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人生第一步:家庭育儿宝典
19096500000027

第27章 2岁儿抚育篇(2)

宝宝要有单独的房间,从一出生就应该这样。宝宝睡觉时可能会有一些小问题,但应该让他自己调节,也要相信他有这个能力。其实,当宝宝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他会哭、会向妈妈求助,而妈妈肯定能够感觉到、听到。这也有利于妈妈的睡眠。最重要的是,他以后不会太依恋母亲,生活中遇到困难,也会自己想办法解决的。

(3)宠物帮忙

万一睡觉时听不到宝宝的动静,我们家的猫也会来把我叫醒的。怀孕时,有人劝我把猫送走,怕它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

我请教了医生,医生说只要给猫喂冷冻过的食品,它就不会染上弓形虫,也就不会影响胎儿了。小动物也是家庭成员,不能因为宝宝打破原有的家庭秩序,而且,宝宝和小动物一起长大,就要学会尊重小动物,学会许多事,对宝宝的成长有好处。我第一天从医院抱着宝宝回到家,猫就上来闻,他们一定会成为朋友的。

怎样对付宝宝打妈妈

(1)分析宝宝的发展时期

2岁前的宝宝,其认知发展阶段处于感知运动时期,宝宝的语言能力刚刚萌芽,正在牙牙学语,掌握的那几个有限的词汇不足以帮助他们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要求,与外界交流主要是通过宝宝的感觉和动作方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和要求也是通过动作,不像成年人或大一些的宝宝可以通过语言。你的宝宝生气时打自己的头、用头撞墙撞门、揪你的衣服、或打别人等等,都是在用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愤怒,这正是这个年龄阶段宝宝的特点。宝宝个性很强,表现的就更加充分一些。只是这些动作不太恰当,不是伤害自己,就是伤害别人,任其发展下去,会给宝宝的身体造成危害,也会影响宝宝和别人的交往。

选择这些动作作为表达愤怒的方式并不是宝宝的过错,1岁多的宝宝没有能力去鉴别哪些动作是有害的,哪些又是无害的,更不会知道这样的动作可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危险。

这些是非对错的判别需要成年人去教给宝宝,只是教的方式要符合宝宝的年龄特点,也就是说,是宝宝有能力接受的。宝宝也是人,也有喜怒哀乐,生气时也要有发泄的渠道和方式。既然不允许宝宝打自己,也不能打别人,那我们就应该教给宝宝合适的方式。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成年人往往忽略了一点,就是在不许宝宝这样或那样时,不告诉宝宝可以怎样,弄得宝宝很是茫然,以后什么也不敢做了,缩手缩脚的,唯恐又招致大人的一顿责骂。宝宝探索世界的愿望和精神就这样被扼杀了,给宝宝的个性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2)好好想好对策

既然不能不让宝宝生气,又不能让宝宝生气时打自己或打别人,那就应该在限制宝宝不好的行为的同时教给宝宝怎样做才是好的。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①替代物。

可以让宝宝打枕头、沙袋之类的软的东西,或是买一些小的气球让宝宝去踩等一些无害的方式。

②讲道理。

待宝宝气消后一定要对宝宝说:以后生气时不能打自己的头,打多了小脑瓜会变得不聪明的;也不能往墙上和门上撞,那样头会破,会流血,小脑瓜会受伤,人就会变傻了;也不能打妈妈或是别人,别人也会疼的,会不高兴的,以后该不爱和宝宝一起玩了。说的时候可以做出很疼的样子,给宝宝一个直接的经验,加深宝宝对别人疼痛的理解。

③训练语言能力。

随着宝宝的年龄增大,语言功能的逐步完善,训练宝宝通过言语来表达她韵感受和需要,告诉宝宝有什么要求和不快就说出来,妈妈和你共同解决。

④成人粟注意自己的行为。

在训练和改变宝宝的不好的行为过程中,需要提醒的是,宝宝周围的成年人,要注意自己生气时的表达方式,不能动手打宝宝或是打别人,1岁的宝宝已经有很强的模仿能力,许多行为很可能就是从周围成人那里学来的。对宝宝从别的渠道,如电视或同伴处看到的不好的行为,要予以否定,告诉宝宝这样做是不对的,妈妈不喜欢这种行为。

