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职场党政班子
1901000000034

第34章 权力分配之断丝(2)

“他们一直在闹,只不过这次闹大了。”任洁其实早在市政府实施对外来丝绸业主加征资源费时,就曾给市领导提过意见,还曾专门找过李驰主席,请他给主要领导建议:这个费不能收,一旦收了,就会影响到丝绸业的稳定。现在南山丝绸业的情况与以往大不相同了。原来,是南山当地人占据着主要市场;而现在,经营市场的主要是外地经营业主,南山人基本上都在从事管理和外贸这一块。基础贸易和生产环节,都已经在外来务工丝绸业主手中。这些人一旦动起来,既影响生产,更影响外贸,进而会使南山丝绸业走向衰落。但李驰不以为然,她给莫大民市长汇报时,莫市长觉得事情在理,但是“先收一年再说,如果反映太大,就停止!”,整个政府只有花木荣副市长在听了她的汇报后,说“没想到这么深入。看来这个费确实不应该收。每年也就几百万,与丝绸业整体税收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应该停!”不过都只是说了,并没有停。上个月,这些外来丝绸业主成立了一个南山外地丝绸业主联谊会,明的说是联谊会,实则是将这些人员笼络起来。果然,月初,他们就向丝绸集团提交了关于要求停止加征资源费和给外来丝绸业主同等待遇的报告。因为最近正与欧洲市场谈贸易,任洁还没有来得及过问这个报告,上周,外来务工丝绸业人员代表便又找到集团,要求对报告作出回答,否则他们将停止生产,撤回资本。本来这周集团准备开会研究此事,并向市委市政府提交报告。但是,因为准备人大常委视察,就把他们的报告给耽搁了,没想到……唉!任洁对宋雄书记道:“这主要是我们集团的失误。现在外面估计聚集了两三万人,而且还在增多,看来他们是有所准备的。请市委、市政府尽快研究出意见,否则,他们看来是不会罢休的。”

“我们正在研究,你那边一定要保持克制,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宋雄道:“必要的时候,你们可以告诉他们的负责人,市委、政府正在研究,肯定能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好!”任洁放下手机,立即安排人员通过集团广播,将宋雄书记的话传达了出去。可是外面依然喧闹不止。广播继续在呼吁大家镇定,但人群一下子又“哗”地散去了一大部分,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还聚在集团广场上。

半小时后,任洁接到通知:市委、市政府同意停止征收资源费。请聚会人群尽快散去,恢复正常秩序,其它问题再行协商。

广播播出后,人群并没有散去。而同时,任洁接到了市委办的电话,另外将近两万的外来务工人员冲击了市政府,堵住了市政府大门。与保安发生冲突,砸坏了数台公务用车。与此同时,境外媒体已经报道南山这起突发事件。市委、市政府已将此事报告给省委、省政府,并报国务院。市委成立了事件处理领导小组,包括事件处理组、新闻宣传组、安全监督组、现场指挥组、通讯联络组等。省政府也将派人过来,现在的任务是: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人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从中煽动。所以,当务之急是从内部做工作。这点,请任总立即发动集团全体人员,梳理关系,开展工作。

任洁嘴上答应着,心里却一点谱也没有。现在这么非常的时刻,一下子想梳理出外来务工业主的关系,难哪!她刚把市委的指示说出来,大家就炸一锅,有人说:这不是政府在撂挑子吗?事情是政府收费引起的,我们能有什么办法?有人干脆道:索性让这些人闹大些。反正他们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取消收费。也不影响丝绸业发展。还有个别人更极端了,说:既然闹了,就闹吧。闹完了,他们走人。南山丝绸不是离了他们就不转。任洁听着,心里却有些疼。来南山十二年了,她已经与南山丝绸织到了一起。如果说南山丝绸是天飞丝的话,那她的生命就是那丝中闪光的部分。虽然中午她还在与花怒波主任的交谈中,说到要离开南山。但是,真要离开,那一定是相当的不忍。而现在,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丝绸集团会出现这么大的乱子。她的眼前一再地幻化着丝绸集团这十来年的坎坎坷坷,起起落落。想着,她便落泪了。集团内很少有人看过任洁落泪,她一落泪,大家有些心慌。刚才还在七嘴八舌的,都停了下来,过来说:别急了,事情已到这一步,我们就得往下走。我们都来想办法吧!蒋总,你不是和那个什么联谊会的会长很熟悉吗?你们经常在一块喝酒的?

是啊,很熟,我马上联系。蒋总立即开始打电话,足足打了十分钟,电话才通。蒋总说:“有什么事不好商量?你们干嘛到政府去?那样闹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何况现在政府已经答应取消收费了。快散了吧!”

