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国本土精彩老童话大全集(超值金版)
19201900000065

第65章 宝物童话(6)

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老爷爷得宝的事很快就被当地的一个财主金寡妇知道了。金寡妇马上做了一个烟灰盒,趁老爷爷不在家的时候,来到了老爷爷家。她一进门,就怪腔怪调地对老奶奶说:“哟,我说呀,你们可真是走了红运了,听说你们得了一件宝贝,我是来贺喜的呀。你能不能让我开开眼界呀?”忠厚善良的老奶奶,没有任何戒心地就把宝贝给金寡妇拿了出来。这个金寡妇趁老奶奶不注意,便偷偷地把烟灰盒掉了包。金寡妇刚走,老爷爷家的新房子就没影儿了。

第二天,老爷爷回来听说了此事,便赶到金寡妇家里评理。小猫和小狗紧随其后也来到金寡妇家。可金寡妇一口咬定自己什么也没有拿,老爷爷也无可奈何,垂头丧气地回家去了。

看见老爷爷懊丧的样子,小猫和小狗便商量道:“一定要想办法,把宝贝找回来,好让老爷爷高兴起来。”想来想去,小猫先开了口:“刚才我发现房后有一个老鼠洞,你先把住洞口,我进去看看,说不定老鼠还能帮我们忙呢。”说定,小猫就钻进了老鼠洞,刚进去不远,它就大声喊道:“老鼠们,全部集合,我有话要问你们!”洞里的老鼠早已吓破了胆,不一会儿工夫,洞里大大小小的老鼠都战战兢兢地挤到一起,等候小猫训话。小猫清了清嗓子说:“老鼠们听着,昨天我丢了一只烟灰盒,据我所知,现在就藏在你们这所房子里。你们马上分头给我找,如果找到了,饶你们不死,要是找不到的话,哼!一个也休想活。去吧。”

小猫的话音一落,老鼠们就“呼啦”一下全部散开,分头去抢头功去了。过了一会儿,有一只老鼠急急忙忙地跑来报告说:“我在墙壁里发现了一只烟灰盒,可是四周用粗大的木头围着,我自己拿不出来。”听了这话,小猫高兴地说:“好!鼠王快过来,你赶紧派几个牙齿锋利的老鼠把烟灰盒取出来,不得有误。”鼠王哪敢怠慢?便亲自领几个身强力壮的年轻老鼠走了。不一会儿,老鼠们嗑断了四周围的木头,取出了烟灰盒,交给了小猫。

小猫叼着宝贝,和小狗一起高高兴兴地往回走。当它们来到江边时,由于小猫不会游泳而难住了它们。琢磨来琢磨去,还是小猫想出了办法。小猫说:“小狗哥,你会游泳,我不会,可我身体轻,所以我来叼着烟灰盒,你来背我过去不就行了吗?”小狗一听,咧着嘴笑着说:“好主意,就这么办吧!”

小狗背着小猫,小猫叼着烟灰盒向对岸游去。当它们游到江中心时,小狗总是担心小猫叼不住烟灰盒,就向小猫说:“小猫弟弟,叼住了没有?”可是小猫没法回答呀。因为小猫嘴里不正叼着那个宝贝吗!小猫越是不答应,小狗越是着急,就一个劲地问:“叼住了没有?叼住了没有……”问个没完没了。“叼住了!”小猫又气又急,也就顺口应了一声。这一声可不得了了,宝贝一下子掉进了河里。

小猫和小狗不禁互相埋怨起来,小狗扔下小猫先跑回了家。小猫觉得肚子有些饿,就想找条鱼来充饥。可也真巧,小猫没走几步,就有个打鱼的人,边嘟囔运气不佳边往岸上扔上来一条死鱼。小猫也是饥不择食,管它死鱼活鱼,扑上去就是一口,可是只听小猫“哎呀”一声,就放下了那条死鱼。这一回小猫便小心翼翼地从边上撕开这条死鱼。当它撕破鱼肚的时候,原来烟灰盒在里面呢!

小猫找到这只烟灰盒,由于过度高兴,也就忘记了肚子饿,便迫不及待地叼起宝贝,三步并作两步,一口气跑回了家。

回到家里,老爷爷一家人自然是欢喜得不得了。过后,老爷爷就把小猫和小狗叫到一起说:“为了找回这个宝贝,你们两个都出了不少力气。所以从今天起,小狗要吃在外面睡在外面,看好家门,不能让金寡妇再次偷走宝贝;小猫呢,由于你功劳大,只要看住老鼠,不能让它们把宝贝偷盗回去就行了!”