让自己的宝宝快乐是天下所有妈妈的心愿,当宝宝的需求得到满足时,宝宝自然是快乐的。只是有些妈妈以为让宝宝吃好的、穿好的就可以了。吃穿只是宝宝成长和发展的基本需要,除此以外,儿童还有许多心理发展需求。比如说1岁多的宝宝,刚刚学会走路,非常愿意展示自己的行走能力,也想寻求更广泛的活动空间,需要从妈妈那儿获得更多的安全感等等。这还需要我们做妈妈的多学一些儿童心理学知识,更多地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宝宝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和需求。

宝宝衣着式样

(1)便于穿脱:1岁宝宝可以逐渐培养自己穿、脱衣服,宝宝的衣服不要有许多带子、纽袢和扣子,内衣可为圆领衫,外衣可钉2~3个大按扣即可,使得宝宝容易穿脱。

(2)不影响活动:

①上衣要稍长,以免宝宝活动时露出肚子着凉。

②不宜过于肥大、过长使宝宝活动不便;不宜太瘦小影响动作伸展。

③衣领不宜太高太紧,以免影响宝宝呼吸,限制头部活动;最好穿背带裤,因松紧带太紧易影响呼吸运动、骨骼发育:太松则裤子易掉下影响宝宝活动。

④女孩不宜穿长连衣裙,最好穿儿童短裤,以免宝宝活动时摔跤引起事故。

如何避免宝宝的淘气与受气

(1)第一种是类似于宝宝害怕穿白大褂的医生和护士的现象。有些宝宝只要见了穿白大褂的就哭就躲,宝宝为什么会这样害怕呢?宝宝患病去了几次医院后,他们便得到这样的经验:穿白大褂的人一来,就要打针,就要遭受皮肉之苦,白大褂就等于打针。打针这种疼痛是任何一个人都不喜欢的,何况是小宝宝?白大褂因为与打针这样的疼痛体验相联系而变得可怕的现象,心理学叫做经典性条件反应,其基本原理是:一种中性刺激(白大褂)如果总是伴随让人害怕(打针)的刺激,多次结合以后,本来不害怕的东西(白大褂)也变得让人害怕。同理,一件平常的东西如果总是伴随令人愉快的刺激,也会感到它的可爱。还有的宝宝怕黑、怕上幼儿园等等,就是因为成人总是不断地告诉宝宝,天黑了,老虎、大灰狼就出来咬人了,黑总是与一些不愉快的体验联系在一起,宝宝很快就学会了怕黑。

(2)第二种学习方式类似于动物驯化。要想教会小狗跳圈,每次小狗跳过去后,主人就会给小狗一个香肠,跳不过去什么也没有,还可能遭受到惩罚。经过多次训练后,小狗知道,要想得到好吃的香肠,就必须跳过圈去。在这里,香肠成为了对跳圈行为的一种奖励,这种学习方式,心理学叫做操作性条件反应。基本的原理就是:一种行为反应,你若希望它经常出现,就奖励它;反之,一种行为反应(如一些坏习惯),你若希望它减少甚至消失,你就惩罚它。奖励和惩罚就是对宝宝行为的强化。宝宝的很多行为习惯就是这样形成的。

(3)第三种形式是通过模仿,心理学叫观察学习。宝宝最善于模仿,宝宝对模仿的对象和事物是没有鉴别能力的,宝宝看见了也就学会了,不会因为某种行为不好或是受到惩罚就会停止学习和模仿。因此对宝宝能接触的环境和媒介一定要严格筛选。

