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成功的中国家教大全集
19112000000038

第38章 持家(1)

■原文:夫家和则福自生,若一家之中兄有言,弟无不从,弟有请,兄无不应,和气蒸帮而家不兴者,未之有也。反是而不败者,亦未之有也。

译文:家庭和睦,那么福泽自然产生。如果一家之中,哥哥说过的话,弟弟没有不奉行的;弟弟有所请求,哥哥也总是答应,充满和气而家道不兴旺的,从来没有见过。相反的,如果家道不败落,也从来没有见过。

■曾国藩的兄弟之情

曾国藩是一位家庭观念极重的人,他非常注意处理好兄弟之间的关系,处处维护兄弟之间的感情,在处理家事时主张万事以和为贵。他说:“家和则福自生。如果在一个家庭中,哥哥所说的话,弟弟没有不听从的,弟弟所求的事哥哥没有不应承的,一家融洽相处,和和气气,像这样的家庭不兴旺发达,从没有过。相反,兄弟之间相互争斗,婆媳之间彼此争执,夫妻之间两相计较,像这样的家庭不衰败,也从没有过。”

曾国藩特别看重兄弟之间的感情,他常对弟弟说:“如果我有了过失,你们都可以直言不畏地指责我,我一定全力改正;如果三位弟弟有了过错,也应该彼此规劝,努力改正。”曾国藩有四个弟弟,他对这四个弟弟关怀备至,因战事关系,对九弟曾国荃(家族中排行第九)尤为关心。

曾国藩在京做官时,曾国荃一直跟随在他身边。曾国藩对九弟勤加教育,要求甚严。曾国荃才华过人,但由于年少,有时未免有些骄傲。曾国藩常常以“长傲之言,为致败之凶德”教育他。曾国荃遇事喜欢发牢骚,曾国藩则以“军中不可再有牢骚之气”教育他;曾国荃作战缺乏耐性,过于猛打猛攻,曾国藩则以“稳守稳打,不轻进,不轻退”训诫他。曾国荃对于哥哥的悉心教导,常常能虚心接受,由于兄弟之间能坦诚相对,因此他们能很好合作,最终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在中国人传统的伦常观念中,父母对子女应负起管教的责任,而子女应对父母竭忠尽孝;父母不在后,父母管教之责便落在长兄的肩上,弟、妹们则应给兄长以足够的尊敬和服从,是所谓“长兄如父”。曾国藩十分看重自己作为诸弟兄长的教育之责,常常费心费力,悉心教导弟弟们,他担心自己做得不好,辜负了父母的重托,这是不孝的表现,会有损孝道。

曾国藩在教育弟弟的时候虽然很严格,却对他们的生活倍加照顾。他十分看重兄弟间的谦让、帮助,认为只有学会互相谦让,互相帮助才能共患难,同甘苦,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曾国藩为人光明磊落,总是能将心中的想法与兄弟和盘托出,以此获得兄弟的理解、信任与支持。弟弟曾国华对他误解很深,曾国藩对他以诚相待,从不回避这种误解。但是曾国藩也从不为了兄弟表面上的团结,而看着兄弟有错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曾国藩认为自己身为曾门长子,对弟弟的成长、发展担负有不可推卸责任,因此,曾国藩一生对弟弟的教导、劝诫是很有耐心和忍性的,他一生花在四个弟弟身上的功夫心血,并不比用在自己的两个儿子身上少。对弟弟的教育从学业、人品、军事、性情、养生、治家等,大小事情都要过问,就像是父亲关心儿子一样的关心帮助自己的弟弟。

有一次,曾国荃在信中谈了很多自己不开心的事,但又遮遮掩掩没有具体说是哪一件事,曾国藩敏锐地感觉到,他是担心兄弟之间存有不合。曾国藩很诚恳地对弟弟说:“弟弟,你对咱家有大功劳,对国家也有大功劳,我哪有不感激、不爱护的道理?我对自己的部属都是仁义谦让,难道对自己的弟弟反而会刻薄吗?也许我们之间确有些小误会,但那不过是意趣不合罢了。弟弟你立志做大事,颇近似于春夏发舒之气;我立志做事,颇近似于秋冬收敛之象。弟弟你以为扩散舒展才会生机旺盛,哥哥我认为收敛含蓄才会生机沉厚。我平时最喜欢古人所说的‘花未全开月未圆’七个字,我认为珍惜福祉、保全安康的道理和方法没有比这更为精当的了。曾多次用七个字来教诫霆字营的统领鲍超,不知道他和你谈到这些没有?”