“不是我不散,而是散不了了。大家又提出要将以前收的费用全退回来,同时要改组丝绸集团,容纳各方人员参加管理。”

“这……”蒋总望望任洁,任洁示意他稍停,自己打电话给宋雄。宋雄听了,说:“先答应着,关键是要撤人。”

“那好,答应他。”任洁道。

蒋总又对电话道:“刚才请求了宋雄书记,同意按你们的意见办。”

“那好,我再同他们商量下。”

市委、市政府的应急处理,此时面对近三万的聚会人群,几乎无从下手。除了高音喇叭和必要的道路封锁外,他们主要的工作是现场劝导,同时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叶小凡主持,负责对外接待新闻媒体和起草新闻通稿。网络上已经有南山群体事件的报道了,有图,有文字,叶小凡让网管办专门组织人员,与各网站联系;能删帖的尽量删帖;不能删的,发出通稿和现场图片,坚持一个原则:事件没有传闻的那样复杂,外来务工人员的聚会,基本是有序的,目前正与企业集团和政府进行沟通。除少数过激行为外,尚未出现网上传闻的大规模的打砸抢情况……

花怒波一直坐在指挥部办公室,从三点到现在,已经过去快三个小时,天渐渐转黑。指挥部要求外来务工人员推举代表,与集团及政府沟通,但是,他们却迟迟不派出代表,而聚集的人群也丝毫没有散去的迹象。许还水在屋子里来回走动,说:“我就担心天黑了,他们会胡来。这么多人,完全无法控制。场面一旦失控,不可想象。”

莫大民声音嘶哑,面容憔悴。一支支地抽烟,这个时候,再英明的领导,你也难以下手?关键是你完全没有主动权。如果是三五百人,甚至三五千人,采取一些非常手段,或许还会有效果。但是三万人,你动都不能动。你一动,就是导火索,那么多人一旦爆了,那就是惊天的大事了。他望着宋雄,宋雄的头发依然向后抹着,只是脸色严峻。五分钟前,他将相关情况给省委谈正明书记作了汇报,省委副书记叶昆即将赶到南山。与此同时,北京方面也正在派出公共危机专家,飞赴南山。预计一小时后,他们都将到达。北京方面和省里的指示是一致的:守住。不可妄动。不得采取任何过激措施。

守住。怎么守住啊?

莫大民对宋雄道:“如果十几万外来务工人员都动起来,那可就……”

“所以当务之急是稳定。一定要稳定。必要的时候要动用一些特殊力量,暂时来稳住事态。”宋雄说完,望了下李同。李同最近在中央党校轮训,刚刚结束,上午才回到南山。下午办公室通知发生群体事件后,他赶紧赶到了指挥中心。宋雄这会儿朝他一望,他先是愣了下,马上就明白了。宋雄是有所想法,但是又不便说出。那么,是什么想法呢?

李同点了根烟,坐在窗子边。窗外,已经是灯光灿烂了。

下午到指挥部会,李同基本上没有发言。一来,他出去学习了一个月,对最近南山的情况特别是丝绸集团的情况不大了解,二来,对于这样的突发性群体事件,最好的办法是不说话,不表态。有两个一把手在,还轮不到他这个副书记来出头。南山官场称李同为官佛,他的佛性就体现在他能沉得住,能稳得住,能静得住。但宋雄已经向他望了一眼,而且用了“必要的时候动用一些特殊力量”这样的措词,他想了想就明白了——宋雄是要剑走偏锋,借一些特殊力量来阻止事态扩大。事实上也是,在数万人的聚集中,要想下面做工作,难上加难。除了侧面进行沟通外,动用特殊力量来用特殊方法,镇住这些有可能继续增多的外来务工人员,也许不失为一种好的手段。当然,这不能说。万万不能说,一说出来,就是破天了。他将烟灭了,起身到隔壁的房间,拨通了王若乐的电话……

晚上七点,省委副书记叶昆带着省委工作组到了南山,半小时,北京过来的应急问题专家也来了。大家立即碰头开会,确定了“以疏导为主,以解决问题为方向,以稳妥疏散为目标,以尽可能的降低风险为原则”的工作方针,由叶昆任总指挥,宋雄、莫大民、李同、花怒波、花木荣各为一个组的组长,分头开展工作。