抢东西是一种不友好的交往方式,会妨碍宝宝与别人的交往关系,有这种行为的宝宝常常会受到大家的排斥。但对于一岁多的孩子而言,这种行为习惯还未定型,当然,如果持续下去不予纠正,就很难说了。抢东西的行为是后天学会的,学习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前面介绍的第二操作性条件反应和第三种观察学习。当儿童之间发生了争抢东西的行为,如:抢东西的行为没有被制止,抢东西的宝宝可以继续占有东西,妈妈虽然没有夸奖宝宝,但妈妈的默认也是一种奖励,实际上等于告诉宝宝这是一种有效的行为。得到了奖励的行为,反复几次后,宝宝也就学会了抢东西。被抢的宝宝看到抢东西可以满足自己的要求又不会被惩罚,无意中也记住了这种行为方式,当他下次遇到想要的东西时自然也会出手去抢。经历过这种情形的宝宝,不管是抢东西的宝宝还是被抢的宝宝,都学会了用抢的方法去占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当儿童第一次需要别人归还他的东西时,他并不知道应该怎样做,他需要学习,需要成人的帮助。

让孩子愉快地就餐

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进入了自我意识的萌芽时期,他需要显示一下自己的本事,很愿意自己动动手。例如自己能拿着勺吃饭,但是往往做得还很不成功。由于年龄小,一时掌握不了吃饭的技巧,不是推倒了饭碗、就是弄掉了勺子,把身上、桌子和地上弄得一团糟。这样的情况会惹得性急的父母失去耐心。

家长是否注意到,在餐桌上有的孩子经常喜笑颜开,有的孩子却总是愁眉苦脸或不停地打闹。当他的某种要求得不到满足,在他还不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时,有的孩子则会以哭闹不安来表示自己的愿望。我们知道,一个人情绪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这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一般来讲,就餐时如果能让孩子保持愉快的情绪,就可以使他的中枢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处于适度兴奋状态,会促使孩子体内分泌各种消化液,引起胃肠蠕动,人也就有了饥饿感,为接受食物做好准备。接下来就是有机体可以顺利地完成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使得孩子从中获得各种营养物质,孩子的身体也随之得到了很好的生长和发育。

如果孩子进餐时生气、发脾气,就容易造成孩子的食欲不振,消化功能紊乱,而且孩子因哭闹和发怒失去了就餐时与父母交流的乐趣,父母为孩子制作的美餐,既没能够满足孩子的心理要求,也达不到提供营养的目的。因此,家长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就餐环境,让孩子愉快地就餐,才能提高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如此说来,愉快地进餐是孩子身心健康的前提,是十分重要的。

如何对待食欲不振的孩子

孩子出生后的第二年,食欲会有所下降。一方面是由于孩子身体的生长速度缓慢了下来,使得他对食物的需要量不那么大了;另一方面是因为一些其他因素干扰了他的食欲。例如,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他对食物的兴趣被转移了;随着独立意识的萌芽,使得他不那么听话了;随着味觉功能的进步,他会挑肥拣瘦了等。

1岁以后,伴随走路、说话方面的进步,孩子变得好奇好动,环境中的大小变化都能引起他的兴趣,因而吃饭时候容易分心。他经常会被周围的其他人或事所打扰,影响吃饭的速度,有时甚至只顾看热闹,停下来不吃,使得喂他吃饭的父母十分不满。

如果孩子的运动量不够,他的食欲也会不好。有些父母很少让孩子外出活动和进行锻炼,孩子没有机会消耗体力,自然就少有饥饿感,使孩子看着饭却不想吃,懒洋洋地无精打采。

此外,缺乏微量元素锌,或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吃了影响肠胃正常功能的药物,或暂时换了环境引起孩子的情绪不稳定等,都会影响孩子的食欲。孩子长牙时嘴里会感到不舒服,饭量往往不及平时的一半。如果父母没注意到这些情况,只顾责怪孩子不好好吃饭,会使孩子原本只是身体上的不舒服,又平添些心理上的烦恼。