从这里可以看出,曾国藩希望自己的弟弟做人要谦虚、谨慎一些,不可过于骄傲放纵。他尤其害怕兄弟们为了小事斤斤计较,导致家庭不和。

兄弟是手足。在一个家庭内部,只有兄弟之间的关系融洽和谐了,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这样的家庭才能够更快地兴旺发达起来。在这方面,曾国藩无疑给我们做出了好榜样,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兄弟和睦树的传说

在黄骅市聚馆村的冬枣原始林中,生长着这样一棵同根相连但有三根主干的枣树,树不是很高,但三枝主干似乎从一个园墩的树桩上均匀分开,而且距离大致相当,每个枝干都健壮茂盛,有着同样的粗细,好像是在团结的竞赛,这就是“兄弟和睦”树。

相传六百多年前,一户姓刘的人家搬到了黄骅市附近的一个村庄。不久父母双亡,只留下兄弟三人,一家人初来时靠熬盐为生,后来此处私盐泛滥,官府下令毁了这里的灶地,兄弟三人就靠在荒地开荒,种点粮食,栽了些枣树,每年的收成勉强维持着生计。这兄弟三人的名字倒是挺喜性的,老大叫喜财,老二叫喜富,老三叫喜金。

但自从开荒种了地,这兄弟三人就经常斗嘴打架,三人的关系全不如当盐户的时候,因那时家境好一些,如今刚刚开荒种地还栽了枣树,手头都紧,免不了都有些小私心,有时为争一棵树上的枣,竟然打得头破血流,一家人不得相安。

这一年,他们把树分配了,老大的树结的枣多,老二、老三心里有气,连嚷着重新分配,但老大一点也不让步,因此,兄弟们斗气就愈演愈烈了。

又一次,老二和老三合计,决定毁坏老大栽的枣树,在一个漆黑的夜里,兄弟俩用些野酸枣枝和些杂七杂八的树枝嫁接在老大的十几棵枣树枝上,正巧碰上老大那些日子不舒服,没去地里,也没发现枣树被剪枝嫁接。过了些日子,有的树枝竟接活了,老二、老三心里暗喜,心想你的树分家时分得偏好,你不承认,接的枣多,又不想重新分配,还耍性子,这回,把你的树给你破坏了,看你到时候哭都找不到鼻子。

过了些日子,老大病好了,到了园子一看,枣树被人动过,有的枣树上蔫巴巴地耷拉着好多杂树枝,他猜测肯定是老二跟老三使得坏,就怒气冲冲地找了去,二话不说,抡拳就打,结果兄弟三人打作一团,幸亏有邻居赶来劝解,这才罢手,但兄弟三人身上都受了伤,老大鼻孔被打得流血,老二被打瘸了腿,老三被打断了胳膊。但老二和老三死不承认是他俩动了树,有的邻居想,不是你们动的,难道是我们这些邻居动的吗?因为那时这里一个村也没几户人家。想到此,有的邻居心里不高兴,再说也把这场兄弟恶斗止住了,也就不想再说什么,邻居们各自散去,兄弟三人也没趣地各自回家了。

到了秋天,小枣早已晒干入库,唯独老大有一棵枣树不同寻常,枣子圆又大,青青的下不了树,只到临近入冬的时候,枣子才红,老大用以往的方法打枣,一竿子打下去,群枣落地,碎裂有声,只见地上一片碎枣瓣,老大感到很奇怪,为什么这枣熟得这么晚,而且这么脆呢?他好奇地伸手捡起一颗,放在口中一尝,酥脆甘甜,十分好吃。他带着疑问摘了几颗带回家中,他妻子一尝,可高兴了,就说从来没吃过这样好吃的枣,咱们把枣子摘下来,分给邻居们吃吧,老大照办,但唯独没送给老二和老三家。

