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生意人必知的1000个商业经验
1901600000084

第84章 树立威信:老板要言必行,行必果

685.言之有物、言之成理

以领导的身份说话不是随心所欲的交谈,而是一种很重要的沟通活动,不管是在什么场合,领导说出的话都要言之有物、言之成理,这样才能够让人更加的信服。

老板讲话言之有物,言之有理,一定要注意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情绪饱满地讲话

领导说话之前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给人以精明干练的印象。这样才会使自己充满自信,同时博得听者的信任,这样才能使自己说出来的话有分量。

2.鼓起勇气绝不怯场

很多人之所以害怕开口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会出洋相。如果你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准备工作,相信下属对你的支持,那么就别再不好意思了,大胆地说吧。

3.思路清晰,表达明确

如果你打算按顺序说出a、b、c时,那么,在开口的时候就别让任何东西影响你的思路,先说出a,然后是b,最后才是c。

4.学会与听众沟通

讲话是一种双向交流,即使只有你一个人在说话。好的领导也会在自己说话时观察听者的表情、情绪的变化,以此判断自己话语的效果,并会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因此,要学会与听者交流,随时注意听者的反馈信息,这样你说的话才会起到预想的效果。

686.让下属相信并且信服

领导者以语言树立自己的威信,通俗说就是要使自己的话让下属相信并且信服,这样他们就会自然地支持你,这就是威信。要使得下属对你的话信服,你应依次做到如下几点:

1.要表现得平易近人

这样有助于拉近你和下属之间的关系,培养一种归属感。

2.要表现出作为一个领导者的远大志向

使下属觉得跟随着你去奋斗是很有前途的。这样他们才有信心跟随你,拥护你。

3.要显出作为一个领导者应有的霸气

每位领导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威慑力,这样才能使得下属对你服从。这种霸气体现在领导的语言风格上应该是典雅庄重的。

但要记住,有霸气并不是代表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如果是那样的话很容易失去人心。

4.要给予下属积极的刺激与激励

时常肯定下属的进步和优异表现,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这样下属会更加信任你,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树立威信,领导者就应该在讲话中要时刻注意下属们尚未发现的问题,言谈举止中要有个人魅力,处处起表率作用。

687.领导应具有的领袖气质

树立领导威信,重要的是显示出作为领导应具有的领袖气质。领袖气质是一种咄咄逼人,舍我其谁的豪气。只有具有了这种气质,才能卓有成效地指导工作。下面我们以明朝的开国之君朱元璋为例,来看看什么是语言中的王者之气。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经常会微服出巡。有一次,他巡游归来,一行人马走到都城金陵郊外一个渡口等船渡江。正巧,一群赶考的举子们也在等船。

举子们见渡船尚未到,就在江边吟诗做对,切磋文采打发时间。朱元璋觉得很有趣,便静静地在一旁,听他们作诗。

当日江边风景十分壮丽,万里长江滚滚东流,苍茫的钟山在雾气中时隐时现,气势磅礴,偌大的采石矶屹立于江岸,伟岸之极。

一个年轻举子凝视着眼前的壮美河山,吟道:

“采石矶兮一秤砣。”

举子们听了都一致称赞道,“这个比喻很是大气。”

朱元璋听了,笑着说道:“此句子的气魄如此之大,恐后难以为继啊!”

大家听了一想,的确如此,把这么大的一座采石矶仅仅比做一个秤砣,那秤杆、秤钩可得是什么呀?即使勉强凑出这么大的秤,又去秤什么呢?

大家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作答。

朱元璋见状大笑,说道:“我来试一下。”说完,便高声朗诵起来:

“采石矶兮一秤砣,

长虹作杆又如何?

天边弯月是钩挂,

称我江山有几多。”

举子们听罢后个个都目瞪口呆,能做出如此气吞山河之气势的只可能是当今万岁,于是,举子们纷纷下跪拜见皇上。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领导很容易用语言表现出自己应有的气势来,而且这种表现在很多时候还是无意的。只要你有领导的威信,就会在语言中自然流露出领导者的气势。

688.让人易于接受又要不失威

领导者在下属中的威信是由自己的言行树立起来的。与下属谈话不是朋友之间聊天,如果与下属谈了一小时的话都没有说出一句有决策感的话,那这场交谈就是无效的。

一个没有主见、被人左右的领导无法得到下属的尊敬与服从。所以领导必须维护自己的威信,好的领导在与下属交谈时,应摆出兼收并蓄,取长补短、互相切磋、求同存异的姿态。碰到情况不是忙于下结论,忙于批驳对方,而是以姿态低调,但主导性很强的话说出自己的看法,比如:“你的意见还是不错的,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看,会怎么样?比如……”

“我的想法和你不同,我们可以交换一下意见好吗?”