从那以后,老爷爷一家人生活就好了起来。

宝 簪

从前,有一户姓周的人家,儿子去应考,家里只有婆媳俩过日子。媳妇叫秋月,贤良孝顺。婆婆很是刁钻刻薄,媳妇很周到地侍候她。

这年丈夫一走,偏偏又赶上大旱,刚出土的小苗,非常需要浇水,全屯男女老少就都到井里挑水浇地。媳妇看井台边上等着挑水的人太多,就到小河里去挑。每天不等太阳露脸,她就拿起扁担,一挑就挑到太阳下山。她天天挑,肩膀压肿了,腿也走酸了。这还不算,一挑子水,只能用一桶,还得扔一桶。原来,她婆婆信神,整天磕头烧香,说媳妇身前那桶水是洁净的,身后那桶水是肮脏的。要是浇上这不洁净的水,就把土地都给得罪了。媳妇只好听她的,挑一担水,扔一桶。媳妇为了多救活几棵苗,就快走多挑,非常劳累。

有一天,她实在太累了,想坐下歇一会儿。这时候就见一摇一晃地走过来一个白发老奶奶。这老奶奶一边走,一边叨咕:“渴,渴死我了!”秋月忙站起来说:“老奶奶,桶里有水你喝吧。”给她喝哪桶水呢?她又半信半疑地想起婆婆说的话。她看这老奶奶渴得难受,就把前一桶水给她喝了。哪承想,老奶奶一下就喝了小半桶。喝了水,老奶奶精神了。说一路上没遇见一眼井,没喝着一口水,亏得遇上了这个好闺女,老奶奶千恩万谢地说了许多的话,刚拿起拐杖要走,看见那媳妇把水倒掉了。老奶奶问:“闺女,你是嫌我把桶里的水喝肮脏了?”媳妇忙说不是嫌她肮脏,就把婆婆立的规矩说了一遍,还说挑点儿水不算什么,救活庄稼要紧。老奶奶点点头,拄着拐杖,摇摇晃晃地走了。

一晃十来天过去了,天还是不下雨。这天,秋月挑着满满的一担水走着,忽听身后有人用小棍敲她的水桶。回头一看,是那天遇见的那位老奶奶。她赶紧放下水桶说:“老奶奶,你还要喝水吗?”老奶奶说:“我不喝了,我看你太累了,想帮帮你。”说着,她从发髻里拔出一个银白锃亮的头簪。簪头上有一朵小白浪花,太阳一照,明晃晃的,闪着一道道的银光。老奶奶说:“这是个赶水花簪,它能赶水。你回到家里,站在水缸前,把簪尖点在水面上,口里叨念‘小银簪,撒个欢。左三圈,右三圈,清清水儿满缸边’缸里的水就会往上涨,你就用这水浇地吧。你要是不用水了,就叨念‘小银簪,别撒欢。右三圈,左三圈,清清水儿不沾边’,水就不涨了。”

第二天早上,秋月一试,很灵验,水缸满了,庄稼苗也喝饱了。她又在地头上挖水沟,灌满水,让它流到邻居家的地里。

一连三天,婆婆看见媳妇没去挑水,地里还浇上了清水,小苗也都直起了腰,她就问媳妇是怎么回事,媳妇说是早早起来挑的。又过了三天,婆婆起了疑心,早晨听到媳妇起来,也就偷偷地跟着起来,隔着门缝儿往外瞅,她看得清清楚楚,就是没听见媳妇叨咕什么。等媳妇浇地回来,她就追问,媳妇只好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婆婆怕被人知道来借赶水花簪,也怕媳妇把水放到邻居家的地里,就笑呵呵地说:“咱有了这个宝贝花簪就好了,你再也不用挑水了。这些天也把你累坏了,你回娘家住些天吧。”说完,一伸手把赶水花簪夺了过去,喜滋滋地摆弄着,逼着秋月告诉她用法,秋月都对婆婆说了。

过了几天,她婆婆派人来接她,说家里发了大水。原来是婆婆把口诀忘了。秋月只好赶回家去,可是老太太还在叨念着,一会儿叨念“左”,一会儿叨念“右”。她“左左右右”、“右右左左”地叨念个没完,水也没回去,还是一个劲儿地往外流。没等秋月上前,婆婆一气之下,一脚就把水缸踢碎了,一股急流冲出,把婆婆给冲走了。

转眼之间,这地方变成了一个水潭。潭水日夜不息地流淌着,浇灌着附近的万亩良田。

宝 画

很久以前,有一个靠打柴度日的小伙子,名叫宝柱,住在长白山下的一座又矮又小的茅草屋里。他勤劳善良,爱帮助别人。可是到了二十岁还是一贫如洗。

这一年的腊月里,天非常冷,大雪下了三尺厚。俗话说:“三九四九棒打不走”,可是,小伙子宝柱家里断了炊烟,炕上一床补丁摞补丁的开花被也不御寒,他便横下心来背起家伙上山打柴去。

