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国本土精彩老童话大全集(超值金版)
19201900000032

第32章 植物童话(13)

一天,楚王和花美人赏花回来,不知怎么的美人病倒了,几天不吃不喝,像死了一样沉睡不醒,眼看着花容陨落,一天不如一天了。

自从花见羞病倒后,楚王也和得了大病一样,吃不香,睡不好,成天没一点精神,为了尽快治好花见羞的病,楚王下了一道招贤圣旨,条件是:谁治好花美人的病,就封高官赏重金。皇榜贴出后,来了一批又一批名医,但是,谁也没治好花美人的病。眼看着花美人快不行了,楚王急得成天发脾气,一不顺心就杀人,不少名医大臣都被楚王杀死了。这一来,楚国的名医都纷纷逃跑了。有的去了外国,有的逃进了深山老林。文武百官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喘了。

一天中午,宫里传出了一阵哭声。原来是花美人死了。楚王流泪,文武百官跟着楚王哭,众宫女为了争宠也装着哭。

“别嚎了,我来看看。”随着话语宫门外走进一个破衣烂衫的老太婆。

脏老太看了看楚王,随手脱下脚上那只脏鞋抡起来,照着花美人打个不停。打了一阵,倒把花美人打得连躲带哎哟。一会儿,脏老太不见了,只听见半空中有话语声说:“今天是三月三日,正是敬奉花神、花仙的日子,你们得到御花园神庙,敬献供品,以后每年都得贡献,只有这样,花美人的病才能除根。”

此后,楚王就按照脏老太的吩咐,每年三月三日,向百花仙子贡献财宝。

两年过去了,相安无事,转眼间,又到了三月三日,这年的春天,江南楚国早已桃红柳绿,百花争艳斗俏,各具姿色,蝴蝶、蜜蜂飞舞于花丛间,鸟儿自由地翱翔于蓝天。楚王却愁眉不展。他苦思冥想,唉声叹气。因为近年来天灾人祸,国库钱粮空虚,已拿不出足够的供品献给花神,无奈,楚王只得把很少一点财宝供上。

天到中午,楚王和花美人来到御花园花神庙前,摆好供品,十分虔诚地跪下说:“花神、花仙在上,我们不是慢待你们,更不是吝啬贪财,而是连年遭灾,国库空虚,实在拿不出更多的东西,还请众神仙谅解。”说完,叩首,起身回宫了。

再说那众花神、花仙见供品太少,一肚子不高兴,有的讽刺,有的咒骂,一个个气呼呼地走了。这里面只有一个仙子不急不躁,她就是狗尾巴花仙子。她看不惯众花仙的行径,心想:身居仙位,应该一身清正,怎么能贪图供品?再说,楚王面临困难,有这份心意就足够了,怎么还能苛求人家呢?看样子,花仙们是想给楚王点颜色看,我不能见死不救,否则,这个世界上还有公道吗?想到这里,她立即回去打听消息并做准备去了。

这狗尾巴花长得貌不惊人,叶子长,很绿,太阳一晒,蜷缩起来,就和狗尾巴似的。她开着一串串灰不溜秋的碎花,人们不把它当花草看待,所以,她也登不了大雅之堂,江南遍野都是这种花草。虽说她花叶丑,但根茎叶花既甜又香,人们在早先都把它当菜吃,更是牲畜的好饲料,所以当时这种花草面临灭顶之灾。为了生存,她不得不躲进沼泽、深山老林。虽然如此,它却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一种高尚的品格。所以,她打算救楚王于危难之中。

却说那楚王敬了众花仙之后,心中闷闷不乐,一天,他漫步来到花美人的寝宫,看看无人,便倒头睡了。朦胧中,他好像来到了一个什么地方,那地方的房屋雕梁画栋,美不胜收。看着看着,一阵清香扑鼻而来,随即轻飘飘地走来一个女子,只见她绿裤红衫,面目俊俏,水灵灵的样子。她来到楚王跟前,施了一礼,说道:“小女子前来告诉大王一个生死攸关的消息。”楚王一愣。那女子近前悄悄对楚王说了好大一阵子,末了,嘱咐道:“望大王慎之!”说完,一阵清风飘走了。