如果父母忽略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这样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就可能与孩子发生冲突。许多孩子面对父母费尽心机准备的各种食物就是没有胃口,如果在喂孩子吃饭的时候,你总是本着“多吃一口是一口”的宗旨强迫孩子进食,你一定要问问自己,这样做会不会使得孩子伤了胃口;如果在喂孩子吃饭的时候,你管不住自己的脾气,时不时地想训斥孩子的时候,你一定要问问自己,这样做会不会使孩子没了胃口;如果在喂孩子吃饭的时候,你担心孩子坐不住,想借助于电视来吸引孩子,让孩子边吃边看电视的时候,你一定要问问自己,这样做会不会分散了孩子对食物的注意力,反倒可能影响了孩子的胃口呢?

如何对待挑食的孩子

1岁以后,一般孩子都会挑食,今天挑选这个吃,明天挑选那个吃,这一餐饭这种食品多吃一点,那一餐饭另一种食品多吃一点。其实,孩子这时表现出来的挑挑拣拣,是一种无意识的,盲无目的的,其中包含着一定的游戏成分。当孩子表现出不喜欢某种饮食时,有的家长就会一味地迁就,这些家长常常是以满足孩子的好恶为己任,从而忽略了劝说和引导。当孩子表现出喜欢吃某种食品时,父母马上就去心领神会地、迫不及待地专程去采买,只顾让孩子能多吃一些,就会感到心安理得,而忽略了对孩子饮食习惯的培养。

久而久之,家长的行为强化了孩子的行为,孩子便养成吃饭挑食的坏习惯。可以毫不客气地讲,孩子之所以养成挑食的不良习惯,与家长照料失误有直接的关系。

经常挑食的小儿,会造成某种或几种营养素的缺乏,会直接影响小儿的健康和正常的生长发育。所以,家长一定要帮助小儿纠正挑食的坏习惯。

(1)家长应该努力为小儿习惯吃各种食物创造条件,即使家长自己不吃的某种食物,也要给孩子做,教给孩子吃,决不能因自己不吃而影响孩子。

(2)合理安排小儿膳食,品种多样化,饮食花样不断地更新,烹调过程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俱全,以引起小儿对食物的兴趣。其中,特别注意将新添加的食品或孩子不喜欢吃的食品,要与他喜爱的食品搭配到一起食用,耐心地诱导孩子吃。

(3)对于孩子所喜爱的食品,不能上顿、下顿接着吃,在保证营养需要量的基础上,要花一些心思合理安排孩子的食谱,还要注意变换烹调方式,引起孩子对食品的兴趣,以防“吃腻”了。

(4)家长不能以某种食物(孩子喜欢挑着吃的食物)作为对孩子的奖励,这样会助长小儿挑食的毛病。

早期发育

增加孩子玩耍的内容

15~17个月的孩子,活动范围增大,家长可以给孩子选择一些小铲、小桶、小圈环等玩具,从而增加孩子玩耍的内容,开发孩,子的智力。为了锻炼他手脑协调能力,在家长的监护下,可以用一个小瓶装上一些五颜六色的扣子,让孩子将扣子倒出来再装进去。还可给孩子准备两个方盒,里面放一些小木棍和小玩具,把球投进一个较大的箱内,看谁投进的多。这样通过弯腰、蹲下、站起、举手等动作的训练,达到促进大脑发育和体能的锻炼。

语言训练

在语言上,孩子在学说话的时期,常以词代替意思,大人很难理解,只有孩子自己知道。比如叫“妈妈”,可能是要妈妈与自己一块玩,也可能是要吃的或喝的,说“上外”,可能是要上外边玩,也可能要到商店买吃的,影响与成人的思想交流。因此,大人们从一开始教孩子说话时,不要用小儿语教。所谓小儿语是指“猫猫”、“狗狗”、“吃饭饭”、“喝水水”等。这样教习惯了,对以后说话的准确性有影响。所以从一开始就要教孩子说完整准确的句子,开始说一些很短的句子,以后再说长一点的,慢慢就会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