打柴累了,正要背起柴火下山,忽听哪儿传来一阵微弱的呻吟声。他扭头一看,山坡上有一个窝棚,呻吟声是从那里传来的。宝柱心想,必定是有人病倒在窝棚里了,便急忙跑了过去。他一进窝棚,就见小小的土炕上,躺着一个上气不接下气的白胡子老人。老人闭着双眼,嗓子里发出“呼噜呼噜”的痰声。宝柱摸摸炕,炕是冰冷的;打开锅盖,锅里没有一滴水。宝柱便到外面捧来一捧雪放在锅里,点着火,从炕角的米袋里倒出仅有的一捧小米,煮了一碗稀粥,一勺一勺地喂到老人嘴里。不一会儿,老人苏醒过来,一看见服侍自己的小伙子,便流下了眼泪。

老人病得这样重,宝柱不忍心离去,就在小窝棚里住下了,一边侍候着老人。数日后,老人的病见好了,在宝柱要告别下山时,老人拉住他的手说:“年轻人,谢谢你救了我的命!没什么能答谢你,画张画儿送给你吧!”说着,老人挥笔画了一幅仙鹤图。画上的苍松青鹤,山崖的下面有一眼清亮的泉水。宝柱接了画,恭恭敬敬地告别老人下山了。

第二天,宝柱又照样上山打柴,老人和窝棚都不见了。这天晚上,宝柱背着柴火回到家,口渴得厉害,看见画上的泉水清亮亮的,便伸手抽了抽画的下角,说道:“唉,这画上的泉水要是能变成美酒该多好呀!”话音没落,忽然,青鹤的翅膀扇动起来,泉眼里果真流出香喷喷的酒来。宝柱愣了一会儿,找出碗接了一口喝了下去,顿时觉得神清气爽,浑身都长了力气。

这个消息就好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传遍了附近的村子,乡亲们都赶来要尝尝宝柱的酒。宝柱为人厚道,便答应了他们,扯扯画角,青鹤就扇起翅膀,酒又“哗哗”地流出来。大伙儿喝了这种仙酒,无不神清气爽,力量倍增。

不久,消息传到一个大财主的耳朵里。这个贪婪的老财迷,急忙带着人赶到宝柱家。一看见那幅仙鹤图,便对宝柱说:“喂,小伙子,我给你一大笔钱,你盖个好房子,这张画就卖给我吧!”宝柱冷冷地说:“你给我个金山,这张画也不卖给你!”大财主一听,大发雷霆:“你这个不识抬举的穷小子!”他命令仆人取出一锭金子,“这是一锭黄金,今天你卖也得卖,不卖也得卖!”说完,摘下墙上的画就走了。

大财主弄到了宝柱的画,一心想要发大财,就四处贴出卖仙酒的告示,还给县太爷大人、各方富豪发了请帖,要设宴庆贺。到了这一天,大财主把画挂在村口的大树上,看热闹的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连大路都堵塞了。大财主得意地迈着八字步,走到画跟前,拉长声喊着:“静一静!青鹤就要扑打翅膀,泉眼就要流出仙酒啦!”接着,他扯起画角抖一抖。可青鹤却一动也不动,泉眼也没有淌出一滴酒。财主一看慌了手脚,又抖了抖画角,还是不见动静。围观的人们大笑起来,都说大财主财迷心窍,异想天开。大财主不顾一切地抖动画角,眼看画就要扯碎了,青鹤就是不扑打翅膀,泉眼还是没流出酒来。大财主丢了丑,当场便在县太爷面前跪下来,告了个宝柱“妖术惑众,诈骗钱财”之罪。

县太爷曾接受了大财主的贿赂,便把宝柱绑到了公堂上,硬要给宝柱定个诈骗的罪名。宝柱据理力争,把画的来历和大财主强行买画的经过讲了一遍,要求把大财主抢去的画退还给他。县太爷恼羞成怒,大骂宝柱诈骗财主,命令推出去乱棍打死,还要当堂烧毁仙鹤图。

正在这时,一位白发银须的老人走进公堂,指着县太爷和大财主说:“你们狼狈为奸,欺压百姓,伤天害理,难道不怕报应吗!”说着上前扯了扯画角,只见那画上的青鹤扑打着翅膀突然飞出,驮起宝柱飞上了天空。转眼之间,老人也飘走了,只有那幅没有鹤的画还在抖动。县太爷和大财主都惊得目瞪口呆,傻愣愣地望着那张画。这时,忽听“轰”的一声山响,画上的山崖崩裂开来,把县官和财主都压在了山脚下。