老二、老三听邻居说老大的枣子特别好吃,就到邻居家尝了枣子,很惊诧,怎么还有这么好吃的枣啊,哥俩一合计,认为是他们嫁接的结果,本承想害他一下,却偏偏帮助了他。哥俩气不打一处来,就找老大理论,老大更是生气,分明你们是想害我,原本你们不承认是你们动了枣树,现在又说是你们干的,鬼才相信,我还没找你算账呢!说着说着,兄弟三人又动起手来,和往常一样,各自有伤,被邻居强行拉开。

这一奶同胞,总是这样打打闹闹,搅得邻居们也不得安宁,邻居中有个心肠极好的老太太,就开始在三妯娌之间撮合,极力规劝,说动了她们,然后她们各自回去劝自己的丈夫,慢慢地,弟兄们僵硬的死结儿开始松动。

这年春天,兄弟相约一起去找李柳西先生,李柳西是当时这一带有名的学问家。李柳西告诉他们,“兄弟合气家不散,妯娌合气日子甜”。兄弟间要互相谦让,多替别人想,不要太计较个人得失,并建议他们合种这棵树,早晚侍弄,共同负责。兄弟三人回来后,照着做了,合栽了一棵枣树,兄弟三人比着劲地栽培它。这棵树正是这个三个枝丫的树。邻居们看到他们兄弟的团结,心里高兴,都说这棵枣树的三根枝象征着这三兄弟,老二和老三也早已把当初想着害树的想法告诉了哥哥,哥哥早已不在意了,反过来,兄弟三人一块儿寻找嫁接那种枣子的原因,开始做嫁接实验。终于有一天,这棵树上也结出了那种酥脆香甜的枣子。后来,慢慢传下“兄弟和睦”树的名字。至今,这棵树依然以团结的姿态融在这片原始冬枣林中,十分精神。

刘琎的尊兄之道

刘琎,字子敬,在南齐时代泰豫年间曾经当过明帝的挽郎,是一位非常有德行的君子。他学识渊博,为人谦恭谨慎、刚直不阿,与哥哥刘瑕都深为当世人所尊重。

有一天晚上,刘瑕突然想到有一件事情要跟弟弟做交代一下,于是就在隔壁房间叫着弟弟。他满以为弟弟很快就会回应,可是左等右等,却没有等到弟弟的回复,他感到特别奇怪,以前从没出现过这种情况。过了好一阵子,隔壁才传来了弟弟那毕恭毕敬的声音:“哥哥,您有什么事情吗?”

哥哥感到十分讶异,于是就责问他说:“我已经等了好久了,你怎么到现在才回答?”刘琎深表歉意地说:“因为我的腰带还没有系好,穿得这么随便,就回您的话,是多么失礼的事情啊!我刚才在整理衣冠,所以才耽误了这么长的时间,实在是对不起。”

原来,当时刘琎已经穿好睡衣,躺在了床上。他一听到哥哥在叫他,就赶紧下了床,把白天穿的正式的衣服拿出来,迅速穿上,束好腰带,全身上下都收拾得整整齐齐,并毕恭毕敬地站好了之后,才给哥哥回话。

在中国古老的《礼记·曲礼》中开端就这样说道:“曲礼日,毋不敬。”“毋不敬”就是指哪怕是任何微小的细节,都不忘恭敬谨慎的态度。所以听到哥哥喊自己的时候,为什么刘琎不先回应,然后再出来呢?因为他一心想到的就是,人一定要恭敬,无论别人是否看到。

我们想想,亲生兄弟是这个世界上关系最为亲近的人,卧室也不是会客的正厅,夜晚睡眠时间,更不是进退礼节需要十分周全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不想太过于拘束,所以自然而然地言语行为也会变得任意随便。

可是刘琎并不这样认为,他觉得自己连腰带都没有束好,全身也没有打理好,怎么可以随随便便就回哥哥的话呢?那是多没礼貌的事情啊!连小事都如此谨小慎微,当他身临大节的时候,不就更是毫不苟且了吗?想必一定更为谦恭审慎、诚惶诚恐了。从这件事中也可以看出,他对哥哥是多么敬重,兄弟二人的友爱之情,又是多么深厚。