“大王醒醒!大王醒醒!”花美人从外面回来,听到楚王梦中呼叫,近前一看,只见他遍体大汗,急忙把他喊醒。楚王醒来,翻身坐起,梦中的情景记忆犹新,他默默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楚王没有上朝接受文武百官的参拜。只有大臣子楚穿戴整齐早早地来到朝堂。他见众位大臣来齐,朝板一拍说:“大王有令,不论军民人等,每人必须去挖狗尾巴花十株,栽在都城和宫廷内外,并且都要栽活,三日内完成此事,违令者重罚。”

命令一出,众臣民纷纷去挖、栽狗尾巴花。一时间,狗尾巴花身价百倍,成为人们竞相寻找的仙草,仿佛成了无价之宝。人们说她、找她、敬她,爱之如性命,生怕弄坏一棵。不到三日的工夫,那都城内外,宫廷前后,都栽满了狗尾巴花。说来也怪,这花刚栽上三天,就立地生根、开花,十分茂盛,尤其是那红花绿叶,散发出一阵阵香气,把个楚国都城变成了狗尾巴的香城。人们闻到这股香气后,精神旺盛,心情欢畅。这一来,使心怀叵测的花仙的阴谋破产了。

原来,众花仙拂袖而去以后,商定由蛇毒花率众进楚国都城,以毒气伤害楚王及众百姓。不料,这一毒计被狗尾巴花探知,做了相应的破解安排,所以,蛇毒花仙进城后,还没站稳脚跟,就被狗尾巴花的香气熏得头昏脑涨,无可奈何地败退下来。楚王及众百姓终于躲过了这场浩劫。

楚王见此情景,深有感触,长叹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哪分得贫富美丑!花神花仙都为富不仁,独那狗尾巴花不忘恩德,三番五次救我。”说完,吩咐文武百官传令下去,人人爱护狗尾巴花。三日一浇水,十日一松土,不得有误,更不准人畜将此花食用,违者杀无赦。

又是一年的三月三日,楚王带领文武百官来到御花园,亲自摆好供品,把一株狗尾巴花放在正中,供为花中正神。他同花见羞、子楚等人都跪在那里,一个个泪流满面。楚王郑重宣布:“狗尾巴花既兰又香,既甜又酸,应是百花中之上品。她既像草又像花,应起一高雅的名字。”楚王想了一会儿说:“从今日开始,不准再叫他的俗名,都要称她为‘兰草’花。”文武百官听了齐呼万岁,都赞这名字起得好,这花既美又香,真是花中之上品,是仁义之花。

长 寿 草

很久很久以前,一个深山老林里有一个小村庄。

村庄里有一户人家姓李,一个老爹领着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过着贫寒的日子。老汉早年丧妻,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两个孩子身上。

儿子名叫永洙,女儿名叫玉姬。生性温顺的兄妹俩对自己父亲很孝顺,村里的人无一不赞叹。他们家里贫穷,但过得很和睦,所以人们都很羡慕。

古语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天老汉突然病倒了,过了两个月,老汉的病越来越重。他是家里的顶梁柱,兄妹俩想尽一切办法伺候他,但都无济于事。想请个大夫,深山老林里上哪去请啊?兄妹俩心里干着急,村里的人们都经常来看望老汉,但他们也毫无办法。

有一天,有个和尚来村里化斋,他听人们说有个姓李的人病得很严重,就特意来到他家。和尚诊了一会脉之后告诉兄妹俩,只有山上的长寿草才能救父亲命。

于是兄弟俩就进山找药草去了。听村里的老人们讲,长寿草是稀少的药草,能治万病,长在千年老松树边下。有一天,他俩找药草找累了,就在一个小庙里睡着了。

梦中见到一位身材魁梧的和尚向他们走过来,说:“孩子,你们是干什么的?”

“老爷爷,我们是来找长寿草的。”

“你们找长寿草有什么用处?”

“我们的父亲病倒在床上,只有长寿草才能救他。”

“你们真是好孩子。”和尚好像在想什么,过一阵后又说:“不过这个长寿草是不好采的呀!”

兄妹俩急得快要哭了。

“那怎么办?如果采不到长寿药,我们的爸爸就没救了。”

老和尚沉默了半天,说:“如果求求太守寺的菩萨,兴许能指点给你们。”

兄妹俩感激地给老和尚拜了三拜。

“老爷爷,怎样求菩萨呢?”