“嗯,让我考虑一下,我们可以明天再谈这个问题。”

这样的话语不失威严而且易于被部下接受。

如果下属向领导请示某动员会议的布置及议程,领导认为没有问题,就可以用鼓励的委婉语调表达:“知道了,你看着办就行了。”这种表述既给了下属支持与鼓励,也给了下属行动的权力。

在与下属谈话时,应该让下属充分地把意见、态度都表明,然后再说话。让下属先谈,这时主动权在领导一边,可以从下属的汇报中选择弱点追问下去,以帮助对方认识问题,再谈自己的看法,这样易于让对方接受。让下属先讲,自己思考问题,最后决断,后发制人,更能有利于表现领导的说话水平。

689.领导要注意讲话方式

领导说话就要像个领导,一个会说话的领导不用出示名片,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说话方式告诉别人他的身份。

领导说话首先要言简意赅、长话短说,因为作为领导,完全没有必要事事向下属解释清楚,句子说得短一些,不仅说起来轻松,听起来省力,吸引力也强。

领导一定要最后出场讲话,说话时将重点放在后面,愈能显出所说的话的重要性。尤其中国人是最具有“重点置之于后”的心理因素的。所以领导不能抢着说话,越是最后说话越有权威。

领导要学会用幽默的风格讲话。幽默的话,易于记忆、又能给人以深刻印象,正是自我标榜的商标。尤其在工作场合,一般是不适宜开玩笑,但是如果领导能够恰当地开几句玩笑,恰恰说明他的特殊地位。

领导说话一定要有条理,要吐字清晰,语速适当。在说话时要坚定而自信。力度要适中,注视着对方的眼睛,这样才显示自己是充满自佰和颇有能力的。如果讲话时眼睛不敢正视,会使下属觉得这个领导意志薄弱,容易支配。

在会议时,领导说话开口前先等几秒,等大家都望着你时再说。强调时一定要运用手势,不过不可以指着下属的脸晃动手指。讲话慢而清晰,语言简短,等于告诉下属:“我有能力控制一切。”

690.支配权要握在自己的手中

领导与下属之间是一种权利等级差别的关系,权利是维系这种关系的基础。一谈到权利,有人对它求之若渴,有人对他深恶痛绝,也许这是世人对“权利”的一种误解。因为社会之所以井井有条地运行着,就是因为许多像权利一样的理念在人们的心中约束着我们的行动,让它们遵守社会准则。

权利的存在是非常合理的现象。对于领导与下属来说,这也是一个敏感的问题。权利就意味着权威,领导必需有这种权威,下属也得在这个权威笼罩下的空间中尽量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各项活动。这就形成了一个比较有活度的矛盾,其焦点在领导与下属间移动,而支配权是在领导一方。

支配权握在自己手中,但是可以适当放一点权利给下属。

691.注意原则性和政策性

领导者的讲话不管是否经过深思熟虑,都可能对听众和社会产生大的影响。有时一句不经意的话,往往会带来不小的麻烦,造成无法预料的后果。所以,讲话者讲话必须非常注意原则性和政策性。

1.讲究原则性

原则性是指领导无论在什么环境中,讲话都要有一定的限度、尺寸,不能脱离这个限度去随心所欲地阐述、说明、表现个人的思想观点。语言是思想的体现,是行动的先导。讲话不讲原则,必然导致行动的无原则性。领导讲话不讲原则,会降低自身的威信,影响集体战斗力的发挥,阻碍正常工作的开展。

2.讲究政策性

在一般情况下,领导者的讲话不是代表自己而是代表一个组织、一个集体m现在众人面前。其讲话往往是代表这个组织的工作方针、工作原则、工作目的、工作要求。讲话的政策性在对外工作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也最为重要。领导者在对外交往中的言谈举止,代表国家、民族的形象和尊严。对事件的评论,对双边关系的建议,对外谈话,对外声明等,都是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具体体现,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地位和声誉。

692.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古语就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普通人尚且应当如此,领导就更应该这样了。特别是在做决策的时候,确定的事不能轻易更改,决策可以说是领导的核心要素,左右着企业长远发展。“帅凭谋,将凭勇。”运筹帷幄方能决胜千里,但是,这种运筹如果不稳定,今天是一明天是二,你的下属再有勇气再有办事的能力,怕也不知道劲往哪使,这只能证明你的禀赋经验的积累不够,这样的领导当得就有点儿不够格了。

长此以往,下属们就会对你产生不信任,继而到其他单位就业。因为在这里已经没有任何前途可言。工作似乎已经失去了任何的弹性吸引。

世界上所有闻名于世的领导,无论他来自工业、农业生产一线还是机关的干部,抑或是企业的总裁,他们都知道言语的金贵,君子说话是讲究准确的,那些说话通篇狂妄之言的人素来为他们所鄙夷,人的信誉树立起来难,砸倒是非常容易的。

有时候,你可能是说时无心,殊不知听者有意,他们把你天南海北的话当作真事,继而企盼憧憬。当失望的时候,那是双重的痛苦,然后就是对你一万个不信任。

所以说,你单图嘴痛快似乎不负责任,当一个人责任流失时,他就会变本加厉地胡说八道,全然不顾你的感受。但是,有一点你不应该忘记,你的下属之所以要跟你在一起共事,绝不是为了听假话来的,当然,他们也会有出尔反尔的时候,这就要求你对他这种行为给予批评并适当点拨。如果你去谈生意,虚虚实实的或者有意义,可是,在日常生活中,说话办事从来不讲信誉,就很难成为称职的领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