朱显焚券

在元朝至元年间,有一位叫朱显的人。

朱显的祖父卧病在床,想到自己随时都会撒手人寰,于是他决定在自己弥留之际,将家产按等份分好,还立下了字据,把后事交代得非常妥当,不久便去世了。

英宗至治年间,朱显的哥哥也不幸过世了,留下了几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家里一片萧瑟凄凉,看了令人分外感伤。看到侄子们孤苦无依,朱显非常难过。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他对侄儿的生活起居有着特别的照顾,把他们看做是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无微不至地关怀。

看到侄子们年纪还很小,还没有能力自立。如果就这样把财产均分,各奔前程的话,有谁能够关心这些孩子的教育呢?又有谁能在身边料理他们的生活呢?如果没有人帮助他们撑起这个家的话,往后的情形不敢想象。想到这里,他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于是,朱显就对他的弟弟朱耀说:“父子兄弟,本就同气连枝,不可分离。现在,哥哥已经离开我们了,他的孩子还很小,无论是情理还是道义上,我们都需要代替哥哥,来履行长辈应有的责任,把侄子抚养成人,让哥哥无后顾之忧。此外,如果没有长辈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进行监督的话,他们又怎能养成厚道善良的品质呢?所以我们是不是不要分家,全心全力来看护和照顾他们?”

平日,哥哥总是在默默地关怀年幼的侄子们,他那么真诚无私,弟弟被他深重的情义所感动。而今,哥哥又为了这些孩子,而决定放下这笔丰厚的遗产,让整个大家庭共同来分享。对哥哥无私的心怀,他由衷地佩服与敬爱。

于是,他们一同来到祖父的墓前,把祖父留下来的分产证明,全部焚毁。从此之后,这一家继续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互相关怀照顾,和睦温馨。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就是在年少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如果没有亲情的力量来维持家庭的温暖,那孩子如何心智健康地成长呢?在侄子们生活最为艰难的时候,如果还分家分财产,那是多令人痛心的一件事?朱显焚券,不但是尽了兄弟应有的手足情义,也是对父母尽了最大的孝心。

■原文:余在外无他虑,总怕子侄习于骄奢佚三字,家败离不开个奢字,人败离不开个佚字,讨人谦离不开个骄字。弟切戒之!

译文:我在外面没有其他担忧的,只怕子侄染上骄、奢、佚三字。家庭败落离不开一个奢字,个人失败离不开一个佚字,讨人谦离离不开一个骄字。弟弟一定要引以为戒!

■娇惯孩子的后果

老韩头儿和老周婆子是老来得子,小韩出生的时候两位老人已经快五十了。可以说这个孩子是昆仑山上一棵草,千顷地一根苗,老爷庙的旗杆独一根儿。从小就娇生惯养的,不但不知道孝敬老人,反而学会了骂老韩头儿,两三岁的孩子不懂事,以为骂人是好玩的事情,老韩头儿还觉得有意思,不但不制止,反而夸奖孩子聪明。

孩子稍微长大了一些,小韩就出去和邻居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由于被宠惯了,稍有不如意就和伙伴们打闹起来,经常自认为受了欺负就回来找老周婆子告状,老周婆子是个护犊子的母亲,经常为儿子去和邻居家的小孩吵嘴,随后就升级成为到人家门口跟对方家长理论,理论不过人家,就赖在人家屋里,一泡就四个钟头。得到了一个“坐地泡”的绰号,周围邻居都非常厌恶这对母子。

小韩后来上学了,学习不认真,还经常迟到、早退加旷课,还给老师起外号。有一次,由于辱骂老师,放学后被老师带到办公室里面批评教育,结果小韩把年轻的老师给骂哭了。老周婆子看孩子回来晚了,就到学校去找,了解了事情真相后,不但不批评孩子,还埋怨老师那么大的人了,不会让着孩子。之后,小韩更不爱上学了,考试总是不及格,老韩夫妇也不管教,反而觉得上学没用,只要孩子长得健壮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