嘎 嘎

从前,在一座山脚下,有座歪歪斜斜、破破烂烂的小土屋,里面住着嘎嘎和他的妈妈。

妈妈在土司家帮工,她每天天不亮就升火炒青稞,炒了青稞磨青稞,一直忙到太阳落山,老狗进窝,工钱是一小木碗青稞。

妈妈天天晚上回家,都把青稞装进一个小土罐里,对嘎嘎说:“嘎嘎,乖孩子,听阿妈的话,再饿也不能动罐里的青稞。等到春天来时我们再吃吧!”嘎嘎很听妈妈的话,饿了捧起土罐,闻一闻青稞的青香味,嚼两块圆根干。

有一天,门外来了三个很老很老的乞丐,他们对嘎嘎说:“孩子,我们快饿死啦,送点青稞给我们吃吧!”

嘎嘎比划着说:“青稞我们有,有这么大一土罐呢!可是妈妈说了,要等到春天的时候才吃哩!”

老乞丐说:“孩子啊,春天来时,你的青稞还在,我们三个活生生的人,都不在了呀!”

嘎嘎奇怪地问:“你们上哪儿去了呀?”老乞丐说:“饿死了呀!”

嘎嘎听了,心里很难过。这样三个慈眉善眼的老爷爷也会饿死吗?太可怜了!嘎嘎连忙说:“老爷爷们啊,我把青稞送给你们!”

嘎嘎把一罐青稞全送给了老爷爷。他们好欢喜呀,你摸一下罐子,我摸一下罐子;你闻闻青稞,我也闻闻;你抓几粒青稞丢在嘴里,我也抓几粒。

临走的时候,三个老爷爷说:“好心的孩子,谢谢你救了我们!我们住在后山的岩洞里,你若遇到什么为难的事,就来找我们吧!”说完,他们快快活活地走了。

阿妈回来了,她捧着一小木碗青稞,小心翼翼的。老远阿妈就快乐地喊起来:“嘎嘎,快把土罐子抱过来呀!”

嘎嘎没有动,他说:“妈妈,我把青稞送给老爷爷了!”

妈妈问:“送了多少?一把?”嘎嘎摇摇头。

妈妈说:“一捧?”嘎嘎又摇摇头。

妈妈又说:“一碗?”嘎嘎还是摇摇头。

妈妈急了,说:“到底送了多少呀?”

嘎嘎说:“我连罐子全送了!他们有三个人呢,一个是驼背,一个是跛子,还有一个眼睛快瞎了……”

他话还没说完呢,妈妈“啪”地给了他一耳光,哭着说:“现在我们也成了乞丐啦!”

嘎嘎很伤心,他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挨妈妈的打!他走出家门,边走边哭,不知不觉走到后山的岩洞跟前了。三个老乞丐正坐在洞里呢,见了嘎嘎,很亲热地把嘎嘎让进洞里。

嘎嘎说:“我们没吃的,阿妈叫我去讨,我怕狗,你们能不能带着我一块儿去讨呀?”

三个老乞丐哈哈地笑了,说:“好心的孩子,我们要送三件宝贝给你!你和你的妈妈,从此不会饿肚子了!”

跛子爷爷送了一只皮口袋给嘎嘎,说:“只要说,‘口袋啊,装满糌粑吧!’口袋里就会装满糌粑!”

眼睛不好的爷爷送了一只木碗给嘎嘎,说:“你只要说‘木碗啊,装满酥油吧!’木碗里就会装满酥油!”

驼背爷爷的头快弯到膝盖边了,他和嘎嘎一般高,他送了一根木棒给嘎嘎,说:“你想去哪儿,跨上木棒,说一声,它就会送你去!”说完,驼背爷爷还跨上木棒,说:“木棒呀,我想到空中飞一圈!”立刻,他骑着木棒飞了起来,在空中绕了一个大圆圈,然后,像只大鹰一样,稳稳当当地落在岩石上了!

又惊又喜的嘎嘎收下了三件宝贝,道了谢飞一样地跑回了家。从此,嘎嘎和阿妈过起做梦也没见过的好日子来。

妈妈不再去土司家帮工了,她越活越年轻,原来蜡黄的脸也变红润了。嘎嘎不用啃圆根干了,他越来越活泼,干瘦的身体也长壮了。

土司很奇怪,他想:“那穷母子,别是得到什么宝贝了吧!”

他叫管家去问,管家没问出什么名堂来。

他叫老婆去问,老婆也没问出个名堂来。

他自己去问,还是没问出个名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