养生

德国大诗人歌德说:“我最宝贵的思维及最好的表达方式,都是在散步时出现的。”散步行走,可使全身心得到适度的运动,不仅可以使人体关节灵活,还对大脑与心情有很好的放松与调适作用,经常坚持散步,可以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散步,为古今养生家和酷爱养生者所重视,所以有“百练不如一走”的赞誉。散步确是一种简而易行、行之有效的健身法,关键是在于持之以恒,常练不懈。散步有四种形式:

缓慢散步:每分钟60~90步,每次20~40分钟;

快速散步:每分钟90~120步,每次30~60分钟;

反臂背向散步:两手臂放于肾(俞)穴处,缓步背向行走(倒退走)50步,再向前走100步,反复5~10次;

摆臂散步:行走两臂自然摆动,每分钟60~90步。这四种形式,锻炼者可根据本人的体质情况而定。

一般讲凡体胖者,或有冠心病,或者中风后遗症、行走不利者,以快速式为宜,但快速宜逐步递增,不可勉强。一般做健身锻炼,以两臂自然摆动式较好。散步时,要有轻松悠闲感。

散步为何有此良好的健身效果呢?中医理论认为,两足为十二经脉中足三阳、足三阴经脉的起点和终点。经脉是气血循行的通路,所以有强壮筋骨、疏通脉络的功用。现代医学亦认为足掌是人体第二心脏。散步是锻炼下肢关节和足掌的有效措施。足掌的功用衰退与否,是人体衰老与否的标志之一,所以有句谚语:“人老足先老,足不老人未老。”

有人说饭后不宜走,认为若饭后行走,会使血液分布到四肢,胃肠部的血液相对减少,因而能削弱消化功能。其实,饭后散步是一种缓慢轻松的活动,有利于食物在胃部的下行,加之散步时四肢活动,有利于脾胃功能的发挥;散步时两下肢缓缓行动,上肢前后摆动,有利于周身的血液循环,不会因此而减少内脏的血液。散步与快走、跑步不同,饭后快走、跑步确实是不宜的。

饭后不宜散步者也有。如患胃下垂及肝病患者,饭后则宜平躺,并用手按摩脘腹部,这样可增强消化功能。

游泳是愉悦身心的项目

游泳运动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项目,在游泳运动中,人体所有的肌肉群和内脏器官都参加有节奏的活动,运动量与运动强度可大可小,速度可快可慢。同时,还可以让人们的身心愉悦,心情放松,一次游泳锻炼,往往强过许多营养进补。

游泳对人的身心健康主要有以下作用:

1、可使心脏得到很好的锻炼,心肌逐渐发达,收缩能力增强,能更好地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所以,游泳运动员的心脏跳动,在平时比一般人慢而有力。一般人的脉搏,安静时为每分钟70~80次,而游泳运动员却在42~60次,个别甚至减少到36次,这正是其心脏功能良好的具体体现。有的游泳运动员平时心跳只有40~50次,而跳动时排出的血量就等于一般人70~80次心跳排出的血量。

2、游泳运动是所有运动项目中对呼吸系统影响最大的一个项目。一般人的呼吸力为60~100毫米汞柱(8~13.3千帕),而经过系统游泳锻炼的运动员可达200毫米汞柱(26.7千帕)以上。游泳运动员的肺活量也比一般人大得多,据检查统计,一般人的肺活量只有3000毫升左右,而游泳运动员能达5000~7000毫升。这样就可使每次呼吸能摄取更多的氧气和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肺活量大,其耐受缺氧的能力也就强。

3、坚持游泳锻炼,还能使神经系统功能增强,可使动作敏捷,反应灵活,并使关节得到锻炼。

4、可以有效地锻炼全身的肌肉和关节,使肌肉发达,可以减肥,保持体形健美,并在力量、速度、柔韧、耐力等身体素质方面有明显提高。

5、可以强身健体,预防疾病。游泳本身就是一种体育疗法。由于经常在水中锻炼,体温调节机能改善,机体对外界的适应力会明显增强,且有舒筋活血、松弛肌肉的作用,对腰背痛、扭伤有治疗作用。如方法得当,对冠心病、高血压、胃肠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6、可以延缓衰老,使人青春常驻。它可以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推迟皮肤老化和预防皮肤病的发生。

参加游泳的姿势不限,蛙泳、自由泳、仰泳和蝶泳均可,但速度不宜过快,时间也不宜过长。每周锻炼最少不低于2~3次,运动量要适当,要因人而异。

选择适合自己的泳姿并切实掌握相关技术要领,才能起到健身作用。在游泳健身中应注意的具体问题如下:

1、锻炼前应检查身体。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皮肤病和传染病不宜参加游泳锻炼。

2、下水前做好准备活动,应做3~4分钟臂、腿、腰部弯曲伸展运动。

3、水温不宜过低。初练者最好从夏天开始,这样容易适应。

4、运动量要适宜。初练者游程不要太长,每游50米应停下来休息片刻,速度不宜过快。

5、注意自我监督。如游泳后头晕、恶心、疲劳不适,应减少活动量或暂停锻炼。

6、注意安全。要结伴而行,互相照料保护。不要到有急流、旋涡的地方游泳,也不要到水草密集区去游,以免发生意外。

7、游泳动作宜慢,不要猛然跳下水。要先用水浇冲一下肩部、胸部,徐步走向游泳区域。初学者不要急于求成,应先熟悉水性。再循序渐进学习技术动作,先将整套动作分解,分开来练;在此基础上,再做整套动作的协调配合练习。老年体弱者更要注意量力而行,动作稳妥,不宜过于剧烈。

太极拳是调养身心的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