而在南山丝绸集团内,灯光照耀着整幢办公楼。聚集的人员大部分到政府去了,这边只剩下了三两千人。任洁一直在让蒋总与联谊会的会长沟通。到八点,沟通有了明显进展。会长同意推举五个代表,与市政府及丝绸集团谈判。同时根据聚会人群中的集团内部人员传回的信息,聚会人员在七点左右出现了较大波动,似乎内部出现了严重分歧。一部分聚会人员正在散去。而且,据观察,这些散去的人员,大都是聚会中的激烈分子。这很奇怪,也很让人不解。在一番打探后,聚会人群中有人传出黑社会介入了此次聚会,他们扬言:如果在两个小时内不撤出市政府的话,将砸毁他们在南山的商铺,并且会危及到这些人在南山的亲属安全。但黑社会是谁?没有人知道。这扬言从何而来,也没有人说得出。但可以看出,这扬言作用巨大,很多人就是听了扬言后,离开了政府。特别是那些下午带头打砸政府车辆的相关人员,本来一直在人群中窜来窜去,现在也不见了。政府门前聚集的大概还有一万多人,竟然变得离奇的安静。

离奇的安静,要么是真的会走向安静了;要么,或许就是酝酿着更大的暴发。

任洁与莫大民市长通电话,说了这边通过蒋总和联谊会会长沟通的情况,同时告诉莫大民,聚会人群正在减少。莫大民说:要密切注意。特别是与联谊会会长的沟通工作要坚持,他们推举的五个代表,随时可以与政府坐下来商谈,我亲自谈。任洁说:这事让政府让莫市长为难了,我真的没想到会出这样的结果。要是知道,早就……莫大民说:这个时候,不是谈责任的时候,是处理问题的时候。任洁同志,集团内部不要乱,要注意每一个人的说话。一句话说得不到位,或许就将气氛点着了,就会引导事件向更坏的方向发展。省委叶书记和北京的专家都来了,事情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要坚持住!

然而,晚九点,事件出现了重大转折——

在政府广场上,一群不明身份的南山本地人与聚会人群发生冲突,进而导致大规模骚乱发生。半小时后,政府大楼一至十层全被破坏,二十多台车辆被焚烧,双方打斗中,有十人死亡,一百多人受伤。危急情况下,叶昆命令武警和地方部队介入,抓捕了近百名为首分子。事态得到了遏制。而由联谊会推举出来的五名代表,当时正在赴指挥部谈判的路上。听说骚乱发生后,这些代表立即回头做聚会人群工作。其中一位代表被打死,两位代表受伤……

南山市政府广场平静下来的时候,已经是夜里十二点了。

指挥部里却更加不平静了。

宋雄红着眼睛,莫大民低着头。叶昆副书记正在审阅给省委和北京的报告。如果事态到此为止,应该说这次事件的处理基本是圆满的。虽然有一定的伤亡,但没有造成更大规模的骚乱,已是万幸。(笔者注:南山丝绸业群体事件,在笔者赴南山调查时,仍然是南山当地老百姓和官场经常议论的一个话题。很多人认为:以当时十几万外来务工人员的聚集情况论,事件的处理不可能那么顺利,至少不可能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基本平息。近年来,国内类似事件也发生过多次。但与南山丝绸集团事件相比,一是人数少,二是大都先有防范。而南山丝绸集团事件,纯属突发。有人推断:当时外来务工人员聚集,或是因为听说集团有常委来视察。他们或许是理解有误,将南山市人大常委视察理解成了别的更多层面的领导来视察。他们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正好借领导人视察,来推动问题的解决。南山人大常务副主任花怒波对此说法十分恼怒,在很多场合给以批评。他的说法说:外来务工人员的聚集,与人大常委的视察纯属巧合。矛盾的不断激化,才是导致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另外,在南山丝绸事件发生近半年后,南山当地仍有猜测。其中一个最大的猜测就是:是什么人,用什么办法,在晚上七点左右,分化瓦解了聚会队伍。花怒波后来回忆,他当时似乎听到宋雄书记说要动用特殊力量,是否正是特殊力量的作用?事件结束后,南山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总结教训,花怒波注意到在叙述事件过程中,没有提到晚上七点部分人群在特殊压力下开始散去的事实。)

半个月后,南山丝绸事件渐渐平息。资源费取消。省委对南山市委提出警告,南山市市长莫大民行政记过,南山市委常委、副市长彭令被免职。南山丝绸集团改组,一批外来务工丝绸业主进入了集团核心领导层。

任洁辞去了集团总经理职务,在集团改组后的当天晚上,自杀于其在南山的单身寓所。据说她留下了一封信,但是留给谁的,至今是个谜。

但可靠的传言是:任洁在自杀前在南山见的最后一个人,是政协主席李驰。