“心诚则灵。你们要用干净的黄米做一碗饭向菩萨祷告就行。”说完,和尚就不见了。

永洙和玉姬醒过来,才知是一场梦。

“在这深山里,到哪去弄黄米呢?”兄妹俩毫无办法,互相抱头哭起来了。

他们家里只有土豆,用土豆当黄米饭,求求菩萨吧。兄妹俩回到家里。洗好土豆,烧好一碗饭,重新返回庙宇里来,跪在菩萨面前,开始祷告:“菩萨,请你保佑我们的父亲,让他早点好吧!”

求着求着日落西山,美丽的晚霞染红了整座大山,太守寺的隐隐钟声传向四方。永洙望着山中瀑布,发现东侧岩石上有一棵大松树,树枝被风摇曳,好像在向他招手。

“也许那棵松树就是千年古松。”

永洙和玉姬走近岩石前边一看,这是一堵连山羊也爬不上去的陡峭悬崖,松树就长在其上。但是永洙和玉姬救父亲的决心毫不动摇,把手指插进石缝里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最后爬到了山顶。这棵松树矗立在更险绝的地方,树下长着一棵不知名的草,绿油油的草叶,红彤彤的花,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长寿草!”他俩异口同声地叫着。

可是,长寿草却长在他俩伸手够不着的悬崖边上。

“哥哥,我去采吧。”玉姬说。

“不行,还是我去吧。”永洙坚定地说。

最后决定由哥哥去采这棵药草。

“哥哥,你千万要小心啊!”玉姬提心吊胆地瞧着哥哥一步一步爬过去。

永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到了能采着的地方,把药草连根挖出,送给了玉姬。玉姬接到药草太高兴了,她把药草紧紧抱在怀里,生怕有人来抢了过去。可就在这时,哥哥劳累过度,一失脚从悬崖上掉下去了。妹妹急忙伸手去拉哥哥,脚下一滑,也滚下了悬崖。

家里的父亲一直惦念着两个孩子,一夜都没睡觉。第二天村里的人们上山里找他们兄妹俩去了。他们在悬崖下发现了他们,兄妹并排躺在地上,草地被他们的鲜血染红了。

乡亲们一看,都哭了。正在此刻,本来在病榻上不能动弹的父亲,却大声喊着两个孩子的名字跑来了。

“他这是怎么回事?”

“这怎么行,病人不好好躺在家里……”

乡亲们见到他都惊讶不已。

老汉紧紧抱住两个孩子哭着喊:

“永洙,玉姬,你们这是怎么回事呀?”

父亲的眼泪一滴一滴地滴在永洙脸上。

永洙的脸和嘴唇上开始有血色。然后舒口气,睁开眼睛了。

“爸爸……玉姬呢?”

“孩子,她在这里。”

玉姬安详地躺在爸爸的怀里,手里拿着药草,药草的红花依然鲜艳。

“爸爸,那棵草就是长寿草,您把草叶汁喂给她吧。”

父亲摘下长寿草的一片叶子,拧出汁来喂了玉姬。玉姬立刻呼出长气,睁开眼睛望着自己的父亲。

一家三口人同村里的乡亲们一起回家了。兄妹俩一到家就用长寿草熬出药汤,让父亲喝,父亲的病开始好转,很快恢复了健康。

从此,山里的人们知道了长寿草是什么样子,它长在悬崖上,红红的花和叶子,人们便将它命名为“不老草”。

复 活 草

古时候,在怒江有一个偏僻的山寨,居住着二十多户人家。在那二十多户人家中,有一个遍体生疮的病人,他叫腊强。腊强身上生的那种疮,很容易传染给旁人。为了杜绝那种疮的传染、蔓延,那个山寨的人依照当地的风俗,各家送些钱粮,把腊强护到离寨很远的野外,隔离在一个岩洞里。

腊强到了野外,感到很孤寂,在生活上很不方便。因此,他每天吃了乡亲们送来的饭,喝了乡亲们送来的酒,吃完喝完,就躺在岩洞里睡觉。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度过整整三年的光景。

有一天,他躺在岩洞里睡着了。突然,从洞外吹来一股凉风,把他从睡梦中惊醒。他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一看,看见有两条大蛇在他身边爬行。他被吓得毛骨悚然,魂不附体,只好把身子卷缩成一团,“哇哇”地惊叫起来。尽管他在那里惊叫,但那两条蛇满不在乎,仍旧在他身边的地上来回爬行着。他惊叫,不停地叫嚷,叫喊到精疲力竭的时候,那两条大蛇才慢条斯理地溜出洞外。

第二天,他照样躺在洞里睡着了。突然,又从洞外吹来一股凉风,把他从睡梦中惊醒。他睁开眼睛一看,又看到头天的那两条大蛇在他身边爬行、打滚,他又蒙着头“哇哇”地惊叫起来。叫了半天,那两条大蛇才慢慢爬出洞外。

从这天起,他不敢再睡了。他很吃力地站起身来,取出身边的长刀,慢慢走出洞外,在石头上霍霍地磨起来。他磨呀磨,磨到日落时分,看看刀面,刀面光滑、雪亮;又看看刀刃,刀刃像剃刀般锋利。磨好刀后,他走回到岩洞里,刀口朝天,横置在大蛇出入的地方。这时,他躺到铺上,半睁着眼睛,等待着那两条大蛇的到来。

等呀等,等到第三天晌午时分,从洞外吹来一股凉风,伴随着那股凉风,那两条大蛇又向洞里爬来。爬在前面的那条大蛇,猛然穿过横置的那把刀刃上,一下被整整齐齐地砍成两节。那两节蛇的尸体,在地上打滚、挣扎,不一会就死去了。

后爬来的那条大蛇见势不妙,马上掉头逃出洞外。不到吸一锅烟的工夫,只见外出的那条大蛇,嘴里衔着一根小草返回洞里。它把小草放在一旁,再把死去的那两节蛇尸衔放到一块,然后又衔着那根小草,在那两节蛇尸的伤处擦了几下,又把小草喂进受伤的蛇嘴里。不一会,那条死蛇回生了,伤口全长好了,全部恢复了原样。

那条大蛇回生后,两条大蛇又高高兴兴地爬出洞外。第四天晌午时分,又从洞外吹来一股凉风,伴随着那股凉风,那两条蛇又向洞里来了。走在前面的那条大蛇正碰到刀刃,又被刀子整整齐齐地砍成两节,那两节蛇尸体忍不住痛,在地上打滚,挣扎了几下,就死去了。后面来的那条大蛇,见势不妙,马上掉头逃出洞外。不到一锅烟的工夫,外出的那条蛇嘴里衔着一根小草返回洞里。照上次一样地把小草放在一旁,准备营救伙伴。

正在这时,腊强举起预先准备好的一根竹棍,向那条大蛇猛打过去,当场就把那条大蛇打死了,夺到了那根小草。

腊强想,既然这小草能使死的变活,也许能治愈我身上长的疮,不妨让我试试。于是,他把那根小草放在手心,两只手掌合拢,用嘴哈气,然后用那根小草去摩擦疮处。

说来也灵验,刚擦过不一会,遍体的疮立刻就消失了,皮肤变得光滑,一点疮痕也没有了。从此,他恢复了健康。

这时,他从身上撕开一块布,把小草包在布里;并从野外砍回一棵竹子,制成一个精美的小竹盒,把复活草放入小竹盒里储藏起来带在身边,返回家乡。回家后,他把治好疮的经过告诉了乡亲父老们。父老兄弟和乡亲们看到他疮已痊愈,很高兴,还以为是什么神灵救了他。

之后,他告别了父母兄弟,离开可爱的故乡,到远方去了。他走呀走,翻过七座高山,跨过九条江河,来到一个偏僻的小山寨。他看见寨外的路旁死了一只黄狗,他感到可怜,便打开复活草,抹到黄狗的身上。死了的黄狗抹涂了复活草后,“哇”的一声叫了,猛跳了起来,摇晃着尾巴,在他的身边打转,吻吻他的手脚,显得格外亲切,好似向他道谢。他领着那只黄狗,走呀走,走到一座风景秀丽、繁华喧闹的城市。

这座城市里有一个州官,他有一个独生的女儿,最近不幸死了,他和太太正在伤心地号啕大哭。

腊强知道这事后,去安慰劝解说:“小姐死了,她不可能再复生,愿州官大人多多宽心。”

州官听了这话有气无力地点头道是,并惋惜地说:“哎,我的家财很多,要是哪个圣人能把我的小姐救活,我愿把我的一半家财分送给他,还愿把小姐许配给他。”

腊强听了州官的话,暗暗欣喜,马上表示:“要是州官大人果真是信守诺言,我愿效劳。”

州官用怀疑的目光打量着他,并用不信任的言语说道:“你能行吗?”但又说:“只要先生能救活我的小姐,我一定信守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